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4 毫秒
1.
李秉德先生在教育学的很多领域形成了丰富的学术思想。他创立了教学的"七要素说",建构了完整的教学论学科体系。他认为教学论的研究要特别重视正确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在语文教学思想中,他提出了构建语文教育学的构想。他认为解决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两张皮"问题必须区分不同情况。李先生对教育无限热爱的情怀,对学习永不懈怠的追求,对学术深入研究的执着,对学生严慈相济的关爱,对人生老实做为的信念都给我们以深长的启迪。  相似文献   

2.
李秉德先生是新中国教学论、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小学语文教育等学科领域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在其工作与研究中,对我国电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也有诸多的贡献。1933年,李秉德先生在河南大学学习期间曾经翻译过这样一篇文章——《电影在中学学生的社会态度上所产生的效果》。在他主编的两本重要著作《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和《教学论》中都设置了有关"电化教育"的专  相似文献   

3.
李秉德先生以系统论为理论基础,开创了我国现代教学论的学科体系。"七要素说"立足于学校教学现象,是其教学论的核心思想。李秉德先生为首席专家的研究团队,从学生、目的、课程、方法、环境、反馈、教师等七个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出发,形成教学活动的运转机制,构建了中国特色的现代教学论学科体系,发展了教学理论。  相似文献   

4.
西北师范大学教学论博士点在李秉德教授主持下,就现代教学论学科建设问题进行了讨论。李秉德(教授、博士导师):自80年代,我国教育学术界随着国内整个形势的发展呈现出非常活跃的现象。关于教学论的研究,在原有基础上,根据本国国情,吸收国外的一些研究成果和国内的一些改革与实验,逐渐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  相似文献   

5.
李秉德先生(1912—2005)是我国当代教育界一位德高望重的著名教育家,是新中国教学论、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语文教育学等学科领域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李秉德先生1928年入河南大学预科,1930年升入本科,主学英文,辅学教育,次年改主修教育。1934年大学毕业后,受开封教育实验区主任李廉方先生之聘,担任"大花园教育村主办干事",从事"廉方教学法"的  相似文献   

6.
我国教育科研的先辈、德高望重的原西北师大校长李秉德教授于去年五月辞世,其时因我不在北京,未能目送先生仙去,实为一大憾事。而今,我重读先生宏著,深为感慨,特著文追思先生生前教诲,以志纪念。我从事小学语文教育研究50年。在上一世纪70年代,我在教育部召开的第一届全国教育科学规划会议上第一次见到了李先生。李先生谆谆教导,勉励我切实无私投入童蒙教育。李先生历数他在上一世纪30年代在河南从事语文教改的经历,企盼有人继承这一事业。1987年,在一次会议上,他特地为我写下一段铭言,赠我墨宝(见文首)。李先生在从事教育科研方面,范围很广…  相似文献   

7.
李秉德先生是新中国教学论、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小学语文教育等学科领域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在其工作与研究中,对我国电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也有诸多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李秉德先生在主编《教学论》过程中,提出了一系列教学论教材的编写思想:一是运用系统论的观点,构建完整的教学论体系;二是教材要注意吸收学科发展的最新成果;三是强调教学论教材的编写要理论联系实际,解决教育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四是强调编写一部优秀的教材,必须具备教学的适用性。这些思想是有中国特色教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李秉德教授是原西北师范学院院长、全国政协委员、甘肃省民盟常委、全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会长、甘肃省教育学会副理事长、甘肃省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于一九八三年十月十一日特邀到我院作了《正确处理高师教学工作中的几种关系》的学术讲座,对我院教职工很有启发意义,本刊特发表此文,以表达我们对李先生的感激之情。  相似文献   

10.
《当代教育与文化》2012,(2):F0002-F0002,F0003
李秉德(1912—2005),字子纯,我国著名教育家。早年留学瑞.士、法国。新中国教学论、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小学语文教育等学科领域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1981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全国第一批‘教育学科(教学论)专业博士生导I师。曾任西北师范学院院长,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  相似文献   

11.
论教学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论教学论●王嘉毅李秉德一、教学论在知识体系中的位置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论在知识体系中的位置也就是教学论与其它学科的关系问题。教学论作为研究教与学中有关问题的科学,它与各种知识均有一定的联系,与其它学科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关系。首先,教学论作为一门科学,作...  相似文献   

12.
进入新世纪的社会变革中,与此相一致,教学论学科也在经历着深刻的变革,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如何使这种变革化为一种现实的力量使教学论具有生命力,这不仅是过去20年的教学论研究带给我们的沉思,也是新世纪向教学论学者提出的挑战。为此,在教学论专业博士生导师李秉德、李定仁、万明钢三位先生的指导下,西北师大教学论专业的博士、博士生进行了“教学论学科建设时代课题”的笔谈,以促进教学论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进入新世纪的社会变革中,与此相一致,教学论学科也在经历着深刻的变革,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如何使这种变革化为一种现实的力量使教学论具有生命力,这不仅是过去20年的教学论研究带给我们的沉思,也是新世纪向教学论学者提出的挑战。为此,在教学论专业博士生导师李秉德、李定仁、万明钢三位先生的指导下,西北师大教学论专业的博士、博士生进行了“教学论学科建设时代课题”的笔谈,以促进教学论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进入新世纪的社会变革中,与此相一致,教学论学科也在经历着深刻的变革,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如何使这种变革化为一种现实的力量使教学论具有生命力,这不仅是过去20年的教学论研究带给我们的沉思,也是新世纪向教学论学者提出的挑战。为此,在教学论专业博士生导师李秉德、李定仁、万明钢三位先生的指导下,西北师大教学论专业的博士、博士生进行了“教学论学科建设时代课题”的笔谈,以促进教学论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进入新世纪的社会变革中,与此相一致,教学论学科也在经历着深刻的变革,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如何使这种变革化为一种现实的力量使教学论具有生命力,这不仅是过去20年的教学论研究带给我们的沉思,也是新世纪向教学论学者提出的挑战。为此,在教学论专业博士生导师李秉德、李定仁、万明钢三位先生的指导下,西北师大教学论专业的博士、博士生进行了“教学论学科建设时代课题”的笔谈,以促进教学论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进入新世纪的社会变革中,与此相一致,教学论学科也在经历着深刻的变革,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如何使这种变革化为一种现实的力量使教学论具有生命力,这不仅是过去20年的教学论研究带给我们的沉思,也是新世纪向教学论学者提出的挑战。为此,在教学论专业博士生导师李秉德、李定仁、万明钢三位先生的指导下,西北师大教学论专业的博士、博士生进行了“教学论学科建设时代课题”的笔谈,以促进教学论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进入新世纪的社会变革中,与此相一致,教学论学科也在经历着深刻的变革,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如何使这种变革化为一种现实的力量使教学论具有生命力,这不仅是过去20年的教学论研究带给我们的沉思,也是新世纪向教学论学者提出的挑战。为此,在教学论专业博士生导师李秉德、李定仁、万明钢三位先生的指导下,西北师大教学论专业的博士、博士生进行了“教学论学科建设时代课题”的笔谈,以促进教学论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进入新世纪的社会变革中,与此相一致,教学论学科也在经历着深刻的变革,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如何使这种变革化为一种现实的力量使教学论具有生命力,这不仅是过去20年的教学论研究带给我们的沉思,也是新世纪向教学论学者提出的挑战。为此,在教学论专业博士生导师李秉德、李定仁、万明钢三位先生的指导下,西北师大教学论专业的博士、博士生进行了“教学论学科建设时代课题”的笔谈,以促进教学论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李秉德是我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家,他既在教育学教学论专业和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专业卓有建树,也为我国的语文教育做出了重要贡献。这种贡献,既有实践方面的,也有理论方面的。他的语文教育思想体现在语文教育的众多方面,最突出的表现有小学识字教学思想、阅读教学思想和师范院校的语文学科教育思想三个方面。他在研究语文教育方面突出的特点是务实、客观和独立思考。  相似文献   

20.
“教学七要素”教学论学派是以李秉德先生为学术大师引领,以西北师范大学为学术阵地,以“教学七要素”说为理论核心观点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本土学派。在几代人的努力下,该学派学术研究队伍逐渐壮大,学术研究成果不断丰富,学派影响力持续提升,培养了一批引领中国教学论发展的新一代学术大师。“教学七要素”教学论学派呈现出鲜明的师承脉络,为中国特色教学论学科和学术体系发展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