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9 毫秒
1.
杨艳红 《课外阅读》2011,(12):311-311
陶渊明一生屡仕屡隐,留存下来的诗作仅有一百多首,而最具代表性的为田园诗。陶氏田园诗的主要艺术特点便是朴素、自然、真淳,可是却寄意深远、境界开阔。陶渊明的田园诗是中华历史上的瑰宝,是我国田园诗的开山鼻祖,也直接地影响了唐代以王维,孟浩然,韦应物为代表的山水田园派诗的创作风格。在陶渊明的笔下,田园与劳动第一次在文人作品之中变得有意义,而田园诗的艺术特色则更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2.
李四会 《教师》2012,(9):126-126
钟嵘在《诗品》曾称陶渊明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这一评论是中肯的,得到历代学者的认同。陶渊明作为田园诗的开山者,其诗及诗的影响之大史无前例。后来的王维、孟浩然乃至韦应物、柳宗元等大家都受其影响,至今人们谈到山水田园诗,陶渊明都是不可或缺的代表。  相似文献   

3.
王维是中国山水田无诗派中承前启后的核心人物,以王维为坐标观照这一诗派,具有提纲挈领的综括意义。本涉及陶渊明、谢灵运、孟浩然、韦应物、柳宗元等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试图通过王维将这些人贯穿起来,进行横向、纵向的立体交叉研究。  相似文献   

4.
我们所以把苏轼评价韦应物、柳宗元诗歌的两句话做为题目,并以此概括汪曾祺的小说,主要是因为汪曾祺的小说在语言表现上与陶渊明、韦应物、柳宗元的诗文十分相似.读汪曾祺的小说,似需经历四个阶段:乍读总感平淡简俗,形容枯槁;再看又觉不平不奇、  相似文献   

5.
韦应物是中唐著名的诗人,其诗以平淡自然著称,深受佛教思想的影响。音声论是韦应物审美观念的重要内容,其思想渊源与理论内涵受佛教影响颇深。韦应物认为,音声是由"因缘和合"而产生的。从审美层面来看,音声论在肯定客观美感存在的同时,更推崇审美主体的自性,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韦应物是中唐前期的著名诗人,其诗广泛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后唐王朝由盛到衰的社会现实。白居易《与元九书》评其五言诗“高雅闲谈,自成一家之体”,店末司空图《与李生论诗书》将他与王维并称,后人更将其与陶渊明合称“陶韦”、与王维、孟浩然。柳宗元合为“王孟韦柳”。严羽《沧浪诗话》列举唐诗诸体中,就有“韦柳体”,王士旗更奉他的诗作为“神韵”的典范。令人遗憾的是,尽管历代有关陶渊明、王维诗的注本较多,孟浩然诗目前也有几个注本,柳集在宋代即有百家注,后继者更多;而迄今学术界尚无一本韦应物诗集的单行校注本,这与韦应物…  相似文献   

7.
陶渊明是我国文学史上田园诗派的开创者,他的田园诗成为中国田园诗创作的第一座里程碑,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贡献甚大。本文认为,陶渊明田园诗艺术风格,主要体现在:平淡自然的独特风格;“似癯实腴”的“田家语”;“气象混沌,难以句摘”浑融的意境。陶渊明田园诗艺术风格的形成,主要受到三方面影响:独特的生活经历以及个性、心境;儒、道两家思想,特别是老庄哲学;时代风气。  相似文献   

8.
东晋佛学思想对陶渊明苦难观和生死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渊明对苦难的本质和原因的认识受到了佛学苦谛说的影响,他虽以儒家的“君子固穷”来标榜自己,同时又明确表示对固守穷节以留取身后之名的否定,陶渊明能做到固守穷节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佛学忍辱度修持方法的影响。陶渊明对待死是豁达的,儒学、玄学的生死观均未达到这种境界,而佛学十二因缘体系所体现的生死观是极为豁达的,但陶渊明委运任化的生死观并不单单是佛学对其影响的结果,同时还受到玄学“乐天委运”的思想的影响,是佛学和玄学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陶渊明和化兹华斯是中英学史上田园诗的双壁,他们性格中都有“静”和“动”的成分,但他们对他们所生活的自然和田园的体认有着巨大的差异。从他们对自然和田园生活描绘的广度上来说,华兹华斯为我们展现的社会画卷多姿多彩,从这点上来说华兹华斯胜于陶渊明;从他们对自然和田园生活表现的深度上来说,陶渊明在田园生活中完成了人格与精神的升华,达到了物我交融的程度,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陶渊明胜于华兹华斯。本的结论是:陶渊明的自然是自己的自然,华兹华斯的自然是自然的自然。  相似文献   

10.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 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 ——(唐)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韦应物,京兆长安人。一生经历相当复杂,15岁时就当过唐玄宗的侍卫,狂放不羁,后因遭人轻视便折带读书。举进士,历官滁州、江州、苏州刺史,后人称他“韦江州”或“韦苏州”。韦应物有意学陶渊明。写了许多山水田园诗,其诗语言简练,绝去雕  相似文献   

11.
Poems     
  相似文献   

12.
宫体诗与近体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言近体诗体式的确立在唐代,迄今仍是权威的论诗作和学批评作中的定论。这种定论。是违背中国诗歌发展实际的。出现这种错误的原因,是由于对宫体作家创作的过分贬抑和轻忽。大量事实证明,五言近体诗体式的确立的时间是宫体诗创作兴盛的时代。  相似文献   

13.
讽谕诗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的诗经。白居易的讽谕诗是我国古代最自觉最典型的因而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讽谕诗。对今天的讽刺诗要根据不同的内容分别采取不同的态度,从文体形式和基本方法来说,也可以有多种选择。  相似文献   

14.
Two Poems     
Very little information exists regarding the mental health needs of student artists. This study compare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and diagnoses of college students in 3 conservatories (n = 607) with those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radition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n = 87,105). The study found no difference in psychological symptoms except for increased stress among art students. The study also found that art students in these conservatories were more likely to make use of counseling services than students at traditional schools.  相似文献   

15.
16.
Three Poems     
  相似文献   

17.
Two Poems     
  相似文献   

18.
桑乾河发源于山西雁北,经河北西北部,穿越北京,汇入海河,注入渤海。历史上,在桑乾河流域,汉民族与少数民族展开了激烈的争夺。但这条河流进入诗人们的视眼,要远远晚于这里发生的征战。始于北齐,至有唐两宋时期,以桑乾河为主题的诗作才蔚为大观。这些诗歌,大多以战争为题材,也有羁旅行役之作,或朋友间的问候与思念,或讴歌和平。风格多慷慨激昂。从唐朝至有宋,流淌在桑乾河中的诗歌里,其嬗变之迹明显。  相似文献   

19.
Four Poems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