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代明星自传有明显的自恋现象。他们从个体生命的角度出发.对自我生命进行肯定、欣赏和热爱,传记无不打上自我生命的深深的烙印。某种意义上说,可以把明星自传看成是人生的教科书.人生发展的启蒙读物。但星运当头的明星们.却过多地停留在对自我成功认知的喜悦中.一味对自己作自我欣赏.对非典型事件进行描述和展示,使得这最终成为明星自传不可逾越的心病。甚至传主对自我的陶醉.自然而然地暴露出极端自恋式的写作:创作主体完全沉迷于自我展露、自我宣泄.乃至以一种炫耀的姿态.将自传当作了自我表现的展示厅。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古代,"传"和"记"是彼此独立的两个门类,现代意义上的自传并不存在。自传的出现与启蒙运动密切相关。1898年之后,随着西学东渐的发生,现代个人遭遇到了传统共同体的崩塌。为了重新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现代共同体建制,从而稳固个体的身份认同,新出现的知识分子发现了自传所蕴藏的变革力量,他们纷纷在新的知识框架内对中国自传的历史进行了梳理,意在重塑"新民"的理想人格,完成了自传的现代转型。  相似文献   

3.
鸦片战争之后,西方文学、文化思潮特别是自传的广泛传播,极大地刺激了中国人个体解放、自我表现的欲望。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现代自传的第一个"黄金时期"出现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和抗日战争爆发之前,尤其在1930年代前后达到高潮。此期自传的面貌和品格发生的显著变化,代表着中国自传的渐趋成熟,也体现了现代中国人自我意识的鲜明特征与时代的变迁。现代自传的这一勃兴,构成了中国自传史同时也是文学史上的重要景观。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法国卢梭的《忏悔录》和美国的《邓肯自传》为例,扼要考察了西方自传文学的重要品质;以胡适的《四十自述》和沈从文的《从文自传》为例,阐释了中国现代自传文学应有的品质,并分析了当下中国“明星自传热”的现状及成因。  相似文献   

5.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宣扬自我、张扬个性的明星自传,俨然成为世纪交界处璀璨耀眼的文化风景。在大众文化的语境中,明星自传花样翻新,形式上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向,具体表现在叙述视角的多角化、结构的散文化和语言的多元化诸层面,以此达到标榜个性、贴近大众审美情趣、增强感性愉悦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叙述评论或评价是作者入侵的文本标识之一,往往反映了作者或叙述者特定的意识形态。在自传文类中,叙述评论则更多地服务于自传者的理想身份建构。文章运用自传叙述评论理论聚焦《富兰克林自传》中的叙述评论模式、结构特点及其所蕴含的身份建构取向,以期揭示富兰克林的父型形象是如何从"家族之父"升华为"隐喻国父"的。  相似文献   

7.
韦超 《现代语文》2010,(6):79-80
本文力图从《沫若自传》前言和序引中,根据自传的不同写作年代、写作背景,分析郭沫若的写作心态,廓清郭沫若对"自我"身份的不同定位,厘清郭沫若在自传正文中建构"自我"形象时对自身身份的指认,从而帮助我们进一步揭示郭沫若自我形象建构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8.
高斯的自传《父与子》是英国传记文学史上第一部现代派传记。高斯在这部自传中一反隐晦和溢美的维多利亚时代传记文风,围绕父子之争,建构了一个偏执、狭隘的父亲形象,颠覆了维多利亚时代父权至上的伦理观。《父与子》在传记艺术层面融入现代小说的写作手法,改变了传统传记的书写规范。作为英国"新传记"的前奏,《父与子》开启了现代派文学"杀父"的反传统之风。文章拟从伦理学、文学和心理学三个方面揭示《父与子》的杀父的主题。  相似文献   

9.
孟晖 《运城学院学报》2010,28(4):97-100
邹韬奋先生在一生不同时期撰有《经历》等三部自传性质的作品,以其内容客观、语言生动而成为现代知识分子自传中的典范。这三部作品真实揭示了一位著名文化人的成长历程;与同类作品比较有其鲜明个性;并且具有"信史"的性质,为知识分子传记写作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对容闳《我在中国和美国的生活》、李恩富《我的中国童年》、黄遵宪《逐客篇》以及佚名作者《苦社会》进行文本细读,梳理了晚清旅美华人文学想象美国(他者)和中国(自我)的几种模式:容闳自传中的美国和中国分别被建构为文明和落后的形象;李恩富自传中的美国和中国则分别被描述为纯粹的"异"和诗意传统的中国形象;在《逐客篇》和《苦社会》中,美国和中国则主要被表述为一个背信弃约的种族主义国家或苦难的中国形象。晚清旅美华人对"他者"和"自我"的文学想象,奠定了后来旅美华人文学想象美国和中国的几种模式。  相似文献   

11.
从古希腊经中世纪、文艺复兴至近代,西方对自我的认识经历了曲折的过程,最终形成了与社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自我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自我认识存在多方面欠缺,受压制的自我难以从专制社会中获得自由发展。"五四"前后,有识之士纷纷倡导自我觉醒和个性解放,但面临民族救亡的迫切任务,启蒙自我的要求被搁置了。自我意识是自传写作的中心内容,通过自传培育公民健全的自我意识和个性价值观,对于现代社会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2.
勇敢乃是自信与害怕中间之道。"一个世界有你,一个世界没有你,让两者的不同最大,这就是你一生的意义。"这是对李开复博士震动最大的一句话。《世界因你不同》是迄今为止李开复博士的唯一一部自传。读一本自传,就如同认知一个人,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谢冰莹系列自传文本为研究对象,在钩沉其创作过程的基础上,剖析其时代与个性特质,认为女兵的特殊身份和时代意识、叛逆性格和复杂曲折的人生情感经历、裸现"实在身份,实在精神,实在口吻"的独特风格,既彰显出作者的个性气质,更凸显着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自传热潮中觉醒的少年精神,达到了时代与人双重映照呼之欲出的整体效果。  相似文献   

14.
王玥琳 《文教资料》2014,(36):89-91
《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作为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品,屹立于世界文学之林。书中两个主人公——"列文"和"聂赫柳朵夫",正是托尔斯泰本人精神世界的倒影,被文学评论家称为"自传性人物"。本文将选择这一切入点,浅析其所反映出的托尔斯泰的宗教观。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认为,明星和艺术明星有其共同点与不同点,并对此作了简述。同时指出,"明星"的作品与艺术的真正价值有一定的距离,明星在绘画行为之前应该多关注绘画之外的环境因素等方面的一些要点。  相似文献   

16.
世纪之交的中国传记文学呈现出多元化的艺术格局,以下六大热点值得关注:1)政坛风云人物传;2)文化名人传;3)企业家传;4)科学家传;5)明星自传;6)平民传记。这预示着21世纪的传记文学将有一个新的进展和突破。  相似文献   

17.
凤凰卫视创造了中国电视业的奇迹,然而在奇迹背后是凤凰卫视独特的运作机制,特别要提到的是它们的"明星主持人"策略。凤凰卫视为各种类型的主持人提供了一个展现自己的平台,在节目的策划和编排中以主持人为中心,根据主持人自身的特点个性来定位节目,所谓"量身定做"。经过多年的运作,凤凰卫视已经拥有了全新的成熟的推广明星的做法。几乎所有的主持人到凤凰,都会在这个机制里得到推广与包装。  相似文献   

18.
著名的美国黑人作家詹姆斯·鲍德温从小历经磨难,心灵饱受创伤。面对幽灵般的创伤记忆,鲍德温敢于直面创伤,通过文字的方式接受创伤、叙述创伤,从而超越创伤。鲍德温一生著述颇丰,其中大部分作品是自传或半自传性质的"表达性写作"。在其半自传体小说《向苍天呼吁》中,通过主人公约翰皈依宗教前后的思想活动以及其他人物的回忆,鲍德温回顾了自己童年时期所经受的形形色色的创伤性事件,藉此抚慰自己饱受创伤的心灵。  相似文献   

19.
凤凰卫视创造了中国电视业的奇迹,然而在奇迹背后是凤凰卫视独特的运作机制,特别要提到的是它们的"明星主持人"策略。凤凰卫视为各种类型的主持人提供了一个展现自己的平台,在节目的策划和编排中以主持人为中心,根据主持人自身的特点个性来定位节目,所谓"量身定做"。经过多年的运作,凤凰卫视已经拥有了全新的成熟的推广明星的做法。几乎所有的主持人到凤凰,都会在这个机制里得到推广与包装。  相似文献   

20.
推崇个人主义的社会文化土壤,孕育了美国人的自传情结并生产出具有美国特色的各种自传文本。该文按照时间纵轴叙述了美国自传的萌芽、发展、繁盛、转变和前景,并沿着时间横轴阐释了不同时期美国自传的不同特点以及特定时期的经典文本和文本之间的传承。美国黑人自传既自成一派,又与主流自传的发展相辅相成,尤其是玛雅.安吉罗系列自传。安吉罗的六本系列自传既继承了黑人自传的优秀传统,同时又颠覆了美国传统自传派别,从而成为美国当代“生命写作”自传模式的杰出文本。当代美国自传的另一特征是“销售自我”,其典型文本是克林顿的《我的生活》和希拉里的《亲历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