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我国农村有三分之一的劳动力就业不足,剩余劳动力约1.5亿人。大力减少劳动力的供给,立足农村就地消化以及促进剩余劳动力的有序流动是中国农村就业战略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2.
一般来说,农业劳动力过剩是发展中国家一个普遍的现象。我国12亿人口,80%以上分布在农村。我国劳动力的分布与人口分布也基本一致。现在农村劳动力每年新增1300多万人,累计大约有2.3亿剩余劳动力。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出现,严重限制农业劳动生产的提高,阻碍农业生产手段现代  相似文献   

3.
陈小光 《农村教育》2004,(11):30-30
改革开放加年来,共有2亿农村劳动力通过多种途径实现了非农就业,为农业和国发经济的迅速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目前,已有1.25亿农村劳动力在乡镇企业实现就业,6000万农村劳动力在小城镇就业,约7000万农村劳动力流动到城市就业。当前,农村就业形势仍然十分严峻。随着科技进步和发展,高素质劳动力需求与农村剩余劳动力低素质供给的矛盾将越来越突出。据初步匡算,现有农民剩余劳动力1.5亿人,文盲半文盲约占  相似文献   

4.
今年9月,美国耶鲁大学一位教授在提出的报告中说:中国的人力软件将使中国的经济保持50年左右的繁荣。这和许多外国朋友的估计一样,中国雄厚的劳动资源优势是参与国际竞争的强有力的支撑。我国的劳动力资源主要在农村。我国的农村劳动力约5亿人左右。按中国的可耕地面积计算,如果平均1个劳动力种10亩地,2亿人也就够了。目前,约有1.2亿人从事乡镇企业生产,还有约9400万人外出打工。这样估算,农村至少还有1亿人以上的剩余劳动力。近几年,城乡收入拉大的趋势没有得到有效缓解,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已成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首要问题。因…  相似文献   

5.
城镇化的高速发展,必将引起劳动力大量地从农业转移到非农业,从第一产业转移到第二、第三产业。根据专家的预测,到2020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将由目前的42%推进到55%左右,这就意味着平均每年增加约1%,也就是说每年有1000万-1200万左右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市。“五普”表明,目前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64%,农业劳动力占全国总劳动力的50%左右,即4.4亿农村劳动力,按照城市化发展进程,估计到2020年将有2.2亿-2.3亿剩余劳动力要从农村转移到城镇。这里的剩余劳动力是指从农业产业中分离出来的大量剩余劳动力,一部分指刘易斯所说的无效劳动力,就是劳动力的减少不会影响农业总产出,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为零;另一部分指费景汉一拉尼斯所说的低效劳动力,即边际生产率虽大于零,但小于工资的劳动力。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社会发展正面临着全面转型,产业结构要进行大辐调整,农业也将要走上现代化内涵式发展的道路。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归根结底要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的素质。然而,近l0年来,2万多项部级以上农业科技成果真正推广应用的只有30%左右。原因之一就是农村从业人员素质不高,4.4亿农村劳动力中达到高中化程度的仅占4.45%。同时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更高达1.3—1.4亿人。然而,就在农村职业教育需要大发展的时候,生源却成了不少农村职业学校的沉重话题,部分学校甚至到了难以维系的地步。因此,农村职业教育要成功应对挑战,必须理清自己发展中的一些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农村有4亿多劳动力,乡镇企业已吸收了1亿多劳动力,农村还有近2亿剩余劳动力。在这2亿剩余劳动力中,有5000—6000万人处于流动状况,形成了所谓的“民工潮”。农村至少还有1亿多剩余劳动力需要安置,而且农村剩余劳动力还将以每年1000万的速度递增。在90年代,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民工潮”问题将会越来越严重。农产品“剪刀差”的拉大和农业  相似文献   

8.
一、我国农民受教育现状 我国有近8亿农民,4.8亿农村劳动力,农民是我国最大的人口群体。目前,在农村劳动力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37.3%,初中占50.2%,高中占9.7%,中专占2.1%,大专及以上占0.6%,中国成人中的文盲仍高达8.72%,其中90%分布在农村,青壮年文盲主要分布在边远贫困农村。由于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低下,组织化程度不高,不仅制约了我国农业科研成果的有效转化和技术的快速推广,也影响着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和二三产业转移就业的进程。  相似文献   

9.
一、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的基本现状 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长期由农村吸纳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步进入城镇。到了90年代。这种“离土不离乡”由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力的方式已趋饱和。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开始跨省、跨地区流动,到沿海地区和大城市,成为“离土又离乡”的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农民工)。据统计,2003年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达1.14亿人.  相似文献   

10.
目前江苏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中存在这么几个突出问题:第一,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多。据统计,2002年末,全省农村劳动力总数为2649万人,其中农业劳动力1354万人,占一半多一点。现在农村的总耕地面积共7461万亩,按照现实的农村劳动率来计算,实际上只需要农业劳动力600万人,以此推算我省农村剩余劳动力为750万人。第二,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不够高。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的年限平均是8年,初中毕业水平没到,这一方面决定了劳动力很难进入层次比较高的二、三产业,另一方面加剧了低层次产业领域的恶性竞争。农村劳动力素质不够高,制约了劳…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流动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国家统计局有关资料显示,2004年我国农村外出务工的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的23%,已达到1.5亿人。由于种种原因,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将子女留在了农村,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空巢”群体——农村留守孩子。当城里的孩子躺在父母的怀里撒娇,享受无微不至的关爱时,全国却有1.3亿因父母外出务工而留守农村的少年儿童只能靠对父母的回忆去体味亲情。  相似文献   

12.
今年以来,山东蓬莱市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着力开展“就业活动品牌创建年”活动,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目前,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150余人。蓬莱劳动保障部门及时搭建就业平台,依托劳动力资源市场,通过市场网络.发布用工信息。及时组织面试?对被企业录用的人员,建立回访制度,跟踪落实,对多次介绍不成功的人员,根据本人情况,进行职业指导.并指导他们参加就业办组织的农村劳动力免费培训,对大龄农村剩余劳动力,则根据本地实际,实行就近安置。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农户非农产业群体主要是指从事乡镇企业和其他第三产业的劳动力,目前这一群体的就业人员已达1.5亿人。他们在转移和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加快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推动我国社会进步等方面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山东省莱芜市把职业技能培训作为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重要举措,在全市逐步建立起了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技能培训体系。去年以来,全市组织农村劳动力向市外输出2万余人,培训率达60%以上,  相似文献   

15.
赵银喜 《职业技术》2006,(16):105-105
我国13亿人口中80%是农民,约有农业劳动力5亿人。农业耕地19.5亿亩,按现在的生产条件大致只需1亿劳动力,乡镇企业和农村工商户约能容纳0.5亿劳动力。这样算来,我国农村尚有3.5亿个剩余劳动力。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农业迅速发展,产生了大量富裕劳动力,这些富裕劳动力闲置在农村得不到利用,不仅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浪费,而且给农村社会治安造成了不安定因素。搞好农村富裕劳动力的转移,是新世纪新阶段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力法,对稳定农村大局也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必须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一、农村劳动力转移的…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个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极为丰富,尤其是以农村劳动力占很大比重的国家。但是,我国的土地资源有限,按抽样调查测算,全国现有耕地15亿亩,劳均耕地4.2亩。由于农村劳均耕地占有量较少,而在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后,劳动者的积极性有了较大的提高,所以近几年农村劳动力过剩的问题更显突出。据有关资料表明,我国农村现有剩余劳动力大约在1亿人以上,而每年仍以1,000万人的速度增长,如何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安定团结的重大的社会经济问题。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成人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必然性,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战略问题。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下是制约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瓶颈”,成人教育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的主要途径,是实现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的有力保证。为此,要大力发展农村成人教育,提高农村全体劳动力的整体素质;要积极开展已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尤其是进城务工农民的教育与培训。  相似文献   

18.
农村剩余劳动力是伴随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而必然出现的经济现象。衡水市是农村人口占 80 %以上的农业大市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与全市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息息相关。当前 ,衡水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的形势不容乐观 ,存在着很多制约因素 ,如城市化水平低 ,农村非农产业不发达 ,农村劳动力素质低 ,户籍制度改革滞后等。加快衡水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必须转变观念 ,提高认识 ,大力发展农村的非农产业 ,加快小城镇建设 ,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 ,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存在着显著的二元经济结构,城乡人口、劳动力与资源的配比不合理,农业和农村产业发展空间过小,远远不能满足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和农村居民生活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要求,农村还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之所以面临重重困难和矛盾的深层次原因。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指超过农村产业需求的那部分劳动力,其实质是许多农民正处于失业或半失业的状态。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也就是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机会,不…  相似文献   

20.
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的作用(续完)范习友,舒振春,丁生龙,于前立,印世茂框架设计:刘国钧2.促进了劳动力转移根据我国农业的实际生产水平,8亿多农民中,就业人口不足4亿。消化农业剩余劳动力,只能依靠科技进步,进一步拓展农业自身的劳动资源和农村尚未挖掘的其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