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我曾经在学校校长寄语中写道:“教师爱学生就是热爱自己的教育生命”,也曾以自勉的名义提出教师要“把教育当作一种责任来承担”,试图在强调爱与责任的重要。  相似文献   

2.
<正>"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作为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我深爱着我的职业,并把"努力做学生人生成长旅途中的贵人"视作自己的教育信条。身边的许多前辈用一生的情怀和行动招引着我们:一定要把教育当作一份沉甸甸的事业来做,唯有坚持潜心育人、专心致志,才能慢慢感受和品味教师职业别样的"幸福指数"。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由此可见,教育需要我们进行深耕细作,是一门慢的艺术。冷老师是我校接近退休年龄  相似文献   

3.
教育界前辈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教师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这就是说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要真正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需要很高的道德修养。忠于职守,敬业爱岗,忠诚于教育事业,应该是我们每个教师的标准,是自己对自己最重要的要求。我们每个人应当把培养学生当作自己生命的延续。能够站在如此思想认识的高度来看待教育,就一定会热爱教育,更会热爱学生。只有我们把教育视为体现自己生命价值和人生意义的工作,而不是将其作为一种简单的谋生手段,我们就会尽心尽力地培养学生,为教育奉献一生。那么,怎样才能不辜负“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光荣的称号,怎样才能完成党赋予的培养人才的责任,这是我们每位教师必须认真对待并要用实践作出回答的问题。我觉得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耐得住寂寞,甘于过清贫的生活,不去追求什么“轰轰烈烈”,不去追求什么“经济效益”,只要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设身处地的替学生着想,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就不失教师这一身份。我是一个有着31年教龄的老教师,怎样做一个好老师,怎样成为一个让学生喜欢、尊崇的好老师,一直是我奋斗的目标。通过多年的教学经历,我觉得好教师应该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4.
“我把电影当作一种表达方式,而不是职业,电影对我而言,是思想。”(基斯洛夫斯基)同理,一名优秀教师,应把教学当作一种表达方式,而不是职业。语文教育教学对你而言,是激情,也是思想。不珍惜这种权利,就是一种自我贬低。这同时也意味着,你,尤其是身为语文教师的你,没有浑浑器噩、随遇而安的权利。  相似文献   

5.
班主任是一种职业,更是一项事业。职业是谋生的一种专业劳动,要追求待遇和利益。事业是为社会的美好前景而从事的高尚活动,追求的是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若把班主任仅当成职业来做是永远不够的,还必须把它当作事业来做,只有把班主任工作当事业来做,才能做好班主任工作。班主任肩负着教育和管理学生的重任,要想把学生教育好,把班级管理好,必须不断地学习和探索,尤其是转变自己的工作理念,适应“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以人性化的教育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  相似文献   

6.
教师的幸福   总被引:58,自引:0,他引:58  
一、职业意识的转变我们传统上把教育 (此处仅指教师教方面的活动 ,本文中的“教育”有时指师生双方的活动 ,请读者根据上下文做相应的理解 )当作一种崇高的职业 ,是因为教师像蜡烛 ,像春蚕。“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烛成灰泪始干”被认为是对教师职业的形象概括。杨启亮教授在一次学术报告会上说 ,教师的职业境界有四个层次 ,一是把教育看成是社会对教师角色的规范、要求 ;二是把教育看作出于职业责任的活动 ;三是把教育看作是出于职业良心的活动 ;四是把教育活动当作幸福体验。他认为 ,前两个境界是一种“他律”的取向 ,后两者是“自律”取向…  相似文献   

7.
赵倩  许卓娅 《早期教育》2000,(15):37-37
爱动脑筋思考自己教学问题的教师,总是比只知道“埋头苦干”的教师进步得快。这是因为爱动脑筋的教师把自己的工作和学习当作研究对象,他们积累的经验是经过自己反复思考,更合理更合规律的经验;而只知埋头苦干的教师仅把工作和学习当作自己应该去做的事情,他们积累的经验是随意  相似文献   

8.
“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花的事业是甜美的;但是让我做叶的事业吧,叶是谦逊地、专心地垂着绿荫的。” 身为教师的王杰一直把泰戈尔这句名言当作自己的座右铭。工作20年来,她心无旁骛,专注于教育事业,用心体会着绿叶的幸福。但是,即使做绿叶,她也要做最绿的那一片,不是为自己的荣耀,而是为了教师的责任。  相似文献   

9.
田爱琴 《陕西教育》2008,(11):29-29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中说:“要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心全部奉献给他们。”热爱和理解学生是教师特有的一种职业情感,是良好的师生关系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因素。我们只要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学生自然也就把老师当作亲人,同时还要学会用孩子的视角看待问题,这样,他们就会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你的教育。  相似文献   

10.
赵立 《中国教工》2009,(12):25-27
“工会是为职业服务的,代表的是广大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这就是使命;把他们的利益当作自己的利益来想,把他们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情来做,这就是责任。”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个青年教师,虽然“名师”这样的目标距离自己还很遥远,但自己的身边有许许多多优秀的教师,耳濡目染之中,自己对名师也有了初步的感悟:名师就是把教书育人这样看似平凡的事情当作事业来做!这也是我自己要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陆岩 《甘肃教育》2008,(19):15-15
教育工作不仅仅是一项职业,更是一项事业当我们把教师这一职业当作事业时,我们就必须要有敬业奉献的精神和关爱学生的爱心。敬业是事业成功的基石。从事教育事业就要热爱这个事业,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说过:“谁要没有强烈的感情,就不会有强烈的志向,也不能够热烈地把这个志向体现于事业上。”因此,教师必须拥有恪尽职守的“敬业”精神,唯有这样,我们的工作才能落到实处,做出实效。  相似文献   

13.
一、自主性。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人,他们的发展要通过自我设计、自我构建、自我努力才能实现。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每一个学生都渴望发展,因此,教师不能只把他们看作教育对象,而应该引导他们成为自主教育的主人;不能偏重他律,而应该注重自律,使学生内因发热,由“要我做”变为“我要做”,以此来突出德育的“自主性”。如开展“给自己下个命令”活动,让学生针对自己的缺点,根据自己的发展愿望给自己下个命令。  相似文献   

14.
在不少人的眼里,享受似乎就是吃喝玩乐,自然和教师挨不上边。其实,享受并不等于吃喝玩乐,教师也不能不讲一点享受。问题是,教师应该追求什么样的享受,怎样去享受。享受学习我们正在创建学习化社会,学习已成为教师最重要的工作。面对来自教育理念、教育手段和教育对象的挑战,教师理应把学习作为自己的“职业底线”和“职业习惯”,并学会在学习中享受其乐趣。1.要善待学习。据调查,目前在部分教师中存在着一种怪现象,就是只教书不读书或基本不读书,只要求学生学习而自己不愿学习。尽管不少教师“述而不读”、“述而不作”、“述而不研”,却依…  相似文献   

15.
祝郁 《上海教育》2006,(5A):49-49
作为校长,一定要把教育当作是自己的一份事业而不是一种职业来看待,这需要校长对教育有着良好的情感基础和思想准备。  相似文献   

16.
职业与事业     
有个教育界的老前辈对我说,我们要把教学工作当作事业来做,而不要把它仅仅当作职业。听了这话,我沉思很久,感觉含义很深。  相似文献   

17.
最近突然发现周围很多人在议论"教育简单得只剩下考试了"这一话题,并且质疑"我们的教师怎么了?只管教学,不做教育,就知道将考试当作自己的武器"。很显然,这是把属于中国基础教育的普遍问题加到了我们的一线教师身上,认为他们是想当然的"应试教育"缔造者。教育只剩下"考试",到底谁之责?这好像是一个不简单的命题。提出这个疑问后,我就感觉到了教育的责任与沉重。  相似文献   

18.
教育潜伏着危机,我们处在危险之中,这是我们教育现状的准确写照。面对危机和危险我们应作怎样的思考与选择呢? 首先要分析原因。(1)我们的传统教育文化可以说是一种为政权服务和“无为”的文化。从本质上讲,我们历史上从没把教育当作社会生存的必需,只作为统治阶级巩固其权力的手段。长期来,我国知识分子形成了一种清高“无为”的传统思想。自己从不把自己当作社会的重要力量去认识社会、改造社会。而是甘愿作统治者的奴仆。统治者需要时,拼命为其服务;不用时,就游山玩水。这种思想影响,不能说已经根除。(2)中国近代战乱多,教育欠帐也多。从军阀混战一直到民国时期都是兵荒马乱,接着又是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稍有喘息又“十年内乱”,我  相似文献   

19.
陶行知先生曾经告诫从事乡村教育的教师“要把整个身心奉献给三万万四千万农民””心里要充满农民的甘苦,“才配担负改造乡村生活的新使命”。陶行知先生还针对不少乡村教师把这一职业当做一件不得已而为之的事,缺少“敬业”精神而指出,教师要怀着赤子之心,兢兢业业,奉献毕生精力于教育事业,而他自己也亲自走进乡村,创办了如晓庄乡村师范学校、山海工学团等教学典范。 时至今日,当师范生面临毕业分配时,师大学生总是想方设法往文化密集的大城市、大学钻;中师生则拼命往县城、中心校挤。他们宁愿在众多高个儿中做矮个儿,也不愿到矮个儿中去做带头人,更谈不上把知识能力奉献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然而,村校虽小,却是“庙小乾坤大,天高日月长”。因此,陶行知先生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不需要我们挂在口头上,而要我们落实在行动之中。  相似文献   

20.
无论古今中外,教师都是一份无私奉献的职业。因而,自从踏上三尺讲台的那一天,我就把“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句话深深地烙在心里,我告诫自己要做一个爱的使者,把师爱的阳光洒向每一个学生的心田,用自己的爱心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快乐成长的天堂,让孩子的世界因为有了教师的这份爱而变得精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