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意识形态安全工作有着极端重要性,“四史”教育是新时代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的有力抓手,对增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正确把握“四史”教育的内在逻辑,深刻认识“四史”教育所蕴含的历史伟力,有效发挥“四史”教育对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作用,是做好“四史”教育工作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2.
浅谈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没有历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意识形态没有历史”是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文中提出的一个否定性、批判性的命题。马克思从实证主义和历史主义的角度阐述了意识形态没有自己独立发展的历史这一理念。阿尔都塞在此基础上从结构主义的视角出发,从一个肯定的意义上来重新解构了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没有历史”这一理论命题,指出意识形态是永恒存在的,贯穿于历史之始终的,赋予了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没有历史”以新的理论阐释。  相似文献   

3.
“意识形态”概念自特拉西起源,经马克思和曼海姆初步确立,在西方马克思主义者那里得到进一步发展,本文通过对意识形态概念演变的研究,尤其是齐泽克对意识形态概念的阐述,对如何理解意识形态概念提出了自己的初步看法。  相似文献   

4.
“意识形态”自法国大革命时期特拉西创立以来就争议不断,一直是西方哲学、社会学和政治学辩论的焦点。对西方学术界特别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家近几十年关于意识形态社会功能、意识形态批判、意识形态的终结、意识形态与科学关系、苏联解体的意识形态原因等问题进行梳理,强调全面、辩证认识意识形态在当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批判“意识形态中心论”、“意识形态终结论”、“历史终结论”。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物质生产是经济基础的表现形式,文学艺术则隶属于上层建筑中的意识形态。二者一在上一在下,其间存在着很多中间环节和错综复杂的关系,因而注定了二者间的不平衡。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矛盾的认识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他揭示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矛盾同一性的哲学基础,并注重同一性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第二,他提出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本质区别”的概念,注重意识形态领域内二者的斗争性,提出反和平演变是长期的任务。第三,他从矛盾的斗争性与同一性的关系中把握二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意识形态与科学的关系自意识形态作为范畴产生以来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二者关系的复杂性从某种意义上说,源自意识形态概念的复杂性.因为意识形态概念众多,所以我们在分析二者的关系时,应当把握研究者是在何种意义上的意识形态前提下言说二者关系的.  相似文献   

8.
从马克思主义的经典文论到当代“新马克思主义”的文学论述,文学与意识形态的关系一直是文学理论关注的重要问题。一方面,意识形态制约着文学生产;另一方面,文学又以审美的方式生产出意识形态。文学往往通过“形式的意识形态”而产生意识形态的批判功能。80年代以来的形式主义的纯文学论、纯审美论对文学的极端政治化具有纠偏作用,但对美学超离意识形态性的过度张扬却使人们对文学的认识变得有些肤浅了。  相似文献   

9.
高校归国留学人员意识形态引领有利于确保党对高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管理权和主动权,有利于把握国际话语权,破解西方话语霸权与“他塑”难题。破解西方意识形态陷阱要讲清楚西方“民主”“人权”的虚伪性,讲清楚盲目推行“私有化”的危害性。擦亮传播中国故事的鲜明标识,既要讲好百年党史中传承初心使命的故事,也要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更要讲好马克思主义真理性的学理支撑。意识形态引领的具体举措是:加强政治引导,掌好意识形态引领“航向标”;健全体制机制,筑牢意识形态引领“防火墙”;牢牢守护阵地,打好凝聚思想共识“组合拳”。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8月19日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这是对意识形态工作重要地位和作用的新表达、新概括、新论断,表明了我们党对这项工作认识上的升华和理论上的创新。只有深刻认识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才能在实践中正确处理党的中心工作与意识形态工作的关系,从而切实发挥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传播活动和伦理道德活动都是人类生命存在的表征。伦理道德没有自己独立的领域,而是渗透在人类活动的一切领域;传播作为人类的社会性活动,必然受到伦理道德的影响。从伦理道德对传播活动影响的角度,可以相对地将人类的传播活动划分为“生命逻各斯”阶段和“意识形态逻各斯”阶段。这一视角有利于我们更加深刻地揭示传播的社会本质。  相似文献   

12.
意识形态"多元论"与坚持马克思主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意识形态"多元论"的要害是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与其密切联系的是马克思主义"多元论".在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问题上,二者是相同的.马克思主义具体化不是马克思主义"多元化".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就要始终坚持发展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恩格斯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对意识形态进行了深刻的探讨,并且形成了系统的意识形态理论。在对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的理解上,西方学者的理解过于狭隘,仅仅以马克思在某个阶段的著作出发,片面地认为马克思主义把意识形态当作“虚假的”、非科学的阶级观念;近时期又有西方学者提出“意识形态终结论”,矛头指向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这些都对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产生了负面的影响。有必要对意识形态进行完整的梳理,以还原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4.
一提到“意识形态”,我们往往把它和政治斗争联系起来。实际上,“意识形态”是一个含义丰富、不断发展的概念。从肯定的、否定的、中性的三个研究视角对意识形态概念的发展过程进行梳理,并在当今时代背景下,对意识形态概念予以定位,这将有利于当前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研究和建设。  相似文献   

15.
“审美”与“意识形态”两者既可兼容也可排斥,把审美与意识形态相融合,使意识形态的一般理论与文艺的特性相融而在文艺理论中找到了自己真正的落脚点;把对文艺的理解从认识论推进到文艺价值论维度,从普遍性层面推进到特殊性层面为止,还不足以构成对文艺性质的完善的认识,必须在现有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向“文艺本体论”、“人学本体论”研究推进。把对文艺形式和技巧方面研究的成果,整合到“审美意识形态论”的理论建构中来,也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学术界有一种颇具代表性的观点:意识形态概念曾经历过一个中性化的转变.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概念的分析发现,马克思恩格斯确实在否定的意义上使用这一概念,但依据他们关于意识形态产生和存在条件的思想,马克思主义也是一种意识形态,只不过基本规定不同,所谓“中性化”问题就成为实现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问题;列宁在并不知晓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意识形态”贬斥性用法的情况下,提出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概念,从思想史的角度也并不存在所谓“中性化”的过程.毋宁说,这一过程本身只是不同时代的马克思主义者,对正在发生的社会运动进行探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日本式的社会主义”是日本共产党所设想的未来社会目标模式,其基本内容包括政治上的“人民议会主义”论,其实质是通过普选制和建立政权交替制度,使日共取得国会稳定多数,成为执政党进而实行社会主义,经济上的“市场经济社会主义”论,其实质是在所有制形式上实行混合经济政策,在经济运行机制上实行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意识形态上的无“国家哲学”论,其实质是不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作为国家唯一的思想形态,并强加于整个社会。  相似文献   

18.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的重新构建与“两个结合”具有紧密的内在关联程度,利用对“两个结合”的认识在分析把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建设方向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由于文章重点从“两个结合”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内在关系为抓手进行系统研究,论证了“两个结合”对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意义,我们要把握好几项准则以及对策分析,进而构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地位,展示独特的中国文化底气,传播中国文化价值观,持续书写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9.
“意识形态”是国外马克思主义重要的理论背景之一。国外马克思主义发展过程中,由于所处社会发展时期不同,对“意识形态”解读时,经历了几个不同的阶段。在“意识形态”解读过程中融合了两条理论逻辑:一条是以商品操纵技术为特征的“商品意识形态”、以意象摄取商品为特征的“景观意识形态”、以功能打碎系统结构为特征的“符号意识形态”三个逐渐演进的理论逻辑;还有一条是对科学技术的姿态问题这个理论逻辑。  相似文献   

20.
“审美意识形态”概念的提出虽然顺应国内外学术语境,注意到文学特征的整一性、研究方法的开放性,但它自身又不可避免地陷入文论的意识形态性与文学的意识形态性的纠缠、化约文学复杂微妙内涵等困境中。文章认为,应置身于审美现代性批判的语境中,并展开与当代审美文化的“交往对话”,以此推动中国当代文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