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钢琴音乐自进入中国以来就开始与中国音乐文化融合,尽管钢琴音乐在中国发展的时间短暂,但表现出其独有的音乐特性.对不同地区音乐特点,代表性作曲家钢琴作品,以及不同区域风格钢琴作品演奏方式进行了剖析.音乐所呈现出的区域性特征,从地理环境、历史沿革、人文背景、音乐形态等方面,由浅入深地分析中国钢琴作品中存在的区域性划分及区域性风格的形成及发展,并从音色、指触、踏板三个方面探索其演奏诠释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器乐演奏是在演奏者的心理活动控制下进行的音乐表演行为。影响临场器乐演奏的主要心理现象为:专注而迅速反应的直觉心理、对乐谱表象进行加工改造的想象心理、在理智关照下的表情心理与演奏前的心理倾向。这四种主要心理现象是器乐演奏成功与否的精神保证。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扬琴新曲《落花·夜》的演奏分析,描摹和梳理了《落花·夜》意境美与音乐之声的创生及由来:意境之美由美好心灵创造,音乐之声由熟练手法而生。乐由心生,"乐"是人们对生活、情感的一种态度,随心境而变化,且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感性,而演奏技巧则是对这种感性的一种理性支撑。足够的理性练习(对节奏、节拍、音准、时值、音色控制能力的练习)是理性演奏的基础,没有理性演奏的支撑再美好的曲谱和情感也无法通过演奏表现出来;但是真正能打动人的音乐其实是人类最深刻的内心生活和人们的感性表达。在扬琴演奏中,要准确把握理性演奏与感性表达的平衡和适度原则。美好的感性表达与熟练的理性演奏融会贯通,就会营造出深邃的意境之美,流淌出感人肺腑的音乐之声。  相似文献   

4.
演奏技巧的出众与艺术表现的完善在音乐表演中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因此,只有掌握了演奏的基本方法,无论是对于一个优秀的单簧管表演者来说,还是对于其他乐器的优秀表演者来说,都是呈现音乐所必备的条件。本文将就单簧管演奏基本技术作以浅述。  相似文献   

5.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声音是音乐的载体。在小提琴演奏中具有表现力的声音不仅要明亮、饱满、均匀,而且还要在演奏的过程中富于变化,以适应不同作品内容的需要。小提琴演奏中的声音变化离不开左右手扎实的基本功,左右手的训练方法是否得当会直接影响小提琴演奏中的发音。本文从小提琴演奏中的发音问题出发,通过对演奏技巧与发音之间的关系的研究,让纯正的声音更好地服务于音乐。  相似文献   

6.
著名曲作家关铭创作的二胡独奏曲《蓝花花叙事曲》,是一首典型的富有浓郁陕北民歌风格的二胡叙事曲.音乐旋律委婉动听,细腻且生动地表达出主人公蓝花花的爱情遭遇及其性格特征和情感特征.本文从作品的技巧处理和情感表达入手,结合曲式结构特点,对作品的演奏进行分析,以期达到更深刻的对作品进行二度创作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笛子演奏的再创作,做到对乐曲主题思想的理解,乐曲风格的把握,美感韵味的表现,音色恰当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及巧妙的艺术处理.  相似文献   

8.
J.S巴赫的作品在演奏风格上要非常热诚恳切,同时又应当含蓄、严格。其作品的演奏特点是速度和节奏要严格,统一;声音柔和;在力度上起伏较小,用大线条的渐强和渐弱。  相似文献   

9.
法国印象派作曲家德彪西的钢琴名作《阿拉伯风格曲Ⅰ》其曲式结构与创作手法 ,是将人物、花鸟交织在一起 ,代表了阿拉伯式的建筑装饰风格 ,音乐表情术语及速度标记以及演奏技巧与方法都应进行深入细致地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10.
手风琴演奏中的情感体验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要演奏好一首作品,在演奏前必须进行审美体验,并深刻地领悟作品的内容、风格及特征:对作品进行理性的客观的分析与把握,对作品进行感性的主观体验,对所演奏的作品进行深刻、细致的感情体验等。  相似文献   

11.
二胡演奏不是简单的机械运动,单靠演奏者朴素的音乐感受力是不够的,需要具备深厚的音乐理解力、娴熟的演奏技巧以及深刻的情感投入。演奏主体的情感体验始终贯穿整个演奏过程,具有艺术思考和艺术情感投入的演奏才称得上良性演奏习惯。  相似文献   

12.
音乐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有着无穷的魅力,给世界万物带进了美好的时空。音乐的学习与鉴赏,不仅能够带来终生体验音乐的乐趣,还可以通过学习和演奏乐器来提高孩子的生活品位与气质,使孩子能够更好地控制和规范自己的行为、陶冶性情。要了解和准确地揭示作品的风格和内涵,必须要从音乐美学的视角出发,努力提升自身的音乐美学素养,塑造相对鲜明、丰富、饱满的音乐形象。  相似文献   

13.
在萨克斯演奏教学中,首先要注重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其次要着力养成学生科学的演奏技巧。此外,还要强化学生文化修养,形成独特的演奏风格。  相似文献   

14.
贝多芬在其一身当中创造了无数优秀的音乐作品,《G大调第四钢琴协奏曲》是贝多芬五部协奏曲中最为成功的一部。贝多芬在该乐曲中运用钢琴与乐队交替演奏的方式营造出了协奏曲浪漫、浓郁的艺术氛围,《G大调第四钢琴协奏曲》也被人们誉为是贝多芬最为精致的一部作品。通过这部作品,贝多芬开创了钢琴协奏曲新的演奏形式,同时也对钢琴协奏曲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本文将以贝多芬的钢琴协奏曲风格作为切入点,研究和探讨《G大调第四钢琴协奏曲》的音乐特征及其演奏方法。  相似文献   

15.
要想演奏好一首钢琴作品不是简单地把音符弹奏出来就万事大吉,如不理解乐曲内容和音乐表现方面的具体要求,就很难把乐曲的意境表达出来,这就需要演奏者认真研究作品的内容与音乐表现,并与熟练的演奏技巧紧密结合,从而获得理想的演奏效果。  相似文献   

16.
斯格拉蒂的音乐作品具有巴罗克音乐的共有特征 ,讲求音乐的对称 ,追求华丽的小音符装饰和辉煌的音响效果等 ,给键盘乐器手风琴的演奏和技能技巧的训练提供了很有价值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将民族音乐特色融入大提琴演奏中,利用“民族化”的技巧和风格,可以更好地传承民族音乐。在大提琴演奏中融入民族音乐特色,不仅可以丰富其呈现形式,也可以为民族音乐的传承发展提供长远保障。高校作为人才培养阵地,更应发挥自身对民族音乐的传承作用,在大提琴专业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民族化”演奏意识,引导他们正确认识“民族化”演奏风格等,从而在传承和弘扬民族音乐的同时,提升非遗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心理活动分析入手,对钢琴演奏中出现的负面心理问题进行讨论,分别阐述了演奏兴趣、音乐注意、音乐心境、怯场情绪等因素对钢琴演奏效果的影响及消除影响的办法。总结出演奏心理对钢琴的学习与演奏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介绍了最大限度降低心理因素的负面影响,保证演奏效果的心理调节方法,力求对演奏者在实际学习与演奏过程中有所帮助,提高学习效率与演奏水平。  相似文献   

19.
琵琶演奏是具有社会性的音乐实践活动 ,本文对如何充分发挥琵琶演奏时的情感体现作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围绕中阮和琵琶的本体领域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根据中阮和琵琶技巧的特征和魅力,对中阮与琵琶在特殊演奏方法之间的异同点进行对比和总结,使两者的本质特性与衍生关系更加具体明确,弹拨乐器的表现能力更加突出惊人,阮与琵琶右手演奏技法在当今时代得到不断地改革和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