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延安红色文化资源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育人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延安这块红土地上,发生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历史事件。其中留下的遗址、作品等及其承载的精神便形成了延安红色文化资源。充分利用延安红色文化资源,建立相应的实践教学基地有利于进一步拓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空间,促进理论教学与社会实际的紧密结合,达到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2.
红色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红色文化的重要论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体系。该论述的产生有着深厚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其核心要义包括强调红色文物和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是重要基础、深化红色文化和红色文化资源传承的当代价值、提出加强党史军史和革命传统教育是铸魂之基以及强化红色文化与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对该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与当代价值阐述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其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3.
红色文化具有典型历史发展特征与丰富文化内涵,有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和较强的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我国红色文化资源分布范围广,内容丰富。河北省是红色资源大省,通过深入研究河北红色文化,探析其融入课程思政的路径,对河北红色文化以及高校思政课程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大连大学学报》2020,(6):116-119
闽南红色文化是中国红色文化的一部分,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深度挖掘与开发闽南红色文化是对我国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将闽南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闽南红色文化进行整理、提炼,完善相关推广机制,让闽南红色文化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是提高文化育人效果,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红色音乐是红色文化的重要内容。新时代,我们不仅需要重温经典红色音乐文化,挖掘红色音乐文化的价值目标、价值理念,更应积极探讨红色音乐文化在实现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引领、整合、规范社会思潮和社会价值的积极作用。本文以红色音乐文化为研究对象,从多学科视角出发,积极推进红色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使红色音乐文化与先进文化相互融合,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让红色音乐文化资源发挥出最大价值。  相似文献   

6.
红色文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一脉相承;红色文化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天然平台和载体;红色文化是消除思想障碍、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动力.要大力发掘和培育红色文化资源,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7.
红色文化网络化是红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形式和途径。近年来,网络红色文化面临诸多发展困境,其功能未得到有效发挥。为此,应在文化发展理念、网络媒介运用和宣传策略等方面进行创新,推进红色文化网络化的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红色音乐文化是指以革命歌曲、红色经典歌曲为代表且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文化艺术形式。将红色音乐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旨在增强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立足红色音乐文化内容与教育功能,深入分析红色音乐文化与高校思政教育融合的内在机制与重要意义,对于促进高校思政教育效能提升具有重要意义。由张珊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研究》一书,系统梳理了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思政教育中应用的基本历程,  相似文献   

9.
东江红色文化是以惠州为中心的东江区域近代革命志士和人民大众共同创造的爱国和革命文化。它源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东江地域的民族精神,与全国其他地区的红色文化有着若干共通之处。研究东江红色文化的内涵与特色,对于我们总结、宣传和继承东江红色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传承红色经典,担当育人使命,红色文化是我国民族复兴与革命的重要精神象征,是在中共党人带领下,在革命红色年代所形成、沉淀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特殊文化,是中国所特有的文化,蕴含着重要的革命精神内涵。传承红色经典,让红色教育渗透到语文教育中是我国在重视核心素养的当下,在重视学生思想道德培养的当前所应重视和践行的,在语文教育中有目的、有计划地渗透红色教育,在传统文化中增添红色文化,以文化育文化,以红色育德育,对传承红色文化,培养学生树立爱国主义精神和热情,民族主义责任感和使命感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实现红色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红色经典在语文传统文化中的融合,本文结合教育实际提出几点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红色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内容,依托红色文化开展文化育人工作,无论是对于提升育人工作成效还是推进红色文化传承和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对红色文化的特点做出分析与论述的基础上,对红色文化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渗透路径进行了研究与探讨,以期能够促使红色文化与高校英语教学实现深度融合,进而为二者的协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2.
文化已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鉴于鄂东地区长期以来经济发展水平落后、文化生产力不发达等因素,鄂东和谐发展红色文化与绿色文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而武汉城市圈建设为鄂东地区构建绿色文化提供了极其重要的机遇,鄂东地区凝重厚实的红色文化底蕴、丰富的红色文化与绿色文化资源等为这种发展提供了可能。由是,以红色文化为引领,构建绿色文化必将成为鄂东经济、社会、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13.
提升红色文化软实力是大力推进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要维度。河南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和丰富的红色文化遗产,必须自觉加强红色文化软实力建设,才能不断增强我省红色文化的凝聚力、吸引力和影响力,使红色文化真正成为推动我省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本文立足河南省情,探寻提升河南红色文化软实力的发展战略与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4.
红色文化是一种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独特的先进文化形态,井冈山红色文化是其中的典型代表。红色文化为大学生党员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是坚定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增强党性修养的有效载体,更是增强大学生党员教育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的重要举措。要将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党员教育中,就应该增强大学生党员对红色文化的认同,创新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党员教育的形式与内容,充分利用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新媒体载体,实现学生党员与红色文化全方位对接。  相似文献   

15.
红色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大力弘扬红色文化,更好地发挥红色文化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推进作用。文章从红色文化的内涵、层次、功能及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联系等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6.
长汀古称汀州府,文化底蕴源远流长。这块土地不仅孕育出了许多政治家、军事家、革命家,还涌现出了许多诗人与学者。他们中有的著述丰硕,享誉海内外。长汀县图书馆“汀籍人编著书籍专区”的构建,丰富了图书馆馆藏资源,是汀籍人思乡情感的归宿地。同时,它还有助于汀州历史文化、客家文化和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相似文献   

17.
在红色文化传播领域中,数字智能技术日趋重要,经过多年的演变和进步,当前已有现象级的发展趋势。作为蕴含独特精神价值和厚植革命历史传统的红色文化,在数字智能技术影响下传播机制面临着突破和变革。数字智能与红色文化的深度融合发展是新时期红色文化传播的历史大势和必然选择,要全面把握数智时代红色文化传播特征,深刻领悟数智时代红色文化传播价值,积极探寻数智时代红色文化传播路径,推动红色文化的系统整合和时代发展,提升数字智能场域下红色文化的传播效力。  相似文献   

18.
红色文化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经过浴血奋战沉淀下来的高尚情怀和崇高信仰。将红色文化教育融入高职育人体系,是传承革命文化、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有力手段。高职院校应不断探索传承红色文化的途径,引导大学生成为红色基因的自觉传播者和积极践行者。在分析红色文化的内涵与特性、当前高职教育传承红色文化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探究高职教育传承红色文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的瑰宝,是实现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的精神动力,也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当前,由于红色文化内容没有得到及时更新,传播途径过于单一,导致红色文化在传播与发展中陷入了困境。全媒体时代为红色文化传播与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因此,必须积极拓展红色文化的内涵和外延,为红色文化在当代的传播与发展开辟新路径,使红色文化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影响力得到有效提升,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20.
湖湘红色文化是我国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革命文化与湖湘传统文化相互交融孕育而成的产物,蕴含着心系天下、奋发图强的爱国精神,经世致用、实事求是的务实精神,勇于担当、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新时代,湖湘红色文化对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坚定理想信念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要从将湖湘红色文化融入思政教育,助力学生思想引领、丰富湖湘红色文化的传播方式,营造校园文化氛围、用好用活湖湘红色文化资源,发挥榜样激励作用,在三个方面充分发挥湖湘红色文化的培根铸魂的重要作用,帮助大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信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