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电力应急通信是电力系统处理各种突发事件、保障电网安全生产的重要支撑,在关键时刻发挥着重要作用。电力应急通信方式的选择,要适应电力系统的特点,满足电力应急业务的需求。短波通信作为一种传统的无线电通信技术,有其独特的优势,适合于各种场合的应急通信之用。文章从实际应用出发,简单介绍了短波通信技术的一般原理及其性能特点,提出了短波通信在电力系统应急通信中的几种方案,为电力应急通信系统的建设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科技风》2016,(5)
电力系统是涉及公共安全的基础性设施,是社会经济的神经中枢和动力之源,关系到公众利益和社会稳定。近年来,因自然灾害而引发的电网大面积停电事故时有发生,作为基础产业,一旦电力供应中断,所有的公共服务都不能正常运行,社会经济生活将陷入瘫痪状态。加强电力应急管理,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显得日益迫切。本文从2008年两次大面积自然灾害引发的电力供应中断入手,分析了对社会生活造成的重大影响,提出了加强电力应急管理的重要性,分析了大面积自然灾害中电力应急工作暴露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大面积自然灾害中电力应急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闫婧  沙鹏 《科技风》2012,(18):28
电力通信与电网的建设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近年来随着电力产业的快速发展,建设智能电网、有效利用通信技术必将成为一种新趋势。在电力系统中,业务的开拓主要依附于智能电网,而网络操作平台则离不开通信技术作为支撑,以便让电力系统实现智能化操控。由此可见,通信技术的应用在电力智能化系统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随着智能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电网建设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电力系统的要求,使得智能电网建设受到了高度重视。而智能电网建设的基础为高速、集成、双向、实时的通信系统,所以,只有建设高质量的电力信息通信,才可以实现智能电网数据获取、控制、保护的互动化、信息化、自动化。本文在分析电力信息通信与智能电网的基础上,阐述智能电网对电力信息通信的新要求,介绍电力信息通信在智能电网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5.
输电线路是电网运行的主动脉,电力铁塔是输电线路的骨架结构,我国输电线路大多分布在山地和丘陵地区,近年来因自然灾害和人为(如采矿生产、工程施工)等因素,造成电力铁塔倾倒和损坏的事故时有发生,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是电网安全的重要隐患之一。本文立足电力铁塔姿态监测的业务需求,重点研究北斗卫星系统的三维定位技术、短报文通信技术,对电力杆塔姿态进行全天候的监测及数据分析,完成对电力铁塔的实时、全天候的塔形姿态数据自动化采集和监控,有效提升电网安全运行水平,避免电网损失。  相似文献   

6.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电力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使得电力系统的信息化步伐不断加快,推动了智能电网的普及,而通过在智能电网中应用电力信息通信技术的方式,可以为智能电网的信息传输提供良好条件,推动智能电网的业务发展。结合相关概念,从电力信息通信技术的特点出发,就其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希望能够为智能电网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当突发自然灾害导致地面通信网络设施被毁时,及时恢复通信网络对于群众呼救及开展救援调度工作至关重要.传统的应急通信方式易受路基、桥梁、电力等基础设施损毁的影响,难以及时有效地恢复灾区通信服务.基于此,本文阐述了一款基于固定翼特种飞机平台集成通信基站设备和卫星通信设备的应急通信系统,系统通过卫星链路实现空中基站公网通信服务...  相似文献   

8.
主要介绍电网故障信息处理系统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组网技术规范。利用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如串口、拨号、GPS对时以及通用数据管理、浏览器等等,实现电力微机继电保护和电网故障信息的存储,以便及时地向上级部门反馈故障运行信息,来完成电网故障信息的统一格式、统一时钟、统一的管理平台。实现了电网故障信息上网发布和查询,使电力调度部门迅速准确掌握电网运行的异常情况,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9.
《科技风》2017,(2)
随着时代的进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各个领域对电力的需求日益提高。在电力系统中,计量系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而智能电网的计量系统最关键的组成成分包括硬件和软件。为提高智能电网的计量系统工作效率,促进智能电网大力发展,本文结合电力计量技术实际应用情况进行分析,提出一些看法,希望能对以后智能电网计量技术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0.
由于景德镇电网扩大和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广泛应用,电力生产数据通信业务迅猛增加,为了有效防范对电网计算机监控系统的攻击侵害引起电力系统事故,本文提出了采用MPLS-VPN技术组建景德镇地区调度数据专网,实现实时和非实时业务的接入,对组网方案及电网二次安全采取防护措施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1.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智能电网对自动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使得通信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根据电力通信网的实际发展情况,提出了基于被影响因素构建指标体系的设计思想。文章首先归纳介绍了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然后采用层次化结构设计了电力通信网可靠性评估指标体系模型,制定了电力通信网可靠性指标评估依据和评估方法,并通过专家调研,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指标权重,初步构建了电力通信网可靠性评估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2.
肖继军 《科技广场》2012,(1):153-155
本文围绕应急指挥系统的应用需求,选用合适的同线通信体制及技术完成数话同传功能,系统综合考虑的因素包括通信距离、传输带宽、功耗、传输误码率等,在此基础上选用PL2000调制解调器完成线路信号调制功能,选用AMBE2000编解码芯片完成64K话音信号转换为2K话音信号,选用ARM7处理器完成全系统的硬件初始化、数据包业务处理。本文的创新点在于采用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为基础构建同线通信系统平台,完成多路节点之间的数话同传功能,这在国内相关产品的实现中尚属首次。  相似文献   

13.
Abstract

Rural communities face a multitude of hazardous conditions—from blizzards, floods, droughts, and insect infestations caused by nature to hazardous material spills, transportation accidents, and dam failures that result from human activitie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ffers to rural emergency managers potentially important tools with which to better plan, alert, and respond to disasters.

Three case studies are presented about uses of different technologies. Each technology is currently in place, but not in widespread use. The first case is the use of a microcomputer in a rural Minnesota county to manage emergency resources, aid planning, and other important tasks. The second case uses cable television as a two‐way alerting link to fire, emergency medical, and police systems. The third case involves the use of satellites to form a statewide communication system among emergency service offices. Each us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learly contributes to improved emergency management, but widespread application is necessary before the full impac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rural emergency management can be felt.  相似文献   

14.
潘琳 《科技广场》2011,(3):43-45
本文研究了交通通信系统的应用设计特点、主要功能及关键指标,结合交通运输行业现状与交通应急指挥对通信系统的建设需求,提出了较为完善的交通应急通信系统总体结构解决方案,同时给出了工程设计中应急通信系统中继数量的确认方法。  相似文献   

15.
随着电网智能化的发展,电力通信业务正在由以话音通信为主逐步向以数据通信为主转变,数据通信的业务量已超过总带宽需求的80%。在各种数据业务中,IP协议占据了主导地位,随着电力市场化的进一步发展,基于Internet的具有开放性和安全可靠性的信息传输平台将成为电力数据通信网络的必然趋势。文章介绍了MSTP技术,分析了电力通信系统承栽的IP业务。结合电力通信网络承栽现状,对宁夏电力MSTP传输网的以太网功能应用进行了分析研究,为不断增长的电力IP业务提供传输通道。  相似文献   

16.
光纤通信技术发展特点及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锐 《科技广场》2011,(7):76-78
光纤通信是以其传输频带宽、通信容量大、中继距离长、损耗低特点,并具有抗电磁干扰能力强,保密性好的优势,在通信的主干线路中、电力通信控制系统中以及军事领域的用途越来越广泛。光纤通信技术正朝着超大容量、超长距离传输和交换、全光网络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7.
现代应急管理的若干理论与实践新思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政府把突发事件分成了事故灾难、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和公共安全事件4大类,它们是否存在共性的特征?如何认识和应对这些事件?这些问题是公共安全及诸多相关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应急管理的概念和理论出发,在应急管理的机理、应急管理中的特定评价方法、应急资金与资源管理、制度保障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并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对应急管理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我国矿业增长迅速,特别是煤矿产业发展已成为中国国民经济最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煤矿五大自然灾害也时刻威胁着人类的安全生产,水是自然灾害之一,为能及时排出井巷的污水,合理利用水泵的有效功率,这将依赖于电子产品及自动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19.
丛培杰 《大众科技》2013,(1):60-62,6
随着变电站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远动通讯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主站的高级应用功能也越来越多,需要变电站的装置准确无误的上送遥信、遥测信息,否则将影响系统的稳定运行。本文详细介绍了一起110kV变电站与中调通讯异常、误发信号的故障,细致分析了故障产生的原因,是由于远动机、保护装置通讯程序及交换机电源异常导致的,并提出了防止类似故障发生的有效措施。现场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采取本文建议的措施,排除了该故障并且没再发生过类似的情况,有效地降低了远动故障发生率,保障了电力远动系统的正常运行,同时提出了远动通讯应该遵循的原则,对提高变电站通讯的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干旱灾害风险评估技术及其科学问题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姚玉璧  张强  李耀辉  王莺  王劲松 《资源科学》2013,35(9):1884-1897
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干旱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呈增加趋势,由于干旱灾害所引发的水资源匮乏、粮食危机、生态恶化(如荒漠化)等,直接威胁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干旱灾害风险评估及应急管理的技术水平亟待提高。本文介绍了干旱灾害风险评估研究领域的主要科技进展。在系统总结以往研究成果基础上,进行了干旱灾害风险分析,阐述了对干旱风险评估的科学认识,归纳了灾害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的脆弱性、承灾体暴露度和防灾减灾能力的主要特征及其主要评估方法。从科学发展趋势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角度,思考了干旱灾害风险评估技术发展面临的主要科学问题及未来科学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