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文章将政府新闻发布会话语视为政治话语与新闻话语的结合体,并认为,政治性是本质,新闻性是形式,因此,政府新闻发布会话语当属政治话语的一个特殊语类--政治新闻话语.讨论了政府新闻发布会话语与政治新闻报道、政治演讲、政府公告、白皮书、政治访谈等其它语类的区别和联系.  相似文献   

2.
新闻发布会中的口译工作在我国外宣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口译的一种,新闻发布会中的口译既有口译工作的基本特征,也有其特殊性。以中央电视台近年的新闻发布会现场录音为素材,以发布会上的话语特征为主线,运用法国释意派理论,分析优秀译员在发布会中所使用的逻辑修正与规避策略,可以对口译实践及教学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明确新闻框架的层次表现与类型构成是理解新闻话语建构方式的重要前提,也是理解不同新闻活动主体之间框架共同性、差异性和矛盾性的重要根据。从特定角度观察,新闻框架可解析为不同的层次、层级、深度及侧重。有关分析有助于框架研究的深入与规范化。  相似文献   

4.
新闻发布会是政府、企业或大型社会组织就重大事项向社会公布消息、发表意见并接受记者提问的信息发布活动。基于前人的研究,我们可以把模糊修辞定义为:人们在言语交际活动中,运用语言各要素的模糊性来表达意旨,交流思想,以提高表达效果的一种修辞方式。[1]本文主要从政府新闻发言人的语言方面研究模糊修辞在新闻发布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阚安捷 《英语广场》2023,(11):59-63
商务新闻评论是商务话语的重要方面,反映此类话语的话语特征,并随社会实践的变化而变化。本研究运用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框架理论,对商务新闻评论进行隐喻分析。研究发现,商务话语在意义建构的过程中具有省略性、压缩性的特征,在有些表达中,隐喻认知框架的映射方向发生了交换,其话语意义建构对话语受众所具备的认知语境具有更高的依赖性。  相似文献   

6.
针对2016年7月13日召开的南海仲裁新闻发布会,本文以Walter Fisher的叙事修辞为理论框架,辅以Lloyd Bitzer的修辞情境论以及新亚里士多德批评,分析该新闻发布会是如何作为叙事修辞活动、实现其叙事修辞功能和效果的。分析得出,该发布会通过叙事达到了维护国家主权、树立国际形象和保持社会稳定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根据李芙霞提出的新闻话语框架模式,从词汇、句法、主位结构等方面,对英语广播新闻话语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揭示广播新闻话语的特点.以期对外语学习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8.
彭晓娟  赖安 《考试周刊》2015,(36):25-26
新闻发布会是各种社会机构组织对外发布信息的重要平台之一,答记者问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这个环节是各个媒体进一步获取更多信息的有效手段。但并不是每个记者所提的问题都能够得到满意的回答,新闻发布会的发言人有时候会故意正面避开记者的提问,转而用另一种方式回答问题。本文以中国外交部新闻发布会的答记者问为语言材料,运用Grice的合作原则粗略分析这种颇具特色的语言运用技巧。  相似文献   

9.
李雪梅 《海外英语》2020,(6):96-97,101
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医疗服务.近年来医疗冲突数量不断增加,导致了医患关系趋于紧张.新闻作为人们获得信息的途径之一,深刻影响着人们看待世界和处理问题的态度,同时新闻报道的社会属性又给新闻话语打上了意识形态、文化背景、观点态度的烙印.本研究以China Daily(《中国日报》)为蓝本,以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或doctor patient relationship(医患关系)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建立2012-2017年医患关系报道语料库.同时以费尔克劳夫的三维框架,韩礼德的功能语言学,马丁的语言评价体系,以及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为理论指导,使用UAM Corpus Tool为研究工具,确立医患关系新闻话语的建构模式,探究新闻话语如何在读者和作者的互动中传递正能量,引导新闻工作者对医患关系进行正确的舆论导向,培养公众建立公平和谐的医患观.  相似文献   

10.
<蜕变的尴尬>以"话语"为切入点,采用独特的视角,对百年中国现代化与报刊话语的嬗演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打破了历史分期研究法的框架,从材料海洋中提取关键范畴,采用文本解读法、辏聚与辐射统一法等,通过辩证思维的综合运用,创新了新闻传播史研究方法;思想丰富,内隐批判的锋芒,涌动生命的张力,具有深刻的社会启示和新闻传播学警思.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医患冲突事件频发,媒体的相关报道也日益增多。借鉴框架建构理论,采用内容分析法,考察大众媒介关于医患冲突事件的报道是否客观、真实、全面地构建了新闻事实。研究发现,大众媒介虽涉及了多种主题框架,但偏重依赖官方或其他高权威消息来源,医方话语被强化而患者话语被淹没,新闻框架存在显著的倾向性。"患者失语"与"报道失衡"成为目前医患冲突事件报道的主要症候。  相似文献   

12.
以CNN和马航官网报道马航失联航班MH370的新闻为话语分析语料,借鉴Fairclough的批评话语三维分析模型,以及在此基础上拓展的理论框架,通过对比、分析语料在描述、解释和阐释等方面的不同及其所反映的国家统治阶级意识形态差异,帮助人们提高对新闻话语的敏感性,提高批判性阅读与信息接收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高等院校要建立新闻发布会制度,要通过发布会的窗口把学校的办学动态、教学管理、科研成果、就业成绩、发展目标等适合向社会发布的信息及时向社会发布.新闻发布会制度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是国家、民众对高等教育发展、关注、关心的需要.高校的发展需要通过宣传得到社会的认可和认知,这无论对于名牌学校还是新办学校来说都十分重要.高校的新闻发布会制度要在有组织、有制度、有计划、有程序的状态进行才能收到预期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评价理论的发展是以系统功能语法为基础,并对系统功能语言学进行的补充与扩展。运用评价系统中的态度系统分析研究李娜在澳网决赛夺冠后新闻发布会上,回答记者提问的话语,进而分析出各评价手段使用频率不同的原因,揭示出李娜语言中所蕴含的态度并实现其人际意义。  相似文献   

15.
谢平娟 《海外英语》2012,(4):248-249
企业新闻发布会是企业与社会进行沟通的桥梁,在部分英语商务场合之中,商务英语在企业新闻发布会中的应用能够直接决定新闻发布会的成功与否。文章首先研究了企业新闻发布会中商务英语应用的重要性,然后对企业新闻发布会中商务英语词汇以及句法方面的应用特征进行了分析。希望这方面的研究能够有助于广大有实际需要的企业,更好的运用商务英语为企业的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世界教育信息》2011,(6):F0002-F0002
20t1年5月12日,教育部2011年第1次新闻发布会在教育部北楼二层报告厅召开。发布会主题是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发布《2010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李字明,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副司长田立新出席发布会。本次发布会由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主持。  相似文献   

17.
2011年5月12日,教育部2011年第1次新闻发布会在教育部北楼二层报告厅召开。发布会主题是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发布《2010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李宇明,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副司长田立新出席发布会。本次发布会由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主持。  相似文献   

18.
汪小艳 《文教资料》2008,(10):55-57
文章以功能语法、语篇分析理论中的情态系统理论为理论框架,分析汉语经济新闻语篇对情态系统的选择特征,体现语篇对情态系统选择上的限制作用,并通过揭示汉语经济新闻语篇情态系统与语域中的话语基调相对应,来解释汉语经济新闻语篇的情态系统特征.  相似文献   

19.
“公社公布了自己的言论和行动,它把自己的一切缺点都告诉民众”,“不以承认错误为耻而勇于改正”。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责任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力丹,以马克思的观点,展开了对高校建立新闻发布制度必要性的阐释。他认为,以公开信息为主要内容的新闻发布,不仅是要让舆论了解本部门,进而影响舆论;还是实现公众监督权利的重要部分。高校新闻发布制度有利于建立“阳光”高校。手段与渠道陈力丹说,新闻发言人制度应是一种主动的信息公开制度。现代新闻发言人或定期新闻发布会制度,在西方始于19世纪后半叶,真正完善起来,则在20世纪70年代。它是人…  相似文献   

20.
为了加快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办学体制的建立,促进高等学校面向市场办学,同时为2010年高考考生填报志愿提供依据,2010年6月11日,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专门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公布2009年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状况。黑龙江省教育厅首席新闻发言人、副厅长张信同志在发布会上对2009年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进行了通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