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2 毫秒
1.
人工智能赋能思想政治教育是智能科学应用技术发展的必然,为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广阔发展前景。但人工智能赋能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还隐匿着伦理风险,呈现出主体地位消解与情感疏离、算法推荐与学生个性发展异化、个人隐私泄露与权责不清等多方面的伦理风险样态。其生成原因在于其与相关主体的技术素养欠缺、人工智能算法技术自身的局限、伦理制度和政策法规的滞后等有着密切关联。为防范和规避这些风险,需要“以人为本”构建新型师生伦理空间、“以术为用”增强智能思政的技术治理、“以法为界”构建智能思政大数据责任伦理规制,推进做好人工智能赋能思想政治教育伦理风险的防范工作。  相似文献   

2.
阐述ChatGPT介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机理,ChatGPT介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交流和信息传播过程、开展环境、主客体交互,为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的变革动向;论述ChatGPT介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潜在风险,偏离价值属性、干预思维认知、干扰话语输出、破坏“伦理正道”等;提出ChatGPT介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应对策略,坚持价值规约以坚守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正道、强化技术规制以维护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秩序、关注学科规范以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新路。  相似文献   

3.
思想政治教育智慧学习空间建设是思想政治教育智慧化发展的重要抓手,它是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发展变革的必然之需,是满足教育对象智慧学习与高阶发展的实践指向。在智能技术加持下,思想政治教育智慧学习空间具有虚实融生、沉浸体验,深度交互、数据驱动等特征。思想政治教育智慧学习空间的建构要立足以学习为中心,促进教育者学习空间观念更新;开放空间建设,创造适配而可持续的学习空间;遵循适性原则,推动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智适应学习场景;优化空间生态,加强空间技术迭代与价值导引。  相似文献   

4.
人工智能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场域、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精准分发、助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化的同时,潜藏着削弱教师角色、加大育人难度、隐私泄露和技术伦理等问题。为此,要推动人工智能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实现人工智能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创新。因势而进,明确教师育人地位,打造智慧育人队伍;因材施教,重视学生主体地位,注重育人过程人文化;顺势而为,加强技术监管,防范人工智能带来的技术风险。  相似文献   

5.
当前,智能技术与教育的全过程融合正推动教育方式发生深刻转变,同时衍生出算法歧视、技术滥用、隐私泄露和教育主体错位等技术伦理风险,如何规避风险以最大化享受智能技术红利成为智慧教育发展的重要议题。为此,文章首先分析技术伦理相关报告文件,刻画智慧教育在智能技术、教育主体、教育数据和教育监管四个向度的技术伦理取向;然后,文章剖析“教-学-管-评-练-研”六大智慧教育典型场景下的差异化技术伦理风险表征,将其产生根源归为技术工具失信、教育实践失范和师生素养不足三个层面;最后,文章从技术升级、风险管理、问责监管、数据流动和素养提升角度给出风险防范与治理建议,助力智慧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人工智能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是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影响下,思想政治教育从立场、范式、范畴、要素等方面均迎来深刻变革,但同时也带来了价值固化、情感缺失、主体性消解等问题。为此,亟需从资本规制、技术突围、情感纠偏的角度出发,把握住“恒定与变化”中的逻辑主线,构建出人工智能与思想政治教育互渗互嵌的融合路径。  相似文献   

7.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社会责任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社会责任意蕴"探求真"、"旨归善"与"创造美",承担起社会政治责任、社会伦理责任与社会人文责任;由于受诸多因素影响,目前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开始显露出一定程度的社会责任缺失倾向;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之所以要承担社会责任,有其哲学、法理学与社会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人工智能促使教育与技术的深度融合,技术驱动成为智能时代未来学校建设的基本特征。技术在助力未来学校建设的同时,存在着责任模糊、主体异化、道德缺失以及育人弱化等伦理风险。为规避智能技术对未来学校建设潜藏的伦理风险,具体实施的策略包括:完善各主体应有职责,明晰教育责任;重新定位师生关系,构建人机协同体;建立数据资源透明机制,发展学生健全人格;塑造温情氛围,重拾育人初心等。  相似文献   

9.
当前教师教学实践智慧缺失,其原因在于教师责任缺位、敏感缺乏、反思缺席与写作缺少。可以遵照责任伦理,培植责任意识和职业情感;运用教育现象学方法,培养敏感意识和反思能力;采用教育叙事,提升写作能力和研究水平,以求教师教学实践智慧培育之鹄的。  相似文献   

10.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方式方法上的情感失落,是思想政治教育缺乏生命力的归因所在。运用情感教育生成情感积极效应是摆脱思想政治教育困境的新视界,而情感积极效应的生成在于尊重受教育者的利益需要,构建平等交往的教育过程以及教育者实践教育智慧的发挥。  相似文献   

11.
智能思政是人工智能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发展的新兴事物,智能技术在为思想政治教育创设新场景、提供新手段的同时,其可能引发的伦理风险也需要引起人们的重视。智能思政伦理风险的生成是内生性逻辑、功能性逻辑和应用性逻辑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表现在伦理关系失衡、伦理价值失序、伦理行为失当和伦理规范失控等方面。为确保智能思政健康发展,需要从价值引领机制、协同治理机制、法规约束机制、素养培育机制和监测评估机制等维度出发,做好智能思政伦理风险的整体性防控。  相似文献   

12.
数字技术创新日新月异,数字化生存成为普遍现实,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已成必然趋势。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是以数字技术为支撑,以人的思想引导、价值观塑造为价值旨趣,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管理、评价等方面的系统变革、智能升级,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双向赋能的动态过程。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要明晰思想政治教育与数字技术融合中的潜生风险、内在张力以及进阶逻辑等,遵循“问题驱动+目标引领”、“伦理限度+功能效度”、“系统进化+迭代升级”的原则,在理论研究、基础建设、实践探索方面系统谋划、持续发力,以数字化赋能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  相似文献   

13.
教育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领域,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对教育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同时,也给教育伦理带来了一系列风险和挑战。人工智能在教育应用中导致的伦理困境和可能面临的伦理风险,主要表现在人工智能与教育主体的权利嬗变、算法推荐与学生个性的发展异化、人工情感与人机互动的情感危机、智能感知与教育数据的价值困境这四个方面。为了防范和消除这些伦理风险,“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以法为界”是人工智能在教育应用中的理性选择,教育责任则是“可信赖的人工智能应该做什么”伦理准则的实践指向。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人们对技术与伦理关系的深入认识,以及对教育技术实践中道德问题的持续关注,促使教育技术伦理成为教育技术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由于该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缺少具体伦理思想的指导,研究内容比较宽泛,阻碍了教育伦理、技术伦理等学科对教育技术的人文关照,因而不利于教育技术伦理研究的深入开展。基于多维伦理视角来考察教育技术,不仅有助于促进人们了解教育技术伦理的重要性,同时对教育技术伦理研究内容的选择与确定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与我国教育技术密切相关的教育伦理、中国传统技术伦理、马克思技术伦理、现代责任伦理等思想资源,为教育技术伦理提供了研究视角与思路,也启示人们从教育技术伦理内涵、教育技术行业伦理规范、教育技术实践伦理问题等方面来界定该研究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5.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研究主要集中在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的内涵、现代性风险以及规避风险路径等方面。研究中仍存在缺少学科意识、方法论高度、历史的维度以及经验科学的依托等诸多不足。鉴于此,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研究应致力于向生活世界开放,致力于探究思想政治教育与现代性的契合点;建构体系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理论,并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的学科意识和思维方式;借鉴历史社会学等经验科学的研究方法,以准确地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的经验事实的概况。  相似文献   

16.
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事关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彻落实。智能感知、智能计算和智能交互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数据采集、模型构建和反馈运用具有内在的耦合机理,契合了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客观化、科学化和专业化发展的现实需要。但智能技术赋能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亦有其内在限度,表现为技术理念偏差下的主体性困境、评价算法算料中的客观性悖论以及评价过程中的外在伦理性风险。应树立新时代评价观以确保评价方向、拓展技术应用场景以提升评价效能、加强规章制度保障以规范评价行为,助力智能技术赋能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数字化、专业化和现代化转型。  相似文献   

17.
大数据、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赋能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成为高等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石。近年来,元宇宙、ChatGPT为代表的强人工智能技术将高等教育引入数智时代,元宇宙、ChatGPT内嵌巨大的破坏性效应,给高等教育带来了技术维度、空间维度、伦理维度、规范维度等多层面、多场域的风险掣肘和规制挑战。针对以上风险场景,需要在不同维度适配不同的风险规制思路,形成结构化规制体系,即技术维度加强数据要素的场景化规制、空间维度加强数字鸿沟的穿透式规制、伦理维度加强向上向善的介入式规制、规范维度加强科学及时的标准化规制。建立法律规制、技术规制、伦理规制、标准规制相结合的结构化规制体系,实现数智时代高等教育风险的“全流程、全方位、全体系”规制。  相似文献   

18.
道家伦理智慧价值及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道家伦理智慧中蕴藏着丰富的精神力量,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因素,也是个体进行创造性活动应具有的思维品格和精神境界。道家伦理智慧中的"无为而治"、"无为而为"、顺其自然等思想理念对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同样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9.
随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大学生的素质得到了多方面的提高,但由于种种原因,高校大学生的责任意识以及责任践履能力却未能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完全同步,这是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目的不相符合的,对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将责任观教育提上日程,由于责任观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再加上高校大学生的责任观现状不容乐观,因此,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重视责任观教育,经过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工作方法改进以及载体的拓宽等等方式来适应责任观教育的发展要求,将责任观教育摆在突出位置来加强。  相似文献   

20.
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而言,人工智能既是实践背景,也是技术工具,更是发展契机。从现实来看,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入与标准化应用能够为有效识别教育对象的思想动态、提升教育内容的精准程度、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维度注入新的技术动能,且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在价值前提、技术限度和具体操作层面也存在隐私保护与意识形态安全隐患、教育主体性迷失、教育关系数据化、专门人才匮乏等诸多潜在风险及现实难题。因此,必须辩证看待人工智能的技术动能与潜在风险,高扬教育价值理性,加强技术监管,锻造智慧型育人队伍,合理界定人工智能的融入边界和适用范围,将人之主体能动性与机器之智能优势强强结合,积极探寻教育与技术的共存共荣之路,自觉建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智能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