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阅读文本为范例,引领学生关注文章体裁,解密文本构思,渗透精妙写法,训练写作技能,培养写作问题。以读学写,厚积薄发,真正实现“作文”和“阅读”的完美融合,让学生在快乐阅读中学会写作,在写作表达中体会快乐。  相似文献   

2.
叶圣陶先生有个形象的比喻:“阅读是吸收,正像吃饭吸收营养一样;写作是表达,如同把吸收的营养倾吐出来。”新编的义务教育教材。系列性强,并与学生的生活规律、认知水平贴近,所以搞好阅读教学就可以为作文教学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作文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难点,也是学生语文学习中遭遇的最大困境。每每老师布置作文总会招来学生一片惊呼:“又要写作文啦,痛苦啊。”而老师阅读批改学生作文也不是那么愉快的一件事。一个总体的感觉:我们大多数的学生,写作记叙文,流于平淡,过程不突出,形象不鲜明,文字不生动,感情不动人;写作议论文,乏于深刻,概括性不强,论点不鲜明...  相似文献   

4.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作文教学要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作文里去。”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可见,读和写是相辅相成的,犹如一对孪生兄弟。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而阅读也是作文构思创作的重要渠道之一。综观文学史,大凡国内外著名的作家、文学家除深入生活、观察生活外,都有大量阅读书籍的嗜好。可见,要指导小学生写好作文,就必须重视指导学生的阅读,从中吸取写作养分,激起情感,生发灵感,掌握写作文时所必需的知识、方法、语感,蓄积写作动力,以起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写作过程是一个以学生为主体从积累学习、内化吸收到创意表达的一个渐进过程,然而中学作文教学的低效现状不免引起我们的疑虑:作文可以通过短期模板套路训练达到“目标”,考场作文可以通过某些技巧训练轻松取胜。作文教学如此“有章可循”源于教师对教学目标的急功近利,本文通过陆九渊“自立自得”的教学思想对中学语文写作教学的启示,从彰显学生主体、回归生活情景、反思批判阅读三方面对语文写作教学改革作理论上的探析。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学的两大主题是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是每个语文教师的追求。其实它们之间可以互通,只要找到一座桥梁,阅读可以促进写作,写作可以提升阅读。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即可见阅读对于写作的重要。今人也有一言:“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这虽只是一种调侃,其实,笔者以为,此言只要改动两个字——“天下文章一大堆,看你会借不会借”,也可成为今天作文教学的有效方法之一。关键是我们要做好“借”的文章。此言中的“借”,乃“借鉴”之意,“借鉴”与“抄袭”自然不同。[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王敏 《教师》2012,(15)
作文需要生活的积累、大量的阅读、付之于长期的写作实践;作文在“三校生”高考中占据着语文成绩的半壁江山,其重要性显而易见。鉴此,作为边疆职业中学的语文教师,要意识到:我们的学生语文基础差、写作底子薄弱,他们还需要老师的赏识、帮扶,才会逐渐远离“模仿”这根拐棍,进入写作的愉悦氛围之中。写作只有立足于现实生活,从生活中找到“我”,找到那个人、那件事,作文才会有真情实感,学生才会提高写作能力,才会摆脱作文“四不像”。即从赏识中模仿写作,在生活中提高写作。  相似文献   

8.
程茗 《教学考试》2023,(19):69-74
<正>“学习性写作”即“通过写作学习”,倡导写作者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正在学习的内容。这是让写作成为学习的一种工具,也是写作教学史上的一次革命。高中语文统编教材中的许多单元任务都安排有“学习性写作”,引导学生将写作与阅读行为相结合,并根据需要选用合适的写作形式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和见解,不断提升独立阅读能力。下面,本文着重探讨“学习性写作”之“发散阐释性写作”作为学习工具的实施策略。一、必备知识提要及例证:发散性思维、  相似文献   

9.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教学要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本文从实际工作出发.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就如何运用挖掘阅读资源提高学生写作素养谈点自己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0.
针对当下作文课堂出现的“题目+范文”“情境+活动”“教写作技法”“教师不在场”“伪在场”“过度在场”等散点化、套路化教学现象,采用“实验分析”“个案探寻”“过程复盘”的方式,研究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写作训练中的“单元组合”“作文升格”“读写结合”“学生习作真实度与参与度”等内容,大力提倡并加强三大“单元作文”训练,即课堂上的任务写作、三个年级的创意写作、课上课下相结合的随笔写作,旨在解决新课标提出的“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等理念的落实问题。  相似文献   

11.
作文时,学生常常感到无啥可写,难以下笔。究其原因,除积蓄不足、写法不熟外,主要还是缺乏创造性思维能力。叶圣老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表达”。“阅读和写作,吸收和表达,一个是进,从外到内,一个是出,从内到外”。若缺乏创造性思维,阅读,便无法广泛地吸收;即使胸有积蓄,也不能很好地表达出来。所以,语文教学要注重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12.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是吸收,写作是表达,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学生从阅读中汲取营养,利于学生从读学写,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这也是作文教学的基本途径。读和写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只有大量阅读,勤写勤练,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读写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至关重要的内容。小学语文新课标对作文教学提出了总目标:“能具体、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可是,很多学生一提起写作文就犯愁,费尽心思,绞尽脑汁,也不知道该如何下笔,一些学生因此而对写作失去了信心。作为语文教师,可以从四个方面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4.
“大纲”提出 :“作文教学要和阅读教学紧密结合。”“在作文教学中 ,要指导学生灵活运用在阅读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室崔峦同志也说 :“在我们语文教学中 ,一方面要加强阅读教学 ,另一方面要加强读写联系 ,做到读写渗透 ,读写结合。”阅读和写作是两种相互联系而又有所不同的能力。读写如何结合 ,才能科学有效地引导学生轻松写作呢 ?我经过摸索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  一、加强阅读 ,从读学写  传统的教法也注意让学生练习作文。但是 ,学生作文水平也没有提高多少。如何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这无疑是我们教师所面…  相似文献   

15.
“作文教学可以把学生教聪明,也可以把学生教愚笨。”到底应该如何教学生写作文,怎样引导学生走出“怕写作文”的困惑,使学生能够真正地爱上写作,将写作当成表达自己感受、展露个性才华、享受创造乐趣  相似文献   

16.
孟忆 《广东教育》2006,(4):61-62
目前不少学生写作中仍是“一苦一难一糊涂”:作文前苦于无可炊之米。作文时难在辞不达意,作文后糊涂于修改方向。怎样解决学生这一写作烦恼呢?笔者在多年的高中作文教学实践中.尝试用“鼓励广泛阅读。充实素材宝库”,“指导课外多练。写出真我个性”,“合作探究改评.师生课堂互动”的方法进行写作能力的提升训练。觉得不失为提高学生写作素养、让学生会写乐写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7.
高考语文试题中,除了文言文阅读理解难度相对较高外,写作也是一个让很多考生都头疼的事情。然而,作文又是高考语文试题中占分值最大的一题,可以说高考语文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文成绩的高低。面对学生作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写作素材及技巧,帮助他们克服作文恐惧症,提高作文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8.
从信息论的观点看,阅读是获取信息,写作是输出信息。叶圣陶先生曾说:“所谓阅读实得法,阅读是吸取,写作是倾吐。”“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叶老的教育思想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领会到写作技巧,并用学到的知识去写作,逐步提高,最终达到“不需要教”的目的。因此教师应结合阅读教学,找准契机渗透写作指导,才能达到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上写道:“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阅读与写作既有相对独立性,又有密切联系。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大文豪苏轼曾说过:“劳于读书,逸于作文。”书读得多,知识才能丰富广博,写起文章来才能左右逢源文采横溢。  相似文献   

20.
在作文教学中,常听到学生叫苦“作文难”。怎样改变这一现状呢?孔夫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知识如此,写作文亦然。爱因斯坦也曾有过名言:“兴趣和爱好是最大的动力。”从中可以看出: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是写好作文的关键。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呢?我觉得下列几种方法不妨一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