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作出新时代十年党和人民经历了“三件大事”的概括,具有深刻的意蕴。“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三件大事”,形成党中央的方位叙事,鲜明昭示了党和人民接续奋斗所处的位置,以标识性的事件明确前进的方向,以方位揭示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第一件大事标志党历经百年迈上新的历史征程,表达砥砺奋进再出发的意志。第二件大事标志党引领中国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展现新时代是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是彰显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时代。第三件大事标志中华民族站在实现伟大复兴新的历史起点,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三件大事”的方位叙事对保持时刻牢记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的清醒和坚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伟大建党精神立足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进程,是伟大民族精神的重要精神标识。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引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行稳致远,必须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整体遵循,系统勘察伟大建党精神与伟大民族精神的耦合共生关系。深刻认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根植于伟大梦想精神,引领伟大梦想精神;“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根植于伟大创造精神,引领伟大创造精神;“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根植于伟大奋斗精神,引领伟大奋斗精神“;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根植于伟大团结精神,引领伟大团结精神。  相似文献   

3.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创造人民更加美好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新时代新征程,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要铸强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力量,用中国式现代化伟大成就增强信心,用中国式现代化美好愿景构筑同心,用中国式现代化创新理论铸凝民心,用中国式现代化奋斗精神砥砺人心,凝聚全民族的共识、意志、信念,把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不竭的力量源泉。  相似文献   

4.
中国式现代化故事是中国故事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实现民族复兴的厚重历史,凝结着党勇毅前行的奋斗精神,彰显着党的初心和使命,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生动的教学素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担负起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的使命责任,深刻理解“为何要讲”“要讲什么”“如何讲好”的问题,阐释意义、确定议题、找对方法,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体系和课程体系,引导学生主动投身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实践中。  相似文献   

5.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相联系,旗帜鲜明地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党新时代新征程的中心任务。我们必须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与方法,深刻理解和正确把握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民族复兴的五重逻辑理路,即历史逻辑、现实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文明逻辑,从而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四个自信”,弘扬“四种精神”,顺势而为,砥砺奋斗,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勇于创新、建功立业,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6.
跨进新世纪的门槛,沐浴着新世纪的曙光。作为一名自豪的中国人,你可曾想过,是什么精神使我们伟大的国家充满勃勃生机,不断繁荣富强?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是“紧跟时代,勇于创新”的精神;是“知难而进,一往无前”的精神;是“艰苦奋斗,务求实效”的精神;是“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江总书记归纳的这五种精神,是在新世纪的第一个春天吹响的号角。正是靠着这种精神,我们伟大的祖国写下了壮丽的诗篇,巍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正是靠着这种精神,我们伟大的党领导人民创造了无数的奇迹,让世界为之折服。我们将靠着…  相似文献   

7.
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伟业,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形成的优良传统,也是中国共产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更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创造新的历史伟业所必须遵循的根本政治立场。从思想渊源看,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和中华民族重民美德分别为坚持人民至上奠定了理论基石、供给了文化基因;从现实意义看,坚持人民至上能够为创造新的历史伟业凝聚民心、汇聚民智、集聚民力;从实践进路看,坚持人民至上要以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归属感为旨归,进而紧紧依靠人民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相似文献   

8.
1918年李大钊在《东西文明根本之异点》一文中提出了中国“犹能卷土重来,以为第二次之大贡献于世界之进步乎”的“中华文明之问”,这是俄国十月革命后和中国五四运动前,以李大钊为代表的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中国先进分子探索国家出路的重要思想表达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伟大愿景的思想先声。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领导中国人民通过四个历史时期的接续奋斗,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历经奠基、发端、展开、基本成型过程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百年来探索人类文明发展取得的重大成果,必将随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十六大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我们伟大的党在前赴后继、坚持不懈地奋斗了81年后的今天,更加清楚地意识到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她将带领中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共同创造我们的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教育,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伟大的奋斗进程中应该发挥怎样的作用,该有哪些新的追求目标,这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应思索的问题。我们的教育能让学生感到幸…  相似文献   

10.
历史主动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独特秉性和珍贵品格,其真谛与要义体现为在实践的基础上以真正的历史清醒、高度的历史自信、强烈的历史担当探索中国自己的发展道路。百年来,凭借这种历史主动精神,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相继推进着中国的伟大实践,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华民族亦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启示我们,坚持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就必须掌握历史主动,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伟业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11.
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一是要讲清楚习近平同志是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增强学生对关键时期党确立核心决定性意义的认识;二是要讲清楚伟大建党精神及其传承发展,增强各个时期形成的党的精神对学生的成长激励作用;三是要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增强学生对其里程碑意义的深刻理解;四是要讲清楚中国式现代化的艰辛探索历程和科学内涵,增强学生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这“四个讲清楚”是相互联系、内在统一的,只有讲清楚党的领导核心、伟大建党精神,才能讲清楚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和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和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2.
抗战歌曲记录了抗战时期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斗争历史,饱含了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我们可以永远体味它,赋予它以新的内容和意义,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祖国的繁荣与强大而奋斗的进程中增添无穷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3.
声音     
《留学生》2014,(1):8-9
“中国人民必将创造出新的辉煌” “2014年,我们将在改革的道路上迈出新的步伐。我们推进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要让国家变得更加富强、让社会变得更加公平正义、让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改革是需要我们共同为之奋斗的伟大事业,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已经创造了无数辉煌。我坚信,中国人民必将创造出新的辉煌。”  相似文献   

14.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开创的现代化道路,蕴涵着中国解决现代性难题、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实践智慧。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本质要求意味着,其文明形态的创新不仅推进了中国的现代化,而且从根本上变革着当代人类现代化的文明观。因此,中国式现代化以其先进的政治文明、全面的社会文明、系统的发展文明和实践的憧憬文明展开哲学叙事,既是以其实践的可行、民族的创造和时代的自觉引发情感共鸣、政治共情和文明共存,更是以“人类文明新形态”表征的哲学观念和文明理念。学理地揭示、理论地表达和思想地阐发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哲学叙事,既是我们呈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民族性、时代性和文明性的理论要求,更是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需要。  相似文献   

15.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三个务必”重要论断,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时代新征程必须始终遵循的宗旨、坚守的作风、发扬的精神。从理论逻辑看,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三个务必”扎根于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从价值意蕴看,“三个务必”是新时代加强党的建设,全面推进新的宏图伟业的思想武器和奋斗密码;从实践路径看,必须从强化理想信念入手,抓素质提高和作风培养,抓履责尽能和制度规范,在积极践行“三个务必”的伟大实践中,凝聚起中华儿女团结奋斗的磅礴力量,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  相似文献   

16.
“五个牢牢把握”是对党的二十大精神丰富内涵的集中概括,为促进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了根本遵循。牢牢把握过去5年工作和新时代10年伟大变革的重大意义,帮助大学生坚定“四个自信”;牢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帮助大学生深刻领会党的创新理论的思想精髓;牢牢把握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帮助大学生明确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方向;牢牢把握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的重要要求,促进大学生坚定自觉做到“两个维护”;牢牢把握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激励大学生团结拼搏。  相似文献   

17.
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厚的内涵。青年学生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中坚力量,高校要高度重视青年学生奋斗精神培育。要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创造伟业的实践中找到奋斗精神的历史与现实依据,通过完善奋斗精神教学内容体系、拓宽奋斗精神实践培育载体、优化奋斗精神培育环境,助力青年学生明确奋斗信念、增强奋斗本领、提升奋斗自觉,进而努力成长为新时代的不懈奋斗者,矢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奋斗终身。  相似文献   

18.
在新时代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民族精神赋予新的内涵,提出了四个伟大精神,即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四个伟大精神是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民族精神,是中国发展和人类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彰显四个伟大精神,需要从历史、现实和未来三个维度把握其深刻内涵,使伟大创造精神造就人间奇迹、伟大奋斗精神创造美好生活、伟大团结精神凝聚磅礴力量、伟大梦想精神引领光明未来。  相似文献   

19.
以“党群同心、军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与共”为基本内涵的沂蒙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沂蒙精神具有特定内涵,同时也具备与时俱进、包容并蓄的特质。沂蒙精神是开放和包容的,进入新时代必然要有新的发展,也必然呈现出新的特点。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铸就“新时代沂蒙精神”的理论根基;要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不断提炼概括现代化建设新实践中创造的新经验,构筑“新时代沂蒙精神”的实践基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弘扬伟大建党精神,锤炼“新时代沂蒙精神”的党性品格;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包含齐鲁文化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塑造“新时代沂蒙精神”的文化底色。  相似文献   

20.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举旗定向,对“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行擘画指引,具有深刻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为我们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作为新时代高等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全面领悟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色和本质要求,结合持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南开大学时的嘱托要求,以锚定目标、不懈奋斗的实际行动,充分发挥高校支撑和服务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作用,在坚定不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彰显担当作为,贡献南开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