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0 毫秒
1.
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对悲剧进行了全面论述,对后世悲剧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莎士比亚作为欧洲最伟大的剧作家也深受亚里士多德悲剧理论的影响,然而他是以扬弃的方式对悲剧理论继承的,并在作品中加入与他所处时代相契合的独特风格.本文从"情节整一律","悲剧人物论"和"悲剧‘净化'说"三方面对莎士比亚的悲剧<哈姆莱特>进行分析,以达到帮助理解亚里士多德部分悲剧理论和<哈姆莱特>作品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雷雨>是一部超越"命运"与"性格"悲剧的新的悲剧的形式:生存的悲剧.<雷雨>历来为人们归为命运悲剧一类,但其实作品中所指的命运只是一种托词,是对于悲剧命运无法解释而又无法摆脱而发出的无可奈何的呼喊.<雷雨>并非宿命,是人性在苦苦挣扎中迫于生存而走向了毁灭,这种"复杂而原始的情绪"即人性深处的冲突在周朴园与侍萍等人中得以演绎.  相似文献   

3.
陈红美 《文教资料》2008,(25):27-28
<还乡>是一部具有代表性的"性格与环境小说",作品中大部分人物都经历一种悲剧命运.本文试用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分析<还乡>中的悲剧环境和人物的悲剧性格,探讨女主人公游苔莎的悲剧成因及其作品的悲剧效果.  相似文献   

4.
查尔斯?布鲁克登?布朗(charles Brockden Brown,1771-1810)是美国小说的开山鼻祖,<维兰德>(Wieland,1798)是布朗最重要的小说,选用书信体形式,用女性人物克拉拉·维兰德来叙事.克拉拉讲述了他们家的悲剧故事.这个悲剧的主人公西奥多·维兰德正是她唯一的哥哥.本文通过克拉拉对其哥哥维兰德悲剧的讲述,采用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从"逆转、辨认和悲剧行为"与"性格悲剧"两方面入手对悲剧的主人公维兰德重新加以评析,来寻求布朗在悲剧创作上与亚里士多德悲剧观的契合之处.通过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来欣赏<维兰德>,无论在悲剧情节安排上还是在人物性格塑造上我们发现了它们之间有很多契合之处,这也是<维兰德>作为一部英语名著在美国文学中比较有地位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俄狄浦斯王>是典型的命运悲剧.而曹禺先生的创作则受到了其作者索福克勒斯的影响,所以,吕荧先生在<曹禺的创作道路>中指出:"人的故事只是这部悲剧的形体,宇宙的主宰才是这部悲剧(指<雷雨>)的灵魂."  相似文献   

6.
陈海容 《文教资料》2008,(32):20-22
本文结合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所阐述的悲剧理论.将<罗密欧与朱丽叶>在情节安排、人物形象塑造、结局的设计上与四大悲剧进行比较.分析莎士比亚悲剧对<诗学>的继承、发展与创新,阐释<罗密欧与朱丽叶>和四大悲剧各自独特的悲剧效果.  相似文献   

7.
董秋芳 《文教资料》2008,10(3):36-38
本文通过对亚里士多德<诗学>中关于悲剧的说法进行介绍和探讨,对"过失"说和"净化"说进行阐释,以期更好地理解悲剧和试图找出评判悲剧的标准.  相似文献   

8.
古希腊悲剧作品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被亚里士多德称为"十全十美的悲剧".这部伟大的作品对后来的众多悲剧作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我国当代小说家金庸的著名武侠小说<天龙八部>中,我们也似乎能找到一点这部悲剧作品的影子.本文试对这两部作品进行比较,分析它们在悲剧描写方面的一些异同之处.  相似文献   

9.
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处女作<最蓝的眼睛>以一个黑人小女孩的悲剧,批判了白人主流审美及价值观对黑人的精神奴役.该文从<最蓝的眼睛>中"眼睛"这一独特意象切入,运用福柯的"凝视"理论,从"被看"和"看"到"遮目"三个层次分析主人公被白人审美价值观同化直到失去自我的悲剧实质,挖掘作品的情节张力和悲剧魅力.  相似文献   

10.
对《寒夜》中汪母心理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寒夜>是巴金现实主义创作道路上一部转折性的代表作品.作品对人生世相的揭示,对人性的悲剧与困境的深刻探寻,启发着读者对人物命运的思考.本文试图通过对汪母"恋子"心理的分析,来探寻<寒夜>中汪家悲剧背后人性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问:上海语文课本高一第一学期有一篇课文<香菱学诗>,其"思考与练习"的题目中有"悲剧是将美的事物毁灭了给人看"的引文.我查了鲁迅<坟>中的<再论雷峰塔的倒掉>,发现鲁迅的原话与此明显不同.那么,是课本引文出错了,还是另有出处?这"悲剧论"是鲁迅自己的思想,还是引用别人的话而全集编者没有注明出处?  相似文献   

12.
1.引言 在<诗学>中,里七多德提出了悲剧的六个部分;节、性格、思想、言词、形象与歌曲."其中之二"指言词和歌曲,其中之一"指形象,余三者指情节、性格和思想.在悲剧的六个部分里,里士多德认为最重要的是情节.因为它既是悲剧的基础,是悲剧的灵魂,性格则占第二位.莎士比亚遵循了亚里士多德的悲剧六分法来安排他的<麦克自>.  相似文献   

13.
裘乐英 《文教资料》2008,(30):50-51
<苔丝>和<边城>都是关于纯真、善良的乡村姑娘的爱情悲剧.苔丝和翠翠纯洁美丽,爱憎分明,都拥有一颗无私的爱人的心.但是命运的捉弄、无情的现实阻碍了她们爱情美梦的实现.不同的是同一爱情悲剧主题下表达了主要人物悲剧命运的区别:一个将是轰轰烈烈、凄惨感人的爱情悲剧,一个则是默默无声、发人深思的关于"美丽总是使人忧愁"的曲调.她们的人物形象具有高度的典型性.  相似文献   

14.
论曹禺话剧《雷雨》的悲剧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旭 《黄山学院学报》2008,10(1):97-100
<雷雨>是中国话剧史上里程碑式的著作.阐释<雷雨>有不同的角度和方法.从悲剧构成上来看,它是彻底的悲剧作品,既是命运悲剧,也是爱情悲剧;既具有性格悲剧的要质,又具有道德悲剧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社会悲剧与"人"的现代反抗精神、性格悲剧与人格理想的可能限度和命运悲剧与"自由意志"对生命的有效实现三个方面重新诠释了<白鹿原>的悲剧美学及其内涵,挖掘了这种悲剧意识对于茅盾文学奖、对于当代文学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6.
沈从文创作<边城>的意图不是再现人生,而是表现生命.他要从苦难的人生里提炼出生命的高贵与美丽,证明人性的善良,来营造他的"希腊小庙",向沦落的人类提供一个理想的圣所.沈从文净化了生活的悲剧,融进了自身孤独的人生情绪,赋予"边城"一种忧郁的基调,悲剧的旋律和纯美的风格,而悲剧的净化正是<边城>深刻性之所在.  相似文献   

17.
相金妮 《文教资料》2008,(32):10-11
所谓悲剧不在赢得人们的眼泪、怜悯、同情,而重在它有悲剧意识,有人在对自然与社会拼搏中的茫然哀伤与刚毅坚韧的交织.有悲痛后对人类、对社会、对历史、对自然的悲凄激扬的沉思.意境是指抒情作品当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而<汉宫秋>作为"文采派"作家马致远的代表作品.在曲词的设置上极富悲剧意境.本文以<汉宫秋>第三折为例,分析这一折所创设的三个层面的悲剧意境:爱情悲剧、民族悲剧和生命悲剧.  相似文献   

18.
以往的研究者在研究<雷雨>所受外国戏剧影响时,从妇女命运、妇女解放问题着眼,把<雷雨>与古希腊悲剧<俄狄浦斯王>或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玩偶之家>、<人群鬼>作比较.其实从塑造"忏悔人物"角度考察,<雷雨>受易卜生<社会支拄>的影响更大.作家在塑造周朴园这一"忏悔人物"时,既借鉴了易卜生塑造博尼克的某些手法,又有所创新,使周朴园的忏悔更加符合性格发展逻辑,更加真实可信.  相似文献   

19.
在悲剧<雷雨>中,作者却描写了十分丰富的"笑",本文认为这是值得注意的一个方面.本文意在通过对<雷雨>中不同人物的"笑"进行归类、比较,进而透视人物的内心世界、分析人物的性格塑造,为我们解读<雷雨>打开一扇别样的窗户.  相似文献   

20.
张婷婷 《文教资料》2008,16(16):7-9
本文试从悲剧冲突的性质和结构出发,结合中西方悲剧的特征分析,引出对<琵>剧中隐含的悲剧主题意旨的探讨.全剧的核心冲突关乎两股互不相容的伦理力量;独特的双线并行和主副线交替的结构布局,收到层层推进冲突的良好效果;貌似"大团圆"的结尾,实际上呈现出冲突的不可解决和痛苦的绵延不尽.通过以上几点的评论.客观展示<琵琶记>的悲剧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