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在进行"光的直线传播"一节的教学前,教师常会布置学生制作一款简易小孔成像演示器——在易拉罐的底端开一小口,在另一端开口处封上塑料薄膜(见图1)。该演示器的优点在于制作简单,便于开展学生的学习活动。但在使用过程中,笔者发现其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为了使实验明显,该实验须在暗室中进行,虽然效果较好,但因使用了大量蜡烛,导图1简易小孔成像演示器  相似文献   

2.
用量筒制作虹吸式多嘴泄水器和独嘴溢水杯,是笔者基于量筒组装方式而制作的低成本实验装置.现作如下介绍,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3.
高中人教版教材只简单介绍了静电除尘原理,未提供演示实验,学生将信将疑。为提高教学效果,笔者制作了一款"静电除尘演示器",受到了好评。一、实验器材铁架台、试管夹、细铁丝、长弹簧、导线、硬质玻璃管、三极管、电阻、黑白电视机行输出变压器、蚊香、电池、用塑料瓶制作的漏斗。二、实验装置及说明1.按图1所示电路图自制高压发生器。图中L1,L2,R1,BG和磁芯变压器B构成振荡电路,BG为振荡  相似文献   

4.
1)教具的简单结构。由底座、支架、表盘、指针四部分构成。2)教具的辅助材料。蜡烛、细铜丝、橡皮条、细棉线、火柴等。3)教具的原理及使用方法。①用点燃的蜡烛烘烤细铜丝,细铜丝受热膨胀延长,在与之相连的橡皮条的拉力作用下带动指针转动(从0°→90°方向)。②熄灭蜡烛,细铜丝因冷缩短,细铜丝牵动指针复位(90°→0°方向)。4)教具的特点说明。①制作廉价。②演示效果明显。③突出教学重点,解决难点。5)演示器装置(图1)。固体热胀冷缩演示器@谢会秋$富裕县进修学校!黑龙江富裕161200  相似文献   

5.
题目 震惊中外的“1 1·2 4”特大海难事故中的“文舜”号沉船已于 2 0 0 0年 6月 1日打捞出水 ,船体的打捞采用的是“浮筒打捞法” ,如图 1所示 .潜水员把若干个灌满水的浮筒拴牢在沉船两旁 ,然后启动空气压缩机将空气压进浮筒把水排出 ,浮筒就把沉船拉离海底 .若船体近似为一个长方体且与海底紧密接触 ,在已知船体质量 (M千克 )、每个浮筒质量 (m千克 )及体积 (V米3 )的情况下 ,还需要知道或测量哪些物理量 (不考虑大气压强的作用 ) ,才能粗略地计算出至少需要多少个浮筒才能将沉船拉离海底 ,推导出浮筒个数的表达式 .( 2 0 0 0 ,山东…  相似文献   

6.
2011年3月底,著名的考古学家理查德斯带着女友贝斯特尼和另外8名科考队员,来到了东太平洋塞班岛附近海域,准备打捞海底三百多米深处的一艘古代沉船。在确定了沉船的准确位置后,理查德斯便带着贝斯特尼和一名叫格克曼的队员,潜到了沉船所在的海底。他们决定先深入沉船内部。格  相似文献   

7.
一、问题的提出通过多年的初中物理教学,笔者感觉在学习电与磁这一章时,教师要做的实验比较多也比较零散,在复习时学生会对三大现象及应用也特别容易产生混淆。为了突破这些难点和易混点,笔者特别设计了"电与磁多功能演示器"。演示器的突出特点是制作材料易得、制作成本低、使用的综合性强,能满足教师教学和学生学  相似文献   

8.
2011年3月底,著名的考古学家理查德斯带着女友贝斯特尼和另外8名科考队员,来到了东太平洋塞班岛附近海域,准备打捞海底三百多米深处的一艘古代沉船。在确定了沉船的准确位置后,理查德斯便带着贝斯特尼和一名叫格克曼的队员,潜到了沉船所在的海底。他们决定先深入沉船内部。格  相似文献   

9.
教具装置图 如图1所示,演示器由电动机驱动的转动盘、磁片和磁性书写板等组成. 特点和用途 特点:利用磁性书写板显现物体做曲线运动的轨迹,实时记录质点在任意时刻速度的方向,提高演示现象的可见度.用途:用于高一物理"曲线运动"一节的演示教学,演示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在任意时刻速度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去年12月22日11时30分,在海底沉睡了800多年的古沉船——"南海一号"终于随沉箱从30米深的海底首次浮出海面,"南海一号"整体打捞是一个史无前例的创举,极大的提高了水下考古的科技含量,是对国际水下考古的一大贡献,它开创了世界水下考古的新时代."南海一号"打捞涉及到相当多的物理知识,为了  相似文献   

11.
限流电路与分压电路是高中物理教材中的重要内容 ,在各类考试中也经常出现 .但学生对这两种电路的理解并不深刻 .为了帮助学生对这两种电路的性能、特点及用途有较全面的认识 ,笔者特意制作了该演示器 .1.演示器的结构图 1、图 2所示分别为演示器的正反两个面板 ,正   图 1           图 2面是限流器电路 ,反面是分压器电路 .在两个面板中 ,E为电池盒 ,S是开关 ,R为变阻器 ,V是电压指示器 ,Rf 是负载 .2 .制作和组装(1)底座采用质地坚硬表面平整的木板或其它合成材料 .尺寸为 5 0 0× 10 0× 2 0 mm.(2 )面板用三合板做成 ,…  相似文献   

12.
全日制普通高中化学第一册第二节的实验1—1内容为测试不同溶质的水溶液的导电性,并比较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的强弱。原实验装置(图1)存在机体笨重、安装复杂、操作不便、易相互碰撞以及交叉污染等缺点。为此,笔者制作了“灵便型电解质溶液导电演示器”,较好地克服了原实验装置的缺点。该演示器具有重量轻。操作灵活简便,演示效果明显等优点.深受师生欢迎。  相似文献   

13.
正笔者利用手头易得材料制作了一台"简易天平"来定量测量安培力,在教学中收到了较好效果。该演示实验的特点有3个:一是可定量研究安培力F与B,I,L的关系。二是该装置利用单根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的原理研究安培力。三是可验证安培力的方向。一、实验装置其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4.
水顶球     
一、背景简介 为满足新课程教学的需要,笔者对"水顶球"演示器进行了改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本装置是依据水压产生的原理而设计的,主要是为教学演示使用,通过观察"水顶球"这一有趣的物理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激起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的愿望.在初中<科学>第七册(上)的教学参考书中介绍了一种演示该现象的实验装置,但该装置需要使用高压气筒,而且操作上不易控制.与此相比,本装置设计制作非常简单,现象明显,持续时间长,操作和携带方便,成本低廉.  相似文献   

15.
为了使学生能够直观地观察到飞机机翼的升力作用,我们设计了机翼升力作用演示器,该演示器具有材料简单,制作容易,效果明显的特点。现介绍如下。1实验装置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图1机翼升力原理演示器2制作方法a.取厚2.5cm,长15cm,宽6cm的泡塑一块,...  相似文献   

16.
托里拆利实验是初中物理教学中必做的一个重要演示实验 .此实验必须向细长的玻璃管中灌装水银 ,手要接触有毒物质 ,操作既不方便又浪费时间 ,还容易引起水银四处溅溢 ,既损失了水银 ,又造成环境污染 .为了克服这些缺点 ,笔者对原实验演示器作了如下改进 ,效果很好 .图 1托里拆利演示器一、演示器的制作( 1 )如图 1所示 ,制作一个颈长为 90cm左右的分液漏斗 1来代替托里拆利管 .制作方法是在分液漏斗下端接一段普通的托里拆利管 ,接口密封 ;( 2 )用有双孔瓶塞的广口瓶 3代替原演示器的水银槽 ,广口瓶中装入足够量的水银 ;( 3 )一孔插长颈分…  相似文献   

17.
正化学实验往往会发生一些副反应,甚至污染环境。如在做九年级"燃烧的条件"实验时(图1),由于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而导致室内白烟(即五氧化二磷固体小颗粒)弥漫,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生成有毒的偏磷酸污染空气,影响师生健康。为此,笔者制作了两种燃烧实验器,实现了有害物质少排放、零排放的效果,使实验现象更清晰、更直观。一、制作探究燃烧条件实验器1.教具装置图教具装置图见图2。  相似文献   

18.
硫化氢是一种没有颜色而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有剧毒,做硫化氢气体性质实验时,易造成环境污染。为解决这个问题,笔者研制了“气体系列性质投影演示器”,应用于教学后,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现介绍如下。一、装置构造见图1。二、制作材料用2mm厚度的有机玻璃板粘制而成,粘合剂为氯仿。图1气体系列性质演示器的构造1橡皮塞2出气孔3球形漏斗4接缝5进气管6导气尖嘴7玻璃球8乳胶管9弹簧夹10橡皮囊11反应容器12底座三、实验操作1.按图2将仪器和药品装好后并用凡士林密封接缝,保证不漏气。2.打开弹簧夹,托起橡皮囊,让…  相似文献   

19.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贴近生活,理论联系实际的综合题不断涌现.本文以两道中考题为例,分析解题的基本方法步骤,供参考.例1(2000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题)震惊中外的"11·24"特大海难事故中的"大舜"号沉船已于2000年6月1日打捞出水.船体的打捞采用的是"浮筒打捞法"(图1),潜水员把若干个灌满水的浮筒拴牢在沉船两旁,然后启动空气压缩机将空气压进筒把水排出,浮筒就  相似文献   

20.
原子和原子核这一章的实验比较少.为了丰富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我们用发光二极管制作了链式反应模拟演示器.该模拟演示器生动直观,教学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电路见图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