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音乐素质,即音乐感,是指对音乐具有正确感受、理解和表达的能力,它由音乐知识、音乐技能、音乐创造力等不同方面的因素所构成.作为孩子们在校的音乐启蒙老师,其音乐素质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孩子们的音乐才能.因此,幼师学生在校的音乐素质的培养成了至关重要的环节,而优化钢琴课教学,则能有效地提高幼师学生的音乐素质.  相似文献   

2.
幼儿教育是孩子的启蒙教育,在促进孩子全面发展的同时教师就要做到自身的全面发展,音乐教学是中职幼师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学生所进行的音乐学习既不是为了成为音乐家,也不是为了成为舞台表演者,而是为了更好地帮助幼儿获得音乐上的学习,所以教师除了具备专业的音乐知识以外,也要有较强的教学实践能力,能够通过自身的教学让幼儿获得更高质量的音乐教育,因此提高中职幼师的音乐教学实践能力成为了教学的重要内容,本文围绕"如何培养中职幼师音乐教学的实践能力"这一主题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3.
幼儿师范音乐教育的成败不仅关系到幼师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直接影响着幼儿的全面发展。作为未来幼儿教师的幼师生,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幼儿教育事业的担负着重大责任。作为幼师音乐教师,必须具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精通专业学科知识技能,掌握现代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运用科学方法强化幼师音乐综合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4.
音乐教学本质是一个综合教学过程,时代迅猛发展的今天,更加提倡素质教育,处理问题的综合能力在多元化的语境下也显得尤为重要。在现实中,不难发现不少中专幼师专业的音乐课程,并不注重音乐综合能力的培养,因此也变成了制约学校及学生发展的短板,由此可见在音乐教学实践中,达成培养学生的音乐综合能力的教育共识是十分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中职院校幼师专业的学生是我国幼儿教育的中坚力量,其教学能力、综合素质对幼儿教育工作有着重要的影响.中职院校幼师专业学生乐感关系到幼儿音乐启蒙教育中儿童音乐兴趣、节奏感、曲调的培养,关系到幼儿音乐启蒙教育开展效果的高低.通过对幼师专业学生乐感的培养能够使学生在幼儿音乐启蒙教育中更好的利用乐感调动儿童音乐兴趣,促进音乐启蒙教育的有效开展.本文从中职院校幼师专业学生乐感培养的意义入手,对如何进行中职院校幼师专业学生乐感培养进行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6.
如何培养幼师生提高美术审美能力美术应用能力和美术素养,深入挖掘学生潜力,更有效提高学生实践教学能力,倡导个性化的艺术学习,突出幼师美术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16,(43):170-171
学前教育专业实施"校"、"园"合作音乐能力培养与岗位能力要求对接的教学模式,中职学校与幼儿园通过全面合作,明确幼师生音乐能力培养目标,幼师生在"学生"与"准幼儿教师"的"二元"身份中提高幼儿音乐教学实践能力,实现与幼儿园岗位能力要求对接,为幼儿园提供优质人力资源,疏通就业渠道。  相似文献   

8.
幼师学生担负着启蒙学生的历史使命,他们的教学能力将会影响孩子一生的命运。而音乐教育是幼儿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本文以幼师学生的音乐教学能力为出发点,作者结合多年教学经历,归纳出学生存在的种种问题,并拟定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希望对幼师教育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视唱练耳课是中等职业学校幼师专业中的一门必修课程,视唱练耳训练可以培养和提高幼师专业学生基本的音乐能力,其中包括训练学生迅速准确的读谱、唱谱能力,良好的节奏感觉,敏感的音乐听辨能力等,这些基本音乐素养将为学生今后从事幼儿园的教学打下扎实的基础,因此,在中职幼师专业的音乐类课程中,视唱练耳课在幼师班的专业课中占有非常重的作用与地位。  相似文献   

10.
沈娟 《华章》2010,(14)
本论文将以音乐学习理论为依据,通过本人的教学实践和幼师学生学习心理的研究分析,结合幼师所开设的各音乐学科的特点,注重与幼儿园实际音乐教学的联系,探讨如何在主体课堂教学环境下对学生进行创造能力的培养,使幼师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工作,胜任自己的工作.  相似文献   

11.
“瞽”是中国古代盲乐师,由于眼睛失明和他们对音乐的专擅,“瞽”在某种意义上营造了西周至近现代的中国独特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氛围。 “相”,被认为是中国最古老的说唱艺术形式,也有人说“相”只不过是一种“辅乐”的打击乐器,而正是这集两种内涵于一身的特点,使“相”典型地说明了音乐由说到唱的形式发展脉络。 研究这两个概念,可以使我们对中国古代音乐见微知著。  相似文献   

12.
在声乐教学中,教师运用“形象启发法”进行教学,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使抽象的理论形象化、直观化,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形象的认识音乐作品,掌握演唱技巧,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他们更好的理解作品,表现作品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声乐是用科学的发声方法发出优美嘹亮的歌声,又用歌声透过音乐化了的语言,它同时又是一门艺术——生动地塑造乐曲中的人物形象,描绘其意境,表达其思想感情的音乐艺术。文章通过歌唱语言的作用、歌唱语言中的咬字、吐字、归韵收声以及歌唱语调的轻重、连断停顿几方面来阐述只有清晰准确的歌唱语言与优美动听的歌喉相结合的歌唱,才能较好地表现歌曲作品的思想内容,达到演唱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歌剧《茶花女》中两首咏叹调音乐的分析,阐述了作品唱段中咏叹调的演唱技巧及其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教师把从咏叹调演唱技巧中吸取到的灵感和修养运用到声乐教学实践中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走进歌唱,真正理解歌唱这门用声音塑造形象的艺术。  相似文献   

15.
The focus of the study is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musical abilities of 11-year-old children on the island of Martinique and in Slovenia, and finding out to what extent their development of musical abilities is influenced by musical and cultural family background, music school attendance, choral singing and playing orchestral instruments. Our analyses showe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sampl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in the comparison of the dependent variables (melodic, rhythmic and harmonic musical ear). Irrespective of the country, the tests showed that a strong musical and cultural family background, music school, choral singing and playing an orchestral instrument further the development of melodic, rhythmic and harmonic musical ear. The study led to some discoveries which will be used to improve music teaching in Slovenia, as the 11-year-olds on the island of Martinique show much better results. The research also indicated important sample differences that will result in a more successful development of musical abilities.  相似文献   

16.
以泗州戏戏曲音乐的草创过程为出发点,对泗州戏戏曲音乐的三个主要发展阶段:酝酿时期(唱门子)、萌芽时期(唱地摊)、草成时期(唱庙会)及各自特点进行梳理。唱门子时期主要是自弹自唱,既没有音乐伴奏、服装行头,更谈不上戏曲表演,音乐唱腔也只是一些民歌小调;唱地摊时期,演唱和伴奏初步分离,出现了"压花场"的表演形式和早期的一些戏曲剧目,音乐唱腔初具雏形;唱庙会时期,班社初步形成规模,有了简单的衣箱行头,表演艺术更加成熟,各种板式和音乐唱腔更加丰富。  相似文献   

17.
由于音乐学科教育学研究与哲学、美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物理学、历史学、民族学等多种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和交叉,因此,从考察柯达伊(Kodaly Zoltan)、奥尔夫(Karl Offf)、达尔克罗兹(Emile Jaques-Dalcroze)三个音乐教育体系民族性理念的理论基础作为切入点,首先从宏观上对三个体系的音乐教育理念进行以心理学、社会学和哲学为基础理论的比较论证;继而从微观上对影响以视唱练耳课民族性教学的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的一些基本领域进行理论上的逻辑推理,确定与视唱练耳民族音感教学实践最相关的和最有效的信息来源;再对我国视唱练耳民族音感教学实践现状进行描述,论证这些基础学科(心理学、社会学和哲学)与视唱练耳教学的种种关系及对音乐教学的实际含义,进一步提出我国视唱练耳民族音感教学实践所面临的具体问题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民族语言是形成民族音乐风格的基础,是我国声乐事业发展的力量源泉。在高师声乐科目中强化民族语言教学,对弘扬民族音乐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具有重要的意义。实施民族语言教学,首先应树立民族语言文化意识,深入研究中国民旅音乐的风格,准确把握中国作品的演唱特征;其次,重点抓住歌唱中的“字”、“味”、“声”、“情”与表演;再次,加强民族语言文化的修养。  相似文献   

19.
在声乐演唱和教学中,人们比较重视的往往只是歌唱的各种技能技巧,而容易忽略另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心理因素对演唱和教学所起到的作用和影响。歌唱时人的心理状态或心理素质的好坏,对其歌唱的训练和学习,对教师教学成果的优劣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直接影响和制约着人们的歌唱。  相似文献   

20.
在学前教育五年制大专声乐教学中,应当以“美声唱法”为基础,走“美声唱法”民族化的道路。在教学中应充分借鉴“美声唱法”的发声原理和方法,使学生真正掌握科学的发声技能。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演唱民族歌曲的水平,而且还可创新声乐演唱方法和风格。在教学中需采用“三腔一体高位置”的训练方法,并正确处理好“以情带声,声情并茂”、“艺术与技术”、“以字带声,声字交融”等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