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牛晓蓓 《学子》2014,(9):35-35
一、认识语文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在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学中预设与生成在今天已演化为一对矛盾关系。一方面,语文学习的动态性、开放性决定了生成的多样性;另一方面,课堂教学前的预设是不可或缺的,它作为生成学习的基石,也是检验和反馈学生学习的重要依据。然而预设既是在动态的教学过程中设置步骤与目的,可是在动态的过程中,这些原本的预设通常会被打乱。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要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因此,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成了新课改积极倡导的教学形式,而传统课堂教学中的预设成功却日渐被人淡忘。实际上,这是对动态生成的片面认识。动态生成与预设成功两者是相互关联,相辅相  相似文献   

3.
陈霞 《广西教育》2013,(9):31-31
生成性教学即教师根据课堂中的互动状态,及时调整教学思路和教学行为。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体。语文教师要重视课堂的生成性。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相似文献   

4.
正一、认识语文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在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学中预设与生成在今天已演化为一对矛盾关系。一方面,语文学习的动态性、开放性决定了生成的多样性;另一方面,课堂教学前的预设是不可或缺的,它作为生成学习的基石,也是检验和反馈学生学习的重要依据。然而预设既是在动态的教学过程中设置步骤与目的,可是在动态的过程中,这些原本的预设通常会被打乱。于是,预设与生成在今天已演化为一对矛盾关系。我们必须直面这对矛盾,从教学的角度来说,要消除对立,保持统一;从认知角度来说,要使教学预设转化为生成。怎样实现这种"统一"和"转化",就是进入新课程的语文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初中语文教学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初中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水平,而"预设"与"生成"正是初中语文教学结构中重要环节。加强这一环节的设计可以有效地提高初中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增强初中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语文素养,促进初中语文教学的科学发展。一、"预设"与"生成"的关系"预设"与"生成"是初中语文教学结构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二者相辅相成,"预设"是"生成"的前提,"生成"是"预设"的呈现。教师要想利用教学中的"预  相似文献   

6.
吕水仙 《云南教育》2005,(13):35-3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要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因此,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成了新课改积极倡导的教学形式,而传统课堂教学中的预设成功却日渐被人淡忘。实际上,这是对动态生成的片面认识。动态生成与预设成功两者是相互关联,相辅相成的。  相似文献   

7.
新课标提出了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中,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必须抓住预设与生成两个最关键的环节。于是,如何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辩证关系,如何寻求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预设与生成相得益彰出精彩的解决途径就成为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教学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8.
梁晶 《湖南教育》2008,(5):24-25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语文学习的主导。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许多教师在学习活动中给了学生更大的空间,语文课堂教学较之过去有了更多的不确定性。部分教师认为,语文课堂的预设是教师的工作,而语文课堂的生成则是由学生完成的,因此,生成必须加强,预设则必须弱化。但教学实践证明。语文课堂的预设与生成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不能单方面地强调生成,而忽视预设。  相似文献   

9.
简单语文看似简单,其实离不开教师吃透教材,精彩预设,引导得法,营造智慧火花迸射的学习场,在"简单语文"的教学中,如何才能让简单的语文预设中收获富有个性、灵性的生成?那就是教学环节设计要简,教学提问预设要简,教学手段要简。  相似文献   

10.
简单语文看似简单,其实离不开教师吃透教材,精彩预设,引导得法,营造智慧火花迸射的学习场,在"简单语文"的教学中,如何才能让简单的语文预设中收获富有个性、灵性的生成?那就是教学环节设计要简,教学提问预设要简,教学手段要简。  相似文献   

11.
<正>《数学课程标准》提倡"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既重视学习的结果,更重视知识形成的过程"。课堂教学中,教师既要精心预设教学中的每个环节,又要重视课堂中的生成,并巧用生成,演绎课堂精彩。因此,在教育"以生为本"的今天,教学应该充分重视预设与生成。作为一线数学教师,更应该努力探寻教学中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平衡点,让精彩的数学课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学形成了新的预设与生成关系,一方面语文学习过程中结论的丰富性、过程的开放性和思维的多向性决定了生成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过程,具有不确定性和多样性,生成的结果是实际意义上的学习目标;另一方面对一定的生成(结果)来说,一定的预设是必不可少的,它是生成学习的起点,也是教师核验反馈信息和促进学生下一步学习的一个重要依据,而预设又意味着在动态生成过程中设置了固定程序和目标,于是预设与生成在今天已演化为一对矛盾关系。我们必须直面这对矛盾,从教学的角度来说,要消除对立,保持统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在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文章从预设学生、预设教师、预设文本和学生的生成、教师的生成等方面讨论了语文教学中如何达到预设与生成共精彩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课堂教学过于强调预设的作用而忽视生成的存在价值,使教学过程中重视知识与知识体系的灌输,而忽视课堂中能够生成资源,对资源不能进行适当的处理,造成教学效率的低下。新课改要求实行有效教学,打造高效课堂,因此必须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正确使用预设与生成两种手段,提高高职语文的教学效能。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要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活动中,预设教学目的常常会使教师不太关注教学过程本身,而把教学过程看成是预定计划或方案的简单体现,这样做的结果常常会使教学过程失去活力。动态生成是对教学过  相似文献   

16.
预设与生成具有统一的一面.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翼,缺一不可。预设体现教学的计划性和封闭性.生成体现教学的动态性和开放性.两者具有互补关系。教学既要重视知识学习的逻辑和效率.又要注重生命体验的过程和质量。从实践的层面来看,生成往往是基于预设.以预设为基础.是对预设的丰富、拓展或调节、重建。  相似文献   

17.
正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学过程中要教师重视监控学生学习的过程和学生真正进入学习的程度,也就是关注"预设"和"生成"。"预设"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特性,通常指教师的课前准备,也就是备课;"生成"是学生知识技能的达成、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教学的预设是必要的,而生成是必然的,只有预设与生成共舞,方能演绎精彩课堂。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让"预设"与"生成"真正互相融合呢?一、精心预设,为学生智慧生成启航  相似文献   

18.
在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中,如果只有预设而没有生成,学生的主体性没有被重视,是一种灌输学习;如果有了预设,并在预设中有所生成,就说明师生间有了较好的互动,这样的学习是有生命活力的学习。因此,教学的艺术有时可以简化为教师把握预设与生成的艺术。在预设中体现教师的匠心,在生成中展现师生互动的火花。  相似文献   

19.
孟凡虎 《文教资料》2005,(28):128-129
《语文课程标准》颁布实施以来,广大语文教师对阅读教学目标有了新的解读。对传统阅读教学过分强调教学目标的预设,他们提出了严厉的批评,认为阅读教学目标的预设造成了课堂教学的封闭,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生机和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刺激,使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中得不到充分发挥。他们提出要重视阅读教学目标的生成,认为阅读教学目标的本质是生成性而不是预设性。于是,语文教学实践中出现了“谈目标预设色变”情况,不少教师纷纷淡化阅读教学目标的预设,甚至不要教学目标的预设。强调教学目标的生成性是可取…  相似文献   

20.
预设性教学存在着单一的科学化取向,生成性语文阅读教学追求的是一种科学性预设与人文性生成的和谐共生。笔者主要从教学目标的表述、教学内容的取舍、教学过程的预设、教学方式的选择、教学评价实施几个方面探讨生成性预设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