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各种学习途径“获得知识和能力、情感和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在小学,尤其是在低段教学中,更多的是一种探索.一种带着浓浓的学习兴趣去探究发现的过程,我们只有打好了语文“探究”这层基础,才能更好地筑起“研究”这堵高墙。  相似文献   

2.
研究性学习主要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作为学习的主体带着科学研究的精神自主地参与学习过程,学会学习,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现代教学理论对我国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变革产生了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试从现代教学理论审视小学数学教学研究性的改革,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3.
所谓“问题解决”,是指一个人一系列有目的指向的认知操作过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提高学生素质的基本要求之一。那么,应从哪些方面去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呢?一、引导学生用“问题解决”的方式、方法去学习和理解教学内容。一个新的教学内容往往是由研究问题而产生的。因此,教学活动应围绕“问题”而进行,学生的学习也应由问题的求解为引导,先在直观经验的水平上进行认识,然后加以总结、推广。如小学数学八册“平行四边形”一课,我们可用硬纸板剪切一大堆多边形。如图:发给每个学生一堆,同…  相似文献   

4.
生物课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中应注重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让学生尽可能带着自己的问题去学习、去思考。 1.利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知识“矛盾”,激发学生发现问题 在教学中教师如能及时地把握学生并加以引导,就很容易激发学生发现知识中存在的新问题。比如,在“减数分  相似文献   

5.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物理课的教学中要让学生弄清物理学的本质,学会物理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开发学生的思维,都要建立在物理实验的基础上.学生通过物理实验和观察身边有趣的物理现象,逐渐对物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从而带着问题、带着思考,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6.
在新课改实践中,教师们往往致力于改变学生的认识、情感和能力,而忽略了学生学习中必要的体验过程.正因如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迫切需要提倡“体验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置身于一定的情境中,调用各种感官去体验、感受;只有注重实践,多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具体形象的问题情境,才能填补学生经验的不足,从而促进学生的体验学习获得成功.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中开展体验学习,感悟数学,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下面就  相似文献   

7.
随着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等教学理念已成为教师们的共识。但是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还是较多地考虑如何去教,学生不能正常地去体验真正的问题,尤其是怎样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针对这一问题,我校结合实际,开展了“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课题研究。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从实践中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  相似文献   

8.
一、培养“问题意识”的重要性1.“问题意识”是科学素养的逻辑起点。美国学者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提出问题。”教学研究表明,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就不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没有问题,学生只能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不会自主地进行探究思索。所以,现代学习方式特别关注问题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把问题看作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切入点和推动力。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在学习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促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优化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9.
《宁夏教育》2005,(6):71-72
设疑——诱学生“尽心”进入创造情境。学习“有疑”,这就产生“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创造教育的一个根本出发点。教师在教学中要能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精心创设具体、生动的创造情境,精心设计有价值的“问题”,诱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在积极状态下带着“疑问”全身心地投入到这种情境中去,从而充分发挥自主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10.
唐文松 《亚太教育》2019,(8):135-136
数的运算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保证,同时也是学生生活中必备的一种基本技能。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了很大比重,计算教学的重要地位决定了我们每位数学教师都需要在这方面努力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指导实践教学活动。小学低段正是培养学生各种学习习惯、兴趣的关键阶段,计算教学方式不恰当,容易使学生陷入“题海”而对计算失去兴趣,产生抵触情绪。鉴于此,本文对小学数学低段计算教学的有效策略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1.
在中等职业学校技能训练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以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培养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去学习,从而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在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学大纲的规定中,将“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作为教学任务与教育目标.教育处于一个萌芽阶段,学生的各种能力都需要加强培养,为了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能力,提高其逻辑思维能力成为了关键性问题,而学习过程与关键性的指导在学生掌握一些常用逻辑思维方法的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在数学教学应用中,对以下常用逻辑思维方法进行详细介绍.一、分析与综合方法的应用在数学的教学中,除了基础的计算题,应用题占据很大一  相似文献   

13.
托尔斯泰曾说:“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然而,学习兴趣的获得总有一个产生发展的过程,特别是对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它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培养.在小学低年级的体育教学中,我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4.
问题式的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就要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去引导学生更好地思考和探究。1.创设故事式的问题情境小学生喜欢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故事可以帮助学生在情境中得到启发和思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故事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  相似文献   

15.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只有学生对学习产生积极的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活动中.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就是说学好知识的前提和动力是兴趣.如何培养和保持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当代小学英语教师必须解决的问题.那么,如何根据少年儿童的心理特征,结合小学英语学科特点去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兴趣呢?  相似文献   

16.
数的运算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保证,也是学生生活必需的基本技能。它在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中占了很大比重,计算教学的重要地位决定了每位数学教师都需要在这方面努力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指导实践教学活动。小学低段正是培养学生各种学习习惯、兴趣的关键时段,计算教学方式不恰当,容易使学生陷入“题海”而对计算失去兴趣,产生抵触情绪,因此广大数学教师,在进行计算教学时要根据低段学生年龄特征、认知特点,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7.
俗话说“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在我省小学英语教学调查中,我认为培养兴趣是学好英语最关键的问题。如何激发儿童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则是小学阶段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我们的小学英语教材注意了结合儿童心理和生理发展特点,有利于教师充分利用体态语言,直观教具和电化教学手段,去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兴趣是靠培养、训练产生的。教师必须以生动活泼、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兴趣与注意。 实验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充分利…  相似文献   

18.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是当前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 ,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为此 ,笔者结合生物教学 ,对于如何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研究和探讨。1 指导学生科学地阅读 ,培养自学能力。指导学生阅读 ,是学生主动学习课本知识的过程 ,既能改变“满堂灌”的注入式教学 ,又能培养学生科学用脑 ,掌握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开发智力 ,提高能力。在教学中指导学生科学地读书 ,以培养自学能力 ,具体做法是 :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以及教学重点、难点、提出自学提纲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指导学生对重点…  相似文献   

19.
培养小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 ,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诸方面能力中的重要一环。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在“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主要问题”中着重指出 :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自学能力 ,就要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听说读写的实践 ,重视在实践中学习语文 ,理解语言 ,运用语言。教师设疑 ,引导自学 ,初步培养自学能力。通过教师设计问题 ,指导读书 ,使学生对课文产生兴趣。这时学生基本上还是依靠教师进行学习 ,从而获取信息。教师在每节课前先设计几个问题 ,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要求阅读时用铅笔在书上作一些记号 ,想想如何回答。开始只要求学…  相似文献   

20.
高中新课程计划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重点的培养目标 ,并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 .笔者在“电磁感现象”一节教学中尝试了合作探究教学模式 ,教学过程始终以学生发展为本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教学理念 .1 .在“电磁感应现象”的教学中 ,一般采用教师讲解加实验演示的教学方法 ,教师活动较多 ,学生主动性活动少 ,不利于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而笔者在这节课中采用学生探究合作教学模式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较高 ,学生主体性活动大增 .实践表明 ,合作探究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2 .笔者在“电磁感应现象”这节教学中 ,采用了合作学习方法 ,具体的做法是 :每四人为一组 ,每组学生可以就课堂的关键问题进行讨论 ,各小组要推选代表汇报小组的探索结论 .这样做 ,真正突出了以学生为本的思想 ,培养了学生合作竞争的素质 .下面以“电磁感应现象”合作探究的教学设计来说明合作探究教学的具体做法 ,请同行批评指正 .【“电磁感应现象”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培养实验方法探索的能力 ;2 .通过实验归纳出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 ;3 .运用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解决简单问题 ;4.培养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