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将为其它产业带来颠覆性变化,对人工智能领域的定量分析能系统展现该领域发展态势,但当前数据来源单一,无法全链条反映该产业态势.基于文献或专利的定量研究,增加领域顶级会议论文、产业规模、投融资情况、科研项目信息等多来源数据,从基础研究、前沿热点、技术创新竞争情况、全球科技布局和产业态势等方面全链条挖掘分析全球人工智能产业的科技创新及产业发展态势.在此基础上,分析全球竞争形势和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存在的问题,提出政策建议,为推动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和提升政府治理水平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2.
国家重大科技任务是科技战略引导和资源配置的重要抓手,将其纳入相对确定的形成决策机制,是保持其重要功能定位,有效支撑科技、产业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方面。梳理治理理论的起源与发展,综合分析我国语境下公共治理的内涵,总结提炼科技治理体系建设的重点方面,并基于公共治理理念和科技治理体系视角,探索提出我国重大科技任务形成决策机制框架,主要包括构建科技决策立法与监督体系、确保在决策过程中充分体现各类参与主体的科技诉求、实现最高决策主体的民主决策、优化决策体系中各环节反馈与协同等方面。期望为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和重大科技任务管理决策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智强  杨英 《科研管理》2014,35(5):118-127
通过研究过去三十年间科学家在我国三大国家科技计划——支撑计划、863计划、973计划政策过程中的作用变迁,本文从自治水平和权力授予两个维度区分了决策过程中科学家的六种角色。研究采用量化描述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揭示了科技计划决策中的科学家角色变迁,并解释国家科技战略、科学家角色及科技计划产出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发现,国家战略重点转变中的增量部分影响了行政部门在决策结构上对科学家角色的调整,并得到了科技计划产出的快速相应。这种变化在响应增量的同时却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长期目标。本文最后提出了我国创新驱动战略下完善科技计划决策机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重大工程决策过程与决策特征研究——以三峡工程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重大工程是一个国家为应对经济、社会或科技等重大问题而动员全社会资源组织实施的战略性工程,是一个国家战略意志的体现。重大工程的决策具有特殊的规律和机制,对重大工程的科学决策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文章对重大工程的决策过程和决策特征进行分析,研究了重大工程决策的信息强依赖性、时机非敏感性、多元决策思维向度集成以及决策过程动态演化等特征。以三峡工程为例.分析了重大工程决策的动态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5.
针对政府科技决策流程中的需求,以提供精准化、智能化的科技管理数据服务为目标,探究面向政府宏观科技决策的科技管理数据服务模式。首先,研究提出构建科技管理数据服务模式的6项基本原则,综合用户要素、数据要素和服务要素形成一个循环结构;其次,针对政府的科技政策决策、科技战略决策和科技规划决策,将科技决策流程细分为4个阶段,基于需求驱动和数据驱动理念构建包括数据资源层、融合分析层、数据服务层和决策需求层的科技管理数据服务模式,并进一步分析各阶段的具体服务需求和服务内容,为我国提升科技管理数据在科技决策方面的服务能力、推动政府由经验式决策向科学化和智能化决策方式转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樊杰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6,31(12):1366-1374
结合集中学习和专业实践,文章构筑了在区域发展战略和空间规划领域进行服务决策的智库分析框架。在国际环境方面,讨论了地缘战略调整对地缘关系的影响、经济全球化向国家和地方保护主义转向、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共同责任,以及新科技革命引发新一轮产业革命等问题,阐述了全球发展正在步入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阶段的判断。在国内发展方面,围绕治理能力现代化主线,讨论了治理能力长期存在的缺陷、当前体制机制改革面临的困境、未来优化发展路径面临的挑战以及新矛盾和新问题,论证了治理能力现代化在实现我国第二个一百年目标中的重要性。基于决策背景复杂化态势的解析,围绕智库建设科学应对提出了4个方面的建议:智库建设的底线是不说外行话、没有深入细致的研究就没有发言权、中科院的智库应更加注重基础能力的建设、智库建设的生命力也在于形成自身监督与不断完善的机制。  相似文献   

7.
李静澎  佘元冠 《软科学》2012,27(7):27-32
基于战略行为视角,从行为主体、行为内容特征、环境、组织以及行为过程特征五个维度分析了战略风险的影响因素。以问卷调查获取数据,并以多元逐步回归法识别出战略决策与执行环节中战略风险的关键影响因素。结果显示,领导者战略认知、竞争环境以及战略认同等因素始终是行为过程中影响战略风险的关键因素;而其他因素在两个环节中的影响则各有侧重。  相似文献   

8.
基于MAS的高层管理团队决策过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高层管理团队决策过程及其主要活动特点的分析,运用人工智能领域的多agent理论与方法建立了基于MAS的高层管理团队决策过程模型,并阐述了不同阶段的MAS组织模式、运行机制与交互活动特点,为从系统、动态的角度研究高层管理团队的决策过程提供了新的理论、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的]当前中美两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对抗博弈日趋激烈,通过量化分析60份美国人工智能战略报告,从时间维度挖掘美国人工智能战略的阶段战略重心及主题演化趋势,并总结相关经验提出优化我国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战略与规划。[研究方法]将美国人工智能战略报告发布分为起草发布、实施调整和加速深化三个阶段,以美国国家人工智能战略及联邦机构人工智能战略文件和人工智能法案为研究对象,采用动态主题模型,通过计算主题热度及主题相似度,分析三个阶段美国人工智能战略的战略重点及演化路径。[研究结论]DTM共挖掘出16个人工智能战略主题及各阶段的主题热点分布,研究发现美国人工智能战略重心逐渐由经济利益和基础布局转向维护国家安全,且更加注重与中国的人工智能竞争,同时未来将统筹构建人工智能创新生态。最后该文对比了中美人工智能战略主题的异同,并提出中国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意见。  相似文献   

10.
重大工程决策失误与重大工程决策机制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重大工程是一个国家为应对经济、社会或科技等重大问题而动员全社会资源组织实施的战略性工程,是一个国家战略意志的体现.目前,我国已进入重大工程实施高发期,重大工程的决策已由偶发性转变为经常性.为使重大工程的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以"运-10"大型飞机和超级超导对撞机为典型案例,文章分析总结了国内外重大工程决策失误的经验教训,提出了构建我国国家重大工程决策机制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基于Scopus数据库和SciVal科研评价工具,从学术产出、被引情况、学术影响力等计量指标分析2014至2019年人工智能领域发展状况和研究热点.研究发现:全球人工智能领域关注度和学术产出持续增加,相关研究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其中美国高校和企业均处于领先地位,德国在研究机构方面最具影响力,而中国高校和研究所虽然学术产出全球第一但成果质量和影响力还有待提高,不过中国企业表现突出,已进入世界第一梯队;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基础研究和共性关键技术这两个方面,尤其是模型、算法等基础理论的研究在人工智能领域得到持续关注和重视.最后依据研究结果以及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战略举措,为促进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提出建议:引导并激励研究人员发表"三高"论文、开展合作共研,以及聚焦基础理论和关键共性技术研究,促进产学研合作及成果转化.  相似文献   

12.
在信息经济时代,企业家的战略决策日益受到复杂信息环境的制约,要求企业家建立战略信息意识。在阐述企业家信息意识内涵的基础上,从“信息意识强度”和“信息意识结构”两个维度,分析了现代企业家信息意识与其决策效率的关系,提出了企业家培育战略信息意识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3.
科技优先领域遴选过程中,人作为认知决策主体,根据"有限性原理",往往会出现认知偏误,影响决策结果。通过研究认知偏误的产生原因和作用机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偏误产生,提高决策水平。为此,首先对认知偏误的内涵和理论基础进行分析,将科技优先领域遴选过程中涉及的认知主体分为备选领域执行者、参与决策者和确定决策者3类;其次,提出认知主体可能产生的认知偏误,从认知主体自发产生和认知主体相互作用2种路径,分析作用机制;最后给出科技优先领域遴选中避免认知偏误的若干建议,以期为我国科技优先领域遴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推进重大科技决策制度化,是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实现现代国家治理体系及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然而,对于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而言,面对一个更加不确定的风险社会,建构科学与决策的关系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与蔓延,是一堂生动的风险社会启蒙课。在疫情中,关于科学与决策关系的讨论,特别是英国"群体免疫"决策引发的质疑和争议,揭示出风险社会中的循证困境。文章从追溯科学与决策关系的模式及其演进出发,梳理循证决策的路径和机制,提出以反思科学和纾解循证困境为基础建构科学决策的协同模式,并分析了该模式嵌入我国建设现代国家治理体系全局的具体任务和要求。  相似文献   

15.
高层管理团队是由在组织中承担战略决策职责的高层管理者所组成,是决定组织发展和影响组织绩效的核心群体.在总结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分析高层管理团队的战略决策过程.经过统计问卷调查和理论分析,并结合“三因素情境理论”提出了风险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模型,辅助分析实际问题,减少决策失误.  相似文献   

16.
我国开展面向公共决策技术评价的社会制度环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开展科技评价的思想是立足于为特定群体(包括政府、企业和学术机构)服务的,尚缺乏从公共决策的角度出发,基于社会的总体福利需求,全面考虑技术的社会、环境、战略等影响。然而,开展面向公共决策技术评价并不仅仅是构建一个技术评价机制和流程,尤其是随着人们对经济和社会认识的不断深化,公共决策存在从单一准则的政府决策向多准则、多层次的公众参与决策发展的趋势。本文从公众科学素养、公众参与科技决策传统和中国政治体制变革三个方面对中国开展面向公共决策技术评价的社会制度环境进行了分析,并由此提出了完善中国科技评价体系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张晶 《科学学研究》1990,8(3):52-60
日本的科技进步及其所带来的经济和腾飞无不与日本的科技决策水平和取向密切相关。本文通过对决策工作参与者的走访调查,占有了较丰富的资料,透过对日本的“科技政策大纲”的决策过程案例分析,揭示了日本的科技决策的独特组织运营手段,它既不是欧美的“自下而上型”,也不是外国学者断言的“自上而下型”。文章介绍了战后日本四次中长期科技战略决策,阐述了它的决策目标、步骤,实现决策目标的战术及其推进体制。希望对我国的科技决策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8.
朴毅  叶斌  徐飞 《科技管理研究》2020,40(24):245-251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大数据杀熟”、“人工智能侵权”以及“算法歧视”等负面事件频发,原先人们以为的人工智能价值中立性也因此而遭到质疑。目前国内对此的相关研究仍较多集中于概念层面,本文拟在已有研究基础上,进一步从机器学习的算法层面,从数据的社会性、算法的价值偏好以及决策的偏见强化三个角度,分析人工智能的价值非中立性实质,并对其可能引发的伦理问题与决策风险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大科学时代,重大科技计划是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研究的重要组织方式,组织实施重大科技计划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战略举措.本文基于目标成果形式和技术发展阶段对国内外若干重大科技计划分类,并分析类别特征,结合典型案例剖析重大科技计划的组织管理模式,对我国科技重大专项的组织实施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人工智能的“多手问题”,越来越高的自主性和学习能力以及研发和应用中的“道德运气”因素共同造成了人工智能事故的道德责任归因难题。现有方案多少存在理论上的不足,也不能很好地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而人工智能事故的统计结果和人工智能的研发机构组成表明,企业作为一股中坚力量,在加速推进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产业落地方面贡献突出,但是也加剧了人工智能的伦理风险。无论是从学术的还是从现实的角度来看,人工智能相关企业都不应该被免除道德责任。另外,在相关法律和行业标准还没有及时更新和制定的阶段,软性的激励和惩戒手段将会在伦理规制层面发挥很好的补充和实践作用。因此,制定道德层面的具体规制措施会是引导企业积极承担道德责任的有效进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