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中国科学基金》1998,12(3):228-228
这次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访华代表团的成员连同美国驻华使馆科技参赞共17人。促成我们这次来访的是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张存浩院士。去年10月张院士写信给美国国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尼尔·雷恩博士,对我们的来访起了重要的桥梁作用,我们要特别感谢他。  相似文献   

2.
陈淮 《中国科学基金》1998,12(4):300-300
应我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的邀请,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主任科维尔博士一行于1998年10月5—14日来华访问。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学基金》1992,6(4):34-36
在4月25日纪念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周年新闻发布会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张存浩主任答台湾记者提问时,披露了应台湾著名物理学家吴大猷教授的邀请,谈家桢教授和夫人邱蕴芳、吴阶平和夫人高睿、邹承鲁和夫人李林教授、卢良恕教授和夫人尹雪莉、华中一教授和夫人缪宝丽、张存浩教授和夫人迟云霞将首批访台的消息,引起了国内外尤其是海峡两岸科技界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4.
<正>5月22日,中国科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书记处书记张勤在云南省昆明市会见了美国科促会执行主任Alan Leshner一行。双方就第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相关工作,以及今后的合作事宜进行了会谈。张勤首先代表中国科协对  相似文献   

5.
陈淮 《中国科学基金》1998,12(3):229-229
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邀请,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代表团一行16人,于1998年5月2—14日来华访问。在美国总统克林顿访华前夕派出大型代表团访华,其规模之大、涉及学科领域之广,是两基金会建立协议关系以来前所未有的。团长为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国际局东亚与太平洋地区项目主任—狄安杰,多数成员为科学部学科主任或项目主任,还有财务司和科普教育项目负责人等。该代表团成员学科覆盖面广,熟悉美国科技政策,具有多年丰富的科学基金工作经验,了解本领域国际上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对与中方建立持续有效的科技合作关系和开展广泛的合作与交流持有诚意。  相似文献   

6.
孙悦 《中国科学基金》1996,10(4):304-304
为了总结、交流我国生命科学领域青年科技人员在基金资助下取得的成功经验和科研成果,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主办的“第二届生命科学青年学者交流研讨会”于1996年9月5—7日在北京举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周光召,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徐冠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张存浩,副主任张新时、梁森出席了会议。周光召主席和张存浩主任就青年一代应如何做好基础研究工作和学术带头人所具备的素质等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7.
《科协论坛》2014,(1):F0002-F0002
张存浩,男,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曾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协副主席等职。现任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分子科学国家实验室(筹)理事长。张存浩是我国著名物理化学家,我国高能化学激光的奠基人、分子反应动力学的奠基人之一。获得2013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  相似文献   

8.
科坛精英     
<正>张存浩,男,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曾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协副主席等职。现任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分子科学国家实验室(筹)理事长。张存浩是我国著名物理化学家,我国高能化学激光的奠基人、分子反应动力学的奠基人之一。获得2013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  相似文献   

9.
国家科委主任宋健同志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二届一次会议期间,致函张存浩主任并唐老、师老,信中谈到了印度、美国两位著名的科学家在科学研究中的作假行为。宋健主任信中指出“利用公款支持的机会,弄虚作假,骗取荣誉,不仅外国有,中国也会有”。  相似文献   

10.
在柏林,温家宝表示,中国将德国视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伙伴”,他还强调了双边合作、尤其是在“电动交通”领域进行合作的重要性。温家宝率领16位政府部长参加了柏林会谈。默克尔表示,定期政府间会谈的启动,标志着双边关系翻开“新篇章”,中国和德国在发展未来电动汽车等方面是“理想伙伴”,并称双方都希望“加深我们的投资关系”。(《中德两国正式建立电动汽车战略伙伴关系》)据悉,两国战略合作已经启动。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学基金》1996,10(1):2-3
主任:张存浩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28年出生,1947年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化工系,1950年获美国密西根大学硕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化学部主任,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国际纯粹和应用化学联合会执行局成员等。1991年起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委员会主任。  相似文献   

12.
国家教委科学技术委员会1991年度全体会议于12月8~11日在北京举行。51位委员和高景德、何炳林两位顾问出席了会议。国家科委副主任李绪鄂、国家计委科技司司长秦声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主任张存浩、秘书长梁森等领导同志应邀与会。国家教委副主任朱开轩和科技司、国务院学位办公室、直属高校司、国际合作司等8个司局负责同志也参加了会议。唐有祺主任和吴佑寿、石元春、汤钊猷、韦钰副主任分别主持了会议。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学院——北京医院脑认知成像研究中心”的成立仪式,于1996年6月2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卢嘉锡、吴阶平,中国科学院院长周光召,卫生部部长陈敏章,国家科委常务副主任朱丽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张存浩等领导出席了成立仪式。周光召院长为“中心”题写了名字,中科院副院长许智宏和北京医院院长  相似文献   

14.
"当前,知识密集型的经济增长已经不再是发达国家的特权。任何一个关心国民福利的国家都应该发展科技,提高创新力。"近日,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执行主任Romain Murenzi博士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专访时说。他表示,科技在当今社会中的重要性已毋庸置疑,而人才则是创新之本。TWAS最重要的宗旨就是在最大范围内开展合作、利用可用资源为发展中国家尽可能多地培养科学人才。  相似文献   

15.
主任:张存浩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28年出生,1947年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化工系,1950年获美国密西根大学硕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常委,中国化学会常务理事,国际纯粹和应用化学联合会分子结构和光谱委员会成员。  相似文献   

16.
1993年1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书记处书记温家宝同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考察工作。他听取了张存浩主任、胡兆森副主任的汇报后,到各科学部、局、办看望了全体工作人员,又同著名科学家朱光亚、侯祥麟、卢良恕、唐有祺、孙鸿烈、丁石孙、赵玉芬等进行了座谈,听取他们对完善科学基金制、稳住人才、推动基础科学发展等方面的意见。在这次座谈会上,温家宝同志发表了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17.
《中国科学基金》1994,8(1):69-7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与美国福特汽车公司(FORD)于1993年10月28日在钓鱼台国宾馆正式签订了“福特-中国研究与发展基金”协议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张存浩、副主任金国藩和福特汽车公司主管汽车部件集团的副总裁奥斯卡·B·马克斯三世、主管亚太地区整车业务的副总裁罗伯·斯巴维洛共同在协议书上签了字。签字仪式后双方联合举行了新闻发布会,回答了记者的提问。首都20余家新闻单位的新闻记者出席发布会。国务委员、国家科委主任宋健出席签字仪式并会见了美国客人。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4,19(4):246-246
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和《中国科学院专门委员会换届选举办法》的有关规定,经第十二次院士大会各学部常委会推荐选举,并经学部主席团批准,第三届学部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组成名单如下:【主任】许智宏【副主任】张存浩【成员】(按姓氏笔划为序)王大中白以龙刘以训许智宏张存浩张弥曼(女)李大潜李衍达周其凤周锡元郑度戴汝为中国科学院第三届学部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名单中国科学院;;学部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  相似文献   

19.
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科委、国家教委和中国科学院共同资助的《Science》杂志电子版中国服务器,于1988年1月12日在北京大学正式开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孙枢院士主持开通仪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张存浩院士,副主任、北京大学校长陈佳洱院士,副主任周炳琨、王乃彦院士,副主任梁森,以及有关部门的领导出席了开通仪式。原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校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特邀顾问田长霖教授,美国斯坦福大学图书馆馆长凯勒博士,《Science》杂志编辑罗宾斯坦博士(Dr.Rubinstein)等参加开通仪式并讲话。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学基金》第二届编辑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于1992年4月15日到16日在北京举行。名誉主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张存浩教授、主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陈佳洱教授,编委会顾问王仁教授等出席了会议。第二届编委会的34位编委中,除少数几位因病或因事缺席外,大部分编委出席了会议。会议由上届编委会副主编李光临教授主持,主编陈佳洱教授做了主体报告并向出席会议的编委颁发了聘书。副主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政策局副局长吴述尧做了《中国科学基金》创刊五年来工作情况的报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