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还不高,发展生产力是摆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的根本任务。因而,深入研究生产力内部结构、矛盾运动、发展规律等问题,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有重大意义。一、个人生产力是一般生产力的重要范畴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多次使用社会生产力和个人生产力这对范畴。个人生产力是指劳动者在现实生产活动中体力、智力和劳动技能的总和,也就是征服和改造自然过程中个人所  相似文献   

2.
职业教育吸引力低于普通教育的全球性普遍现象表明,职业教育吸引力问题必然具有其社会及历史层面的因素。基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发现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取决于剩余价值的分配、职业分工形式和劳动者的自主选择权。进而以生产力发展的"生命周期理论"为框架,根据手工生产力、机器生产力、信息生产力三个阶段的生产关系特点和职业分工特点,推演了职业教育及其吸引力的历史演进规律。最后,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职业教育特点及吸引力情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认为,任何一种收入分配的形式都由特定的生产方式决定。资本主义社会个人收入分配完全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由资本主义生产要素所有制形式和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决定的;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的根据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统一的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我国现阶段实行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有的要素所有权结构和生产方式决定的。允许和鼓励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和必然要求,社会主义的按要素分配要受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制约。  相似文献   

4.
本文试图运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按照地质经济建设的要求,从地质职工教育的角度,谈谈科学文化教育与提高劳动者素质的关系。 (一)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最根本的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人在生产力的诸因素中,是最活跃和起决定作用的力量。不  相似文献   

5.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制约于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我国社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告诉我们:第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振兴经济。这一切又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大量合格人才的培养,而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正是提高劳  相似文献   

6.
本文试图运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按照经济建设的要求,从成人教育的角度谈谈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问题,谨就教于同行。(一)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最根本的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而在生产力的诸因素中,最活跃和起决定作用的是人。不仅生产工具和生产资料要靠  相似文献   

7.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作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要素,是一种特殊商品,通过市场来流动,其目的是为了达到优化资源配置的目的,实现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有效结合,达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更好地为市场经济发展服务。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相对比较落后。实行的...  相似文献   

8.
研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辩证法,对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改革和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着重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量变和质变的问题进行一些探索。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量变 任何事物的量都是多方面的,量变的情况和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量变,最重要的是生产力的量变。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因此,对我国社会的量变,更应从生产力的量变来考察,即从生产力总量的增加以及与此相联系的提高劳动者数量的质和体制结构变化的量变形式,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量变。  相似文献   

9.
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表现的科学认识和正确解决,是邓小平创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哲学基础。邓小平对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贡献,一是作出中国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即不发达阶段、社会基本矛盾集中表现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主要矛盾)的正确判断和科学分析,二是作出了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实行改革开放、发展科技教育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三项解决主要矛盾,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大决策  相似文献   

10.
按劳分配是马克思提出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马克思设想的分配模式是以发达的社会主义经济条件为前提,全部生产资料归整个社会所有,全民所有制成为社会的唯一形式,商品 货币关系已经消失,劳动不呈现为价值而作为社会总劳动的直接构成部分,社会以劳动作为分配个人消费品的唯一尺度,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者不得食.然而,今天我国的社会主义并不象马克思所设想的那样.它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低,所有制并  相似文献   

11.
生产力是唯物史观的一个基本范畴,它表示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在认识、改造自然获取物质资料的过程中发挥和表现出来的物质力量就是生产力.在理论研究中,误读马克思是近些年来出现的把生产力要素泛化等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深入学习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生产力问题的论述我们得出如下认识:生产力由投入要素和产出要素构成: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是生产力的投入要素,劳动产品是生产力的产出或表现要素.这既符合马克思、恩格斯的一贯思想,也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先进生产力是以人为主体的动态发展的生产能力,其主体具有先进的认知、知识创新、科技创新等能力,以及内含先进的生产协作关系。“先进生产力”理论克服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中静态的、机械的和较为极端的局限性,突出了劳动者的主体地位,深化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的研究,有利于解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许多现实矛盾和思想障碍。  相似文献   

13.
生产力(社会生产力) 生产力表示人对自然界的关系,是人们征服和改造自然,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生产力有三要素,即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马克思说:“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是:有目的的活动或劳动本身,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做为生产力的劳动者,是具有一定科学技术知识、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使用生产工具来进行物质生产的人。不具备上述条件,因而不能参加生产或不参加生产的人,不是构成生产力的要素。劳动者是构成生产力的首要的和具有最终决定作用的要素。肯定人是决定因素,并不是说,不要任何条件,人们就能凭空生产出物质财富来,更不是忽视或贬低生产力的其他要  相似文献   

14.
对混合经济中剩余价值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玲 《铜仁学院学报》2004,6(3):32-33,37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但不能完全用它来分析我国现阶段的混合经济形式。混合经济中存在着不同的所有制形式和不同的分配方式,所以并不能否认混合经济中存在着剩余价值,剩余价值的存在有利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还不高,发展生产力是摆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的根本任务.因而,深入研究生产力内部结构、矛盾运动、发展规律等问题,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有重大意义.一、个人生产力是一般生产力的重要范畴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多次使用社会生产力和个人生产力这对范畴.个人生产力是指劳动者在现实生产活动中体力、智力和劳动技能的总和,也就是征服和改造自然过程中个人所具有的生产能力.它是一个多因素构成的、不断发展变化着的开放系统,时刻都同周围环境进行着物质、能量、信息交换,处于十分活跃的状态.  相似文献   

16.
<正>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消灭贫穷、落后就必须集中全力发展社会生产力。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指出,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应当成为我们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为此,成人教育要义不容辞地积极地为发展生产力服务。众所周知,成人教育的任务是对在业的现实劳动者进行继续教育,进一步提高其素质,属于劳动力的再生产。而劳动者正是构成生产力诸要素中的最基本最积极的因素,是生产力的活的因素,构成生产力的中心和主体。没有具备一定科学、技术、文化素质的劳动者,任  相似文献   

17.
历史唯物主义是研究人类历史的科学的观点和方法.邓小平根据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实践的需要,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论和改革开放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这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是我们制定正确路线和方针政策的根本依据。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不仅有利于推进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而且也必将推进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推进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体系。联系当前高等教育实际,现就初级阶段高等教育的若干特点和对策谈点看法。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落后同教育要超前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特征是生产力相对比较落后,为了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相似文献   

19.
历史唯物主义是研究人类历史的科学的现点和方法。邓小平根据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实战的需要,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论和改革开放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20.
根据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关于生产力理论的论述和生产力的实际状况,本文提出生产力“四要素”观点,即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是由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组织构成的。劳动组织在生产力系统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此种观点的提出,并不否认科学技术等其它要素作为生产力的要素,更不否认它们在生产力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