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科教文汇》2013,(9):212
尼尔斯·玻尔(丹麦,1885-1962年),因对于原子结构和原子光谱所作的研究,于1922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尼尔斯·玻尔,1885年10月7日出生于丹麦哥本哈根海边一所古老的大房子中,父亲是哥本哈根大学的生理学教授,从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1903年,玻尔进人哥本哈根大学数学和自然科学系,主修物理学。1907年,他以有关水的表面张力的论文获得丹麦皇家科学文学院的  相似文献   

2.
哥本哈根学派及其对基础研究的启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哥本哈根学派的创始人──尼耳斯·玻尔  谈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发现肯定要谈量子力学;谈量子力学肯定要谈哥本哈根学派;而谈哥本哈根学派肯定要谈哥本哈根学派的创始人尼耳斯·玻尔(Niels Bohr,1885-1962)及其由他领导的哥本哈根大学尼耳斯·玻尔研究所。尼耳斯·玻尔于1885年出生于丹麦的哥本哈根,其父亲是哥本哈根大学教授,曾被提名为诺贝尔奖获奖人。1903年尼耳斯·玻尔进入哥本哈根大学主修物理,1911年获得博士学位,随即赴英国剑桥大学卡文迪什实验室,该实验室与德国的物理技术局是当时世界上最好的两大实验物理学研…  相似文献   

3.
正百年之前,丹麦物理学家尼尔斯·玻尔(Niels Bohr)通过引入量子化条件,提出了玻尔模型来解释氢原子光谱,提出对应原理、互补原理和"哥本哈根诠释"来解释量子力学,对20世纪的物理学发展带来了深远影响,波尔本人也于1922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为纪念玻尔模型问世100周年,2013年12月3日至6日,哥本哈根大学主办了一次名为"开放世界:玻尔思想之光中的科技和社会"的国际会议。主办  相似文献   

4.
《科教文汇》2013,(8):212
奥古斯特·克劳(丹麦,1874-1949年),因发现毛细血管生理学研究的新方向,于1920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克劳,1874年11月15日出生于丹麦格林纳。15岁时,他被父亲送进了丹麦皇家海军,但是,枯燥的军旅生活让他意识到自己的梦想并不在此,倔强的克劳离开了海军,继续学习。1893年,克劳进入哥本哈根大学医学院,主修动物学。1897年,克劳进入鲍尔教授的医学生理实验室从事研究工作。1899年,克劳获哥本哈根大学动物学硕士学位;1903年,又获哥本哈  相似文献   

5.
《科学文化评论》2008,25(1):19-23
丹麦物理学家玻尔(Bohr,Niels Henrik David,1885—1962)出生于哥本哈根一个富裕的书香门第。他的父亲是哥本哈根大学的一位有才华的生理学教授;母亲出身于一个享有声望的富裕犹太人家庭。这个家有三个孩子,玻尔排行第二。孩子们除了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外,还受到父母的言传身教和鼓励,使他们的天赋得到了充分的发展。玻尔于1903年入哥本哈根大学攻读物理,他还是一名优秀的足球运动员(他的弟弟踢得更好,曾入选丹麦国家足球队,为丹麦在1908年奥林匹克运动会上获得亚军出了力)。玻尔在大学学习的时候就被认为是一个理解力不一般的学生而出众:他的一篇测定水的表面张力的论文在1906年荣获科学院颁发的金质奖章。他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异常细心和严谨。邮票B36a上是青年时代玻尔的肖像。  相似文献   

6.
《科教文汇》2014,(2):F0004-F0004
正约翰尼斯·安德鲁·G·菲比格(丹麦,1867-1926年),因发现线虫癌,于1926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菲比格,1867年4月23日出生于丹麦西尔克堡。他早年就读于柏林大学,在科赫和贝林指导下学习细菌学;后转入哥本哈根大学,于1890年获哥本哈根大学医学博士学位。毕业后菲比格被哥本哈根大学医学院所聘,1895年又获该院校哲学博士学位;1897年起历任该院病理解剖学教授、病理解剖研究院院长。1926年被任命为哥本哈根大学校长。1902年,菲比格在观察患胃癌老鼠时,发现鼠胃中存在着寄  相似文献   

7.
《科教文汇》2014,(6):F0004-F0004
约翰尼斯·安德鲁·C·菲比格(丹麦,1867~1926年),因发现线虫癌,于l926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菲比格,l867年4月23日出生于丹麦西尔克堡。他早年就读于柏林大学,在科赫和贝林指导下学习细菌学;后转入哥本哈根大学,于1890年获哥本哈根大学医学博士学位。  相似文献   

8.
本期说明     
为纪念尼尔斯·玻尔——丹麦物理学家和量子物理学创始人——诞辰一百周年,本杂志发此专刊以庆祝自然科学史上这一重要的日子。  相似文献   

9.
一位曾和尼尔斯·玻尔一起工作过、并一直在接近于玻尔感兴趣的领域内工作的丹麦物理学家,以亲切回忆的方式系统地叙述了玻尔开创性工作的进展。玻尔及其为数不多的学生与合作者,就是以这项工作奠定了现代量子物理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科学中国人》2014,(15):39-41
正2014年巴西世界杯完美落幕,全世界球迷都在享受着这四年一度的足球饕餮盛宴。当你为梅西的进球欢呼、为乔奥亚的神扑救感叹时,你是否知道,在这些足球健将中,不仅有世界名校博士、教授、知名推理作家,居然还有诺贝尔奖获得者。尼尔斯·玻尔(Niels Henrik David Bohr,1885年10月7日-1962年11月18日)球队:丹麦AB队主力门将,丹麦国奥替补门将。足球主要荣誉:1908年奥运会亚军。成就:19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相似文献   

11.
《科教文汇》2020,(11):F0004-F0004
阿格·玻尔(丹麦,1922-2009),197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玻尔,1922年出生,是19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尼尔斯·玻尔的第四个儿子。他从小就在其父亲身边接受了科学研究的熏陶。1940年成绩优异的玻尔进入哥本哈根大学学习物理,1946年获硕士学位,随后在其父亲主持的哥本哈根理论物理研究所工作。1948年先赴美国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进修,1949年转哥伦比亚大学随拉比工作1年多,1950年回到哥本哈根(这时莫特森正在这里,两人从此开始长期合作)。  相似文献   

12.
今天,在大多数科学领城,科学家与在共同感兴趣的领城内进行研究的世界各地同行们自由交往和合作,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然而,在国际范围内进行广泛合作的这一概念却只是在不太久以前,即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才在欧洲出现。当年倡导国际科学合作的带头人就是丹麦物理学家尼尔斯·玻尔。在本文中,作者论述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玻尔和他的哥本哈根理论物理研究所在把物理学变成国际性学科方面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尼尔斯·玻尔是20世纪与爱因斯坦齐名的物理学家,他在发展量子力学理论和核物理理论方面作出过卓越贡献,曾因创建定态跃迁原子模型理论而于1922年获诺贝尔物理奖。他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建立了一个闻名全球的物理研究所(后称为玻尔研究所),把许多知名的物理学家集中起来,致力于物理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国内外对科学和科学主义的争论日趋热烈之时,我们需要重新认识科学。而在认识科学方面,英国埃塞克斯大学物理学教授、皇家学会会员布赖恩?里德雷为我们提供了深刻理解科学和解读科学的不可多得的视角。  相似文献   

15.
《科教文汇》2013,(24):F0004-F0004
奥古斯特·克劳(丹麦,1874—1949年),因发现毛细血管生理学研究的新方向,于1920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克劳,1874年11月l5日出生于丹麦格林纳。15岁时,他被父亲送进了丹麦皇家海军,但是,枯燥的军旅生活让他意识到自己的梦想并不在此,倔强的克劳离开了海军,继续学习。  相似文献   

16.
柳叶 《今日科苑》2006,(12):54-55
陈俊愉:原籍安徽安庆。1917年9月21日出生于天津,1940年毕业于金陵大学(现在的南京大学前身之一)。1946~1947年任复旦大学副教授。1950毕业于丹麦哥本哈根皇家农业大学园艺研究部,获荣誉级科学硕士学位。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8年起为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中国观赏园艺学的开创人和学科带头人。现任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兼名花研究室主任,并兼国际园艺学会梅品种登录国际权威等职。  相似文献   

17.
信息     
正成对辐射奇异点体系中体费米弧和偏振态半核的观测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区域光纤通信网与新型光通信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彭超副教授与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学系Marin Solja?i?教授课题组、宾夕法尼亚大学物理学与天文学系Bo Zhen助理教授合作,对非厄米系统的拓扑性质展开直接实验研究,成功观测到非闭合的费米弧(Fermi arcs)和偏振态半核(polarization half-charge)现象,相关论文发表于《科学》。  相似文献   

18.
伴随着一系列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器件的产生,凝聚态物理在当今世界的高新科技领域越来越起着关键性的不可替代作用,在我国更有一批优秀的科研人员在这一领域苦心钻研、默默付出,中山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的姚道新教授就是这样的一位。姚道新教授于浙江大学获得物理学学士和硕士学位,并具有多年的海外教育科研经历,2003年至2007年曾在美  相似文献   

19.
《科教文汇》2013,(35):F0004-F0004
卡尔·西格班(瑞典,1886—1978年),因对X射线光谱学领域的发现与研究,于1924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西格班,1886年12月3日出生于瑞典的厄勒布鲁。1906年西格班中学毕业后,进入隆德大学,并于1911年获博士学位。1907—1911年在隆德大学物理研究所担任当时著名的光谱学家里德伯的助教;1920年接任物理学教授;1923年担任乌普沙拉大学物理学教授;1937年任瑞典皇家科学院实验物理学教授;同年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研究所物理部成立,西格班任第一届主任。1938ff起,他入选瑞典诺贝尔基金委员会,主持物理学奖金的评审工作。  相似文献   

20.
阿里安·杜伊杰斯廷(Arian Duijvestijn)飞利浦照明知识产权总经理阿里安·杜伊杰斯廷毕业于代夫特科技大学技术物理学专业,1986年入职于荷兰皇家飞利浦公司,曾在光驱研发部门担任过多种职务。1993年调入飞利浦公司知识产权和标准部,随后获得荷兰和欧洲专利律师资格。1998年被任命为飞利浦公司半导体专利布局负责人。2004年,他加入飞利浦公司知识产权和标准部管理团队,目前负责飞利浦公司照明业务知识产权事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