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史军  陈妮骅 《高中生》2012,(28):60-61
日本宇航员古川聪在搭乘"联盟"号载人飞船前往国际空间站之前作出一个决定,对黄瓜"情有独钟"的他",打算在国际空间站种黄瓜"。那么,在太空种出的黄瓜是什么味道呢?在太空种黄瓜需要何种技术?种出的黄瓜跟地球的菜园中出产的黄瓜的品  相似文献   

2.
据媒体报道,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目前与国际空间站已经成功对接,日本宇航员将替换美国宇航员加入国际空间站考察组。在太空工作期间,日本宇航员将试验一种新型的"无味"太空服,  相似文献   

3.
《中学生电脑》2007,(10):51
最近,第一位"太空教师"芭芭拉·摩根把国际空间站和"奋进"号航天飞机变成了课堂,在太空中完成了第一堂教学课。这节"太空课"气氛十分活跃,一个学生想了解宇航员是如  相似文献   

4.
“好奇”号火星车的成功登陆让我对太空又发生了兴趣。宇宙那么大,究竟隐藏着什么奥妙?宇航员到了太空怎么生活呢?最近,我采访了曾在国际空间站服役的美国宇航员洛里·齐奥,他给我讲了许多太空经历,  相似文献   

5.
<正>国际空间站是一个长期在近地空间轨道飞行、有人驻守的科研及观测设施。睡觉姿势无限制在太空失重状态下睡觉,听起来是件好玩的事,这意味着宇航员可以在居住舱内找一个角落,躺着、坐着、站着甚至倒立着睡。但在宇航员麦克·霍普金斯看来,太空睡眠的最大挑战,在于没有放松感,"在地面,我躺到床上,会立刻觉得放松,双腿如释重负。但在太空,你永远不会有这种感觉"。为此,一  相似文献   

6.
剑飞扬 《初中生》2013,(11):37-37
出门在外会十分孤独,尤其是在远离地球的国际空间站。如果有一款可爱、幽默、能说会道的机器人作为太空助手,是不是一种避免宇航员太空孤独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7.
<正>美国宇航员斯科特·凯利在太空连续生活340天,不久前重返地球,他迄今累计在太空生活了522天,成为在太空生活时间最长的美国宇航员。而俄罗斯宇航员瓦列里·波利则保持着在太空连续逗留最长时间的纪录——438天。长期在太空生活对人体会有什么影响呢?1.骨质疏松了在太空中,宇航员总是飘来飘去的,无须用自己的腿走路,也不用干一点儿"力气活",这导致他们会有一定程度的骨质疏松和肌肉无力症状,刚一返回地面几乎无法行走,要靠别人搀扶。虽然现在有专门的太空训练计划和器材,可是骨质流失的问题仍然存在。美国宇航局曾对国际空间站早期驻守  相似文献   

8.
空间站是一种大型载人航天器,是宇航员在太空长期工作和生活的家园。空间站发射时不载人,入轨后不能再返回地面。在空间站运行期间,由宇宙飞船或航天飞机运送宇航员和物质设备到空间站上,来完成宇航员的替换和物质设备的补给。空间站上有对接设备,可  相似文献   

9.
在太空失重的情况下,宇航员是如何称体重的呢?宇航员在空间站上称体重时,首先站在一个位于杠杆之上的踏板上,使踏板上的一根弹簧收缩,然后借助一种专门扳手的帮助松开弹簧,使弹簧发生振动.测量仪通过测量弹簧的振动幅度,即可测量出宇航员的体重.这种体重测量仪是俄专家专门为在太空工作的宇航员称体重而开发出的.早在1974年,前苏联宇航员在“礼炮3”空间站工作时就开始使用这种仪器测量体重.宇航员一般在太空行走之后,往往由于消耗大量能量而导致体重减轻2~4kg.然而国际空间站两名宇航员7月1日成功进行太空行走之后称体重时发现,他们的体重…  相似文献   

10.
希莫尼在俄罗斯宇航员陪同下,经过两天的飞行后抵达目的地.宇宙飞船与国际空间站成功对接.空间站的"主人"用热气腾腾的食物和茶水招待"客人",并庆祝希莫尼成为全球第五名太空商业游客.  相似文献   

11.
太空任务     
如果你看到有巨大而明亮的物体划过夜空,或许它就是国际空间站。来自不同国家的宇航员正在空间站上工作这张照片显示的就是一位宇航员,他正行走在太平洋400千米上方的太空中。  相似文献   

12.
2012年8月30日.美国国际空间站内,美国宇航员苏尼塔·威廉姆斯和日本宁航员彰彦,准备往太空空间站外安装一个设备。  相似文献   

13.
希莫尼在俄罗斯宇航员陪同下,经过两天的飞行后抵达目的地。宇宙飞船与国际空间站成功对接。空间站的"主人"用热气腾腾的食物和茶水招待"客人",并庆祝希莫尼成为全球第五名太空商业游客。面对摄像头,首次亲身感受零重力环境的希莫尼淘气地做了个倒立,而镜头中其他5名宇航员还保持正直站立姿势。  相似文献   

14.
在太空中,大部分垃圾会被回收利用,不可回收的垃圾则装入俄罗斯制造的回收舱中,在航天器重新进入大气层时被分解。宇航员在太空中每度过一个月,就会损失10%的肌肉和1%的骨组织。另外,由于失去了重力的影响,会有更多的血液进入大脑,人的脸也会变得浮肿。在国际空间站上没有冰箱或是冰柜,所有的食品都是脱水储藏或是在常温下不会变质的。在国际空间站上,宇航员的尿液有90%被回收。空间站只有一个卫生站,被设计得男女都可以使用。空间站的马桶是吸气式的。水是空间站里最紧缺的东西。为了节约用水,宇航员不得不使用特制的卫生纸巾解决个人卫生…  相似文献   

15.
2008年3月,美国宇航局(yǔ háng jú)启(qǐ)动"奋进"号航天飞机,7位宇航员携(xié)带"人形怪物"德克斯特乘机飞抵(dǐ)国际空间站——他们这次太空之旅(lǚ)的主要任务,居然是把双臂机器人德克斯特(Dextre)装(zhuāng)进空间站,任它太空耍酷。  相似文献   

16.
<正>3月28日凌晨,俄罗斯"联盟号"飞船在哈萨克斯坦的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成功升空。飞船上有三名宇航员,其中美国宇航员斯科特·凯利最受瞩目,因为他肩负着一项特殊使命,那就是看看长期太空生活究竟会对人类机体带来怎样的改变。按计划,斯科特将在国际空间站住满一年,创下人类太空生存新纪录,而他的孪生兄弟、同样是宇航员的马克·凯利则将留守地球。未来一年,这对天地相隔的双胞胎将接受科研人员的对照观察。  相似文献   

17.
漫步太空     
<正>“我最美好的回忆是用一只手吊在空间站上,然后将身体向前甩出去看地球。”宇航员吉姆·赖利绘声绘色地讲起自己在太空进行国际空间站建  相似文献   

18.
彭文 《初中生》2010,(3):88-88
人们经常用以比力气的两项趣味运动——拔河和扳手腕,在太空都难以进行。这是在国际空间站长期工作的宇航员们得出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新观点     
美国宇航局首位教师宇航员芭芭拉·摩根在国际空间站谈教师工作——宇航员和教师其实是在从事同样的工作。我们探索,我们发现,我们分享。作为教师,伟大之处在于教师是与学生们一起做这项工作;作为宇航员,伟大之处则在于他们必须在太空中从事这项工作。  相似文献   

20.
《中学生读写》2010,(8):140-141
日前,在国际空间站工作的日本宇航员野口聪一将他在距离地表40万公里外的太空拍摄到的地球景观照片向公众展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