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田皓 《娄底师专学报》2006,(4):85-87,130
地方普通话是带有方言特征的普通话。地方普通话中有的词与普通话的词形同义异或义同形异,这些词是词语失误的主要对象。规范地方普通话中的词语失误,应删除地方普通话中与普通话无对应词的词,用普通话词替换地方普通话中的不规范词,调整词语的语序、词根和词缀。  相似文献   

2.
学校是推广普通话工作的前沿阵地,教师则是这项工作的带头人。教师在推广普通话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应提高教师队伍的普通话水平。  相似文献   

3.
普及普通话,已经成了全社会的共识,而社会又把学校作为推广普通话的圣洁殿堂。林林总总的推普活动都在向我们传达一个信息:如今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笔者所在的学校是城镇小学,从理论上说,学生普通话水平自然不必担忧。可自从担任省普通话测试员以后,我更多关注到学生的普通话使用情况,总觉得学生讲普通话时字不正,腔不圆,而且有许多不规范的方言和土语。他们只能发出普通话的音,但不具备普通话特有的声、韵、调美感,达不到标准普通话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普通话是教师的职业语言。国家教委、语委规定 :师范院校的毕业生普通话应达到一级或二级水平。方言区的学生语感差、方音重 ,普通话水平低 ,急需通过教育和训练提高语音质量 ,达到规定等级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亳州方言区考生普通话水平为考察对象,调研分析了亳州地区考生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现状,探讨了普通话测试成绩不理想的原因,并指出推广普通话和提高普通话测试成绩的策略,以帮助亳州方言区考生更好地学习普通话,提升普通话的运用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6.
普通话水平测试是推广普通话工作的一个有效工具。大学生却在这一测试中呈现出考与用的分离。说明高校里普通话的学习和普通话水平测试已然本末倒置。方言、流行语以及错误的语言习惯和语言意识都成为影响现代大学生学习普通话的重要因素。所以高校推普工作应有可行的方法改变大学生学习普通话的现状,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结合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以及普通话水平测试的配合,才能让大学生的普通话学习成为有效的掌握而不是应试。  相似文献   

7.
普通话水平测试是推广普通话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是加大普通话推广力度,使推广普通话工作逐渐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重要途径.自国语[1994]43号文件<关于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的决定>颁布以来,社会各界推普上作有了实质性进展,普通话水平测试有了量化标准,普通话学习也有了依托和目标.  相似文献   

8.
施燕薇 《丽水学院学报》2003,25(3):56-58,78
以松阳人说普通话时所表现出的地方性现象为例,从松阳话的常用词汇语法中去寻找松阳普通话和标准普通话的差异点,探索解决方言普通话向标准普通话转化和提升的方法问题。  相似文献   

9.
当前,普通话的推广虽已如火如荼,但多数人仍存在认识上的不足。本文就此阐述了什么是普通话,以及普通话和方言的关系,并对地方普通话对推普的积极作用给予了肯定,提出推普应坚持走学校推普与社会推普相结合的老路,更应有所创新。  相似文献   

10.
高校师范专业肩负着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师资的任务,在推广普通话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促进普通话培训工作,高校师范专业应该积极推广宣传普通话.在此,结合高校师范专业推广普通话的现状,提出推广普通话的对策,以促进高校师范专业普通话的推广.  相似文献   

11.
师范院校担负着培养合格教师的任务.是国家推广普通话的首要阵地。高校普通话培训和测试是“推普”活动中重要的一环。根据师范院校近年来普通话测试情况分析。地方高校普通话的培训工作还需要在以下四个方面继续加强:矫正发音习惯,攻克方音难点;提升学生识字水平,增强规范读音意识;强化语流音变训练,培养普通话语感;加强思维训练,明确努力方向。为了促进普通话测试和培训工作,地方高校应该积极推广宣传普通话。  相似文献   

12.
针对目前我国大力推广普通话的现状,作为国家省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作者就普通话水平测试员的基本素质 问题提出自己的若干观点。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广州话和普通话的接触日益加强,产生了一种由广州话向普通话过渡的过渡语——“广式普通话”,即带有广州话特点的普通话。语言接触对语言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的演变有一定的影响,“广式普通话”在词汇语法方面受到的影响尤为明显,而对受到广州话干扰而产生的“广式普通话”的分析,对语言规范工作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4.
论高师普通话的教与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普通话是一门技能性高、实践性强的课程。高师普通话教学课时少任务重(每位高师生必须在毕业前达到普通话等级标准)。因此研究和探讨普通话教学规律和方法,提高学生普通话水平,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本根据高师普通话教学的特点,结合个人普通话教学和测试的体会,从“教”和“学”两个方面对高师普通话教学的规律和方法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5.
推广和普及普通话对促进各民族、各地区经济文化交流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普通话水平测试是测评学生普通话能力的考试。民族地区高校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情,因材施教,提高普通话的教学水平,营造良好的普通话教学氛围。  相似文献   

16.
贾晓玲 《现代语文》2010,(7):131-132
本文对普通话教师不良教学行为的若干表现进行了剖析,对普通话教师的教学进行了思考。纠正这些行为,对推广普通话、提高普通话教学的质量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7.
普通话水平测试给普通话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的逐步展开,一方面对普通话教学的成果予以检测,另一方面,也给普通话教学工作的进一步开展以多方面的启示。本文从普通话水平测试实际出发,分析了目前师范院校普通话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普通话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为配合高职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普通话课程建设应在提高学生普通话水平、满足学生通过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基础上,以全面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为终极目标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9.
"地方普通话"是标准汉语普通话的一种地域变体,它是各方言区的人们在学习与使用标准普通话的过程中,受方言母语的影响而讲的一种带有不同程度的地方口音的、不甚标准的普通话。在探讨地方普通话的特点基础之上,分析产生地方普通话的原因,指出其在语言习得过程中的重要性及意义。  相似文献   

20.
随着时代的发展,全民的知识水平上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在这种形势的引导下,普通话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出来。因为只有操一口相对流利甚至字正腔圆的普通话才能与他人毫无障碍地交流。且"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对于为人师表,肩负着教书育人,力求在将来为国家输送杰出人才的重要历史使命的师范生而言,普通话的重要性更加不言而喻。通常情况下,作为师范生,普通话水平以二级乙等为基本起步,如果选读的是语文专业,则要求更加严格——需达到二级甲等。普通话测试时师范生的必经考核,从中可看出其普通话水平和讲台之间的距离,以便查缺补漏,除此,它也能对普通话教学自身带来诸多启示,本文以此为侧重点,以展开浅析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