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我是一名音乐老师,更是一个执着的声乐爱好着,如何能调动学生的声乐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用美的声音歌唱,是我十几年来梦想的,也是一直在摸索中探究的。那么如何在音乐课中利用有限的时间,巧妙地结合歌唱的方法,探索出适合学生的歌唱方法、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是我  相似文献   

2.
高雅 《甘肃教育》2011,(1):45-45
正确的呼吸是歌唱表演艺术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声乐学习过程中,学生往往对歌唱气息的重要性缺乏认识,使得声乐水平提高缓慢,甚至越唱越糟。因此,教师应首先让学生认识到气息的意义、发声的准确、音质的优美和歌唱的表情都与呼吸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声乐与其它演奏乐器不同,声乐的"乐器"就是人的嗓子,而这乐器的功能必须通过自身的努力来加以改造和建立,经过训练学到了一种好的歌唱方法,就是制造歌唱乐器的过程,有了好的歌唱方法,既能自如地传情达意,又能延长艺术寿命,这是声乐教学过程中,师声共同努力的目标。可是,由于我们这一乐器的内部动态看不见,摸不着,因此,在声乐学习过程中,喉音问题是声乐学习中普遍存在的一个常见发声问题,一些初学者由于观念及认识上的错误或在训练中存在片面性,忽略了正确地用喉,而出现喉头不稳定产生喉音。许多爱好唱歌的人,不知道歌唱时喉头要稳定这个要求。有些人听说之后还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他们说:唱高音时,喉头就得往上跑,怎么能不动呢?他们已经习惯用喉头上下移动的方法唱歌,所以,要求他们歌唱时喉头稳定,是不容易做到的。许多人就是因为喉头不稳定,唱歌时挤卡,喉咙打不开,音越高声音越窄、越细,自己唱着费劲,别人也跟着着急,总担心他唱不上去。所以虽然唱了许多年,但歌唱水平不见提高。喉音对于声乐学习者和演唱者具有很大的危害,是声乐学习和演唱的一个障碍。不解决喉音问题,声乐学习者就不能进步,不能掌握正确的歌唱发声方法,因此,克服喉音、稳定喉头及正确用喉是声乐训练中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
练声、歌唱、回课:学生自主学习声乐的三种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确、有效的声乐自主学习的方法,是让学生真正的自主学习歌唱的技巧,即声乐学习的自主主体能明确自己学习目的,把握训练的方法,具有自我调节的能力,清醒地判断自己声音的准确度;重视发音、练声的基础训练,循序渐进,完成歌唱的全过程。简单说,就是重视练声,兼顾歌唱,把握回课。  相似文献   

5.
声乐艺术就是歌唱的语言艺术,如果在歌唱中不注重民族语言的学习,就会失去歌唱艺术的表现力,使歌唱艺术难以传达思想感情。因此,我们在声乐艺术学习中,无论是什么风格的演唱,都应该认真学习歌唱的语言,只有通过优美动听的声音和清晰真实的语言结合起来,才能传达歌唱的真情实感,使听众在歌声中感受到声乐艺术的魅力。  相似文献   

6.
吴晓峰 《林区教学》2009,(3):103-104
积极、稳定与平衡的歌唱心理是一切声乐学习和演唱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因素。不苛求自己,不急于求成,循序渐进;不把声乐学习的希望完全寄托在教师身上;消除、克服声乐学习和演唱中的紧张心理,都是调节歌唱心理平衡的方式。  相似文献   

7.
声乐学生的歌唱自学能力的培养,直接关系到其声乐学习是否能步入正轨,是否能不断的提升自我、继续攀登艺术高峰。文中主要从声音概念、歌唱内感觉、歌唱功能三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借此来为学生指明声乐学习的方向,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相似文献   

8.
姜珊 《成才之路》2011,(27):38-38
声乐学习是一个复杂又漫长的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实践过程和成效的体现。在学习的过程中,同学们可能会遇到不同的老师、不同的教学方法等诸多问题,那么自己应该怎样辩证地看待这些问题,进而得以解决问题呢?本文拟从声乐学习的生理、心理、功能和心理活动等方面,结合本人的学习经历和实践体会,提出了在声乐学习中自我感觉与客观效果的统一、发声训练和歌曲表现这三个重要问题。希望能引起声乐初学者的注意并提供一些借鉴,以此来促进同学们在学习中密切配合老师的教学,加强与老师的沟通,进一步达到提高声乐学习的效率和目的,进而提高自己的歌唱水平。  相似文献   

9.
声乐学习的动机与兴趣的心理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声乐教学心理学是研究、探索声乐教学心理因素与心理状态,以促进声乐教学效果的一门科学。因此声乐教学中如何应用声乐教学心理学来提高声乐教学效果是每一位声乐教师应该予以思考的课题。首先应该在声乐教学实践中探讨声乐教学心理,并抓住其心理的有效因素与特征来促进声乐教学。1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是声乐学习的前提保证每一位声乐教师都知道:学习声乐的需要和学习声乐的动机是学习积极性的主要源泉和心理因素。他们是学习的始动因素,是激励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因,是个体发动维持行动的一种心理状态。其本身也是声乐教学的主要目标,是渗透思想教育的一个重要产物。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声乐动机和学习声乐兴趣等因素,是促进声乐教学的有效方式。学习声乐动机作为行为动机之一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因素,是一种满足个人知识需要和情绪需要而渴望了解认识声乐的心理状态。声乐认知的需要是一种以获得知识技术、技能和解决歌唱技巧为目标的需要,即一种求知的欲望。这种内驱力主要通过学生对歌唱艺术特别感兴趣、喜爱、想学、想唱的内因驱使需要了解声乐知识,如学习歌唱发音技术、歌唱发音技能、歌唱发音技巧等以及如何掌握、处理音乐表现的各种心理因素的表现。这种认知是具有潜在的动...  相似文献   

10.
在声乐中呼吸与气息控制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而它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它不是单独存在的,它涉及到全部发声器官的机能状态和全部的歌唱技巧。我们在实际学习中的目的,是把呼吸、发声、气息紧密结合起来,以达到在歌唱中尽善尽美。在具体的学习达程中,根据每个人演唱中的差异,需要做到更具体更勤奋,不断实践,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声乐道路。  相似文献   

11.
在民族声乐演唱系统当中,戏曲唱法是中国传统唱法中最具代表性的唱法,它集中国历史歌唱方法之大成,又经过了宋元明清历代的锤炼,因而形成了既符合于自身审美特征又适应于自身发展的艺术范式,其许多训练方法是值得声乐界所关注的。文章以民族声乐戏曲唱法为题,试图窥探出戏曲唱法的训练规律,为民族声乐教学探索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12.
随着高职音乐教育专业教学改革的推进,如何结合高职特点,把“美声唱法”“民族唱法”“通俗唱法”运用在高职声乐教学中,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将是高职声乐教学的重要课题。加强对三种唱法教学的研究,找出它的内涵、联系与区别,并结合实际融入教学中,才能开阔高职声乐教学的视野,提高教学方法的科学性,加强内涵建设,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合格的高质量声乐人才。  相似文献   

13.
要想成功地演唱声乐作品,必须做到发声和吐咬字的完美结合,也就是用优美的歌喉和清晰的语言来表达歌曲的内容.由于每个人的声带长短、厚薄、大小不同,所以每个人的音质各有其特色,在歌唱中音质又因声带闭合状态的正确与否而产生不同效果的音量.歌唱中正确的呼吸关系着歌唱的成功与失败,歌唱中的“情“使音乐作品获得生命,所以“情“在演唱中又占有特殊的地位.因此,歌唱中音质与音量、字、气、情是声乐训练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4.
声乐教学艺术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一种教学活动,在引导学生学习声乐技能的过程中,调动学生积极的歌唱情绪,培养良好的学习心态是教师声乐教学的重要基础.分析学生学习中的不良情绪及原因,探讨培养学生良好的歌唱情绪的方法与措施,对提高声乐教学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民族声乐的教学进程里,要全面培养学生发声的有效性,让学生学会"解放自己的喉咙",避免出现"挂嗓子"的现象。本文结合民族声乐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从歌唱意识、呼吸练习以及发声训练三方面简单介绍教学经验。  相似文献   

16.
我国声乐界学院派教学的主要唱法流派体系是民族民间唱法和美声唱法,两者在歌唱呼吸技术,发声技术,共鸣技术以及咬字吐字上存在着差异,对此进行深入研究剖析对学习和探讨歌唱技术,推动我国声乐事业的发展,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声乐的种种特殊性,使声乐教学这门学科更加复杂化,本文从科学的角度出发,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论述了声乐教学中范唱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在声乐演唱和教学中,人们比较重视的往往只是歌唱的各种技能技巧,而容易忽略另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心理因素对演唱和教学所起到的作用和影响。歌唱时人的心理状态或心理素质的好坏,对其歌唱的训练和学习,对教师教学成果的优劣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直接影响和制约着人们的歌唱。  相似文献   

19.
声乐教学中经常出现一种现象,学生学习效果在学至中期的仍无明显提高的现象,究其原因是学生在起步时与声乐学习的相关的基础太差,底子太薄,到了一定程度时,综合基础知识又不够牢固导致的。声乐教学与唱歌是有区别的,二者并不等同。  相似文献   

20.
语言是歌唱的灵魂和基础 ,歌唱是语言的升华。在美声唱法中 ,方言对歌唱艺术的语言有着很大的影响。如何处理好美声教学中的方言问题一直倍受关注。文章结合作者的教学实际 ,就贵州部分地区声乐学生在歌唱中因方言的影响所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