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新 《收藏》2013,(3):18-27
今年是清翫雅集创会20周年,台湾鸿禧美术馆馆长廖桂英来电话说要再组织一次会员藏品展览(2009年11月,在廖女士的协调下,台湾清翫雅集会员的珍藏曾赴首都博物馆,参加了"海峡两岸重要藏家文物收藏高端展")以志贺,其中的书画部分,想要我写一篇评论文章。听到这个消息,我由衷地感到高兴。作为清翫雅集的荣誉会员,写文章理所当然,不能推托。  相似文献   

2.
开篇语     
张少华 《收藏》2013,(3):16
提起中国著名的收藏团体,台湾有清翫雅集、中华文物学会、聚英雅集,香港有敏求精舍、中华陶瓷学会和求知雅集,其中的清翫雅集是华人圈最有名的收藏家团体。清翫雅集成立于1992年,会员都是声名显赫的企业家,兼有大收藏家的身份,例如蔡辰洋、林百里、王定乾等,在艺术品拍卖市场上,他们一举手一投足,总牵动着一方艺术市场的神经。清翫雅集成立的20年间,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发生了巨大变化,文物及艺术品拍卖成交价屡攀  相似文献   

3.
潘文华 《收藏》2013,(3):17
"清翫雅集"为华人雅好艺术品的顶级收藏家所组成之团体。当初立名,引据明朝嘉靖年间书刊《清翫》为典,以收博雅之古风,而"翫"乃"玩"之古字,寓意观赏与研习。创始人暨第一任会长为蔡一鸣先生,当时有17名成员。清翫雅集经历任理事长及会员们的齐心努力与贡献,臻达今日规模。现有会员37名,荣誉会员5名。在会员家庭每月固定聚会,定期举办年度旅  相似文献   

4.
刁明芳  林美姿  李伟麟 《收藏》2012,(1):97-103
蔡一鸣,1928年11月生于上海,祖籍浙江湖州德清县。曾任中华文物学会理事长、"清翫雅集"创会会长。中华文物学会和清翫雅集是台湾最负盛名的收藏家社团,其成员都是声名显赫的企业家。蔡先生的收藏资历逾30年。其以家族的"乐山堂"为堂号,早年专注收藏历代名瓷,后来又倾心古代及现代书画。出版有《乐山堂藏瓷》和《乐山堂藏中国书画...  相似文献   

5.
清翫画缘     
王耀庭 《收藏》2013,(3):16-23
本刊上期重磅推出了"凝眸清翫雅集20年庆展"专题,受到读者欢迎。由于上期专题版面有限,本文未能刊载,故延至本期刊发。文章以清翫雅集会员的部分藏画为引证对象,探讨中国传统画论中的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6.
清翫画缘     
王耀庭 《收藏》2013,(5):16-23
本刊上期重磅推出了"凝眸清翫雅集20年庆展"专题,受到读者欢迎。由于上期专题版面有限,本文未能刊载,故延至本期刊发。文章以清翫雅集会员的部分藏画为引证对象,探讨中国传统画论中的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7.
施俊兆 《收藏》2013,(2):80-83
清翫雅集以中华文物、古董及珍玩收藏闻名于世,在海内外除了故宫博物院,向来没有其他团体或个人能出其右。于本届潘文华理事长的积极召唤下,这次清舐雅集20周年庆收藏展中更加入了油画及雕塑的项目,使得清阮雅集在中华文物及艺术收藏上的缺憾得以补足,进而使得这一次的收藏展成为有史以来凡举有关中华文物与艺术的展览中,  相似文献   

8.
潘文华 《收藏》2013,(2):17-17
“清翫雅集”为华人雅好艺术品的顶级收藏家所组成之团体。当初立名,引据明朝嘉靖年间书刊《清酰》为典,以收博雅之古风,而“酝”乃“玩”、之古字,寓意观赏与研习。创始人暨第一任会长为蔡一鸣先生,当时有17名成员。  相似文献   

9.
张少华 《收藏》2015,(7):122-124
在去年初秋于上海举办的第四届世界华人收藏家大会期间,台湾清玩雅集创会人蔡一鸣先生接受了本刊等多家媒体的采访,他以自身经历,将收藏家"自私"与"病态"的表现娓娓道来。2012年10月在台北历史博物馆举办的清玩雅集成立20周年庆收藏展,其藏品之精美与珍罕至今还令参观过的人们为之震撼。这些无私拿出个人珍藏参展,并贡献出自己秘藏珍宝的图片,使之结集成展览图录公开发行,让私家  相似文献   

10.
耿宝昌 《收藏》2013,(3):28-41
陶瓷器的收藏,台湾清翫雅集出类拔萃,为世所瞩目。今逢清翫雅集展出珍藏陶瓷器,可称是中国历代陶瓷的精华,它不仅再现了辉煌灿烂的中国陶瓷历史,也反映出至精至美的收藏品位。当我们品评鉴赏时,也为中国博大精深的陶瓷文化而骄傲和自豪。  相似文献   

11.
杨新 《收藏》2013,(2):18-27
今年是清舐雅集创会20周年.台湾鸿禧美术馆馆长廖桂英来电话说耍再组织一次会员藏品展览(2009年11月,在廖女士的协调下,台湾清舐雅集会员的珍藏曾赴首都博物馆,参加了“海峡两岸重要藏家文物收藏高端展”)以志贺,其中的书画部分,想耍我写一篇评论文童。听到这个消息。我由衷地感到高兴。作为清酝雅集的荣誉会员,写文童理所当然。不能推托。  相似文献   

12.
《收藏》2013,(2):16-16
提起中国著名的收藏团体,台湾有清酰雅集、中华文物学会、聚英雅集,香港有敏求精舍、中华陶瓷学会和求知雅集,其中的清甑雅集是华人圈最有名的收藏家团体。清酝雅集成立于1992年,会员都是声名显赫的企业家,兼有大收藏家的身份,例如蔡辰洋、林百里、王定乾等,在艺术品拍卖市场上,他们一举手一投足,总牵动着一方艺术市场的神经。  相似文献   

13.
梦斋主人 《收藏界》2010,(11):121-123
一文物收藏者有很多种,有的挥金如土,盲目追求藏品的经济价值,而从不着眼藏品的研究,做一个纯粹的"保管员",到头来换回满屋子赝品和次品,金钱上的损失不消说,精神上的打击则更甚,随着时间的流逝,他和他的藏品最终也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和记忆。另一种收藏家对心仪的藏品也是一掷千金而面不改色,但他们更注重藏品的文化品位和历史价值,不断地学习、淘汰,云芜存菁,藏品不多却几乎件件皆精,既保护了珍贵的文物,同时最终亦成为收藏大家。  相似文献   

14.
王晓海 《垂钓》2010,(11):83-83
20世纪90年代,因工作关系,笔者走访了十多个欧洲国家,看到了数量众多、跨越年代久远、艺术造型精美的中国文物。许多外国收藏家说:“有些藏品在中国一件都没有,如要研究这些文化,必须到它们的国家去观看。”  相似文献   

15.
群则嘉措 《收藏》2006,(5):88-88
由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主办各省市收藏组织协办的“CCTV首届全国赛宝大会(民间藏宝展)”,历时5个月时间,经国家级文物专家评定,从全国3万多件藏品中选出36件藏品进入赛宝节目,最终评出金奖3件、银奖7件、铜奖7件。中国藏学研究会研究员、西藏收藏家协会会长叶星生收藏的“释迦牟尼及八大随佛弟子”护经板在参赛的藏品中脱颖而出,获得金奖。  相似文献   

16.
韩康 《收藏界》2013,(9):45-49
2013年6月中旬在榆林市举办的"玉石之路与玉兵文化研讨会"上,收藏家胡文高先生带来了八十件藏品以供与会者观摩,引起了各位专家学者、与会嘉宾们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其间最为引人瞩目的则是一件琮式玉镯,据胡先生本人称,这件玉器是他由石峁遗址征集而来。  相似文献   

17.
张少华 《收藏》2012,(12):133-137
壬辰暮秋,清风和畅。2012年10月22-24日,来自世界各地的华人收藏家、艺术家以及业界人士660余人齐聚台北,假座喜来登大饭店举行第三届世界华人收藏家大会,群贤毕至,少长成集。此会在中华文化史上是继兰亭雅集之后最重要的当代文人雅集,是海峡两岸的一次文化交流盛会,更是全球华人收藏界最为隆重的一次世纪聚会。  相似文献   

18.
刘耋龄     
刘耋龄,1934年2月3日出生于上海,晚清四川总督刘秉璋的曾孙,其祖父为民国著名的银行家和收藏家刘晦之。虽然退休前的身份是上海工业大学的教授,但受家族影响,刘耋龄从小喜爱中国传统文化和古物收藏。近半个世纪以来,家族盛衰,世事无常,祖上的藏品也聚散无常,刘耋龄想尽办法保存了一部分,但他更用心的还是开拓自己的收藏天地。为了收到独一无二的宝贝,他的足迹遍布全国各地,结交了很多收藏圈内的朋友。功夫不负苦心人,现在刘耋龄已成为刘氏家族的第四代收藏家。他的藏品门类与其祖父不同,全是冷门,走的是一条独辟蹊径的路子。作为一个收藏家,刘耋龄非常低调,将其很多藏品,深藏密锁。偶有专家看到,无不惊讶,根本不相信这是他本人  相似文献   

19.
《收藏界》2006,(9)
为了向广大读者和藏家提供一次藏品展览交易、古玩信息交流的良好机会,值此《收藏界》创刊5周年之际,特在首都北京古玩书画城举办“首届中国收藏家古玩书画精品展”,现将展会事宜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20.
傅博 《收藏》2013,(7):118-121
沈阳故宫博物院收藏有一件乾隆款掐丝珐琅缠枝花卉钵,此钵体形硕大,并以造型独特、纹饰精美、做工精湛的特点,成为沈阳故宫博物院珐琅器藏品中唯一一件国家一级文物(图1)。沈阳故宫博物院珍藏着数万件文物,其中有珐琅器数百件,大多为清中晚期所制,在众多珐琅器制品中,以这件清乾隆款掐丝珐琅缠枝花卉钵最为著名。20世纪80年代,由国家鉴定委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