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雪兴 《考试周刊》2010,(22):77-78
“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是新时期赋予我们数学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因此,扶助学困生(因生理、心理等因素引发的后继学习困难的学生)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学困生的成因,探讨了帮助其走出学困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2.
教学中各科都存在学困生,通过观察、询问、调查,笔者发现学困生产生的原因各不相同,其成因是极其复杂和多方面的。下面,笔者结合教学体会谈谈学困生的形成及转化策略。一、学困生在教学中的表现1.精力分散。在课堂上,由于学生对数学学习不感兴趣,往往在上课一开始就分心走神,有的干脆做其他功课或搞小动作,有的爬在课桌上睡觉。2.心理逆反。学困生往往对师长及同学疏远、淡漠,甚至无端仇视教师及成绩好的学生。3.信心丧失。学困生有学好数学的愿望,也曾  相似文献   

3.
所谓数学"学困生"是指智力与感官正常,但是数学学习效果低下,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数学课程标准》要求的学生。数学"学困生"的成因是极其复杂而又多样的。我们每位一线数学教师转化"学困生",都应着眼内因,关注其心理问题。对小学数学"学困生"的心理帮扶,离不开家长的大力配合与支持。在本文中,笔者将结合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试论运用家校协同策略,对小学数学"学困生"进行心理帮扶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王慧珍 《甘肃教育》2014,(20):30-30
正"学困生"是客观存在的一个群体,每个学科、每个班级都不可避免地会存在几个"学困生"。数学学科也是如此。"学困生"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全班数学成绩的提高,因此,如何转化"学困生"是每个数学教师不得不思考的问题。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谈谈自己的体会和看法。一、数学"学困生"的成因1.智力原因。由于遗传,个别学生天生智力低下,还有个别学生可能患有多动症等障碍性疾病,影响到学习,造成一定的学  相似文献   

5.
在高中阶段,数学学科应该是最让学生头疼的学科之一。进入高中阶段,由于数学学习跟不上,一些学生成了学困生。面对这些问题,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解决好学困生的转化问题就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教师要从外部和内部两个角度,分析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并针对这些成因总结做好学困生转化工作的策略,让班级中的每个学生都能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发展和提高,逐渐摆脱学困生的"帽子"。  相似文献   

6.
学困生不是个别现象,它对提高学科教学会带来很大的挑战。学困生问题由来已久,它是横亘在学生心理上的一个重大障碍,怎样帮助学困生克服障碍、战胜自我,这对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是一个重大的挑战。对待学困生,要从多方面入手,研究其成因,分析其心理,帮助他们摘掉"学困生"帽子,摆脱心理阴影,战胜自我,使其振作起来。  相似文献   

7.
<正>在数学教学中,由于数学的逻辑性比较强,部分学生学习很吃力,跟不上全班同学的进度,缺乏学习兴趣,学习成绩较差,我们称之为学困生。由于受不同因素影响,小学数学学困生已成为学校的一个弱势群体。教育工作者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分析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制定相应的转化措施,对症下药,逐步转化,让其自信、自立,成为对社会有用之人。一、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分析1.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上进心。  相似文献   

8.
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学困生确实困扰着很多教师。学困生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有智力方面的,也有非智力方面的,有先天的,也有后天的。但大部分学困生都是后天形成的。现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谈在数学教学中对学困生转化的几点做法。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我们在教学中首先要注意培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学困生是指那些在正常生理状况下,学习成绩跟不上同龄人的学生。学困生尽管是极少数,但颇使教师感到棘手、头痛。因此,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更多地关注学困生,分析其成因,寻找对策,千方百计地采取措施转化他们。我们发现,小学学困生主要有焦虑自卑、意志薄弱、交往困难这三点心理障碍。那么,如何对小学学困生实施心理辅导呢?一、寻找学困生的需求点心理学告诉我们,人都有需求,这是人们心理上的共同  相似文献   

10.
新世纪的中国,教育的发展已进入了素质教育的关键时期,数学作为与生活紧密联系的学科,在小学教育阶段更应该受到重视,同时,学好小学数学也对学好其他学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通过研究发现,每个学生都存在个体差异,其中包括学困生,他们常常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困难重重,做题时不仅慢,而且正确率还不高,最终学习成绩仍跟不上其他学生。由此看来,解决学困生的问题势在必行,所以说,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困生的关怀,带领他们走出这个困境。针对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研究策略。  相似文献   

11.
相比其他学科,高中数学最主要的特点之一是抽象,学生若要学好数学,应具有较强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而因为后天及先天因素的影响等,好多学生面对高中数学,往往会产生怕学、厌学等不良心理,从而直接影响到了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学习效果,学生也成为了所谓的"学困生",本文主要分析高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数学课堂无法面向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数学学科是一门高度抽象、形式多变的学科,教师在一堂数学课上没法让所有的学生掌握所学知识,这导致每个班都会出现一定数量的学困生。本文通过分析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整理小学数学学困生的主要类型,针对各类学困生精心制作相应类型的微课来转化学困生,即分析微课在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中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随着高中教育的发展以及高中学生人数的迅速增加,高中数学学困生也随之增多。这些学困生一般都是智力正常的学生,由于数学是基础性学科,数学成绩差严重影响了其它学科的学习,致使他们升学无望。按照斯藤伯格的智力理论,这些学生皆有成功的潜能,皆能获得成功。但他们因在学校中得不到应有的关爱和及时的帮助,变成了问题学生。数学学困生问题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如何帮助数学学困生也是基础教育研究必须要面对的问题。本文将就高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谈一点个人见解。一、高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1.高中的扩招和高中数学学科教学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14.
在教学过程中,有一类学生是教学实施的难题,那就是学困生,学困生问题是教育界特别关注的问题。在初中学习阶段,尤其是在数学学科的学习上,因为不能只靠死记硬背进行知识的全面学习,很多学生会有抵触心理,逐渐沦为学困生。本文主要通过对初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进行分析,发现其整个转化路径,之后应对其容易形成学困生的环节提出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相较于其他学科,高中阶段学习的数学知识较为抽象,尤其是理科数学,学习的难度更大。在学习的时候,要想学好数学,首先就应该培养自身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从而取得较好的成绩。但由于学习难度较大,很多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导致学习高中理科数学的效果不佳,学生也成了理科数学"学困生"。本文主要从高中理科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入手,分析如何解决"学困生"的困境问题,以期学生在面对高中理科数学学习时可以取得更好的成果。  相似文献   

16.
为了帮助“学困生”顺利完成转化,文章首先分析了初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然后提出了初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包括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完善学习方法、锻炼学生学习意志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困生的转化,只有把学困生的转化落到实处,才能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做好学困生转化,首先要对学困生的成因进行分析,并根据个性差异,采取不.同的对策,以提高学困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能力,从而使学困生不断进步,走出学习困境。  相似文献   

18.
《考试周刊》2020,(51):61-62
每一个初中学生或多或少都存在学习障碍,这与他们的学习状态、所掌握的学习方法、对基础知识的重视程度、心理情绪等有着必然联系。学习障碍的存在,既影响了学生数学学习热情的生成,又阻碍了学生数学素养的发展,让学生成为数学"学困生"。笔者认为对于教师而言,应当尊重学生个性,从学生实际出发分析其学习障碍成因,通过多种方法对其进行有效转化,以促进其数学素养的提升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在数学教学中,由于数学逻辑性比较强,部分学生学习很吃力,跟不上全班的学习进度,缺乏学习兴趣,学习成绩较差,我们称之为学困生。由于受不同因素影响,小学数学学困生已成为学校的一个弱势群体。作为教育工作者,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注意分析学生学困的形成原因,制定相应的转化措施,对症下药,逐步转化,让其自信、自立,成为对社会的有用之人。一、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分析1.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上进心。  相似文献   

20.
许多小学生一旦进入初中,明显感到初中数学"难学".特别是小学就已经是学困生的就更加想放弃学数学.而我们教师布置作业时,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分层次,随意拔高,补充一些难题,作业随意"一刀切".学生一旦做不出来,老师在课堂上就流露出不满,导致学生对数学信心不足,兴趣降低,强化了学生"我怎么也学不好数学"的负面心理.使学困生变得越来越多.本文着重从学困生成因及对学生作业设计、应用及评价方面,谈一谈对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