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法国大革命结束的时间,中外史学界看法众多,难成共识。在我国,以热月政变作为大革命结束标志比较普遍,人教社出版的教材和教参也采用了此观点,但是都没有作详细的分析和解释。为此,笔者查阅了一些资料,作如下分析,供同仁参考。首先,热月政变前,雅各宾派采取一系列措施,较为彻底地摧毁了封建制度,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任务。经济上,从1793年6月3日到7月17日,由雅各宾派控制的国民公会颁布了三个土地法会,规定把逃亡贵族的土地分成小块,用十年分期付款的办法出售给农民;把几百年来被地主夺去的村社公地按当地人口分给农民;无条件地废除封建义…  相似文献   

2.
本通过对热月政变及热月党人政策的分析,认为热月政变并不是法国大革命的结束,而是使革命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然后再通过对拿破仑执政后的对内政策以及对外政策的分析,提出革命不仅应包括夺取政权,而且也应包含夺取政权后初期的巩固。并进而认为不应将拿破仑帝国排除在法国大革命进程之外,拿破仑帝国是法国大革命的最后阶段,即巩固阶段。  相似文献   

3.
高中历史教科书勘误一则高一历史教科书上册《大事年表》中列出“1792法国热月政变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此说与史实严重不符,与教材正文第56页“法国资产阶级革命高潮过去了”的说法亦自相矛盾。“高潮”决不意味着革命的结束。单就历史教材本身以后所涉及到的...  相似文献   

4.
《历史研究》1979年第七期,发表了刘宗绪同志“试沦热月政变的性质”一文,对半个多世纪以来在苏联史学界(包括我国史学界)被视为定论的“热月政变是反革命政变”的观点提出了挑战。《世界历史》1980年第三期,又发表了余小慎同志“关于热月政变的性质问题”一文,对刘文的观点表示“不敢苟同”。拜读刘、余二文,颇受启发  相似文献   

5.
热月政变后法国革命的高潮已经过去,但法国革命并未就此宣告结束,其后的拿破仑时代,法国大革命的基本成果得以保存和巩固下来。拿破仑当政后,稳定了政局,从法律上肯定了大革命的社会原则与社会改革,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资本主义的发展,并且通过灵活的宗教政策,变教会为资产阶级专政的工具。从其所作所为来看,拿破仑无疑是法国革命成果的继承人。  相似文献   

6.
对拿破仑的评价,中外史学界长期争论不休。法国史学家索布尔认为:“拿破仑的历史将不会结束,也永远不会全部写成。”评价拿破仑产生分歧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对拿破仑战争的不同看法。拿破仑的政治生涯同法国的对外战争紧密相连,他被称为“马背上的罗伯斯比尔”。因此,正确地分析拿破仑战争,就成为评价拿破仑的一个关键性问题。大多数学者认为,十八世纪末至十九世纪初法国对外战争的性质有个转化问题,至于什么事件是战争性质转化的标志,看法颇为分歧。本文就这个问题谈些粗浅看法,以求教于史学界。  相似文献   

7.
评丹东     
究竟应该怎样评价丹东这个法国大革命时期的著名历史人物,这在史学界存在着尖锐的分歧。在法国史学界,历来有两种针锋相对的结论:一是称赞丹东是革命的爱国主义的真正化身,唯一的革命巨人;一是把丹东贬为腐化堕落、贪财好色、叛国通敌的投机分子。在我国史学界,看法也不尽一致。褒扬者有之,贬斥者有之,先褒后贬亦有之。我认为丹东是杰出的资产阶级革命家,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英雄人物,法国近  相似文献   

8.
封建社会一资本主义社会 说明: 1.君主立宪派。吉伦特派、稚各宾派,革命不断高涨,稚各宾派统治时期处于高潮。 2.热月政变后,法国进入督政府统治时期,结束了稚各宾派的恐怖政策,恢复了正常统治秩序。 3.两个虚线箭头,指出了法国革命不断高涨的原因:内因是人民起义不断推动,外因是外国干涉。 4.法国大革命实现了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的飞跃。夔彝熬奥石‘石丽丽而面而而‘丽孤面石蘸赢赢只赢燕石瓜蔽蕊石二下二万下万,-;-一一--一一-—一—法国大革命图解@陈蒋平$浙江省磐安中学!322300~~  相似文献   

9.
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一向是为国内外史学工作者所关注的。我国的史学家们对这一历史事件曾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认真研究,做出了不少贡献。《历史研究》1979年第7期发表了刘宗绪同志的《试论热月政变的性质》一文,以大量的史料论证了热月政变是革命的这一性质,但也引起了争论。有人仍然认为热月政变的本质是反动的。我认为,后者的意见值得商榷,而刘宗绪同志文章的基本观点是正确的。为了避免重复,我仅摘引一些史料,再谈点肤浅的意见。热月政变的历史面目  相似文献   

10.
<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是马克思总结法国1848年革命经验和评述1851年12月2日路易·波拿巴政变的重要著作.该书的第六、七两节,马克思1869年为该书写的第二版序言,恩格斯于1885年为该书写的第三版序言,对1848年二月革命到1851年路易·波拿巴的政变作了生动描述,对法国阶级斗争的局势、条件与波拿巴的政变作了精辟分析,对二月革命到波拿巴政变时期法国阶级斗争历史经验作了深刻总结.学习<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这部著作,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领会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原理,而且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研究历史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正>近几年来,国内外史学界发表不少有关欧洲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文章,提出了许多重要的问题,有些看法很有见地,但有些看法则值得商榷。如有的文章过分夸大十七世纪英国革命和十八世纪法国革命的某些特点,甚至把它说成是整个欧洲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规律,以偏概全;把共和国说成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后所建立的政权的临时产物和过渡形式,  相似文献   

12.
课本在纠“左”方面做出了不懈努力,成绩斐然,比如第42页将原来“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名称更改为“法国大革命”即是一例。“大革命”是18世纪末法国的革命者对自己正在从事的事业的称呼,时人和后人也都习惯称它为“大革命”,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也这样称呼它。直到1934年斯大林称之为“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苏联史学界于是对法国革命改变了称呼。建国初期我国全盘引进苏联关于世界历史的学科体系,也同时引进了这个提法。但全世界各国的史学界,依然沿用“法国大革命”的称呼,文革后我国史学界拨乱反正,也恢复了“法国大革命”的称呼。新课…  相似文献   

13.
《世界近代现代史》教材上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一节写道:“1688年,辉格党人联合一部分托利党人发动政变,邀请信奉新教的荷兰执政威廉和他的妻子玛丽共同入主英国……詹姆士二世众叛亲离,逃往法国……这是一次基本上没有流血的政变,在英国历史上称作‘光荣革命’,它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既然这是一次“政变”,为何却把它说成是资产阶级的“革命”呢?首先,资产阶级通过这次政变沉重打击了封建的正统主义思想、世袭制原则和王权神授的观念。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文告,宣布“国王詹姆士二世蓄意摧毁英国宪法,背弃了国王与人民的原…  相似文献   

14.
<正>十七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具有浓厚的保守性,是一次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二十多年来,我国史学界一直持有这种传统看法。这种观点大概可以追溯到本世纪三十年代。1938年8月9日,在斯大林、基洛夫和日丹诺夫联名提出的“关于近代史教科书纲要的意见”中建议,作为资本主义发展史的世界近代史应以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为开端,而把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详细论述放在中世纪的教科书中。当时,苏联史学工作者根据这个意见编写了  相似文献   

15.
十八世纪末的美国革命是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但这场革命给人的印象总不如在此之前的1640年英国革命和在此之后的1789年法国大革命那样深刻,其原因就在于对这三次革命的评估上至今仍受到苏联史学界较深的影响。苏联史学界的观点典型地反映于苏联科学院主编的十卷本《世界通史》和E·M·茹科夫在第十一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上的报告“世界历史分期方法”中。在苏联学者看来,英国革命、法国革命和1917年的俄国革命是“符合逻辑的人类进步道路上”的关键步骤。依据这种指导思想编纂的《世界通史》,英国革命被定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法国革命“揭开了世界近代史的新时代”,而美国革命则被当作两次革命  相似文献   

16.
1848年法国二月革命后,资产阶级为稳定社会秩序,推出了1848年11月12日宪法。根据宪法要求,法国人民于12月10日进行总统选举,结果,路易·波拿巴以压倒优势的多数选票力挫群雄,当选为法国总统。革命导师马克思在《1848—1850年法兰西阶级斗争》一文中,用大量篇幅论述了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他把路易·波拿巴的当选视为“农民推翻现存政府的政变”,是一次“隐蔽的农民起义”。表明了法国农民阶级与资产阶级总统之间的特殊关系。本文试图说明以下三方面问题:即农民阶级何以建立与波拿巴家族的联系?其借以发挥作用的条件和因素何在?农民阶级是否从他们所拥护者那里获得了满足?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20年代,中国虽内乱频仍,但曙光已现:南方,联合阵战形成。北方,冯玉祥发动了北京政变。长期以来,史学界多在充分肯定冯玉祥革命业绩的时候,忽视甚至淡忘邵飘萍对其政治生涯的革命影响。本文拟从四个方面阐述之,以便寻求近代先进中国人共同的心路历程,从中获取最有价值的结论和启迪。  相似文献   

18.
关于十七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十八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保守”与“彻底”的问题,近年来在国内学术界引起争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许多同志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观点,历史地、全面地探讨了英法革命,提出了新的看法,给人以较大的启迪,但对有些观点笔者不能苟同。 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要对一个事件进行科学的历史评价,必须把它放在产生它的具体历史环境里去考察。本文拟谈三个问题,以求教于史学界前辈及同行。  相似文献   

19.
1808-1814年的西班牙革命,是继法国大革命后,国际上又一次引人注目的政治事件。马克思在《革命的西班牙》一组文章中,对这次革命作了详尽的评论。然而,对这次革命的性质问题,至今仍有不同的看法。如有人把这次革命说成只是一场反对法国入侵的民族独立战争,它的主要目的是“人民群众起来反对法国侵略,反对法国资产阶级在西班牙建立霸权的企图,反对掠夺这个国家、瓦解这个国家以及变这个国家为法兰西帝国的奴隶的企图。”这一看法是否符合这次革命的实际?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20.
1927年5月,共产国际先后对中国共产党发出两个紧急指示,通称《五月指示》。国际代表罗易将它送给汪精卫看。中国史学界对《五月指示》和罗易泄密一事认识不一。下面,谈点个人意见,以就教于史学界。 正值蒋介石集团发动“四·一二”政变前后的革命紧要关头,罗易率共产国际代表团来华。罗易一到武汉即与鲍罗廷发生了“政见冲突”。鲍罗廷主张推迟土地革命,罗易则要深入两湖的土地革命。他们两人的争论影响到中共五大决议案无法实行。罗易只好把这个争论不决的问题反映到莫斯科,等待共产国际的裁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