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多元文化教育思想和“多元一体化教育”理论是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理论基础,学校教育是民族文化传承的主阵地。学校教育可通过开展双语教育、实施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依托学校建立社区学习中心等三个途径以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文化的传承。  相似文献   

2.
青海是一个多民族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区占全省总面积的98%,有藏、回、土、撒拉、蒙古等5个世居少数民族。共有少数民族218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42.76%,其中5个世居少数民族人口216.92万人。但是由于少数民族地区教学条件差,师资匮乏,快速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的英语教学水平是我们英浯教学工作者的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3.
加强少数民族地区新农村社区法制建设不仅有利于党的农村基本政策的贯彻落实,也是促进渝东南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证.经过多年的发展,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新农村社区法制保障有了独特而丰富的内涵和意义,但是与少数民族地区新农村社区建设的要求相比较,该民族地区新农村社区建设的法制保障尚存在诸多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结合该民族地区新农村社区法制建设的实际情况,宜从加强新农村社区建设立法、守法、执法等方面有重点、分阶段地推进该民族地区新农村社区建设的法制保障工作,确保民族地区新农村社区建设的和谐、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甘青川藏区民族学校数学教材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青川藏区民族学校现行使用的数学课程教材多为"全译本",存在脱离少数民族地区少年儿童的认知实际和生活实际、继续接受高等教育时会受到严重的限制、教材实际使用时间较滞后等缺点,因此需编写适用的数学教材.编写数学教材应坚持体现新课标理念的原则,使教材具有显著的时代性和明确的思想性;坚持符合民族地区实际的原则,使教材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和鲜明的民族性.建议采用藏文字和汉文字同步对照的形式编写,改变学习汉语和学习学科知识"两张皮"的状况,为藏族少年儿童的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5.
现代化是每个民族繁荣昌盛的必由之路,但随着我国社会现代化的发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陷入现代性危机的境域,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教育存在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功能缺失的事实。本研究构建了学校教育活动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协调发展的联动共生机制,以链接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教育与当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生态链出现的断裂,从而实现两者间和谐互动、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甘肃民族基础教育发展中的制约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民族基础教育发展中的制约因素分析杨军甘肃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在这里共同生活着44个少数民族,人口在千人以上的少数民族有回、藏、土、满、裕固、保安、东乡、蒙古、撒拉、哈萨克等。建国以后,党和国家对民族地区的教育非常重视,根据民族地区的实际制定了很多...  相似文献   

7.
社区作为城镇化进程中相对独立的"微观社会",是民族关系治理的"细胞单位"。总结少数民族地区城市多民族社区和谐民族关系的理论实践,将为社会治理模式探索提供有益借鉴。伊宁市A社区,通过社区文化教育、社区互助救济、社区就业保障,摸索出实现少数民族居民"社会身份认同""情感认同""政治制度认同"的具体做法,成为城市多民族社区民族关系和谐的成功范例。  相似文献   

8.
社区教育是建立学习型社会,满足人们终身学习需求的重要途径之一。尤其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社区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社区教育意识不足,依托当地电大开展社区教育,对提高当地全民素质,促进学习型社会建设,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稳定与和谐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珠三角地区少数民族人口日益增加,基于有着不同生活学习经历、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的教育问题逐渐被社会所重视,并成为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五十六个民族的团结融合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珠三角地区民族团结工作的开展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安定和谐。  相似文献   

10.
青海是个多民族地区,境内的少数民族有33个,世居少数民族有藏,回、土、撒拉和蒙古五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数的41%,全省72万平方公里的农牧区,少数民族居住区占总面积的98%。青海地域辽阔,资源比较丰富,发展潜力很大。但由于历史的原因,自然条件的制约,全省经济文化发展水平还远远落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而少数民族地区生产力水平更低,经济发  相似文献   

11.
蓝汉云 《广西教育》2008,(17):18-18
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大家庭,由于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以及社会文化相对闭塞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加上少数民族的一些民族特征,如浓重的方言口音、不同的生活习惯等,少数民族学生容易受到别的学生注意和嘲笑,从而加重了这些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负担,使他们产生民族自卑感,并影响了他们的学习。  相似文献   

12.
保持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社会稳定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试图从保护生态环境、加强少数民族地区法制建设、搞好民族工作、做好宗教管理工作等几个方面来探讨保持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社会稳定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索以教育促进贫困农村地区民族文化传承的方法,我们在云南省寻甸县六哨乡开展了以学校教育和社区教育为中心促进民族文化传承的探索。在实践过程中,形成了以学校教育为中心,培养教师和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开发民族文化校本课程、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活动的基本路径;构建了以社区教育为中心,依托学校建立社区学习中心、依托政府设立文化活动中心,开展民族传统节日活动的发展模式,有效地推进了当地教育与文化、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4.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包容性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文献资料研究发现,旅游包容性发展主题在国内外研究中还处于起步阶段,研究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包容性发展模式,有利于促进民族地区旅游经济与社会的同步发展,实现旅游经济有质量的增长。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现有旅游发展模式,还存在着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吸引物定位、社区话语机制、公民组织作用、游客辅助功能和环保奖惩机制等相关问题。构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包容性发展模式,主要包括政府主导均等发展机会、企业构建利益共享机制、完善居民话语权利制度、积极发挥公民组织作用、倡导游客参与旅游社区建设、重视旅游环境包容发展六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我院建校四十五年来,为发展西牝地区的文化教育,特别是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教育事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目前,在校学生中还有回、藏、土、苗、东乡、蒙、裕固、满、保安、撒拉等十个兄弟民族的二百多名学生,在各专业学习着。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教育人才,以实现在本世纪末和下世纪初,把国家建设重点转移到大西北的伟大战略决策,学院还采取多种形式,通过行之有效的途径,积极支援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其具体作法是:  相似文献   

16.
藏民族地区如何推进教育的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藏民族教育的现代化,以实现藏民族地区教育的跨越式发展,目前已成为广大民族教育工作者普遍关注的话题。该文在分析藏民族地区推进教育信息化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藏民族地区推进教育信息化的相应的对策,对我们研究和探讨其它少数民族教育信息化的实施也有一定的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除汉族外,还有藏、回、苗、壮、维吾尔等五十五个少数民族。在广大的少数民族地区,人们不仅开展田径、游泳、足球等普通的体育运动,而且还保留着各自的富有民族传统和特点的体育运动项目。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这个民族大家庭中,共有五十六个兄弟民族,分布在全国各地。在少数民族分布的地区,具有人少、地大、物博等特点。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少数民族多处于边远地区,交通不便,至今大多数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还十分落后。在四个现代化建设的今天,如何加速我国少数民族经济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是人们极为关心的问题,也是地理学研究的课题之一。怎样发挥地理学这一学科的特长,从地理学的角度研究少数民族经济问题,为繁荣少数民族经济作出贡献,本文就此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9.
党的民族政策的形成,是在红军长征及其以后广泛实践、努力探索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1934年至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为了战略转移,进行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在长征中,红军转战十几个省,途经西南、西北地区的苗、瑶、侗、布依、壮、彝、土家、羌、仡佬、藏、回、裕固等十几个少数民族聚居区和民族杂居地区。如此广泛地与各少数民族接触,在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为妥善解决民族问题,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指导,结合我国少数民族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正确的民族政策,做了大量的民族工作,从而得到了所经地区少数民族群众的…  相似文献   

20.
和谐社区是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社区是社会的细胞,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在社区这个社会的基本单元中,每一个居民都应该发挥他们各自的作用,使社区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地.少数民族与汉族都是和谐社区中的不可缺少的一份子,促进社区内各少数民族团结是建设和谐社医的重要内容,各民族的团结与构建和谐社区密切联系.广东作为沿海最先开放发展的地区,外来少数民族不断增多,他们在社区中的作用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