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5 毫秒
1.
《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的代表作,讲述的是一个冒险出海并流落荒岛的故事。小说出版于1719年,被誉为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小说之一。该小说因其生动的故事情节和简单的语言而备受读者的喜爱。同时,它被翻译成多国语言,在世界文学史上也享誉盛名。该文通过对比《鲁滨逊漂流记》的两个中译本--徐霞村译本和郭建中译本,探讨两个译者在各自译本中采用的不同翻译策略及原因。  相似文献   

2.
《鲁滨逊漂流记》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探险小说之一。大家对这部小说评价很高,因为它不仅内容生动有趣而且主题意义深刻。此外,由于书中的语言通俗易懂,因此自1719年出版以来,这本小说就广为流传。人们有时候把《鲁滨逊漂流记》当做是英国的第一本小说。目前,它已经被翻译成多种语言。  相似文献   

3.
丹尼尔迪福是十八世纪英国重要的现实主义作家,代表作是《鲁宾逊漂流记》,是他的第一部个人自传体小说,小说创作之后引起的反响是首次确立了个人和自我在小说中的重要历史地位,突出了小说创作明显的个人主义特征,强调了人们在时代背景下对个人生活独立的一种追求。《鲁滨逊漂流记》具有强烈的私小说特征。文章在阐述私小说内涵的基础上,从《鲁滨逊漂流记》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生平分析小说中体现的私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4.
在英国小说《鲁滨逊漂流记》中,一个土著人被流落荒岛的鲁滨逊拯救。他没有姓名,鲁滨逊就叫他Friday,因为他是在星期五这一天被救的。  相似文献   

5.
《鲁滨逊漂流记》在历史上出现的19个全译本有着不同的叙述话语形式,是翻译小说叙述话语历时变化的一个缩影。文言译本无论在叙述视角和人物话语上都是遵循传统文学的叙述规范。白话译本总体上遵循的是源语的叙述规范,其中五四时期及建国后的译本经验视角较多,人物话语处于从译语传统规范向西方源语规范过渡;最近一个时期的译本在总体上遵循源语人物话语叙述规范。  相似文献   

6.
丹尼尔·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可称为一部反映欧洲殖民主义向海外扩张和从事殖民实践的早起小说。论文正是以《鲁滨逊漂流记》中的星期五为研究对象,目的是揭露隐藏在小说主题背后的种族中心主义,让作为幕后的"殖民者"鲁滨逊站在台前,让读者了解不一样的鲁滨逊,同时也可以听到被边缘化的"星期五"的独特的"声音"。  相似文献   

7.
当买到《鲁滨孙漂流记》这本书时,我就迫不及待的打开它,因为我想知道英国小说之父丹尼尔笛福笔下的鲁滨逊是如何在荒无人烟的孤岛上生存了28年的。这本《鲁滨逊漂流记》主要讲了一个生活在上流社会的英国人鲁滨逊违背父母意愿去当了一名航海家。  相似文献   

8.
《鲁滨逊漂流记》是18世纪英国现实主义时期启蒙小说的代表作,其不仅影响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而且在英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作者丹尼尔·笛福因为该作品被誉为"英国小说之父"。通过对《鲁滨逊漂流记》的艺术特色进行研究,可以提高读者的精神境界和写作水平,为读者更好的理解该小说创造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吴明善 《英语辅导》2002,(11):28-28
在英国小说《鲁滨逊漂流记》中,一个土人被流落荒岛的鲁滨逊拯救。他没有姓名,鲁滨逊就叫他Friday,因为他是在星期五这一天被救的。  相似文献   

10.
人生的旅途中,随时会有“孤岛”出现。面对人生的“孤岛”,你能否像鲁滨逊一样勇往直前、百折不挠呢?现在,不妨让我们踩着《鲁滨逊漂流记》的节拍,与鲁滨逊一起漂流吧!【作家风采】丹尼尔·笛福,英国18世纪现实主义小说家,被誉为“欧洲小说之父”,代表作品有《鲁滨逊漂流记》、《辛格尔顿船长》等。  相似文献   

11.
在宗教思想上笛福受洛克等哲学家的影响 ,反对专制 ,主张信仰自由 ,笛福的这种宗教观集中地从其小说《鲁滨逊漂流记》的鲁滨逊这个人物形象身上充分地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2.
梁琰 《文教资料》2012,(4):16-18
《鲁滨逊漂流记》是丹尼尔.笛福的冒险小说,叙述了主人公在孤岛上独自生活28年的故事。在这28年里他是一个完全的生态主义者。本文从生态主义角度来探讨《鲁滨逊漂流记》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并反映18世纪时人们的普遍的生态意识。  相似文献   

13.
《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现实主义文学中的代表作品,也可以说是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开山之作,对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甚至对整个世界的现实主义文学来说都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因此也被翻译成多个版本成为很多国家中小学教育中的必读书目。《鲁滨逊漂流记》是作者笛福以真实的故事为灵感,结合自己海上生活的经验,在人物刻画和情节叙述上融入了对社会现状的感受,并在文中体现了航海时代的冒险和开拓精神。出色的描写和丰富的情节让这部小说有着非常高的文学价值,因此分析《鲁滨逊漂流记》,对整个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探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卢梭在《爱弥儿》里呼吁,每个成长中的青少年——特别是男孩子——都应该看看《鲁滨逊漂流记》。小说主人公——漂流历险28年的鲁滨逊,已经成为了西方世界的精神偶像和超级英雄。  相似文献   

15.
《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小说家笛福的代表作。本文旨在探索该小说的主人公鲁滨逊·克鲁索的殖民者身份。克鲁索作为殖民者的身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自我身份的不断改变和他与黑奴星期五的特殊关系。  相似文献   

16.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了解鲁滨逊的经历,理解"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的含义。3.领悟学会生存、学会坚强人生的道理,培养阅读《鲁滨逊漂流记》这部小说的兴趣。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领悟学会生存、学会坚强的人生道理,培养阅读《鲁滨逊漂流记》这部小说的兴趣。教学流程一、读题导入,初步感知1.读题,这本书叫什么名字?主人公是?(教师板书:《鲁  相似文献   

17.
英国小说的开山之作《鲁滨逊漂流记》的主人公具有多重身份和复杂的人格特征。小说作者正是通过现实叙述、精神叙述和殖民叙述的多重叙述手法来实现人物的多侧面塑造,赋予了鲁滨逊这个形象巨大的艺术魅力。了解小说的多重叙述特征,才能避免对文本的片面解读。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解读《鲁滨逊漂流记》故事背景及小说结构,从小说中的主人公鲁滨逊的性格入手,通过命运与性格之间的辩证关系,分析出鲁滨逊的性格中虽然有很多积极向上的因素,但同时也存在一些消极因素,所以他的命运最终还是和殖民主义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9.
《鲁滨逊漂流记》是一部描写主人公鲁滨逊出海并一人在荒岛上生活的小说。鲁滨逊是他时代的代表,从他身上我们可以看到18世纪英国的景象。18世纪的英国推崇理性的启蒙主义,这在宗教方面也有体现。  相似文献   

20.
《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文学作品的典型代表,《老人与海》是美国文学作品的典型代表。通过对这两部文学作品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得出英美文化之间的差异。本文首先对《鲁滨逊漂流记》与《老人与海》的文化背景进行了对比分析,然后从主人公形象刻画手法、英美海洋文化底蕴、主题深化创设的情境这三个方面对这两部作品的文化意象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