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走近名人老舍(1899~1966),中国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人。1950年创作话剧《龙须沟》,获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的"人民艺术家"称号。1957年写作《茶馆》,为新中国成立后杰出话剧作品之一。老舍的作品很多,主要作品有《骆驼祥子》、《赵子曰》、《老张的哲学》、《四世同堂》等。有《老舍全集》。  相似文献   

2.
从老舍一踏上文坛起,他就是一个热情的爱国主义作家。从《老张的哲学》到《正红旗下》,没有一篇不洋溢着爱国主义的激情,洋溢着他对于祖国的山川土地,祖国的人民,祖国的文化传统,民俗风习,以及作为这一切的代表的北京和北京人民的深厚的爱。爱国主义,这是老舍世界观的核心,是他创作时的总根,作品的基本主题,也是贯穿他一生的鲜明的红线,是理解他的为人和他的作品的一把总的钥匙。  相似文献   

3.
《语文园地》今年第四期刊登了一篇访问记,作者高进贤就老舍文学创作的一些问题走访了老舍的夫人胡絜青同志。胡絜青说,老舍的‘创作历史应由《老张的哲学》算起。’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是老舍在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任华语教员期间创作的。老舍是一九二四年去英国。在那里任教五年,收入微  相似文献   

4.
一九六六年八月二十四日,我国著名爱国作家老舍先生因受林彪、“四人帮”残酷迫害,含恨而死,这是我国无产阶级文艺事业的重大损失! 老舍先生用他毕生的创作,记录了我国人民自“五四”以来艰难曲折的生活历程。从他的处女作《老张的哲学》在一九二四年问世之后,到去世之前,他写了长篇小说《赵子曰》、  相似文献   

5.
一不妨做个假定:设若老舍从英国回来以后就改了主意,不再涉足创作,那么,就凭《老张的哲学》等几部长篇,他在文学史上能占有什么样的位置?不错,这些作品的地方色彩、幽默风格、质朴的正义感和爱国心,以及对市民意识的批判都有值得称道处,但他也仍然不免属于艺术不够成熟、  相似文献   

6.
论老舍早期三部小说的文化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舍早期在英伦创作的《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三部小说,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族劣根性一面进行了揭露、批判,并在小说中构建着他的理想人格。虽然其对传统文化有着过于直观的否定,在思想、艺术上也略显稚嫩、粗疏,但却初步显示了老舍创作的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7.
老舍早期小说中的中国文化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舍受到了古老的中国文化的熏陶 ,亲历了五四文化传统影响 ,在英国的时候对西方文化又有了切身体会。特殊的思想资源构成了老舍复杂的心灵世界 ,当这种灵魂被老舍情不自禁地写进他的早期小说《老张的哲学》、《赵子曰》和《二马》时 ,体现出老舍那种跨文化眼光 ,体现了老舍一方面深刻反思民族传统文化 ,另一方面又在深层心理和情感上表现出一种对民族文化的眷恋。这种复杂的文化心态 ,使老舍的作品 ,尤其是早期的作品既体现出了时代的文化选择 ,又充分显示出属于老舍的个性精神和独特的文化心态。  相似文献   

8.
论老舍与康拉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老舍与康拉德谢昭新老舍在创作第一部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时,就受了狄更斯《尼考拉斯·尼柯尔贝》和《匹克威克外传》的影响。后来,他又系统地读了古希腊文艺,古罗马文艺,中古时代的北欧、英国、法国的史诗,但丁与文艺复兴时期的文艺。由读《神曲》而认识了“细...  相似文献   

9.
作品信息     
正老舍小说《二马》将首登话剧舞台1999年,老舍的小说《二马》曾被搬上电视荧屏,由陈道明、梁冠华主演;17年后,它将被搬上舞台,于日前在北京首都剧场开启京沪巡演。《二马》1929年创作于英国,是老舍回国前的最后一部作品,与《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一同奠定了老舍作为中国新文学开创者的地位。它并不含有太多悲凉的色彩,而是用细腻幽默的笔触,展现了中西交错的异国情缘和各自民族的个性。该剧通过老马和小马父子与温都太太和小  相似文献   

10.
任何优秀的作家,不管他的童年生活是幸福的还是忧郁的,都热爱自己的故乡,甚至对故乡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有着特别的依恋。因为他的心扎根在那里,所以在其作品中总是扩散着乡土气息。作家老舍的作品,乡情特别浓烈,而其乡情又和他的个性熔铸起来形成自己的特点。所以老舍说:“我之爱北平也近乎爱自己的母亲。”这决非随便说的。  相似文献   

11.
老舍作品《老张的哲学》里有这样一幕:“老张的学生们不经老师同意喝了老师的茶,老张打了学生张成。又审问了喝茶吃冰块的学生,然后发话回家告诉家里大人。说他老张为应付教务六人检查备了茶水点心,  相似文献   

12.
《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但它的创作过程,却有很多偶然因素。这部作品问世之前,老舍虽然已写出了《老张的哲学》等多部小说,但却一直未敢“冒险”去做“职业作家”,而是以教书为业。1936年春,他任教的山东大学闹学潮,本来就不愿教书的老舍便顺势辞职,在青岛住下,决定专事写作。《骆驼祥子》便是他专业写作的第一部作品。老舍怎么想起要写“骆驼祥子”这么一个人物呢?一次,一位朋友讲了北平有个车夫,自己买了车又卖掉,三起三落,最后穷困潦倒。还说到另一车夫,被军队抓去,不想因祸得福,他乘军队开拔动乱之际,偷回三匹骆驼。朋友的随便几句…  相似文献   

13.
品读老舍     
【作家简介】老舍(l899.2.3-1966.8.24),满族,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生于北京。父亲是一名满族的护军,阵亡在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城的炮火中。母亲也是旗人,靠替人洗衣裳做活计维持一家人的生活。1918年夏天,他以优秀的成绩由北京师范学校毕业,被派到北京第十七小学去当校长。1924年夏应聘到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当中文讲师。在英期间开始文学创作。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是第一部作品,由1926年7月起在《小说月报》杂志连载,立刻震动文坛。以后陆续发表了长篇小说《赵子曰》和《二马》。奠定了老舍作为新文学开拓者之一的地位。1930年老舍回国后,先后在齐鲁大学和山东大学任教授。这个时期创作了《猫城记》《离婚》《骆驼样子》等长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子》等中篇小说,《微神》等短篇小说。1944年开始,创作近百万字的长篇巨著《四世同堂》。1966年"文革"中不堪躏辱投湖自尽。  相似文献   

14.
接触一本书,就是接触一个人。作家现身在他的文学作品中,远远超过他的自觉。老舍在他刚开始创作不久曾经告白:自己“老不敢放胆写这个人生最大的问题——两性间的问题……在题材上不敢摸这个禁果”。但事实上纵观他的一些主要作品,性爱仍是贯串始终的轴心线索。这些作品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完全型”,即是标准的性或性心理构架。如《月牙儿》、《阳光》的结构完全是一个少女青春期的性心理流衍;《热包子》、《也是三角》全部情节的聚焦便是畸形性欲;而《微神》更是一部标准的现代心理分析小说。第二类是“枢纽型”,即性爱是全篇结构的重心。如《老张的哲学》中是以李静、龙凤的爱情线作枢纽,展开全部场面;而《赵子曰》以一个被追逐的王女士为枢纽,直到尾声她的身世方公开;还有《骆驼祥子》中祥子与虎妞的性关系,已成了与祥子的“奋斗史”并行的第二主线。第三类是“穿插型”,几乎可以说老舍所有的中、长篇小说和绝大部分短篇小说都有性问题和性爱描写的穿插与副  相似文献   

15.
《济南的冬天》的作者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早年家境贫寒,自幼饱尝酸辛,走向社会后,曾任中小学教师。1924年赴英国伦敦讲学,并开始创作生涯,写出了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等作品。1930年回国后,曾在山东的济南和青岛大学任教,创作日益成熟,写出了长篇小说  相似文献   

16.
综观老舍的作品,从早期的《老张的哲学》《赵子日》《二马》到中期的《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骆驼祥子》,再到后期的《四世同堂》,无不闪耀着幽默的光彩,它们使作者成为蜚声海内外的幽默大师,把中国现代幽默小说创作推向了高峰。  相似文献   

17.
老舍一生创作了十五部长篇小说。其中有十三部写于建国之前,它们是二十年代中后期的《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三十年代的《大明湖》(此稿在商务印书馆付排时被排时被“—·二八”大火焚毁)、《小坡的生日义《离婚》、《牛天赐传》、《猫城记》、《骆驼祥子》、《文博士》;四十年代的《火葬》、《四世同堂》、《鼓书艺人》。在这些作品中,老舍先生以市民,特别是北京市民的生活、习俗、命运、思想、心理去描写对象,为中国现代文学创造了一个十分广大而又生  相似文献   

18.
地域文化与作家作品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在中国现当代的作家中,创作量大并受地域文化影响最大的作家当首推老舍。他的作品,无论小说、戏剧,还是散文,都普遍地浸透着北京文化特质,老舍堪称京文化在现当代文学中的代言人。研究老舍作品中的地域文化特征,可以窥见老舍的地域心理特征。文章试图从老舍作品中的北京城、北京话、北京人三个方面来分析老舍的北京情结。  相似文献   

19.
老舍是中国现代学史上一位卓越的现实主义作家。他一生创作了众多作品,作品内容均取材于现实生活,尤以贫民生活为主要写作内容。长篇小说《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作品通过塑造祥子这一悲剧人物,尖锐地提出了城市贫民摆脱悲剧命运的社会课题。  相似文献   

20.
想写好作文,首先要重视体验,丰厚积淀。以下几位作家的创作体验应能给学生的写作带来有益的启示。1.郁达夫:勾勒自己生活的纯真和个性的解放现代著名作家郁达夫的小说极具个性,差不多就是他的“自传”,他大胆地把“自我”体验直接写入作品中。《郁达夫小说集·出版者的话》就有这样的说明:作者认为“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强调“作家的个性,是无论如何,总须在他的作品里头保留着的”。他的小说有着与其他作家迥然不同的创作特色,常常以自己的遭际、经历作为小说的素材,忠实地勾勒出了自己生活的纯真和个性的解放。小说中,寄寓了作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