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96会考作文要求考生按所给条件自由命题,运用描写、记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现方法完成作文——记叙一件事。作文要求给了考生较大的自主权,只要考生认真审题、拟题并恰当选材,运用初中简单记叙文的记叙要素等知识,并把它和高中复杂记叙文的记叙、议论、描写、说明、抒情等表现手法相结合,用通顺流畅的语言准确地把自己以往亲身经历的一件或喜或悲、或大或小,既可以是令人震惊的,也可以是平常而具有深意的事完整写出来,就可以较好地完成这次会考作文考试,取得理想的成绩。作文答卷结果证明:对于这样的作文要求和作文考试,考生…  相似文献   

2.
半命题供材料记叙文是材料作文的一种方式。它以规定的材料为题材,提供相应的不完整题目,要求考生根据内容加以补充后进行作文。1995年高考小作文就是这种类型。它要求考生阅读寓言诗《鸟的评说》,然后任选诗中的两种鸟,展开想象,以《××与××的对话》为题,写一个200字左右的对话片段。题目“××与××”并未明确限定写作对象,要求考生根据叙写的内容恰当地补上,可以写“麻雀与燕子”,也可以写“黄鹂与鹦鹉”;“对话”描写则明确了文体必须是记叙文。这种灵活多变,不拘一格的命题  相似文献   

3.
<正>高考是一种竞争,作文是其核心阵地。从三十多年的高考作文分析可见:一是高考作文对考生作文能力的考查是全面的。尽管从某一年或某几年的高考来看,高考作文对考生作文能力的考查是有所侧重,如连续几年考议论文,但从整体上看,记叙、议论、说明等各种文体的写作能力都是高考作文所要考查的。从作文的类型上看,有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作文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写作能力训练,不能因为某种文体考查得多或少而有所偏爱,更不能企图猜题、押题。二是高考作文试题作文要求的束缚越来越小,考  相似文献   

4.
在近年的高考作文中,大作文以材料性的议论文为主线,所给材料往往是一段文字或一两幅漫画,在材料作文的征作上,选点、展开是两个重要环节。一、关于选点的问题首先要持之有据。所谓有据是指所选角度必须是原材料涵盖下的某一视角,它不能与原材料相停逆。比如1995年全国统一高考作文题:“阅读寓言诗(乌的评说》完成32‘33题。麻雀说燕子是怕冷的懦夫……33题是根据《乌的评说》自选角度,自拟恁目,联系生活实际,展开议论,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议论文。”这则材料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选点立意:(豆)从评论的对象看:鸟们是评说别人…  相似文献   

5.
正为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和写作能力,由北京市文联主办的"东方少年·中国梦"新创意作文大赛已成功举办三届。这项全国性、公益性的赛事,受到了全国中小学师生和家长的热烈支持,成为了参与人数多、影响大、效果好的文学性赛事之一。第四届作文大赛分为命题作文组和文学创作组,请参赛者选择其中一个组别参赛。具体通知如下。一、征文题目1.命题作文组(1)小学组:《分享××》或《××分享》。自拟题目,写一篇600字以内的记叙  相似文献   

6.
从2000年开始,一些地方中考作文取消了对文体的限制。作文命题由文体的“限制”到“不限”,有利于考生写作水平的发挥,受到了老师和考生的热烈欢迎。但是,有的同学在写作“文体不限”的作文时却反而无所适从。例如某省有一中考作文题要求考生围绕“尊重”这个话题,自拟题目,自定文体,写一篇作文。结果有相当一部分考生的作文写得有点不伦不类:前面看起来纯粹是在说理,很像议论文;接着陡然一转,说我想起这样一个故事,于是就开始详细地讲故事,俨然是记叙文;接下来便“啊!……”直抒胸臆,又像是抒情散文。整篇作文,中心松散,真像“杂文”。这样的一篇文章,且不说文体上是个大杂烩,就内容而言,说理没说透,记叙没记清,抒情不酣畅,岂能得高分?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这些同学的各类文体知识薄弱,平时缺乏这类作文的训练;另一方面,还与不能正确领悟“文体不限”这一作文要求有很大的关系。其实,对“文体不限”我们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理解:第一,动笔前,同学们有灵活选择文章体裁的自由,也就是每一个同学看到文题后应尽可能选用自己擅长的方式来写。擅长记叙、描写的写记叙文,擅长论辩的写议论文,擅长抒情的写散文等。如有一中考作文试题《朋友》,考生结合自身写作实际和生活体...  相似文献   

7.
前些年高考考的是话题作文,因而中学的作文训练差不多都是紧紧围绕着话题作文来进行。而话题作文又不大讲究体裁,"文体自选",只要内容结合了话题就行,于是,同学们大都选择写那种记叙不像记叙、议论不像议论、抒情不像抒情的"散文",有很多同学甚至  相似文献   

8.
今年我市中考大作文题,属命题作文。要求考生以《这就是生活》为题写一篇记叙文,适当使用议论或抒情,既有一定难度,又是考生应该能够做到的。题前一句提示语“每个人都以不同方式感受生活,每个人对生活也有不同感受”,这提示考生选取熟悉的生活材料加以记叙,并写出自己的感受。从作文阅卷情况看,得分高的学生,多是对生活的感受深切,或记了感人至深的事,或写了丰富多彩的生活场景,或在记叙中反映了对生活的深刻认识。一位考生具体记叙了自己生活中委屈、喜悦、痛苦、悔恨四个真  相似文献   

9.
康鸿 《甘肃教育》2020,(2):186-186
话题作文一直是近几年来中考作文的主要形式,但是,有相当一部分考生对"话题"以及怎样写"话题作文"不大清楚,胸无成竹。所以,在这方面给学生予以解说和指导,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也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一、话题作文及其特征话题作文,即围绕一个话题,寻求可以直接描述或议论的对象,通过对话题的认识,运用联想、想象、辩证的思维方法,运用记叙、议论、描写、抒情、说明等表达方式写出来的文章。  相似文献   

10.
阅读寓言诗《鸟的评说》,任选诗中的两种鸟,展开想象,以《××与××的对话》为题(例如《麻雀与燕子的对话》、《黄鹂与鹦鹉的对话》等),写一个200字左右的对话片断。(20分)  相似文献   

11.
高考作文不仅考议论文,考查形式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多年来也多次考查记叙文,结果,因为高中语文训练多侧重议论文,学生反而忽略了记叙文,表现为形象思维能力差,缺乏想象力,缺乏记叙文谋篇布局的结构能力。以全国卷为例,1990年考玫瑰园中小姑娘争论时的肖像描写,1991年《关于圆的想象》,1992年街头小景,1993年考梧桐树下父子三人对话续写,1994年考《尝试》,1995年考关于《鸟的评说》的鸟的对话描写,1997年写背同学上学情景,1998年补写《妈妈只洗了一只鞋》的片断,1999年《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可以写成科幻小说。10年来,记叙文考了9次,其中小作文6次,大作文2次,文体不限1次。由此看来,记叙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作文能力,值得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的高考作文,不管是话题作文、材料作文,还是命题作文,命题人都要求考生“文体自选”。但是,由于受网络作文、新概念作文以及学生追求个性等因素的影响,许多考生在文体上力求所谓的新奇怪异,以致没有一个明确的文体概念。非驴非马,不伦不类,四不像。如有的考生写记叙文,编述故事但记叙的要素不齐备,文章朦胧晦涩难懂。有的写议论文,引用事例过于烦琐冗长,不会概括。议论不像议论,记叙不像记叙,说明不像说明,主次不分,本末倒置。这样文体不明的作文,即使符合题意,得分也自然是比较低的。  相似文献   

13.
吴培光 《现代语文》2003,(11):28-29
犤作文题犦三年的初中生活,你肯定有着许多新起点。也许是学习上的点滴进步,也许是思想上的一次变化。在起点面前,有些人勤奋努力,拼搏进取,享受人生的乐趣;有些人徘徊犹豫,咀嚼生活的苦涩……请你以“起点”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要求:1、自拟题目2、文中注意在记叙的基础上适当议论抒情。3、文中不得出现暴露考生身份的人名、地名。犤解析犦这是一道记叙性的话题作文题目,写好此次作文,须注意以下几方面:一、选材遵循驾轻就熟的原则。初看这个题目时,考生可能会感到自己有多个起点可写,可究竟哪一个才能成为作者作文的材料,又…  相似文献   

14.
今年高考作文题:“以‘尝试’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700字。”采用命题作文的形式,考查考生的记叙能力,这恰是近年来复习迎考中常被忽视的内容。今年的题目出得好。记叙能力是写作能力的基础,考查记叙能力能较好地检测出学生的语言表  相似文献   

15.
据报载,由于1991年高考试题难度减低,考生成绩比去年有较大提高,语文学科也是如此。但使一些阅卷老师感到不解的是,今年高考作文是常见的供材料作文,两个作文试题都不难,何以作文高分不多,多数考生成绩不佳呢? 今年高考作文试题分大小作文。第35题要求考生写一篇200字左右的想象作文。试题举满月为例,对考生提出了五条明确具体的要求。按理说,描写自然景物属于对初中学生的写作能力要求,《语文教学大纲》就要求初中二年级学生“写记叙文,有  相似文献   

16.
1994年全国高考作文题《尝试》,采用命题作文形式,要求考生写一篇记叙文。绝大部分考生反映文题设计好,限而不死,活而有度,无论在主题确定、题材选择、写作技巧的表达——记叙、描写、议论、说明、抒情的综合运用上,都有相当的灵活性。大至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小到家庭生  相似文献   

17.
连续两年的高考作文都是写读后感,于是便引起了人们对这种作文形式的普遍注意。虽然人们的看法并不完全一致,但大体上是持肯定态度的,认为这两年的高考作文题出得好。首先从内容来说,去年写《读〈画蛋〉有感》,主要是针对中学语文教学现状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出的,强调要打好基础;今年写《读〈毁树容易种树难〉》,又是针对近年来在落实知识分子政策中的问题出的,着重谈培养人才和保护人才。这两个方面的内容都切中了时弊,对考生很有教育意义和鼓舞作用。其次,读后感这种形式,对考生来说,既要读,又要写。去年读的是一篇以记叙为主的文章,今年读的是一段议论  相似文献   

18.
一、题眼结构辨别上的失误。86年,福建中考作文题为《我和小人书》。题目的结构是并列式的名词短语,考生只要抓住既是题眼又是连词的“和”字做文章,一般不会走题的。可惜不少人却掉以轻心,瞧不起一个“和”字,在作文过程中,不知不觉以“的”代“和”,题旨一变,内容全歪。于是出现了:“我的小人书有一千多本,有《三国演义》、《水浒》、《岳飞传》……”等偏题现象。今年半期考,本地初二年级考的作文题是《世上不只妈妈好》,本文题眼是“不只”,试题形式为逆向思维构思法。但不少考生因听惯了流行歌曲,头脑转不过弯来,偏在“只有”上作文章。有的干脆写只有“爸爸好”、“奶奶好”……令人啼  相似文献   

19.
标题教学的实践与思考江苏高邮市中学钱士宽近几年高考作文,多数是自拟题目的材料作文,这常常使不少考生伤透了脑筋。笔者近年连续多次参加高考作文评卷,发现许多考生作文虽写得不错,但因标题问题未能得高分。1995年的高考作文《鸟的评说》是个隐喻性的材料,拟题...  相似文献   

20.
胡锦 《语文天地》2016,(1):59-60
《江苏高考考试说明》对作文文体有这样的要求:能运用适当的文体样式,写记叙类、议论类和抒情类的文章。但是,在高考作文中,文体却基本上呈现一边倒的现象,绝大多数考生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议论类的文体,究其原因,考生感到议论类文章容易把握结构思路,况且教师在平时训练中都重点指导议论文写作,认为议论文有模式可循。而事实上,学生的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