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在小学阅读教学中如何强化语文基本功训练呢?笔者认为起码要遵循以下四条原则。 一、规律性原则 阅读教学除了要遵循一般的阅读规律、教学规律之外,特别是要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学生学习语言、认识事物的思维流程是:由语言文字的理解到思想内容的把握,然后到语言文字的再领会。也就是说,学生的思维由具体形象到一般抽象,通过语言文字的理解把文章读懂进而掌握文章的思想内容;然后再由一般抽象到具体形象,通过语言文字的表达形成领会文章的内蕴把文章读透。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无论使用怎样的教学方法都必须遵循这条最基本的原则。  相似文献   

2.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有两件事很重要:一是理解儿童。理解儿童的认知水平,做到循序渐进;理解儿童的兴趣需求,做到因材施教;理解儿童的学习路径,做到有的放矢。理解儿童,就是要把儿童放在心上,遵循儿童发展规律。二是理解数学。经历知识形成过程,理解数学概念;改变教与学方式,理解数学思维;沟通知识联系,理解数学本质。理解数学,就是要牢牢把握数学本质,遵循数学教育规律。  相似文献   

3.
关注概念教学加强数学理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概念教学是教师帮助学生打好数学基础的关键。概念教学应遵循科学性原则、思想性原则、启发性原则、渐进性原则等基本原则。数学概念教学应通过恰当的活动设计建构数学概念;通过类比推理自主探究数学概念;通过直观感悟降低概念学习的抽象性;让学生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概念的理解;在辨析中抓住概念的本质;站在系统的高度建构概念网络。  相似文献   

4.
创新意识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所强调的十大核心概念之一,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成为了数学教育的一项基本任务.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应遵循知识性原则、质疑性原则、主体性原则、民主性原则与求异性原则,可运用以下教学策略:培植知识生长点,孕育创新意识;鼓励质疑问难,萌发创新意识;大胆猜想验证,激发创新思维;坚持独立思考,培养创新意识;发展求异思维,强化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5.
特殊中职学生的数学教育已逐步向“获得进一步学习和职业发展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和技能”转变,同时强调学科思维、学科能力等多维度的培养。以“集合的概念”一课为例,从遵循智障学生认知特点,合理定位抽象水平;创设概念形成情境,体现学习循序性;显化概念建构方法,深入理解内涵;巧设数学探究活动,凸显学习主动性这四个方面对特殊中职学生数学抽象能力培育进行探索与实践,得出探查学生前概念、强化有效情境教学,培养数学阅读能力、突破语言能力障碍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数学学科的特点和当前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的常见问题,提出概念教学应遵循逐步体验原则和个体认知差异原则,引导学生经历概念形成的过程,并从营造自主探索的学习氛围、引导经历概念形成的过程、促进形成个性化的数学思考、重视自主领悟等方面不断改进概念教学的过程,提高概念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运算律"教学需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重视学生对数量关系间运算的自主理解,以及训练和强化理解的过程,并通过实践训练,完善知识网络,提升数学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8.
概念是思维的细胞,理解掌握概念是学生学好各门功课的关键。不少学生认为,化学这门课“一学就懂,一久就忘;粗看容易,细究就乱。”究其原因,不能不说是因为他们对化学概念认识模糊,从而导致无法深刻领悟化学知识而造成的。因此必须重视概念教学。要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化学概念,教师必须以心理学理论指导教学,要遵循形成概念的心理认识过程传授科学概念,具体做法是:一、研究感性材料,挖掘变式因素概念的形成需要有足够的感性材料。而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某一种科学概念,不仅需要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而且还必须运用变式规律将感性材料进行形式上的变换,使其中的本质属性保持恒定,而非本质属性时有时无,突出并强化材料中反映概念本质属性的东西。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时,对课本提  相似文献   

9.
小学生掌握数学概念是一个特殊的认知过程,教师需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概念并形成完整的概念体系。基于认知规律帮助学生建构数学概念需要制订目标,实现差异发展;直观感知,丰富概念表征;探究运用,把握概念内涵;整体建构,厘清概念脉络。在这一过程中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保证学生的积极情感,促进学生的真正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运动技能教学中教师应该全面理解新课程改革的精神,更新教学观念,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遵循运动技能的形成规律和教学原则,强化高中体育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每一位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非常重视数学中的基本概念。数学贯穿着定义→性质→运算→实际应用这样一个规律。要想学好,掌握住这个规律,首先就要对定义、概念充分理解和掌握。对于数学中的概念教学存在着两种方式:一是通过强化概念本身进行教学,二是分层次、多方面理解概念教学,二者都重视概念,差别在于前者提倡在教学过程中,认真讲清每个基本概念,强调学生注意理解、掌握、运用新的概念;后者提倡使学生先有感性认识,围绕概念逐步提出新问题,多方面使学生理解、掌握、运用新的概念。实际上,  相似文献   

12.
学生科学概念的形成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螺旋式上升过程,教师授课时应遵循学生的概念形成规律。模型建构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思维方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感知模型、建立模型、解释模型、优化模型,亲历探究过程,破除概念迷思,自主建构知识,逐步建立科学概念,促使学生对科学概念的认识从理解走向深刻。  相似文献   

13.
运算性质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小学生对运算性质理解是否准确,掌握是否牢固,直接制约小学生的运算能力,进而影响解决问题能力。在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认为,运算性质是比较机械、抽象,因而强调灌输记忆而忽视了自主体验,导致对运算性质理解不深,掌握不牢,更难以达到灵活运用。如何有效建构运算性质,笔者认为,一定要遵循学生建构数学概念的特定认知规律,重视深度感知,强化经历过程,注意经验同化,倡导多维运用,提升运算性质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初中数学教学中,将学生自主探究就可以找到概念本质的概念作为核心概念,并在构建理解的过程中强化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可以让核心概念伴随着数学思想方法共同形成.需要强调的是,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核心概念并不是指难教、难学的概念,而是指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的概念,因为在这样的概念教学中,学生的注意力有可能集中到数学思想方法的生成上.在实际教学中,核心概念的构建与数学思想方法的形成不能脱离,它们可以比喻为骨肉关系.  相似文献   

15.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中强调对基本数学概念和思想的理解与掌握。高中阶段的数学概念教学可以从前后知识的联系出发引入概念,引导学生经历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在运用中逐步理解概念的本质。  相似文献   

16.
本文章从项目教学的概念出发,着重论述了数据库应用技术项目教学的教学目标、设计原则、设计过程以及指导方案,强调了项目教学的目标是以发展学生的能力为本位,培养学生的相关职业能力和素养;在设计原则上遵循了项目开发的流程和开发过程中所需要的职业岗位;强调了在教学过程老师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变化,也给出了项目教学法的设计过程,最后给出了项目教学的评估方案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忠实是翻译中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强调译文能够完全传达原文的深层含义。概念流利强调目的语对原语概念的准确重构。因此,两者在忠实性原则上不谋而合。对李白《月下独酌》四个不同译本的对比分析揭示出译诗不管是在词汇、句法还是文化、社会层面都应与原诗概念底层结构相匹配,以符合忠实性原则,实现概念流利。  相似文献   

18.
设计最优化学习环境是面向21世纪的"适应性教育"所提出的要求,它有助于学习者形成"适应性能力"。OECD的研究认为,要善于提炼新学习的基本特征,这就是主动建构、自我调节、情境相依和协同努力。与此相连的新学习本质观主张: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应积极投身于学习活动中,持续努力,确保成功;重视学习者已有知识,强化知识组织,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与线索,形成一种完整的知识图景;遵循信息加工能力的限制条件,重视学习中动机、情感与认知的动态交互;培养学习者理解概念、通晓程序和自我调节的协调能力,致力于达到学习迁移的效果。为此,设计最优化学习环境的基本原则是:生本教学、自我调节;注重交往、善用合作;关注动机、情知相依;利用旧知、因人施教;富有挑战、减负增效;紧扣目标、不断反馈;学科融合和内外互通。  相似文献   

19.
反例在知识能力生成的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但可以强化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建构意识和创造能力。要重视反例的运用,这是让学生进行探究、比较、加深对概念认知理解的有效手段。反例的施教一定要遵循错误转化的原则,根据某些数学知识易致错的特点和学生认识过程中所处的不同状态,把握最佳时机。重视和体验反例构造的过程,不仅能将所学知识进行有效的整合,拓宽思路,活跃思维,而且能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辨别能力和解题速度。  相似文献   

20.
导数是微积分的核心概念,让学生理解掌握导数的概念是本教学设计的关键.在这节课的教学中,首先通过与导数形成密切相关的两个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导数概念的实际背景,经历导数概念的形成过程,学生通过“质疑——探究——体会——形成概念”的过程学习,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育观,本案例遵循数学概念教学发展的方向,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思想指导概念教学,体现了新的课程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