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该文旨在对“有-V”句式语法化现象进行研究,分析了“有-V”句式产生的动因,并且利用语言学相关理论对该种句式进行分析,利用构式语法理论对该种句式进行解释,得出该句式是由于语法化作用的结果而成。  相似文献   

2.
构块语法理论认为,语法结构是独立于词汇语义规则之外的语法事实,有独立的语义,称为句式语义。英汉双及物结构的原型句式语义皆为"有意识的给予性转移",都可通过隐喻、转喻等引申机制表达更为抽象的概念,"索取"等左向转移可看作"给予义"的引申,这是句式机构的语义使然。英汉语词汇化、语法化方面的差异使得双及物结构在两种语言中的引申呈现出不对称状态。本文尝试从构块语法的角度比较英汉双及物结构,并对二者之间的差异进行认知分析。  相似文献   

3.
语言运作机制是英语基本句式的运作以及基本句式与有限手段构建无限排列组合进而生成无限句子的动态过程,是语言创造性的体现。将语言运作机制运用于英语专业语法教学,采用"呈现—观察—归纳—应用"四步法进行语法教学,引导学生了解英语基本句式的运作手段,辅以基于语言产出的语法练习,加强语法教学与其他英语技能课程的横向联系,提升学生运用语言运作机制进行语言产出的能力,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语法的"惰性知识"问题,促进学生语法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陈伟 《现代语文》2006,(3):85-87
在"N1 使 N2 V"句式中,"使"是动词还是介词存在较大的争议.本文分别从对其是介词的否定、正面立论及"使"所经历的语法化过程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论证,从而得出结论:"使"具有动词的一般特点,是具有使令意义的动词.  相似文献   

5.
汉语语法系统中,不同的语法形式之间往往表现出语法化程度的差异,有些语法形式已充分语法化,有些则呈现为不足语法化。通过“X着”的词汇化和“V得/不C”句式的语法化的过程,可以分析语法化的动因、重要特征、进程和前景。  相似文献   

6.
王婷 《海外英语》2020,(8):89-90,105
通过对汉英进行体标记"V+着"和"Be+V-ing"的语法化过程,语法化动因与机制进行梳理分析,进而比较两者语法化的异同.研究发现两者的语法化动因都有语用因素,而且语法化的操作机制都有重新分析,概念隐喻.不同之处在于,除概念隐喻之外,汉语进行体标记使用了概念转喻,另外英语进行体标记的语法化程度比较高,而汉语相对较低,这是由于汉语是孤立语.  相似文献   

7.
存在句是英语中的一种特殊句型,其形成具有其语言认知基础。文章基于认知语言学理论框架视角,运用语法化、象似性原则、图形—背景法则理论,在认知语言学范畴内,探析与揭示英语存在句"there-"句式的认知特点和规律。  相似文献   

8.
"差(一)点儿"是动词性固定结构."差(一)点儿VP"句式整体意义表示"事态发展很接近某一程度",并且强调这一发展的艰难性或不可抗拒性."差(一)点儿没VP"句式有两种:A式实质上就是"差(一)点儿VP"句式,B式是"差(一)点儿VP"句式进一步语法化的形式.通常所说的这一类"对立格式",大多是处于演化(主要是语法化)不同阶段的同一个句式,本文从义素传承角度对这类句式演化的几种代表模式作了探讨,认为句式的语法化主要表现为语用新义的固化和传承.  相似文献   

9.
“V它 数量短语 O”句式的来源是汉语的基本句式SVO在言语运用过程中基于语用的动机而产生的定心移位句式。“V它 数量短语 O”句式逐渐固定化的过程,伴随着“他”从代词到后助词的语法化过程。  相似文献   

10.
“V它+数量短语+O”句式的来源是汉语的基本句式SVO在言语运用过程中基于语用的动机而产生的定心移位句式。“V它+数量短语+O”句式逐渐固定化的过程,伴随着“他”从代词到后助词的语法化过程。  相似文献   

11.
在老派湘语娄底方言里,双及物结构都含有给予类介词"赐",它和句中谓语动词组合,形成独具特色的"V赐"句式。分析娄底方言"V赐"句式的古汉语来源、句法结构特征和语法化轨迹,可以揭示娄底方言"V赐"句式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2.
本文关注日语"Nにする"成分在句中的作用变化,通过对句式群(N1をN2にする、N1をN2に(して)…、Nにする、Nにしては/も…)的语法化现象考察,剖析群内句式的共性和个性。结果显示它们在句式语义、句法形态、事件识解上有一贯性的语法化倾向。"Nにする"成分伴随句式的主观性程度递增,由作单句谓语向从句成分转变,动词"する"的动作性弱化,"Nにする"形式渐次固定化,结合"は、も"新元素产生新句式。  相似文献   

13.
张晓东 《教学随笔》2016,(7):153-154
本文关注日语"Nにする"成分在句中的作用变化,通过对句式群(N1をN2にする、N1をN2に(して)…、Nにする、Nにしては/も…)的语法化现象考察,剖析群内句式的共性和个性.结果显示它们在句式语义、句法形态、事件识解上有一贯性的语法化倾向."Nにする"成分伴随句式的主观性程度递增,由作单句谓语向从句成分转变,动词"する"的动作性弱化,"Nにする"形式渐次固定化,结合"は、も"新元素产生新句式.  相似文献   

14.
光山方言体助词"在"按其功能意义可分为"在1"和"在2",分别组成不同的句式。主要探讨它们和动词搭配时所受到的体意义限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体助词"在"语法化过程中,格式"V+在+处所宾语"所起的重要作用,表明"在这里/那里"处在"在"语法化过程的最后阶段。  相似文献   

15.
谷城方言"给"有语助词这一与普通话不一致的词性,并存在祈使句"给语助+给动/给介+X+给语助"这一特殊句式。梳理谷城方言"给"的语法化过程及其演变机制,揭示语助词"给"产生的动因,并运用"叠加"、语义特征及焦点结构理论对"给语助+给动/给介+X+给语助"句式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16.
"还不V/VP了呢"是汉语中一个独特的口语句式。从语法、语义、语用三个层面予以分析,并与相近句式进行对比,对其使用情况进行详细说明,以期对语言学习与对外汉语教学提供有益参照。  相似文献   

17.
许艳敏 《语文知识》2012,(3):106-108
"V开"是一个构式,该构式根据语法化的程度,呈现多种构式意义,但是都有一个一致的原型构式义即某种力量致使某物发生变化。构式语法化的机制是隐喻,在"V开"中为结构隐喻。"V开"构式的语法化有两条不同的路径。在语法化过程中,"V开"构式內部的紧致度增加,与此同时,"开"逐渐虚化为标记。  相似文献   

18.
形式主义框架下汉语趋向动词“起来”的语法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形式主义角度对汉语趋向动词"起来"的语法化进行分析:自唐朝至清朝,"起来"经历了从实义动词V移位,经重新分析成为体标记, 最终成为话题标记的语法化过程.它移位的动机是特征核查.  相似文献   

19.
龙国富 《中国语文》2013,(1):25-34,95,96
本文利用构式语法和语法化有关理论,通过对汉语"越来越……"构式语法化过程、机制及其动因的研究,回答"语法构式是固有的还是显现的"这一理论问题。"越来越……"构式语法化路径为:越+处所名词>越+普通名词>小句,越……>越……越……>越来越……。"越来越……"构式语法化机制是重新分析和类推,其语法化的主要动因是语用推理。本文认为,语法构式是显现的,而非固有的,排列组合形式的改变将伴随新的构式的产生。  相似文献   

20.
项娟 《现代语文》2016,(4):72-74
"NP_1的NP_2+V得R"句式是一类特殊的汉语句式,近年来成为语法学界热议的句式之一。人们通常将"NP_1的NP_2"称为准定语或者伪定语结构,并从生成语法角度和认知语法角度对此类句式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在梳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拟从构式语法的研究视角对此类句式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发现,准定语句式"NP_1的NP_2+V得R"具有固定的句法形式,但是语义内容不同。在此基础上,本文从句法和语义的角度,对准定语句式"NP_1的NP_2+V得R"的各组成成分进行分析,以期对这一句式各组成成分的句法特征,语义特征及该句式特有的构式意义有所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