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温州都市报是去年7月1日由原温州侨乡报联合温州时报改名创办的.由于定位准确,开拓创新,唱响主旋律,报社事业迅猛发展.创刊半年发行量即突破20万份.……  相似文献   

2.
温州都市报是去年7月1日由原温州侨乡报联合温州时报改名创办的.由于定位准确,开拓创新,唱响主旋律,报社事业迅猛发展.创刊半年发行量即突破20万份.  相似文献   

3.
陈忠 《青年记者》2007,(16):76-76
几年前,《温州侨乡报》的办报理念和发展速度,引起新闻界的关注,自从2001年7月1日《温州侨乡报》改为《温州都市报》以来,又是一次大的飞跃,是温州报业的奇迹,不管是原  相似文献   

4.
何建平 《传媒》2002,(9):29-30
温州都市报创办于2001年7月,前身是温州侨乡报和温州时报,合并以后归属于温州日报管理,是全国惟一一张地市级的都市报。创刊一年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  相似文献   

5.
温州都市报是去年7月1日由原温州侨乡报联合温州时报改名创办的、由于定位准确,开拓创新,唱响主旋律,报社事业迅猛发展。创刊半年发行量即突破20万份。通过近一年的实践,温州都市报在唱响主旋律、服务于市民上作了积极的探索,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认识与体会: 一、努力做到与市民零距离贴近,做深做足都市文明建设文章。作为一张以城市居民为主要读者群,以反映都市生活为主要内容的都市报怎样唱响主旋律,有自己独特的作为,这是办好都市报的关键、比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去年以来温州市的中心工作,如何搞好这方面报道?我们经反复研究,决定突破以往的做法,  相似文献   

6.
《温州都市报》“昨夜最后消息”专栏,是该报前身《温州侨乡报》1996年开办的栏目。开办十余年来,该栏目一直保持着密集的频率,奉献给温州读一篇篇鲜活有趣的新闻,受到了读和新闻同仁的好评,成为该报的“拳头”栏目之一。[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根据温州市委关于调整报业结构的精神,日前经省新闻出版局批准,一份专门为温籍海外人士准备的精神“食粮”——《温州乡讯》问世。 《温州乡讯》由《温州都市报》编辑出版,四开四版,它将秉承原《温州侨乡报》为温籍海外游子服务的特点,进一步加强外宣力度,努力反映家乡两个文明建设的巨大成就,同时提供经贸信息,  相似文献   

8.
黄勤 《新闻实践》2004,(2):51-52
在激烈的报业竞争中,如何有效运用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的内驱力,使员工树立主人翁意识,增强对办报宗旨的认同感,培养忠诚度和责任感,是报业科学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行之有效的办法。笔者从《温州都市报》运用激励机制的具体实践,谈一些思路和体会。 一、激励机制运用于分配制度改革,给报社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 纵观《温州都市报》的发展,在其改革的轨迹中,激励机制的运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以《温州都市报》发展前期为例,可以分两个阶段来看。 第一阶段:引入奖金分配竞争机制。《温州都市报》(前身是《温州侨乡报》)创办初期,由  相似文献   

9.
报名拾趣     
以数字开头:《零陵报》、《一冶工人报》、《二机工人报》、《三门峡报》、《四川日报》、《五家渠报》、《六盘水报》、《七台河日报》、《八达岭》、《九江日报》、《十堰报》、《百科知识报》、《千山时报》、《万县日报》。以表方向的名词开头:《东方时报》、《西南工商报》、《南充日报》、  相似文献   

10.
简讯     
▲福建日报与福建省供销社和省乡镇企业联合社合办的《富民报》7月5日创刊。该报为农民提供政策咨询、市场信息、科学技术、法律咨询、生活常识等,为农民致富服务。▲中共浙江省温州市委机关报《浙南日报》从7月1日起改名为《温州日报》。(张晓昕) ▲中共浙江省台州地委机关报《台州报》6月26日创刊,7、8两月为试刊期,9月1日起每周二、五出版。(林维横) ▲目前,全国省市级工人报已有10家,企业报400多家,省级工人杂志5家。 (于清潍)  相似文献   

11.
福建省记协、省侨联、省中旅社从今年开始,将用两年的时间,联合组织“侨乡行”系列采访活动。参加《侨乡行》联合采访的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新社等中央驻闽新闻单位和福建日报、福建人民广播电台、港台信息报、福建侨报等新闻单位的文字和摄影记者,将用两年的时间,分赴福州、蒲田、泉州、厦门、漳州等地,系统地采访我国重要侨乡的新人、新事、新风尚、新面貌,以全面地反映改  相似文献   

12.
《新闻实践》2007,(4):I0002-I0002
组建于2004年的温州日报报业集团,以《温州日报》为龙头,由《温州晚报》、《温州都市搬》、《温州商报》和温州新闻网、《温州瞭望》等组成四报一网一刊的报刊体系。近年来,集团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整合报业资源、深化文化体制改  相似文献   

13.
最近,全国首份付费订阅的“数字报纸”——温州报业集团的《温州日报》《温州都市报》《温州晚报》《温州商报》在全国上线发行。这4张数字报与以往网络版的《温州日报》《温州都市报》等4张报纸最大的区别在于,一是图文并茂,  相似文献   

14.
巴黎的《国际先驱论坛报》已出版100周年了。一个世纪前,《纽约先驱报》的老板詹姆斯·戈登·班耐特(1841—1918)在法国首都创办的《巴黎先驱报》,直到1967年才改名为《国际先驱论坛报》,由《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和《惠特奈交通报》联合主办。  相似文献   

15.
“东方泰晤士”的创刊在清末民初,上海《时报》曾与《申报》《新闻报》鼎足而三,“老上海”常以“申、新、时”三大报并称。《时报》对“报界革新”有过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根据中央文化体制改革精神,从2003年下半年起,《温州日报》、《温州晚报》、《温州都市报》、《温州商报》、温州新闻网、《温州陈望》等六家市属新闻单位整合在一起。经省委宣传部和省新闻出版局批准,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备案.于加04年9月7日组建为温州日报报业集团,实行集团化运作。  相似文献   

17.
企业报动态     
上海市企业报新闻工作者协会组织的’94上海企业报编校质量抽查评比已于12月9日结束。在被抽评的18家均有准印证的企业报中,差错率最低的《中百时报》(万分之四点八)获一等奖,《上海建行报》、《沪东工人报》获二等  相似文献   

18.
10月30日下午,《中国报刊》报在全国记协礼堂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经中央宣传部批准,从明年一月起,《中国报刊》报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人民邮电报社共同主办,并改名为《中国报刊报》。《中国报刊》报前年10月创刊,两年来在宣传  相似文献   

19.
创刊于2006年元旦的《扬州时报》推出“租报”举措,在相对平静的扬州报业市场中吹起了一层层涟漪。一时间“租报”看报成为广大市民街头巷尾的话题。“租报”无需支付任何押金,读者只需付低廉的租金便可。《扬州时报》有两种不同的租报形式,一是租阅完全版的时报,每月4元,全年40元;一是租阅其每个周四的《赢周刊》,每月一元,全年10元,并通过“小红帽”发行网络按时投递和回收,不给读者增加麻烦。这种新颖的发行模式在扬州是首创,在中外报刊史上也属罕见。通过数月“差异”的“入市”实践,《扬州时报》发行量节节攀升,现在直逼5万份,广告收入也比预期的要好得多。  相似文献   

20.
从1到901年出任《杭州白话报》主笔,1926年8月6日不幸遇害,25年间,报界先驱林白水参与过《中国白话报》、《警钟日报》、《民主报》、《时报》、《公言报》、《平和日报》、《新社会报》、《社会日报》等报纸的创办、编辑和撰稿等工作,在当时的新闻界与邵飘萍齐名,被誉称为“青萍白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