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职业教育学及职业教育的研究取向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职业教育学的形成和发展需要有特定的研究方法或研究范式,即遵循工作过程的逻辑对职业教育进行研究,采用任务分析法和功能分析法;需要有独特的研究内容或研究领域,即以职业为研究的逻辑特点,以技术、技术知识为研究的主要领域;需要有独立的概念体系.而对职业教育研究取向的关注,应主要考虑本土取向、实践取向和范围取向问题.  相似文献   

2.
借鉴知识社会学"知识人"假设,以教师、知识与研究三者关系为逻辑起点,构建教师"知识人"多维角色:知识的生产者、阐释者与转化者,并以此分析美国"教师研究"思想,即教师研究作为实践探究、作为教学识知方式、作为社会探究.研究发现,知识转型的历史力量是美国"教师研究"思想蓬勃发展的不竭动力;教师应该成为知行合一的"知识人";"探究"最终应成为教师自身经验与教育目标、社会文化及价值有机融合的方式与过程,成为教师了解自我生命个体、实现专业认同及社会福祉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逻辑起点是构建一个科学理论体系的出发点。明确区域教育研究的逻辑起点,不仅可能而且必要。区域教育研究的逻辑起点与教育学的逻辑起点既有"共源"之处,也有不同的个性特征,因此,可以说,区域教育研究的逻辑起点是"聚集在特定空间的教育活动"。"聚集在特定空间的教育活动"是区域教育最简单、最基本的现象,与区域教育历史的起点有着内在的一致性,是区域教育一切矛盾的"胚芽",作为逻辑起点,它符合科学思维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袁丹 《教育导刊》2014,(1):18-20
校本课程知识选择在现实中表现出种种困顿之象,其主要表征为价值判定的科学主义取向、过程预设的技术主义取向、目标预期的功利主义取向。校本课程知识选择的人文转向势在必行,其实现路径主要为课程知识选择价值标准的改造、逻辑起点的转换以及行动过程的整合。  相似文献   

5.
高校德育以人为本价值取向的特性,决定其必须以生命关怀作为逻辑起点;要从时间维度上兼顾学生生命的现在和未来,在空间维度上关注学生生命表达的丰富和生命体验的获得;还要以学生生命意识的教育、健康情感的培养和生命质量的提高,作为实现生命取向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6.
构建以工作知识为起点的职业技术教育学理论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工作知识是职业技术教育的主要内容,其独特的性质需要与之相应的独特的制度和体系相配合。工作知识是职业技术教育学的逻辑起点,基于工作知识可以推演出实践取向和价值取向两个框架体系,最终构建出独特的职业技术教育学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7.
教育学以"教育"活动作为逻辑起点具有研究对象与逻辑起点重合的缺陷,相应地教育技术学以"借助于技术的教育"活动作为逻辑起点也具有同样的问题。对教育技术学的逻辑起点的认识只有当教育技术学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才成为可能,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处理好逻辑起点与研究起点、历史起点的关系。最后,作者提出了重新认识逻辑起点的问题及其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南京市69所学校开展的课程研究进行再研究,结果发现,以学校为主体的课程研究特点鲜明:其内容具有校本化的逻辑起点,其方式具有范式转型的意义,其目标具有明确发展价值,其意识具有本土文化自觉。但同时也存在着研究的问题意识不足、研究方法的规范性不够以及研究理论基础与实践操作多为"嫁接"的现象。为解决这些问题,可以在研究内容上聚焦有核心发展价值的问题、研究方法上重视实证分析、研究取向上立足本土实际,提升课程研究的本质。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南京市69所学校开展的课程研究进行再研究,结果发现,以学校为主体的课程研究特点鲜明:其内容具有校本化的逻辑起点,其方式具有范式转型的意义,其目标具有明确发展价值,其意识具有本土文化自觉。但同时也存在着研究的问题意识不足、研究方法的规范性不够以及研究理论基础与实践操作多为"嫁接"的现象。为解决这些问题,可以在研究内容上聚焦有核心发展价值的问题、研究方法上重视实证分析、研究取向上立足本土实际,提升课程研究的本质。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比较教育研究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也面临一些挑战,主要表现为:在一定程度上欠缺知识建构的批判力;欠缺研究结果的解释力;欠缺专业领域的聚合力.比较教育学科要获得新的突破,有必要从深层次上把握这个学科的本源,将“异文化情境中的教育问题”确立为比较教育研究的逻辑起点.从这一逻辑起点出发,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比较教育研究应该是以问题为导向的研究;比较教育研究应该是基于证据的研究;比较教育研究应该是充满文化精神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