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跳水的最后一步(踏跳步)和起跳阶段中,必需一定的线动量和角动量。除了需要一定的线动量跳离弹板并获得高度以外,运动员还关心离板时一定大小和方向的角动量,以便能成功地完成动作。为此对跳板跳水起跳前的动作已做了很多研究(戈尔登,1981;米勒,1974,1981a,  相似文献   

2.
国际及我国《跳水竞赛规则》自问世以来几经修改,日益完善,跳水动作名称越来越精炼、确切,已基本术语化。跳水动作的号数,已不是动作名称的简单序号或代号,而是与动作名称相吻合的,从动作号数就能“译出”动作名称。众所周知,竞技跳水为四个基本动作组别(第1—4组),是由以下三个不同的方向确定的: 一、站板、台方向(面对池或面对器械); 二、运动方向(亦称“起跳方向”,即向前或向后跳离器械); 三、翻腾方向(身体绕“横轴”向前或向后旋转)。运动员面对池站立,向前起跳,向前翻腾的动作,属于第一组“向前跳水”。  相似文献   

3.
余俭  刘卉 《游泳》2007,(4):20-26
1前言立定跳水是指背向水池起跳的2、4组起跳动作。由于背向起跳无法助跑,因此如何协调振板起跳,充分利用板的弹性势能增加起跳高度,从而完成高难度空中动作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尚无人对立定跳水技术进行系统和全面的研究。本文以国家队优秀运动员在全国锦标赛上的立定跳水技术为研究资料,通过图  相似文献   

4.
反身翻腾类动作是由助跑、起跳、向后翻转、看目标、打开、入水6个环节组成的跳水空翻动作,这类动作要求运动员在背对起跳点做向后翻腾动作的情况下,通过本体感觉控制离台的距离和高度,以便安全地完成动作,因此,对运动员的本体感觉、动作技术和心理素质三方面的能力有较高的要求,这不但增加了稳定完成动作的难度,而且还比其它类型的动作增加了危险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跳板跳水的起跳动作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借助于计算机对跳水队员的最佳蹬板位置进行了验证。在跳板跳水运动中,运动员要在空中完成预定动作,动作难度越大,要求运动员达到的高度越高。也就是说,动作愈复杂,要求运动员在空中停留的时间越长,以便有充分的时间完成各项动作。跳水运动,实质上是一个具有一定初始速度的抛体运动,而抛体运动所能达到的最大高度,完全取决于它在垂直方向上的初始速度。由此可见,跳水动作的成败与起跳状况关系很大。  相似文献   

6.
跳水比赛中,优秀运动员总是从轻松有力的起跳开始,以优美准确的入水动作结束。因此,人水技术好坏,对给观众留下什么印象和对裁判员的评分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目前,随着跳水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要求运动员不但要掌握很好的起跳技术以及在空中完成各种各样的动作,而且还要掌握正确的翻掌压水花的入水技术。目前,在国际跳水比赛中,例如在廿一届奥运会和1977年世界大学生运动  相似文献   

7.
一,问题的提出: 跳水运动从完成动作的力学过程来分析属于抛物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当运动员跳离跳台或跳板升到最高点后,由于重力作用开始加速下落,并要求运动员在极短时间内连续完成各种高难度动作。那么,高难动作完成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本文试图从运动力学的方法人手进行分析并找出这主要因素。二,研究方法: (一)由于跳台,跳板离水面的距离是固定的,首先可以运用自由落体运动的力学公式进行运算,求出10米台,3米板,1米板自由  相似文献   

8.
随着世界跳水运动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动作难度不断加大,对运动员的体能要求越来越高。跳水运动员的下肢爆发力直接影响起跳高度,起跳高度越高,运动员在空中的时间越充分,越容易完成多周翻腾的高难度动作。身体躯干部位的力量及控制能力是跳水运动员高质量地完成空中翻腾或转体等动作的体能基础,尤其是在多周翻腾加多周转体的动作中。  相似文献   

9.
优秀跳水运动员弹跳力的训练理论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刚 《游泳》2005,(4):21-24
一、发展弹跳力在跳水项目中的意义:跳水是一项具有悠久历史的运动项目,同时也是我国的优势项目。众所周知,竞技跳水运动被称为“一秒钟艺术”,也有“空中芭蕾”之美誉。它要求运动员在比赛中,瞬间完成起跳、腾空、翻转、入水等一系列难度技术动作。现代的竞技跳水运动要求运动员在完成动作时,要“高、难、美、准”。如果没有很强的弹跳力,运动员在完成动作时起跳高度低,肯定也完成不了什么高难度的动作,更谈不上能够把跳水动作完成得优美和准确。这样的跳水动作在比赛中,裁判员是不会亮出高分的,那么,运动员也就无法与对手相抗衡,这样看来一名跳水运动员如果想尽快的提高自身跳水技术水平,发展弹跳力这项工作是当务之急需要解决的课  相似文献   

10.
跳水是一项优美的体育运动,是我国竟技体育的传统优势项目,跳水动作从起跳到入水的一瞬间在空中完成动作是力与美的结合。我国运动员一直以动作规范、优美、简洁而著称,并在世界大赛上屡获金牌,但要完成规范、优美的跳水动作,除需具备正确的技术外,还应具备良好的身体形态和动作美感。而培养运动员具有正确的审美观鉴赏  相似文献   

11.
邓平 《游泳》2010,(3):46-48
本文主要对我国优秀跳台跳水运动员胡佳、田亮在第28届雅典奥运会跳水比赛中1组动作的跑台起跳技术进行运动学分析。通过胡佳、田亮比赛中的三维录像记录。对其运动技术图片进行解析和力学分析、测试各项参数以及进行科学处理,以说明他俩在跑台起跳技术中的个人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我国选手跑台起跳技术的一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1、跳水走板起跳的重要性 跳水运动自1900年首次登上奥运会以来.我国跳水界就十分强调“用板”技术.强调“人一板”的协调配合(合板),如“人一板”配合不协调,就会出现所谓“打板”、“踩死板”和“退板”等失误,这嵝技术失误轻则影响起跳质量,严重的会致使整个动作的失败。  相似文献   

13.
成功的跳板跳水,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运动员能否合理地运用自己的身体和跳板。助跳和起跳的功能,从本质上看,在于获得最佳的蹬离效果,跳达最大可能的高度,完成各种复杂的空中动作。本文从功能的角度着重研究跳板跳水的功跳和起跳,旨在揭示合理的起跳技术;数理分析则力求简洁,以期能为运动员、教练员所理解和接受并对运动训练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我国优秀男子跳板跳水运动员走板起跳技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走板起跳技术是跳板跳水中最难掌握和最关键的技术环节,技术和节奏上的失误会影响起跳后动作技术的完成,甚至使动作失败。因此,对走板起跳技术进行详细研究是跳板技术研究的关键。采用平面定点摄影测量与图像解析的方法,对彭勃、王克楠和王峰3位优秀男子跳板运动员参加全国锦标赛及训练期间队内测验的技术动作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并与国内、外相关资料和国外优秀运动员的技术动作进行对比研究。研究发现,我国3名运动员跳板技术各有优缺点,如果能充分了解自身特点,取长补短,科学训练,将进一步提高技术,取得更好成绩。  相似文献   

15.
在基层体育教学中 ,简易木制三角形助跳板(如图1) ,常用于跳高、跳远、跳山羊、跳马等教学中。它对强化起跳效果 ,提高起跳能力 ,掌握和改进技术动作起了积极的作用。然而 ,这些项目均是在快速助跑中完成起跳动作的 ,练习过程中往往由于步点不准确 ,踏过了板或踏翻跳板造成扭伤或摔倒。体育教师深感不安。在长期的不断探索和实践中 ,我们对木制三角形助跳板进行了改造(如图2) ,练习时学生即使步点不准跳过了板仍能有效起跳 ,助跳板却不会翻倒 ,能防止扭伤和跌倒。(如能在助跳板底面四角加钉橡皮 ,能起到防滑作用 ,效果更好。巧改简易…  相似文献   

16.
如何加强跳水力量素质的训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钟权生 《游泳》2004,(1):24-26
力量训练对于所有运动项目的训练来说都是很重要的,对跳水也不例外,起跳、空中、入水多阶段,整个跳水动作都可以看出力量的存在。翻腾动作、转体动作,以至简单的半周动作,也处处体现出了跳水运动中力量的重要性。跳水运动员若力量不好,完成动作时就缺  相似文献   

17.
<正> 跳水运动是运动员在跳板或跳台上起跳、腾空中完成一定的动作,最后入水为结束的一项非周期性的空中技巧运动。跳水比赛参赛者依次进行。每个动作只有一次机会,场上气氛紧张热烈,运动员既要集中精力、准确、完美地完成动作,又必须时时处理好观众、裁判、自身和对手得分变化和各种应激,因此,要求运动员具有较好的心理素质,沉着、自信、集中精力地完成每一个动作。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及观察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女子十米台跳水中的二组动作技术进行分析研究,以及2010年全国青年跳水冠军赛、2011年全国跳水锦标赛暨奥运会选拔赛、2012年全国跳水冠军赛暨奥运会选拔赛、第14届上海世界游泳锦标赛、伦敦跳水世界杯,五大比赛中女子跳水十米台二组动作成绩进行调研分析,发现在比赛中运动员二组动作完成质量不高,发挥不稳定,得分不高,势必会影响到整体成绩的排名.通过这一现象对二组动作的技术和特征进行深入分析,走访专家,并对国家队、省队教练发放问卷,得出有效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9.
女子跳马踺子上板类型动作技术特征及其与前手翻类型动作技术的对比研究邓广全,刘志明(广东商学院)(武汉体育学院)1前言1979年末前苏联女子运动员尤尔琴柯创造了在跳马助跑中用踺子起跳技术,打破了以往踏跳都是脚尖朝前脚跟朝后向前起跳的常规,变为脚尖朝后脚...  相似文献   

20.
跳板跳水起跳技术的生物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言跳板跳水从技术上讲可以划分为走板、跨跳、起跳、空中动作和入水等几个阶段。其与跳台跳水的主要区别就在于,动作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运动员利用跳板的能力如何。因此,对跳板运动员说,走板、跨跳和起跳技术的好坏是非常重要的。而在这几个阶段中起跳是最关键的一环。尽管不应过分强调起跳在整个跳水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