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学习中常有两类浮力大小的比较问题.一类是同一物体(密度为ρ物)别放到密度为ρ1、ρ2的两种液体中,当物体静止时它在哪种液体里受到浮力大.另一类是两个物体同放在一个液体中,当它们静止时,哪个物体到的浮力大(设两物体密度分别为ρ1、ρ2,液体密度为ρ液).解决这两类问题的根据是阿基米德原理和物体的沉浮条件.现将这两问题分析讨论如下:对于第一类问题当ρ物>ρ1>ρ2时,物体在这两种液体里都下沉.∴V1排=V2排=V物,又∵ρ1>ρ2.∴物体在第一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更大.即F1浮>F2浮.当ρ物<ρ2<ρ1,物体在这两种液体里却上浮.最后静止在液…  相似文献   

2.
当物体漂浮时,F浮=G物,ρ液gV排=ρ物gV物,ρ物=(V排/V物)ρ液,其中V排=V浸,即ρ物=(V浸/V物)ρ液,此公式表明:漂浮的物体有几分之几浸没在液体中,物体的密度就是液体密度的几分之几。这个结论给我们解答填空或选择题时带来极大的方便,不夸张地说有些题一眼就能看出答案。比如:  相似文献   

3.
要解决好浮力的问题,我以为首先要切实理解掌握阿基米德原理和物体的浮沉条件.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_浮=G_排=ρ_液V_排g,再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当物体浸入液体中处于悬浮或者漂浮状态时F_浮=G_物,所以就有G_物=F_浮=G_排,进一步推导为ρ_液V_排g=ρ_物V_物g,ρ_物/ρ_液=V_排/V_物.从推导式中可以看出ρ_物、ρ_液、V_排、V_物四物理量间的关系:1.只要知道物体和液体密度之比,就可以计算出物体排开液体体积与物体体积之比:知道物体排开液体体积与物体体积之比,也可以计算出物体和液体密度之比.2.若条件具备,还可以求出具体的体积或密度.  相似文献   

4.
题1重为G的物体(ρ物>ρ液),在拉力F的作用下浸入密度为ρ液的液体中处于静止状态(如图1).若物体的密度为ρ物,试写出F/G的表达式.题2重为G的物体(ρ物<ρ液),在拉力T的作用下浸入密度为ρ液的液体中处于静止状态(如图2).若物体的密度为ρ物,试写出T/G的表达式.解对题1,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满  相似文献   

5.
<正>一般情况下,判断实心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往往根据物体的密度和液体的密度的大小关系来判断,即当ρ_物<ρ_液时,物体漂浮;当ρ_物>ρ_液时,物体下沉。但是有些情况下,这一结论就未必成立了,请看下面两例。例1有一个容器,它的底面是正方形,边长为20cm,容器内装满8cm深的水。现有一边长为15cm的正方体木块,其密度为0.6×103kg/m3,如果把该木块放入容器内的  相似文献   

6.
题目 一物体漂浮在某液体中 ,现将其浸入部分在任意处截去一小块 ,然后再放入原液体中 ,则露出液面的体积与原来露出的体积相比 (   ) .(A)增加了    (B)减小了(C)不变 (D)无法确定解析 设物体体积为V物 ,浸入部分为V排 ,则露出的体积V露 =V物 -V排 .根据漂浮条件及阿基米德原理得 :ρ液 gV排 =ρ物 gV物则 ρ液 g(V物 -V露) =ρ物 gV物求得 :V露V物=ρ液 -ρ物ρ液=1-ρ物ρ液可见露出的体积与总体积相比总是按固定的比例分配的 .当截取一小块后 ,物体总体积将减小 ,自然露出的体积也随之减小 ,故选 (B)巧用比…  相似文献   

7.
1.公式推导物体漂浮时,根据二力平衡,有F_浮=G_物,即ρ_液V_排g=ρ_物V_物g,所以有(ρ_物)/(ρ_液)=(V_排)/(V_物).由上式可以看出,物体漂浮在液面上时,浸入液体的部分的体积占物体总体积的比等于物体密度与液体密度之比.利用此规律可以直接求得一些填空题、选择题的答案.  相似文献   

8.
一、浮力计算的三条基本思路1.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有F浮=G排=ρ液gV排(该式适用于漂浮、悬浮及沉底各状态,也适用于气体中).2.根据物体在液体中所处的状态,有①漂浮时F浮=G排=ρ液gV排=G物=ρ物gV物;②悬浮时F浮=G排=ρ液gV排=G物=ρ物gV物;③沉没时F浮=G排=ρ液gV排=ρ液gV物.3  相似文献   

9.
问:计算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常常用到公式F浮=ρ液gv排,如何理解该公式中用到的密度是ρ液而不是ρ物?答:公式F浮=ρ液gv排是求浮力的基本公式。它的得出是以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为出发点,将求物体受到的浮力问题转化为求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问题,即存在着研究对象的转移。根据普遍适用的重力公式G=ρgv,针对被物体排开的液体,则有G排=ρ液gv排,所以用到的密度是ρ液而不是ρ物。再结合阿基米德原理,得到物体受到的浮力公式F浮=G排=ρ液gv排。公式表明,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的大小只与物体排开的液体密度及排开液体的…  相似文献   

10.
如何使物体悬浮在液体中,将有助于对中学物理教材中关于浮力知识的学习和研究,也会加深对一些物理量之间关系的理解。我们知道物体悬浮在液体中的条件是:物体受到的F浮力等于它自身的重量,即F浮=G物。这个代数式的展开可表示成ρ液·g·V排=ρ液·g·V物。由个物体悬浮在液体中。就有V排=V物,g为常数,因而我们可以得出使物体悬浮在液体中,物体的密度就应该与液体的密度相同。在实际中,由于我们很难找到一种液体的密度与其密度完全相同的物体。所以,我们也就不容易观察到物体静止地悬浮在液体中的现象。根据以上理论,我们要使物体悬浮于液…  相似文献   

11.
1.推论对漂浮在液面上的物体,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和二力平衡可知ρ物gV物=ρ液gV排,写成比式,即V排/V物=ρ物/ρ液.可见,对漂浮在液面上的密度相同的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体积与总体积之比相同.  相似文献   

12.
浮力(一)     
·考点复习·一、浮力的概念1 一切浸在液体 (或气体 )里的物体 ,都受到液体 (或气体 )对它     的浮力 .浮力是由于周围液体 (或气体 )对物体     的压力差产生的 .浮力的施力物体是      .浮力的方向总是      .2 物体的浮沉条件 :(1)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 ,当F浮    G物 时 ,上浮 ;当F浮    G物 时 ,下沉 ;当F浮    G物 时 ,悬浮 .(2 )当物体在液体中处于漂浮状态时 ,F浮    G物 .(3)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 ,如果是质量分布均匀的实心物体 ,那么也可根据 ρ液 和 ρ物 的大小来判断物体的浮沉 .当 …  相似文献   

13.
“浮体”问题在《浮力》这一章中出现的频率极高,中考试题中也屡见不鲜,本文旨在对这类问题作一浅显探讨和小结,希望对解决这类问题有所帮助!如图1,一物体浮在 某种液体中,设其露出部分体积为V_1,没入部分体积为V_2,液体密度为ρ液,试表达此浮体的密度(ρ物).因为F浮=G物,即ρ液gV_2=ρ物g(V_1+V_2),所以ρ物=V_2/V_1+V_2ρ液,设λ=V_2/V_1+V_2,即ρ物=λρ液.结论:浮体的密度等于它所浸入的液体的密度乘以其浸在这种液体中的体积占浮体总体积的比率.  相似文献   

14.
现行的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中,对阿基米德原理,只介绍了内容而未列出公式,没有进一步阐述.这对于解决有关浮力问题会产生一定困难.为此特介绍下列内容,供同学们参考.一、阿基米德原理的公式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用公式表示:F浮=G排=ρ液gV排(因G排=m排g,m排=ρ液V排)上式中,ρ液表示这种液体的密度,V排表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g是物体重与其质量的比值常数—9.8N/kg.通过上面的公式,可知F浮—浮力大小,跟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液体密度有关;但是跟物体的形状、物…  相似文献   

15.
阿基米德原理是初中物理的重要教学内容 .教材中不仅用实验方法归纳出阿基米德原理 ,而且还利用了液体压强公式从理论上推导出了规则物体 (如形状为长方体的实体 )浸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 .理论上推导阿基米德原理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以及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都是十分有利的 .笔者认为 ,理论上推导浮力的大小不仅只限于浸在液体中的规则物体 ,不规则的物体同样也可推导出来 .一、不规则物体漂浮在液面上所受的浮力设在底面积为 S的圆柱形溢水杯中 ,装入密度为 ρ液 、最大深度为 h的液体 ,如图 1 ( a)所图 1示 ,这时液体 (不考虑大气压的作用效果 )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F压 =p S=ρ液 gh S=ρ液 g V液 =m液 g.上式说明液体对圆柱体底部的压力等于液体本身的重力 .当把某种不规则物体放入液体中且物体漂浮在液面上时 ,液体将溢出水杯 .而在此过程中 ,液体的深度没有发生变化 ,如图 1 ( b)所示 ,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F压 没有发生变化 .设放入物体的质量为 m物 ,物体排开液体后 ,容器中剩余液体的质量为 m液 ′,物体排开液体的质量为 m排 .放入木块前 ,有F压 =m液 g,由于  m液 g...  相似文献   

16.
设柱体高为l,它的横截面积为S。密度为ρ_物、重量为G_物;液体的密度为ρ_液,且假设ρ_液>ρ_物。假设初态时柱体下表面刚接触液面,把这时的势能状态选取为零势能状态,位移向上为正。设柱体下表面没入液中深度达h时呈稳定平衡状态,这时物体重心由初态向下移距离为h,或位移为-h,势能变化为G_物(-h)=-ρ_物gV_物h。柱体所排开的那部分水相当于高为h,横截面积为S的  相似文献   

17.
浮力综合题 ,是物理中考命题的热点 .由于它描述的物理过程比较复杂 ,解题时涉及的概念、公式比较多 ,计算量也比较大 ,因此不少同学都有无从下手的感觉 .若能采用以下几个比例式求解 ,那么问题将会迎刃而解 ,并且能使解题过程变得简单、明了 .1 当液体的密度一定时 ,物体所受的浮力跟这个物体所排开液体的体积成正比 ,即F浮 1F浮 2=V排 1V排 2;2 当物体所受的浮力一定时 ,液体的密度跟这个物体所排开液体的体积成反比 ,即ρ液 1ρ液 2=V排 2V排 1.图 1例 1 底面积为 1 0 0厘米2 的圆柱形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液体 ,将其竖直放置在水平…  相似文献   

18.
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可知,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当F浮>G物物体就上浮当F浮=G物物体就是浮在液体中当F浮<G物物体就下沉由于F浮=C排液=p液V排G物=mg=p物gV物浸没时V排=V物上式中的叱为物体的平均密度,它等于物体的总质量与总体积的比值,即P。一岁.特例:对于同种物质做成的实心体,如一P。;对于几种物质制成的混合体(或合金),如一P。这样,对F。和Go的比较,我们就可以过渡到对P。和印的比较.由此可见,将平均密度为沁的物体投入密度为P。的液体中当P。扣。时物体就上浮直至漂浮于液面当P#一如时物体就悬浮在液体…  相似文献   

19.
问题杠杆两侧分别悬挂密度为ρ1、ρ2的物体,杠杆平衡;当物体分别浸没到密度为ρ3、ρ4。的液体中时,杠杆是否仍平衡?  相似文献   

20.
设一密度为ρ物,体积为V的物体在密度为ρ液的液体中处于漂浮状态,其排开水的体积为 V排,则有 F浮=G.由于 F浮=ρ液gV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