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正>·主持人语·儿童的科学学习发轫于其身体与自然世界的直接相遇与建构的过程中,其身体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体。科学教学倡导儿童动手动脑学科学,动手即做的过程,动脑即思的过程。做是思的验证和表现,思是做的目的和保障。"做思共生"将儿童科学学习中外显的动手与内隐的动脑从认知发生与思维发展的角度表征为做与思,并尝试建构一种以具象认知为原型,以动作思维为支撑,以操作表象为纽带,以知行合一为特质,以动作技能为外显,以心智技能为内隐,以智慧学习为底色的科学教学形态。  相似文献   

2.
"做思共生"科学教学是学生动手动脑学科学的一种教学实践形态,其以现代知识论为导向,以思维发展理论、具身认知理论和经验学习理论为基础,体现的价值为身体在场的发现与转向,教学过程的完整与重塑,学科特质的嬗变与彰显。  相似文献   

3.
数学实验,是学生从"离身学习"到"具身学习"的嬗变的重要载体。数学实验基于"具身认知"的视角,凸显"做思共生"的内涵,拓展"学科育人"的价值,它不仅是一种教学策略和方式,更是一种教学理念与思想。  相似文献   

4.
“做中学”科学教育项目是基于“问题-探究”的教学方式,通过手脑并用,同向共进,以做促思,以思导做,进而提升科学教学的品质。本文剖析了“做中学”实践中动手与动脑的心智价值,分析了动手与动脑在时序排列上的价值取向,提出了正确运用动手与动脑的实践策略,对“做中学”项目的有效实践提供思路与借鉴。  相似文献   

5.
正现代科学教育提倡"探究",其指导思想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觉地、主动地探索,掌握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从中找出规律,形成自己的概念。可见,在学生的主动探究过程中,"动手"和"动脑"都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学生活动只是科学探究的外在形式,而科学思维才是探究的灵魂,没有思考的观察,不可能获得重大发现和规律性的认识。"动手"与"动脑"犹如"车之双轮、鸟之双翼",必须同等关注。我认为,在科技教育活动中以"思中做,做中思"为特征的思维参与过程,应该是"探究"活动中较易被人忽  相似文献   

6.
数学学科的核心在于培育学生的心智技能和理性精神。《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所提出的“三会”理念,体现了“离身认知”与“具身认知”两种学习范式的融合,以此达到身心合一的目标。教师从“离身认知”与“具身认知”相互融合,实现两种认知方式统一的角度出发,探索儿童心智学习模式的改进策略,通过创设情境场域、课堂场域、想象场域等丰富多元的具身学习场域,改进心智学习模式,有效促进学生数学高阶思维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小学数学实验项目是学生亲历"做"与"思",在动手做数学中进行数学探究或验证的学习历程.数学实验项目可以引领学习从单一走向多维,实现学习从抽象走向直观,促进学习从离身走向具身.在建构和实施过程中应从数学实验项目课程资源场域建设、数学实验项目课程内容研制开发、数学实验项目课程实施深度推进、数学实验项目课程评价多元指标四个维度进行深度实践,助推儿童学科核心素养生长.  相似文献   

8.
<正>科学素养的核心是探究,探究即为"动脑又动手,手脑相结合",动脑体现的是"思",动手体现的是"做"。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做"与"思"的有效结合能够促进个体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共同发展。在课堂探究中教师应有意识"还原"知识获取的"自然途径",为学生的"做"创设情境,再现"探索未知"到"发现真知"的过程,切实提高课堂探究价值。如果教师不能科学地引导,不能有效地创设,势必就不能激起学生深度的"思",缺乏了"思",  相似文献   

9.
基于"问题—探究"的教学方式的统一,探索简单电路的组成及内涵,旨在通过有层次的"做"来建构科学活动经验。该教学设计体现了"做中学""学中思""思中做"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动手与动脑中体会"做"与"思"的互利互惠、彼此交融、协同共进、同向共促的科学探究方式,使他们感受到探究中手与脑的通达,做与思的共生,心灵与手巧的互通共融。  相似文献   

10.
当代具身认知思潮强调身体的感觉和运动系统对思维方式的塑造作用。数学"慢教育"的本质是儿童生活经验的改造,突出具身认知的特点。数学"慢教育"下,具身认知复习课模式,借鉴了数学实验的"动手‘做’"特色,采用活动启动具身认知、实验引动具身认知、实践带动具身认知、行动推动具身认知的范式。  相似文献   

11.
"做思共生"能引导学生将"动手"和"动脑"密切结合起来,发展动手能力、探究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同时创设学生生活中熟悉的情境,使实验教具和问题生活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文中以苏教版《变色花》一课为例,倡导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在"做"与"思"相结合的教学过程中得到有效培养.  相似文献   

12.
<正>初中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时期,是小学与高中的过渡时期,是学生理解世界、形成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关键时期。与小学阶段相比,初中阶段的学习内容逐步深化、学科知识逐步系统化、学习难度逐步加大。初中生好奇心强,乐于探知,需要勤动手、多动脑,并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自信心。◆"做中学"理念顺应了初中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做中学"的教育理念顺应了初中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让学生通过动手动脑的探究方式,体验科学探究与实践的过程,形成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体验实践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当前的初中教  相似文献   

13.
科学实验是一个思维参与的过程,其核心是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和科学思维方式的形成。可是很多科学教师并不知道如何让学生去经历科学实验的思维过程。他们简单地认为做实验就是动动手,而所谓的让学生自己参与实验,让他们体验过程,其实是对动手与动脑的认识不清,忽略了动手的同时动脑也很重要。因此,在当前只有"做"而缺少"疑"和"思"的思维含量的科学实验课堂比比皆是。  相似文献   

14.
小学课程的学科基础性、综合性与实践性的特质让其学习与具身理论息息相关.实证性的课堂观察自然为课堂效度改观提供保障,对其课堂流程、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课程性质和课堂文化五个维度开展全方位深入研究、全面解析与科学理解,进而重构课堂,最终呈现"巢状"发展态势,进而构建师生平等和谐、学生自主自立、活动经历共存的动态开放系统,形成集动手与动脑协同,做与思融合,身体、心智与精神共生的多维联动的系统.  相似文献   

15.
正"做中学"是当前我国科学教育改革的一个亮点,是开展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对于达成素质教育目标、培养合格的四有新人具有重大价值。"做中学"作为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它有着鲜明的特点,强调学习方法、思维方法和学习态度的培养,注重幼儿自己动手、动脑和发现。在此基础上,以幼儿玩具做中学的实践研究为途径,在实践中力求让所有的幼儿有机会亲历探究制作玩具的过程,使他们在观察、提问、设想、动手实验、表达、交流的探究活动中,体验玩具制作的过  相似文献   

16.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组织学生经历科学、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与方法。通过动脑,培养学生的学习思维;通过动手,掌握探究的技能;进而让学生的科学学习思维和探究能力得以发展。  相似文献   

17.
“做思共生”教学是小学科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目前小学科学“做思共生”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以《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为依据,并结合深度学习的相关内容,提出了有效可行的教学策略,能够增强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实现小学科学“做思共生”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8.
声音     
<正>一口气读完专题"追求‘做思共生’的科学教学"(《江苏教育》2018年第1期),笔者感觉收获颇多。第一,"做思共生"的理论创生。"做思共生"根植于"做中学",融合具身认知理论、思维发展理论、杜威的儿童经验学习理论,极具科学学科特质,并为"知行合一"提供了新的注解。第二,"做思共生"的学科实践。"做思共生"关注身体的发现与转向,更  相似文献   

19.
具身认知理论强调学习中的具身体验与入心笃行,更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四史”教育内容的特殊性。本文通过明晰“四史”教育的意义,思索当下教育中的“离身”困境,进一步探究基于具身理论的认知转向,以“百年追梦复兴中华”单元的教学为例,探寻入脑入心的“四史”学习教育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20.
随着第二代认知科学的兴起,特别是具身学习理论的发展,“离身”状态下的教学设计日益受到化学研究者的质疑和挑战。“认知根植于身体行动,经验建构于具身交互”的观点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化学教学设计也开始从“离身”走向“具身”。由X市化学名师组成的研修坊,对“金属的锈蚀与防护”一节进行同课异构:分析与比较“离身”的教学设计与“具身”的教学设计对学生学习的影响,以期对化学教学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