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迭遭贬谪使苏轼溶入了现实生活,根植于社会实践中。体察民情,关心民瘼,是他文学创作的源泉;政治受挫,思想成熟,是他文学创作的灵感。贬谪是"根",文学成就是"果",贬谪促成了苏轼辉煌的文学成就。  相似文献   

2.
理学诗是在一定的社会世情及学术思潮中涌现出的诗歌样式,它破解了传统诗歌的规范,以理入诗。若"理辞相当"且融合自然就成为诗中精品的"理趣诗";若"理过其辞",甚至"唯理无辞"则成为人们诟病的"押韵语录"。失范的文学作品或非文学化的文学形式违背了文学创作本身,从而也将自己排出了文学领域。  相似文献   

3.
以往我们看欧美文学,更多关注的是"价值"、"深度"之类的"意义",由此得出的解读自然也就太过"严肃"。但事实上,从古罗马时期贺拉斯提出"寓教于乐",一直到现代主义对所谓"意义"的全面颠覆,始终贯注着一条娱乐、游戏的生命链条,而这绝不仅仅是喜剧的问题。因此,特从这样一种视角,通过从古到今的"漫步",来发现欧美文学中本来就看重游戏的表现,以还原西方文学的特性。这里涉及的问题恐怕还包含有文学到底应该是什么。  相似文献   

4.
马长辉 《成才之路》2010,(36):11-11
当前,新课程理念正在内植于教师头脑,外显于课堂。许多思品课堂特别是公开课、研究课、示范课上,课堂活动非常"热闹",这种"热闹"既表现在形式的多样,如小组讨论、课堂辩论、小品表演、课堂游戏等,又表现在学生情绪高涨而产生的课堂喧闹。似乎一节思品课没有讨论,没有表演,这就不是一节成功的、有效的课。说实话,难道“热闹”就等于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文学欣赏"以欣赏对象即作品为中心。从20世纪70年代接受美学的兴起发展开始,"文学接受"渐渐超越了"文学欣赏",为更多的文艺理论研究者所推崇。"文学接受"主张以读者为中心,特别重视对艺术接受过程中阅读主体再生产、再创造,是一种更深层次的心理活动。如何让学生从"文学欣赏"转到"文学接受"呢?教师的"搭桥"工作十分重要。笔者以苏教版语文教材为例,解析语文教师应怎样提供条件,以激活学生有意义、有深度的文学接受活动。  相似文献   

6.
"底层写作"是21世纪初崛起的一股文学创作潮流,它把关注的对象限定为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普通民众,特别是进城的农民工,通过描写他们进城前后以及在城市中的遭遇,对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进行批判与指控,深刻地揭示了贫富差距和城乡差别正在加大的无情现实,对底层民众寄予了深深的同情。"底层写作"具有独特的文学品格,为我们呈现了一种残酷的真实,彰显出一种苦难美,对于我国当下现实主义文学的深化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苏军 《上海教育》2014,(28):53-53
关于"起跑线"的争论、争议已经许久了。如果不是小心求证的话,可以说从21世纪开始,在我国就有这种说法,而每年到秋季,面临入学的日子,这样的情形还会再掀波澜。源于"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这场几乎无休止的"舌战",说来并不简单,直到今日还能"浮起",至少说明其不是普通的"浮萍"。为什么在理论上"屡战屡败",却可以在现实中所谓"金身不破",这是值得探讨的。  相似文献   

8.
万永成 《宁夏教育》2011,(12):70-71
所谓"传统阅读",笔者认为:捧着书本读原著是一种阅读形式,走进多媒体教室上网、看电影电视又是一种。笔者暂且称前者为"传统阅读",而把后者称作"影视阅读"。众所周知,目前"传统阅读"被淡化的情况已经越来越严重,特别是在中学生中,  相似文献   

9.
"学会合作,学会做人,学会合作,学会生存"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21世纪人才的四大支柱,也是学校教育的责任和主题。而学生能否正常发展和健康成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是否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人的心理品质中有阳光、向上的一面,也有阴暗、消沉的一面。问题学生之所以有"问题",究其原因就在于其心理因素中阴暗、消沉的一面多于阳光、向上的一面,他们对自己缺乏信心,对别人存有戒心,对学习没有上进心。当这些心理长时间沉淀下来,得不到及时的转化,得不到阳光的"滋润",就形成了"问题",  相似文献   

10.
"拟议"说指"拟议以成其变化",出自《周易·系辞》,明代中后期的诗文辨体理论多借用这句话来说明文体创造过程当中的体用规律。每一种文类文体都有各自的体制规范,是为"体",明代文学中"体制为先"的文学观念在强调这种体制规范的重要性;而作家在这种体制规范的制约下所创作的具体文体则是"用"。所谓"拟议以成其变化"既强调了"体"的规范性和制约性,又强调了"用"的能动性和变化会通性。这种体用兼顾的诗文辨体理论,超越了七子派与公安派的模拟与创新之争,显得更为圆融和辩证。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俄罗斯文学经典的重新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文学"经典",历来的批评家、作家们曾给出过许多不同的定义;关于"20世纪俄罗斯文学经典",西方、俄罗斯和中国评论界及广大读者的观点也远不是一致的。本文对于何谓文学"经典"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根据对于文学史的深入了解及相关的阅读经验,列举出若干部可以当之无愧地被称为20世纪俄罗斯文学经典的作品并予以扼要阐释,认为这些作品映证了南非作家库切关于文学经典的见解。  相似文献   

12.
"十七年文学"作品带有阶级斗争的烙印,政治斗争充斥其中,人性几乎从这些作品中消失殆尽。由两位女作家茹志鹃、宗璞分别创作的《百合花》、《红豆》却以其人性美,拒绝了当时文学创作的心灵、情感的"荒漠化",是开在文学"荒漠"中的人性之花。  相似文献   

13.
二十世纪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建构的一个核心问题是纯文学理论的引入,鲁迅的"文学自觉说"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出现和被接受的,但纯文学的理论逻辑和中国传统文学的发展并不完全相符,致使在讨论这个问题时研究者不得不或明或暗地强调"文学自觉"中"文学"的概念,而对"文学"理解的多样性使得"文学自觉"的研究结论各不相同。"文学自觉说"研究的误区在于混淆了文学史意义上"文学"和文学研究意义上的"文学",以至于在"文学自觉"的问题上学界长期以来没能形成一个统一的认识,这在客观上制约了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五四"是一个呼唤"人"的时代,胡适、鲁迅、陈独秀、周作人、梁实秋等在文学创作中都曾旗帜鲜明地举起人道主义大旗。20世纪50年代后期,在贯彻"双百"方针的活跃背景下,文学中的人性、人情、人道主义思潮崭露头角,但不久就受到猛烈的批评。20世纪70~80年代,文艺界再次提及"十七年文学"期间曾讨论过的"共鸣说"、"真实说"和"价值说"等,从不同角度为文学表现人性、人情、人道主义立论。20世纪90年代,面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多元文化精神的冲突和都市消费文化的兴起,理论界开展了"人文精神"与"世俗精神"的讨论。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不在身边,亲情缺失,普遍缺乏心理教育的技巧和方法,不能正确调控自己的行为问题。根据我们多年的教育实践研究看出,留守儿童的情绪问题并不是随时随地都表现出来的,往往是在一些特殊的时间段或重大关键性事件里明显地表现出来。笔者认为所谓"节",就是从时间的角度来看,是指假节日、开学、放长假、春夏之交季节变化等时间段。如"每逢佳节倍思亲"就是最好的写照。所谓"点",即关键事件点,就是考试失利、情感上遭遇重大挫折、遭遇突发性创伤或刺激、  相似文献   

16.
刘昌民 《考试周刊》2011,(13):183-183
新课程将课堂教学看作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在有些课堂上师生的对话相当频繁,气氛也极为活跃,但如果在观察后冷静地思考一下就会发现:这所谓的互动教学追求的仅仅是形式上的、浅层次的繁华与热闹,可谓是徒有其"形"而失其"神",  相似文献   

17.
自由与自觉是文学创作的"双翼"。网络文学"双翼"失衡表现为自由失度与自觉缺乏,具体表现在创作自由失度、网络接受失度、创作主体文学自觉意识缺乏、功利化游戏化倾向明显、作品缺少生活体验和人文关怀、缺乏思想深度和艺术高度等方面。加强传统文学与网络文学的比较研究、建立网络文学批评标准、强化网络文学主体性是实现网络文学自由与自觉"双翼"失衡文学救赎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文学是一门典型的"厚积薄发"的学科,由于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中缺乏立竿见影的功利性而日益"门庭冷落",在高校教学中也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如何使这门课程与时俱进,焕发新的活力,已经成为我们在古代文学教学中迫切需要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欲从古代文学课程如何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角度来探讨该课程的教学改革问题。  相似文献   

19.
时明 《考试周刊》2011,(40):155-155
预言家说:"21世纪是综合国力的竞争,最终必然是教育的竞争。"《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谁掌握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学校现行的课程将成为越来越苍白无力的"形式课程",对此,我们不应等待、回避,而应以积极的态度,不断进行教育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20.
乔磊 《成才之路》2010,(18):I0003-I0004
在中国,"高考状元"一直是香饽饽,名牌大学将其视为人才,争相录取。而美国的名校对所谓的"高考状元",却并不特别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