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寓言是教材中重要的文体之一,深受学生喜欢。著名作家严文井先生曾经指出:寓言是一个怪物,当它朝你走过来的时候,分明是一个故事,生动活泼;而当它转身要走的时候,却突然变成了一个哲理,严肃认真。这段话生动地揭示了寓言故事虽小但蕴含哲理的文体特点。从语文教学的角度来审视,寓言蕴藏着丰富的育人价值。成尚荣先生指出:学科教学的根本宗旨应回归到“育人”上去,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实在学科教学中。  相似文献   

2.
古希腊的《伊索寓言》为西方传统意义上的寓言的标本,绝大多数以动物为题材,具有注重故事情节和矛盾冲突、善于运用拟人化手法等特点。与其时代相近的诸子寓言则以人物题材为主,它是诸子出于使论说的道理形象化、增强言语的生动性而创造的,是附属于说理的,是为说理而作的具有一定故事性的譬喻和象征,重在哲理的阐发而不是情节和矛盾冲突的刻划。从本质上讲,诸子寓言是说理的辅助,是一种使说理形象化的工具而不是独立的故事文体。尽管差异很大,但作为同一文体,二者则不约而同地采用了虚构和夸张的艺术手法。  相似文献   

3.
这是一则寓言故事。寓言不是纯文学,而是一种边缘性文体。寓言的故事不同于一般的故事,它是以说理为目的的故事。寓言故事讲究寄寓,以增加作品的深度。所以文学家们除了写寓言作品外,还喜欢在写其他文体作品时采用寓言笔法。《红楼梦》、《西游记》就有寓言色彩。寓言的特点是字数和框架相对较小,因此,其承载故事和思想的能力比起大部头的作品来,相对有限。这就要求寓言作家必须具备浓厚的文学修养、足够的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娴熟的创作技巧,才能把自己丰富的生活积累表现清楚。本文作者王蒙,可以说是中国时代情绪的书记官,是中国世纪末的语言…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寓言教学的现状引起了不少教师的思考。有教师提出寓言教学应该与童话教学有区别:童话侧重人物形象的分析、语言的品味,而寓言教学应侧重于寓意的理解。如果将寓言里的人物形象、语言赏析作为重点则会严重偏离寓言这种文体。寓言这种文体的产生之初本是力图用短小的故事说明一个意味深长的道理,说寓言的人真正关注的是给人以启发,而不是故事本身。正如法国著名寓言家拉·封丹所说:“一个  相似文献   

5.
寓言是一种极古老的文学形式。寓言的基本要素或特点是:这个故事应当是虚构的,或它顶多够得上是传说,真人真事的写实不能被视为寓言;这个虚构的故事应该是有寓意的,言在此而意在彼,或意在讽劝,或意在明理,没有寓意不叫寓言;尽可能在思想和艺术上有借鉴的价值或赏读的趣味,能给当代人带来阅读的快感;要有一个故事,哪怕它小到只是一个片断;只说理而没情节的不是寓言。正是因为这些特点,寓言具有极强的思维张力和思维功能,这些功能主要有:  相似文献   

6.
赖俊明 《文教资料》2007,(25):133-134
教育要回归到民族教育的优良传统中去,教书先教人,立人先立德。这种回归不是内容上的透视,而是教育目标上"化民成俗"的定位思考;教育的回归不是复古主义教育,而是继承和发扬民族教育的优良传统;教育的回归不是理论上的空喊,而是教育行为上返璞归真的身体力行。教育改革的明智选择是继承民族教育优良传统,吸收国外教育的精华,培养健全的人。回归是改革的内容,又是改革的目标;吸收是改革的形式,又是改革的途径;教学是改革的主体,又是改革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柳宗元寓言继承了先秦寓言的优良传统,并有诸多的创新和发展文体地位,使寓言从说理的附庸成为独立的文学样式;主题思想,由哲理寓言转变为社会讽刺寓言;寓言形象,由单纯写人扩展到既写人又写动物;艺术手法,由单一化发展到多样化;寓言体裁,由散体拓展到众多样式.  相似文献   

8.
在阅读教学中,很多教师不管什么文体,都用差不多的程序和讲法,能注意根据文体特点而随机进行课型调整的不多。为此,本文以寓言教学为例,阐述了阅读教学中如何遵循文体特点而教。教学生学习寓言类课文时,可通过引导感受有趣的寓言情节,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探究蕴含的寓言哲理,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精妙的寓言文笔,促进学生的语用能力;阅读简练的寓言原文,丰富语文素养。当然,还须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去探寻、尝试、创新寓言类课型的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用寓言这把神奇之钥打开学生的心灵之门。  相似文献   

9.
当前,有不少专家学者呼吁,要关注语文教学的文体意识。而对寓言这一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重要文体进行专题研究,顺应时代要求,也便于反思推进。针对听课过程中观察到的一些现象,笔者进行了一些理性思考,力求对寓言教学的理解更深入、把握更到位,真正为学生打开一扇通往寓言王国的大门,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0.
我们将讨论中国以古汉语写就的三种散文文学:记事体散文(非小说类文学作品)、写景散文和寓言。我们仅注意作品所创造的境界并满足我们的审美情趣,而不管作品同时所具有的任何非文学上的(如富有哲理性的或历史上的)影响。至于作品的实用目的,如官文,我们将不予讨论,尽管从传统上讲它们也被看作“文学”。这并不是否认它们文体的优美,而是说它们更应该被划归“文字学”、而不应该划归  相似文献   

11.
《庄子》“三言”中的“寓言”“重言”主要以文体的形式存在,而“卮言”的样态则相对较复杂,大体呈现三种面相:“卮言”首先作为一种言说姿态存在,这种意义上的“卮言”主要继承“优语”传统,俳优言说通常呈现谐隐滑稽的特征,最终使《庄子》文本弥漫“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其次,《庄子》“寓言”“重言”呈现“藉外论之”的文体特征,而作为文体意义上的“卮言”则承继“合语”的言说特征,表现为对“道”的直接言说,具体指《庄子》中那些直接论述性的文本;最后,《庄子》借鉴俳优散漫言说的方式,赋予“卮言”独特的文本结构功能,从而形成《庄子》文本“曼衍”的特色。然而,《庄子》“卮言”的三种样态之间并不是彼此隔离的,而是呈现一种相生相融的关系,它们大抵生成于“合语”“优语”之传统。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寓言产生于原始社会解体到春秋以前漫长的奴隶制时代,它是继神话之后出现的又一种口头文学形式,到了春秋战国时代,发展为书面文学形式,大都出现于先秦诸子百家著述中,并且广泛流传开来,形成我国寓言史上的第一座高峰。到了唐代,在古文运动的推动下,寓言从哲学和史学著作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独立文体,并且被大量创作,形成中国寓言史上的又一奇峰。此后,明清两代作家继承并进一步发扬唐代的寓言传统,继续把寓言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样式进行创作。在唐代的这场寓言文体的独立化过程中,柳宗元起着主要的作用,他不但把先秦…  相似文献   

13.
寓言和其他文体的区别取决于寓言的基本特征:比喻性与故事性的有机结合.寓言和各种文体都有密切的联系而又有区别.在小语教材中,最易和寓言混淆的是童话和童话式的知识短文.我们就从这里入手吧.童话和寓言本属于不同的文体.但是,这两种故事有两处交叉点.第一、它们往往用于儿童教育,为儿童所喜闻乐见;第二,它们往往用动物为主人公,喜欢采用拟人的描写手段.这两点使得寓言和童话的关系变得非常密切,有时难以区分.其实,它们的区别  相似文献   

14.
寓言是一种古老的文体,它是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种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以达到劝诫、教育或讽刺的目的。寓言这种文体,短小精悍,故事情节生动,深受孩子喜爱,而其中又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很多对现实生活仍有指导意义,适合学生阅读感悟。在寓言教学中,首先要确定明确的教学目标,通过寓言的学习,使学生在语文的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都有哪些提高,再寻找适合的方法和策略去实施,最终发挥寓言最大的作用,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相似文献   

15.
怪书     
△1894年,东京出版了一本寓言书,它不是印刷品,而是编织品,如此稀世珍品现存于莫  相似文献   

16.
《蚊子和狮子》是一篇短小精悍的寓言故事,全文200余字,情节简单明了,寓意却蕴含深刻。著名儿童文学家严文井曾说:"寓言是一个怪物,当它朝你走来时,分明是一个故事,生动活泼,而当它转身要走的时候,却突然变成了一个哲理,严肃认真。"如何让这简单明了的故事和蕴含深刻的哲理在课堂上和谐共舞,如何让学生在读思当中紧扣寓言特点言意兼得?如何让学生在学习寓言的过程中不失寓言的独有趣味?我们认为,应立足文本,紧扣文体特  相似文献   

17.
唐代柳宗元创作寓言,使先秦以来寓言依附于史学、哲学的情况发生变化,成为独立的文体.本文从对柳宗元寓言创作的渊源探究到对其意象群选取的解析中,力求深入地了解柳宗元的寓言创作全貌和其独特的艺术成就,最终得出了柳宗元寓言创作的地位及影响.  相似文献   

18.
寓言是一种讽喻或寄托的故事,是一种形象与寓意相结合的文学体裁。严文井曾说:“寓言是一个怪物,当它朝你走过来的时候,分明是一个故事,生动活泼,而当它转身要离开的时候,却突然变成了一个哲理,严肃认真。”对寓言这种特殊的文体,假如我们按照常规的方式进行教学,那就发挥不了寓言这种体裁特殊的功能。那么,我们应当如何根据寓言的特点来确定教学内容以及相对应的策略呢?  相似文献   

19.
寓言无疑是受小学生欢迎的一种文体,它短小精悍,常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化的手法,表达一个深刻的道理,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寓言教学理应让学生感受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并在潜移默化中感悟寓意。而做到这一  相似文献   

20.
墨白的小说在思想上与文体上都有非常独特之处。就思想来说,墨白的小说总是强调一种底层关怀精神;就文体表达来说,墨白又不是传统的现实主义的追随者,而是有着鲜明的文体意识,总是在寻找新的表达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