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电信类博物馆是以电信行业发展为主题,收藏、保管、展览、研究电信文物的专门机构。本文将我国现有的电信类博物馆按隶属单位、展示内容、展示逻辑和馆舍建筑等几种不同方式进行分类梳理。目前电信类博物馆在参观途径、观众构成、展陈、藏品、社教和研究等方面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除客观因素外,导致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博物馆缺乏清晰的办馆目的,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在具体工作中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2.
2019年10月26—27日,“博物馆展览策划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暨第三届科博论坛”在浙江杭州召开,会议围绕博物馆展览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展开了深入探讨,分享了不同领域与背景的观点。当今的中国博物馆展览发展迅速,建立起符合中国自身特点的策展机制,能为策划“好展览”提供制度性保障。以此为基础,立足于博物馆使命,策展团队通过提炼展览主题,采用多元的叙事方式、叙事视角、叙述语言以及视觉传达等手段,能为观众策划出更多有思想、有品质的好展览。  相似文献   

3.
“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拉开了我国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的序幕。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孕育积淀了深厚博大的航天传统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在重大科技事件、科学纪念日日益受到社会关注的当下,本文以“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50周年科学家精神展”为例,探讨在科技馆中弘扬科学家精神主题展览的策展机制、展览策划与布展创作。  相似文献   

4.
为致敬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表150周年,2019年中国科技馆自主开发了“律动世界——化学元素周期表专题展”,以“规律”为主题,传播化学元素及元素周期律相关知识,引导公众思考“准确把握规律”在认识和改造世界过程中的意义和作用。本文按照展览设计的规律,从展览主题策划、内容策划、形式设计、策展机制等四个方面,简介展览设计理念,总结项目开发过程。  相似文献   

5.
环境心理学致力于研究个人及其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帮助博物馆实现更好的教育效果。本研究以环境心理学中环境—行为关系为理论视角,剖析科普展览中的环境—行为关系,解读科普展览如何从生理、心理、价值观层面对观众进行唤醒并产生效果,最终实现展览的教育目标。本研究以成都博物馆“人与自然:贝林捐赠展”为研究对象,采用非参与式观察法、访谈法及内容分析法了解科普展览对观众的唤醒方式及效果,并且在此基础上从三个层面提出展览设计思路建议,以利科普展览更好地实现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博物馆迎来“文博游”热潮,各类线上线下陈列展览的数量不断递增,展览质量日益提升,为广大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精神滋养,有力彰显了博物馆高质量发展。然而,博物馆策展水平提升陷入困境,办展理念不突出、展陈体系不完善、阐释力度有待增强、数字技术运用不到位等问题逐渐暴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以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为研究重点,剖析该馆陈列展览常见问题与内因,提出打造富有人民情怀的文博团队、加强展览项目库建设、增强文物学术研究、推进数字技术应用和完善扶持政策措施的建议,着力推动博物馆加紧加快提升策展水平,更好开展公共文化服务。  相似文献   

7.
展览质量的提高 ,首先取决于主题的优化。优化的第一步是搞好展题策划工作。展题策划工作的好坏 ,会直接影响到一个博物馆的发展。因此 ,各博物馆都十分重视展览的主题策划工作。展览资源的开发是主题策划中的重要问题 ,本文试图就此作一些粗浅的探索。  一、展览资源开发的一般性原则一个博物馆要获得发展 ,首先要获得充足的展览资源。因此 ,不管是何种类型的博物馆 ,争取最大限度地获得展览资源是必然的。因博物馆的规模大小不同 ,办馆宗旨不同、专业分工不同 ,对获取展览资源的认识、途径、方法也会不同。尽管他们挖掘展品资源的手段多…  相似文献   

8.
随着教育成为博物馆最主要的功能之一,博物馆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教育活动与项目纷纷推出。但值得注意的是,展览中的教育元素仍未有效体现或并未与教育活动交相呼应,在策展过程中,教育人员常常被排除在策展团队之外。这也导致了国内展览的教育价值无法充分发挥,展教结合的愿景仍然任重道远;而2017年美国博物馆协会年会上,“教育策展人”(Edu-curator)的概念首次被提出,同时,教育人员等其他社会成员加入策展,形成以观众为中心的合作策展模式也在近两年时间内在美国各博物馆兴起。这值得国内博物馆界参考与借鉴,相应实践也可以成为一种学习启示。  相似文献   

9.
科学家精神体现在一代代科学家科学报国、科学强国的生动事迹中。如何把科学家的事迹梳理、挖掘出来,通过展览展品讲好科学家故事、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使这一宝贵精神财富在薪火相传中彰显时代价值,是做好弘扬科学家精神专题展览的重要议题。本文以中国科技馆“我愿以身许国——喜迎二十大·王淦昌生平事迹展”的实践为例,探讨如何在策展阶段提升展览“硬实力”,在开展阶段提升展览“软实力”,从而达到展览的教育目标,为新时代提升弘扬科学家精神专题展览质效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0.
博物馆策展是在有限的空间形态中将展品按照一定的脉络展示,以视觉等方式进行信息传播、沟通与交流,需要跨部门、跨学科地整合与协作,是一种创造性的工作。策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展览品质的优劣。策展人依据博物馆主题立意,通过释展梳理展览的结构以及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再由设计师以视觉呈现的方式进行陈列设计的表现,环环相扣,缺一不可。本文通过三个机器人专题展览诠释其策展的主题立意、叙事结构和陈列设计的相互关系,分析同一主题下的展览采用的不同阐述方式与设计形式,从而提出“纲、目、形”策展三部曲作为一种可探寻的思路与路径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为代表的中华文明起源研究是可作为科普创作主题的重要题材。科技馆应在充分发掘其中丰富展览素材的基础上,汲取国内外科学教育界、博物馆和科技馆界的先进教育理念,采取“多维目标取向”的思路策划中华文明起源科普展,立体地、综合地呈现中华文明起源研究中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及科学家精神。在有特定教育意义、教育目标的环境设计中“讲故事”“模拟再现科学探究实践”是实现“多维目标取向”展览的有效方法。学术研究作为策展前期的准备工作,也应该围绕这样的目标和手段展开。  相似文献   

12.
展示技术的发展为博物馆展示科学技术提供了各种可能性,然而提炼和表达科学技术背后的科学文化,即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的价值观等核心内涵,并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工程文化是科学文化的一种类型,在黑龙江工程学院工程文化博物馆的策展实践中,通过情节化、重构展品语境和不同层次的参与等多方式,探索了在展示工程技术发展的同时,深入发掘背后的工程文化,让展览不仅传播科学知识,同时也兼具科学文化。  相似文献   

13.
自2011年诞生以来,中国流动科技馆以流动巡回展出的方式,将展览资源送到尚未建设科技馆的县域地区,有效补齐了基层科普短板,极大地促进了科普资源的公平和普惠。然而随着时代发展,传统的以基础科学为主的资源内容已难以满足基层公众的实际需求。剖析流动馆小型主题式科普展览的主要特点,以“生态环境”主题展览为例,从背景调研、目标聚焦、主题凝练、内容策划、展览布局等方面入手,梳理该类展览的策展方法,可以为今后流动馆小型主题式科普展览的策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习近平同志"让文物活起来"的重要指示,为博物馆如何深入发掘和利用馆藏文物资源提出了具体要求。馆际合作举办展览,是整合文物资源、提升博物馆的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现阶段值得大力推行的博物馆办展机制。在馆际合作办展过程中有三个问题值得关注,一是从展览类型上看,以文物精品展为代表的审美型展览和以宏大专题展、文化对比展为代表的叙事型展览更能凸显合作办展的优势;二是从实现过程看,馆际合作办展的成功依赖强有力的组织机构和学术平台支撑;三是从参馆类型看,中小博物馆参与合作展览有利于其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前,“包容性博物馆”概念在世界博物馆学界愈发引人关注。在英国,许多博物馆都在展览中以不同的方式探索并实践这一概念,并且取得了积极的社会影响。本文回顾并总结了英国国家级与省郡级博物馆在展览中关于“包容性”的四种实践,分别为:信息层级化、临时展览、随展活动和索引博物馆。这些类型的实践已经受了时间的考验,较为成熟与成功,可以为中国的博物馆包容性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榫卯的魅力”主题展览是中国科技馆自主研发的中国古代科技专题系列展览之一,展览以榫卯为题,通过展示榫卯工艺的起源、应用与现代传承,旨在传播古代科技、传承文化遗产、弘扬工匠精神。本文围绕展览的选题背景、内容框架搭建、展品设计、环境设计等几个方面讲述策展人的策展思路,重点阐释科技与文化、艺术相结合的策展理念。  相似文献   

17.
“大医精诚 无问西东:中西医结合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纪实展”作为中国科技馆2020年策划并推出的应急科普展览,是快速开发应急科普展览的一次成功尝试。本文总结和梳理了该展览在主题提炼、设计思路、形式设计、展品征集等方面的做法和经验,提出了对于应急科普展览在策展机制、选题策划、展览内容和形式以及延伸传播方式等问题的思考和对策,以期为科技馆界进一步做好应急科普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国际博物馆协会在历次修订博物馆定义时不断提前“教育”在博物馆功能中的次序,于2007年把“教育”最终确定为博物馆的首要功能。我国博物馆行业首部全国性法规文件《博物馆条例》于2015年3月出台,再次明确强调了博物馆的教育、研究和欣赏的功能,并且把教育放在了首位。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作用就是通过不同途径传播人类文明,提高公众科学文化素养。北京汽车博物馆不断摸索和总结经验:展与教虽然“殊途”,一样可以实现“同归”,并且依托常设展览和临时展览,逐渐理清博物馆社会教育的思路,初步构建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9.
民俗展览已经成力博物馆陈列展览的一个重要门类,如何做好民俗展览,是博物馆陈列工作者近年来经常遇到的一个课题。本文拟以首都博物馆“老北京民俗展”为例,谈谈新首博民俗展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20.
1998年10月10日至1999年6月10日,《中国洛阳文物名品展》(下文称《名品展》)先后在韩国的四座博物馆巡回展览。《名品展》是1996年中国河南省洛阳市与韩国忠清南道扶余郡缔结为友好城市后,两地开展的一次重要的文化交流活动。展览的展品主要由洛阳市博物馆提供,共计83件(套),由韩国国立扶余博物馆承办,在扶余、汉城、庆州和全州等四地巡回展览。上述四地都是韩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四地的国立博物馆均为韩国知名的大博物馆,管理规范,人员素质高,展览场地与设施先进,为《名品展》在韩国取得圆满成功提供了必要的保障。作为一名随展的中国文博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