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每个成年人的心中都住着一个小人儿,这个小人儿就是童年的自己。林海音的《城南旧事》是一部记写童年旧事的名著,每每读来,总会让心中那个小人儿跃动不已。日子在一天天过去,过往的一些事情也正在离我越来越远,幸得有《城南旧事》这样的作品,能让人在匆忙奔走之中停下来,想想自己的小时候,想想那些单纯宝贵的童年时光。我小时候也非常喜欢看书,也经常去书店与书摊蹭书看。小时候一直有个梦想,就是想拥有一个可以席地而坐的书店,而自己能成为《窃读记》里面的那个“耳朵上架着铅笔的店员”善解人意的店主。《城南旧事》我是一口气读完的,当时我渎到书中小英子“窃读”情节,觉得很恍惚,觉得小英子就是我,我就是小英子了。  相似文献   

2.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再次拿起这本《城南旧事》,细细聆听,小英子稚气的声音再次传过来,传过来……《城南旧事》中的小英子将我带入了城南,带入了那淡淡的文字和悠悠的岁月里。书中的一切——缓缓走过的骆驼队,脖铃"铛、铛"地响,妞儿含着泪花说:"我找我亲爹亲  相似文献   

3.
最近,我读了《城南旧事》这本书,作者是我国著名女作家林海音。书中描写的是她的童年生活,是她对北京风土人情的回顾和对童年生活的怀念。这本书也是林海音最具影响力的作品。《城南旧事》以一个名叫英子的小女孩的视角展开叙述,分为“惠安馆”“我们看海去”“兰姨娘”“驴打滚儿”“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五章。  相似文献   

4.
可是,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吧,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就这样,我写了一本《城南旧事》。  相似文献   

5.
<正>《冬阳童年骆驼队》是台湾"祖母级文学家"林海音的代表作自传体小说《城南旧事》的序言。它以朴实、纯真的笔调,描绘了20世纪20年代,主人公小英子在北京城南经历的童年往事,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孩子眼中的老北京,一段20世纪初北京人的生活。《城南旧事》这部作品影响深远,曾被译成多国文字,还被拍成了电影,深受观众喜爱。一、备课时撩开童稚的面纱这次骨干教师示范课,我就给大家展示了这课的第二课时。我  相似文献   

6.
学写读后感     
<正>文君:叶圣陶爷爷读完《城南旧事》后,曾这样评价——这恐怕是一本书的最高境界——不仅让读者丰富了视野,还令读者有所感悟。我怀念起我的童年,怀念我生活的那个年代、那个小镇、那时的喜怒哀乐。那些在我童年时留在我记忆的往事,如今不也是我的城南旧事?这是叶圣陶爷爷读《城南旧事》这本书的感想。书中的情景还让他想起了自己的童年生活,勾起了他深深的回忆。  相似文献   

7.
于莉 《小学语文》2014,(7):116-118
【活动背景】 《童年·冬阳·骆驼队》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的一篇文章,根据“学习一篇佳作,走进一本名著”的思想,我班推荐了林海音的代表作《城南旧事》。课下,看到孩子们不时被逗笑的样子,我知道孩子们被著作中那个不一样的童年故事所吸引。我知道,孩子们走进了英子的童年,被她的喜怒哀乐感染着。孩子们回忆着自己的童年,或多姿多彩,或安静温暖……  相似文献   

8.
爸爸的花儿落了,我长大了 初读《城南旧事》,是在小学三年级,那时朦胧而真切地感受着英子的喜乐、忧伤与迷惘.时隔几年,作为一名初中生,闲暇之余,再拾《城南旧事》,异样的版本,异样的解读.那个淳朴的英子,她淡淡的思念与忧愁,伴着夹竹桃落花的清香,在心头久久萦绕,无尽思索,无法遗忘.  相似文献   

9.
吴晓路 《辅导员》2011,(35):56-57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每当我唱起这首歌,我的脑海里就会浮现林海音写的《城南旧事》以及她和朋友或亲人离别时的情景。林海音出生于台湾,童年在北京城南居住,大家都叫她英子,她长大后非常怀念童年生活,就写了《城南旧事》这本书,让读者  相似文献   

10.
最近,我一口气看完了一本书,书名叫《城南旧事》。这本书的作者是林海音,里面写的是她在北京时的童年往事。我看着小英子的童年,以及几十年里北京城里发生的故事,感到很新奇,也有一些难过。故事中的小英子就是林海英,她家里有个保姆叫宋妈,照顾她和弟弟、妹妹。可是宋妈自己的孩子却因为穷,无人照顾,病死了。小英子有一个小伙伴叫妞儿,她是一个弃儿,被人拣了回去,天天挨打。妞儿很想念自己的爸爸妈妈,却不知自己的爸爸妈妈是谁。小英子还有一个朋友叫秀贞,她生了小桂子,但是小桂子却被人拐走了。秀贞伤心过度,精神失常了,天  相似文献   

11.
最早看的《城南旧事》是吴贻弓导演拍的电影。留在心中挥之不去的是小英子那双无邪的、明亮的大眼睛,那雾朦朦的城门楼下缓缓前行的驼队,那幽静而蝉声如雨的小巷……还有孩子们那甜嫩而苍凉的歌声:“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在看了电影多年后才知道林海音这个作家,才读她的小说《城南旧事》。“……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了。”读完小说的最后一句话,我还深深地沉浸在小说那惆怅、朦胧而又温婉的氛围里,久久不愿出来。《城南旧事》描写20世纪20年代,北京城南一座四合院里,住着英子温暖和乐的一家。小说透过主人翁英子童稚…  相似文献   

12.
"儿童视角"就是指透过儿童的眼光看世界,带着童心感悟人生百态。"儿童视角"借助儿童独特的观望和透视,易于发现成人难以体会和观察的生存世界。林海音的小说《城南旧事》是对已经消逝的童年时光的想念,小说用童年英子单纯而又清澈的双眸去定格那遥远的故都的记忆。正如林海音在《冬阳童年骆驼队》中写下:"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吧,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与这种回忆相伴的便是"儿童视角"。  相似文献   

13.
我,我轻轻翻开那本封面坚硬的《城南旧事》,指尖触及淡黄色软和的纸张,思绪就被故事情节牵走了。追随着故事主人公英子成长的脚印,一抹淡淡的红晕悄然爬上我的脸庞。《城南旧事》是作家林海音用心镌刻下的一部永恒。全书五章,各有千秋。它的语言朴素得就像是一个女孩子在向你娓娓叙述她从幼稚到成  相似文献   

14.
啃书吧     
推荐理由《城南旧事》———回忆原来可以这样美故事内容:《城南旧事》是作家林海音(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根据自己的经历写的带有自传性色彩的小说,讲述了6岁的小姑娘英子的童年往事。20世纪20年代末的北京,英子住在城南的一条小胡同里。邻居住着“疯”女人秀贞,别人都不理她,只有英子愿意跟她玩。秀贞曾与一个大学生相爱,并生下一个女儿小桂子。后来大学生被抓了,小桂子也下落不明。英子的小伙伴妞儿其实就是小桂子。秀贞与女儿相认后,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带她去找爸爸,结果母女俩惨死在火车轮下。后来英子一家迁了居。她在附近的荒园中…  相似文献   

15.
【紫音插话】本期我们将认识三位知名文学女性:旅美华裔著名作家聂华苓,台湾著名作家林海音、杏林子. 不知道看过《城南旧事》电影的同学对里面那个叫英子的小女孩有没有印象.林海音就是小英子的原型,她的《北平漫笔》充满了对儿时往事的回忆,再平常的事在她的  相似文献   

16.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这首由弘—法师填词的《骊歌》是电影《城南旧事》的主题歌。而《城南旧事》的原著是台湾女作家赫海音(1918-2001),电影中那个“英子”就是小时候的林海音。不久前,北京市政协  相似文献   

17.
男男 《初中生》2012,(35):50-54
【导言】林海音(1918~2001):原名林含英,原籍台湾苗栗县,在北京长大,1948年返回台湾。她的代表作《城南旧事》取材于其儿时在北京的生活,多年来一直备受读者喜爱。《我们看海去》是《城南旧事》中的一个独立短篇,情节主要是主人公小英子无意中撞见一个小偷,虽隐约感觉出了对方的身份,但在与他的几次接触后,直觉又告诉她,他并不是一个坏人。最后小偷被抓,小英子却有想哭的感觉。此处摘选的是文中小英子  相似文献   

18.
(林海音是现代著名作家,原名林含英,小名小英子。她以当年北平生活为题材的作品《城南旧事》被拍成电影后曾风靡海内外,产生过很大影响。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语文》七年级下册选入的《爸爸的花落了》一文就是《城南旧事》的片断。董桥是香港著名的编  相似文献   

19.
《城南旧事》以一腔深情追述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作者居住在北京城南时的童年旧事,包含了绵延不绝的乡思乡愁和文化缅怀,是公认的"乡愁文学"力作。  相似文献   

20.
二十年前,一部名为《城南旧事》的电影广为中国电影迷们所称道。“小英子”的形象深深地烙在了观众的记忆里。现在,小说《城南旧事》的节选部分《爸爸的花儿落了》已走进了初中课本。其平凡质朴的内容,难以释怀的形象,清爽明快的语言,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