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构建并持续完善全球性及地区性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是大势所趋,中国和哈萨克斯坦都重视知识产权保护。然而,由于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的知识产权立法存在较大差异,相互之间知识产权申请程序复杂,知识产权跨境维权难度较大,侵权产品可能进入两国市场,中哈两国在知识产权保护合作方面存在一些障碍。文章认为,应针对当前的合作困境,积极借鉴已有知识产权区域合作组织的成功经验,签订和完善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知识产权保护合作条约,合力建立高效的知识产权申请制度,协调中哈知识产权保护标准,加大对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进而在“一带一路”合作框架下,逐步实现涵盖中哈两国所有类别的知识产权保护及创新合作。  相似文献   

2.
《2004—2010年东盟知识产权行动计划》的出台,是东盟全面审视各国知识产权发展现状、加强东盟知识产权能力建设、强势推进单一的区域化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建立、进而推动东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行动。围绕该《行动计划》,东盟及其成员国采取了多项卓具成效的举措。基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已经建成,中国与东盟在知识产权领域有加强合作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双方的知识产权合作机制将包括进行国家战略层面的沟通、扩大知识产权法律领域的交流、加强知识产权人力资源的开发、开展知识产权自动化与数据库建设等方面的合作、完善知识产权对话协调与争端解决机制等各个层面。  相似文献   

3.
人民日报(2000—2013)关于中国知识产权的报道数量多、领域广、题材集中、报道具有一定的深度。运用内容分析法分析中国知识产权对内和对外形象的塑造,表现在知识产权产出大国,知识产权保护发展过程艰辛,成绩可佳,积极寻求知识产权国际交流与合作,知识产权文化薄弱等方面。  相似文献   

4.
美国企业采取基本专利战略外加专用网战略,同时并用政治、经济和外交手段要求他国按美国专利保护规则保护竞争优势和经济往来,中国企业应根据自身状况建立知识产权保护机构和知识创造激励机制、加强企业合作,同时提高全社会知识产权意识,建立健全相应法律规制体系,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5.
校企知识产权深度合作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深入推进的新形势下,加快素质教育发展步伐、提高高校办学水平、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措施,也是顺应当今世界教育发展大趋势、提高高校社会服务功能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校企知识产权深度合作中存在着技术信息和成果价格不合理、产权归属不明晰、管理工作不到位等问题,应从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健全政策保障体系、依托企业、实现资源合作共享、加强校企合作衔接、健全保障机制等方面深化校企知识产权合作。  相似文献   

6.
中国-东盟自贸区为浅层次一体化(Shallow Integration),这种状态对于经济合作的深度是有限的,对于双方关系的促进也是有限的.双方应采取扩大合作战略并且以深层次一体化(Deep Integration)方式来进行,扩大合作的领域应该是中国与东盟的知识产权领域、海洋和海事领域、新能源领域、环境保护领域、非传统安全领域、共同惩治跨境犯罪以及劳务领域合作.合作的方式可采取软硬法相结合、法律和政策相结合等途径.  相似文献   

7.
河北经贸大学南振兴教授和刘春霖副教授合作撰写的《知识产权学术前沿问题研究》一书,最近由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发行,这也是河北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和河北经贸大学出版基金资助出版的一部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学术专著。  相似文献   

8.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1994年6月16日发表了《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状况》白皮书,国务委员、国家科委主任宋健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就白皮书的有关情况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记者:请您谈谈发表《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状况》白皮书的目的和意义。 宋健:知识产权制度是保护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成果的重要法制,也是国际发展科技、经济、文化合作与交流的环境与条件之一。中国有着五千年悠久的文明历史,曾经创造过灿烂文明,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正在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力  相似文献   

9.
校企技术转移深度合作作为高校产学研合作的一种方式,近年来在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从当前校企技术转移深度合作的发展看,还存在着合作层次不高、转让无序化和空洞化、合作信任度低等不足,其主要原因在于技术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知识产权归属和利用、责任和风险等方面的机制问题。为深化校企技术转移合作力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建设,建议搭建校企双方技术开发和合作平台,规范校企合作的技术转让程序制度,加强校企技术合作的软硬件建设,营造良好环境氛围。  相似文献   

10.
本文拟从组织和制度的角度,探讨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机制建设,包括有关知识产权保护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形式,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结合高等院校知识产权教育的现状,本文还探讨了高等院校知识产权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中国和东盟诸国知识产权制度协调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中国和东盟诸国的知识产权制度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并对中国和东盟诸国开展经贸往来形成阻碍。为适应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双方应建立协调对话机制,制定统一的知识产权法。现在,国际上已有成例可资借鉴,其中以欧盟的做法较为符合中国和东盟的实际。  相似文献   

12.
论欧洲法院与成员国法院的关系及其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初步裁决权是欧洲法院诸项管辖权中最具有特色和最重要的一种。欧洲法院通过行使初步裁决权,先后确立了欧盟法的直接效力和欧盟法优先于成员国等基本原则;澄清了成员国法院在初步裁决程序中的权利和义务;明确了欧洲法院自身在其中的地位与作用。在欧盟即将不断扩大的趋势下,如何继续通过初步裁决程序维护欧洲法院与各成员国的合作关系,将是欧盟司法改革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的加快,中国与东盟国家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合作的全面展开,合作和传媒发展的力度也逐步加大。21世纪是大众传播的时代,大众传播是人们获得外界信息的主渠道。而中国与东盟国家间的传媒发展与合作,更是增进各国相互了解、促进合作的主要途径。只有通过大众媒体的有效传播,才能让东盟各国了解中国,从而加深与东盟各国合作的力度。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和研究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和泛北部湾论坛等平台,广西应充分发挥作为中国与东盟的国际大通道的作用,深化中国与东盟的多区域合作,以期达到共进共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构建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共同体,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与东盟发展规划对接,建立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具有深远的区域价值和全球意义。中国与东盟国家人文交流源远流长,双边高等教育领域的合作框架与机制陆续建立,务实合作取得突出成果,为构建高等教育共同体奠定了良好基础。面向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使命,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新形势,构建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共同体还存在顶层设计滞后、体制机制不健全、政策法规缺漏、教育形势复杂等诸多不适应。为此,构建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共同体,要始终坚持政府引导、民间主体、社会参与原则,强化顶层设计、基层行动、中介监测,注重策略谋划,规范工作流程,推进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共同体建设走深走实,有序运行。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步入正常运作轨道和进一步发展,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经济往来将会日趋紧密。因此,了解和掌握有关国家的税收制度、税收种类、计缴方法以及与中国税收区别,对于中国企业正确地把握市场脉搏、走向与开拓东盟市场新的领域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当前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深入推进,形成了政府主导型职业教育国际合作模式、职业教育人员跨境流动合作模式、职业教育配合企业"走出去"鲁班工坊模式、职业教育中外校校合作办学模式以及校企合作共建境外职业技能培训中心模式等主要模式。应当从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要素跨国流动体制机制、职业教育国际合作信息共享机制、职业教育国际合作多元主体协同机制、职业教育国际合作质量保障机制以及职业教育国际合作协调机制等方面深入推进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18.
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在与东盟国家间的教育交流和合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交流与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上无法与经济发展趋势相匹配,因此要进一步提升其内涵建设。要从发展战略高度认识为中国—东盟提供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问题,结合中国—东盟经济特点,进一步优化示范建设的特色、优势专业,与东盟国家共同开发建设优质教学资源,借助职教集团积极构建跨国校企合作机制,加强双语教师的培训与交流,健全跨国合作项目长效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19.
广西是中国—东盟交流与合作的前沿枢纽。广西高校的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应考虑根据中国—东盟发展的需要,设置与东盟各国语言、经济、文化等有关的课程,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培养出具有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特色的商务英语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