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鸿门宴》一文 ,情节生动 ,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内容极为丰富。我在讲授该文时 ,打破了传统思路 ,另辟蹊径 ,在插图上动脑筋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一、由图及文 ,落实文化常识《鸿门宴》中 ,涉及古代重要的文化常识———古代席位的尊卑位次。文中这样描述 :“项王、项伯东向坐 ;亚父南向坐 ;———亚父者 ,范增也 ;沛公北向坐 ;张良西向侍。”这里“东向坐”是“面向东坐”的意思 ,实际上坐在西边。学生受现代汉语的影响 ,极易误解为“在东面坐”。我讲课文时 ,首先以插图为突破口 ,让学生仔细观察插图 ,然后参考文中以上几个句子 ,图文对照…  相似文献   

2.
《隆中对》开篇就说:“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好为《梁父吟》”一句怎样解释才算正确,一直争论不体。问题有三:一、“为”字如何解释?意思是“写作”还是“吟喟”?抑或兼而有之?二、《梁父吟》指的是哪一首诗?它是否真的就是诸葛亮写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鸿门宴是在项羽军帐中喝酒,按常理刘邦作为客人,应当坐在最尊贵的位置,即“东向”,可是在鸿门宴上“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大多研究者认为,这座次是项羽安排的,表现了项羽不把刘邦放在眼里,妄自尊大、骄横无礼、以势压人、藐视刘邦的傲慢自负心理。这种说法笔者认为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4.
唐·杜牧《山行》诗曰: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诗中第三句“停车坐爱枫林晚”中的“坐”应解释为“因为”之意,而非“坐下”之意。那么,表示动作行为的“坐”为什么会表示“因为”意义呢?“坐”的“因为”之意又是如何演变产生的呢?  相似文献   

5.
《鸿门宴》中,对于人物的座次,司马迁是这样记载的: 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古人之坐,以东向为尊”。因此,《鸿门宴》中的座次,是面东为尊。这与古代帝王面南召见群臣议事,以南向为尊的座次不同,那么,“以东向为尊”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据《仪礼》记,古代贵族的住屋,通常是坐北面南,而且一般为“堂室”结构,“堂”在前,“室”在后。“堂”不住人,是行吉凶大礼的地方,“堂”上座次最尊的是坐北面南。帝王在宫殿上的座位也是背北面南,群臣则北面朝君,故古书里常有“南面称王(孤)”、  相似文献   

6.
坐:古人的“坐”与现代人不同。古人铺席于地,两膝着席,臀部压在脚跟上,谓之“坐”。坐席讲究“食坐尽前,虚坐尽后”。意思是宴饮时身体尽量往前坐一点,那样不会因饮食而弄脏了坐席;其它时候身体尽量往后坐一点,那样表示恭敬。司马迁在《鸿门宴》中写沛公去鸿门向项王谢罪:“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这儿的“坐”,均为上述姿势。张良因地位  相似文献   

7.
【缘起】 《(论语)选读》是浙江省高中语文走进新课程的第一门选修课程。《(论语)选读》教学,至少面临着五大困惑:第一。《论语》是经典,如何“彻底、清晰、明确地领会”作品?第二,《(论语)选读》教学是学术研究,还是生活还原?第三,《论语》是零散的不成系统的语录体典籍,如何将其连贯起来?  相似文献   

8.
人教版第九册第三课选编了李白的一首名诗《望天门山》。初读此诗不禁被李白的浪漫情怀所感染,但一深究诗意又疑窦丛生?“回”究竟是什么意思?作者究竟是顺流而下还是逆流而上?从日边来的船究竟是李白坐的船还是别人乘的船?“日”究竟是指朝阳还是夕阳?  相似文献   

9.
思考《数学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从统计学的角度来理解平均数.然而什么是“从统计学的角度”来理解平均数?如何将平均数作为一个概念来教?在教学中又如何落实?我一直在思考着、闲惑着……  相似文献   

10.
人教社高中《中国古代史》在讲明朝《大明律》时说:“《大明律》内容集中,条理分明,增加了经济立法;同时,主张量刑‘重其重罪,轻其轻罪’。”如何理解“重其重罪,轻其轻罪”?本文就此作一说明。  相似文献   

11.
突破语言文字障碍是中学文言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采取多种方法指导学生正确理解词义,提高阅读能力。分析造字法则帮助学生理解词义——汉字属于表意文字的范畴,适当运用“六书”析字的方法,是突破汉字词义的途径之一。如《鸿门宴》中“项王项伯东向坐”的“坐”,就不能理解为我们今天的“坐”这个动作。从  相似文献   

12.
课堂回放《鸿门宴》教学实录师:上一节课了解了《史记》的有关文化知识,疏通了文意,分析了故事情节发生的背景、起因、经过、结局等.那么,你对文中项羽的性格有何评价?结合具体语句谈谈.生:“狂妄自大”,从项羽接到密告后大怒要“击破沛公军”的话中可以看出;按古代座次礼仪,宾主之间相对,宾东向坐,主西向坐.项羽宴请刘邦却“东向坐”,违背待客之道,也可以看出.  相似文献   

13.
王治国 《师道》2006,(10):37-37
上《西门豹》一课,我是颇为用心的。如何让学生理清课文脉络.体会人物形象?是按下“鸡头”“强食之”。还是洒米让他们“争食”?文贵自得,无论如何,“我要吃”比“要我吃”来得舒服,吃得香。  相似文献   

14.
《鸿门宴》座次尊卑问题新论——兼及项伯是否内奸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名著总是容易被人关注,《鸿门宴》(《史记·项羽本纪》节选)传世两千多年,连其中的座次安排也被人读出了文章:按古代礼仪,帝王与臣下相对时,帝王面南,臣下面北;宾主之间相对,则为宾东向,主西向;长幼之间相对,则长者东向,幼者西向。宴席的四面座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侍坐。鸿门宴中“项王、项伯东向坐”,是最上位;范增南向坐,是第二位;再次是刘邦,张良则为侍坐。从座位可看出双方力量悬殊与项羽的自高自大。(高中语文第二册《教师教学用书》)这里立论的关键,是把项羽和刘邦当成主客关系来处理。但《鸿门宴》本身却告诉我们…  相似文献   

15.
《吕氏春秋·不二》首次提出“老聃贵柔”说,并将老子置于孔子之前。这样安排顺序有何寓意?其“贵柔”说提出的背景、原因是什么?依据何在,影响如何,有何意义?这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认为,《吕氏春秋》老前孔后的排序与对《老子》五千言主旨的准确提炼,有助于人们对《老子》一书的理解与接受,对提高老聃与《老子》的地位与影响力,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同时,《吕氏春秋》其自身的价值与地位也因评价、整合诸子、保存先秦史料得到了后人的认可,这对《吕氏春秋》在后世的传播与影响,亦有裨益。  相似文献   

16.
国务院近日批转《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规划纲要》全文也随之公布。作为教育事业在“十一五”期间发展的宏伟蓝图,《规划纲要》引起了社会各界尤其是教育工作者的高度关注,如何理解制定《规划纲要》的背景?《规划纲要》体现出了哪些理念?“十一五”教育的重点难点工作是什么?[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橘子是南方常见水果,它通常被写作“桔子”。到底哪一个正确,还是两种写法都可以呢?让我们来作一番考察。“桔”,《现代汉语词典》、《新华词典》、《新华字典》、《应用汉语词典》等辞书都列两个字头。  相似文献   

18.
围绕“愧怍”而写成的关于《老王》的文本解读及课堂实录常见诸语文报刊,但多是挖掘有余而设计不足.解文深,还得教学巧.解读和教学如何相得益彰?走向“愧怍”的桥梁如何铺设?紧扣文本中的“闲话”展开教学,巧妙地由“闲话”入,由“对话”悟,由“闲笔”深,《老王》一文的教学就有了准确的切入点和清晰的教学思路,“愧怍”的主旨理解也就水到渠成.  相似文献   

19.
人教版《生物》必修2第88页对单倍体特点的描述是“与正常植株相比,单倍体植株长得弱小,而且高度不育”。那么如何理解“单倍体的高度不育”?  相似文献   

20.
下周要进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一课教学,学生知道马克思、恩格斯为什么伟大吗?如何向学生介绍《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怎样使学生认识马克思主义?还是先调查一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