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奥运会举重比赛章程规定各级以总成绩多少决定名次,单项不计名次。所以平均发展抓、挺两项竞赛动作显得十分重要。而抓,挺两项动作的技术结构相对比较,前者以技术为主,后者则突出力量。所以抓举只凭力量是很难举起一定重量的。而抓举的技术动作又比较复杂也较难掌握。抓举中,下蹲式抓举的技术又比箭步式抓举技术复杂,更难掌握。初学举重的青少年运动员,为了掌握复杂的下蹲式抓举技术应从简到难,先  相似文献   

2.
抓举是举重比赛中的第一个竞赛项目,又是一个技巧性很强的项目。抓举技术掌握得好,对增强运动员的比赛信心和取得比赛的最后胜利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近年来,一些基层体校的举重教练员,越来越不注重青少年举重运动员的抓举技术训练,特别是抓举中关键技术——“发力”动作的训练。本文通过对青少年膝上拉抓组合动作的训练研究,探讨改进抓举发力技术动作的方式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的目的,是运用生物力学的研究方法,对我国高水平的女子举重运动员的抓举和下蹲翻进行运动学比较分析,并对其力量的特点进行比较分析;此外,运用逆向动力学对两种技术动作的主要关节的净力矩进行了分析,为更深刻地理解抓举和下蹲翻动作的差异和力量特点提供参考的依据。本文研究对象是:参加2003年4月在河南平顶山举行的全国女子举重锦标赛的10名运动员。结论:本研究运用生物力学的分析方法,对举重的抓举和下蹲翻技术动作,在动作的结构、力量的特点以及关节受力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比较分析,对于更深一步地了解其动作的结构和力量的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优秀女子举重运动员抓举动作的动力学特点。方法:采用比利时产Footscan足底压力测试系统对四名优秀女子举重运动员的四次成功抓举动作进行分析。结果:(1)四人在抓举整个过程中,身体压力中心的左右波动幅度均大于前后波动幅度。其中发力阶段左右和前后波动最大,而下蹲支撑阶段和提铃阶段波动较小;(2)与其他阶段相比,下蹲支撑阶段的压力中心运动轨迹最小;(3)在抓举整个过程中,身体稳定性顺序为下蹲支撑阶段〉提铃阶段〉上举阶段〉发力阶段,阶段总压力差表现为发力阶段〉下蹲支撑阶段〉上举阶段〉提铃阶段。结论:四人在抓举过程中符合"近、快、低"、和下蹲"低、稳"的要求。付小娟需加强提铃和上举阶段身体的稳定性,郭晴和张茜需加强发力阶段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在女子举重训练中,抓举与高翻成绩呈比例关系,高翻与下蹲翻成绩呈比例关系,高抓与下蹲抓成绩呈比例关系。实践中还发现,抓举与借力推成绩有着非常近似的现象,关于两者的论述目前未见报道。本文试图通过对部分优秀女子举重运动员借力推在抓举中的运用进行实验对照,同时对调查数据进行相关分析,探讨两者的相互关系,为女子举重训练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运用录像分析系统,分析了我国优秀女子举重运动员的抓举技术,对抓举技术中的预备、提铃、发力、下蹲支撑、上举等5个动作环节进行了阐述,揭示该技术的生物力学特征,为运动员教练员提供可靠的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7.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我国优秀女子举重运动员主要专项辅助动作成绩与竞赛动作成绩进行相关研究。结果显示:主要专项辅助动作成绩与竞赛动作成绩具高度显著性相关;高抓、高翻借力推、宽硬拉成绩与抓举成绩,下蹲翻半挺成绩与挺举成绩直接相关;高抓、高翻借力推、下蹲翻半挺成绩共同作用影响抓举成绩;下蹲翻半挺、前深蹲成绩共同作用影响挺举成绩;主要专项辅助动作成绩受爆发力和绝对力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举重运动中,下蹲式抓举技术被广泛应用几十年来,抓举专项运动成绩得到了很大提高。尽管在研究与分析下蹲式抓举技术时,可将整个下蹲式抓举技术动作分为几个时期与阶段。但是,提铃发力后下蹲这一环节中的下蹲速度快慢与否,往往能对下蹲式抓举是否取得成功起到关键性的作用,这也是抓举技术中的关键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9.
举重抓举和下蹲翻运动学比较与用力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三维运动学的研究方法对参加2003年全国女子举重锦标赛的10名运动员的抓举和下蹲翻进行运动学分析并对力量的特点进行比较分析;运用逆向动力学方法对两种技术动作的主要关节的净力矩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膝关节角度在提铃离地时刻有显著性的差异;对力量参数回归分析表明,运动员抓举杠铃重量的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运动员所能够输出的最大功率,而运动员下蹲翻杠铃重量的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运动员对杠铃的作用力的积累过程;对于抓举和下蹲翻动作髋关节净力矩分析表明,对于抓举,髋关节最大净力矩与对应此时刻的髋关节角度呈负相关,而对于下蹲翻,髋关节最大净力矩则与所试举的杠铃重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优秀女子举重运动员抓举技术的生物力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三维运动图像分析手段对我国5名优秀女子举重运动员的抓举技术动作进行测试,通过对比分析不同运动员在抓举过程中各动作技术阶段(第一发力阶段、过渡阶段、第二发力阶段和惯性上升阶段)的时间比、杠铃上升高度比、做功比和平均功率等关键指标,揭示我国优秀女子举重运动员的抓举技术特征.  相似文献   

11.
举重、击剑     
G884.03 20015401对我国女子举重运动员年龄、体重变化与成绩变化的探讨[刊,中,I]/胡贤豪,毛传俊,强伟,王善良,马文辉,沙峰,杨志俊//中国体育教练员.-2001(1).-18-19表2(SML)举重//女子//运动员//年龄//体重//成绩//探讨G884.119 20015402运用膝上拉抓组合动作提高抓举发力技术的研究[刊,中,I]/张琦,陈孝明,于洪兵//中国体育教练员.2001(1).-32-34表1(SML)举重//抓举//发力技术//膝上拉抓组合动作//技术分析  相似文献   

12.
抓举是个连续不断将杠铃从举重台上提拉到两臂在头顶上伸直的快速动作,对身体各方面素质要求比较高。如何使一些从未练过举重的新手,尽快地掌握好抓举技术,并不断提高运动成绩呢?我们的具体做法是:一、学习抓举的完整技术,先从学习七个分解动作开始。正确、完整的抓举技术比较复杂,对于一个从未练过举重的新运动员来讲,要一下学会它是比较困难的。因此,我们在  相似文献   

13.
凡是为了建立正确完整的技术概念,改进提高和熟练抓举、挺举两项竞赛的训练,称之举重技术训练。在举重技术训练中,往往是由教练员先示范,后讲解向运动员输送信息。运动员用听觉、视觉、接受教练员的信息,用自己完成的动作应答教练员。教练员再注意根据运动员做动作的反馈,作出评价。如果运动员完成动作做得不好时,教练员又重复自己指示、并作必要的示范。如果运动员完成动作正确时,教练员就用“好”字来给予肯定。这样经过一次又一次地进行  相似文献   

14.
吴数德是我国最优秀的举重运动员之一,他曾八次打破青年和成年的抓举世界纪录,他的抓举技术动作受到国内外举重专家的好评。本文研究的目的是分析他在创128公斤抓举世界纪录时的技术,并从  相似文献   

15.
前言 举重运动员腿部力量训练主要是发展股四头肌和臀大肌,因为只有提高这两大肌肉力量,才能提高运动员的蹲起能力,在做下蹲抓、下蹲翻时才能站起来,举重运动员腿部力量大小与举重运动员专项成绩密切相关,举重运动员必须要有强大的腿  相似文献   

16.
本文比较了10名世界水平的举重运动员与26名一般水平的大学生运动员在完成抓举的提铃动作——从杠铃离地到把杠铃举过头顶,身体成下蹲支撑时的技术。采用影片分析的方法测量关节角度、身体重心位置和杠铃的位置。结果表明,世界水平的运动员比一般水平的运动员举起杠铃的高度都相对较低,在上举的一定时期,髋、膝关节屈曲较深,小腿与地面的夹角也较小,下蹲阶段身体下降较快。  相似文献   

17.
赵海燕 《精武》2012,(25):17-17,19
本文根据优秀男子举重运动员和一般运动员的抓举技术动作的对比,进行分析,得出优秀运动员的技术动作优势,为改进运动员的技术动作,提高日常训练水平,提供参考依据,通过对比,笔者发现,从整个抓举过程来看,优秀运动员每一个动作都要比一般运动员准确的多,能够最大程度的降低阻力臂,通过每一个动作的扎实完成,保证整个抓举动作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8.
研究运用三维运动学方法,获取评价抓举技术动作稳定性的量化指标,并对廖辉、石智勇等5名运动员8次成功试举与7次失败试举中每个特征时刻该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旨在从动作稳定性的角度分析抓举失败的原因。研究认为人/杠合重心与人体支撑面中心在前后方向的距离(两心差)是评价运动员抓举技术动作各阶段稳定性的重要指标,两心差越小,技术动作稳定性越强。抓举过程中运动员的两心差数值曲线呈现出双波峰双波谷的特点,较为合理的两心差变化趋势应该是:两心差于发力阶段初达到第一个波谷,惯性上升阶段初达到第一个波峰,于下蹲支撑初达到第二个波谷,杠铃速度最大时刻达到第二个波峰。大多数抓举试举失败都出现在接铃完成阶段,而下蹲支撑阶段两心差过大是导致运动员在接铃完成阶段无法对杠铃形成有效制动的重要原因。研究中成功试举在接铃完成阶段末两心差几乎为零;接铃完成末两心差过大,将导致运动员在上举时失去平衡。  相似文献   

19.
在近几年的举重教学训练改革中,举重界的同行们大胆采用了《半蹲挺》、《下蹲挺》、《全蹲挺》等比赛动作技术,少数运动员也创造过一些全国纪录、亚洲纪录的好成绩。这些动作技术虽有某些优点和适用性,但总的来看尤其是《下蹲挺》是利少弊多,不利于推广,不利于我国挺举  相似文献   

20.
1982年全国业余体校举重赛,在浙江海宁县举行。比赛中运动员专项成绩与身体素质有不同程度提高,令人高兴。但运动员的基本技术存在一定差距,应尽快提高。我们认为,对我国业余体校举重运动员,必须从小以统一技术规范进行授课与训练。本文对业余体校青少年举重运动员的预姿臀位稳定性问题,谈一些看法。预姿臀位技术的稳定性,是整个抓举与挺举动作的前奏。“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预姿臀位动作巩固、合理、准确,将决定青少年举重运动员的比赛成绩及今后发展,是极为重要的环节之一,不可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