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西游记》中的典型人物形象——孙悟空、猪八戒和唐僧——进行了分析,可以使人们了解到:《西游记》打破了塑造人物类型化的模式,使人物性格趋于复杂化、人性化。小说人物形象塑造方面,《西游记》在中国古典小说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运用对比的艺术手法,塑造人物性格,是《金瓶梅》这部小说的艺术特点之一。本文归纳了《金瓶梅》对比手法的几个方面:崇高与卑下的对比;为政清廉与贪赃卖法的对比;人物外在美与灵魂丑的对比;贫与富、苦与乐的对比等。这些对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简述了中国古代小说人物性恪形态演化的轨迹,认为小说在宋代还是涓涓小溪,到了明代便汇成波涌浪击的大河,结出丰硕的果实,形成了“世情小说”,《金瓶梅》便是代表作。它不仅在题材上具有开拓性意义,而且人物性格塑造达到了典型化高度,它在中国小说在典型化发展历程中有着由类型化到个性化真正转折的里程碑价值。  相似文献   

4.
《金瓶梅》与《红楼梦》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三个方面对《金瓶梅》与《红楼梦》作比较研究:从题材选择看,两部书的表现内容均为:描写家庭日常生活;把妇女作为主要描写对象。但《红楼梦》选取的封建家庭更具典型意义,塑造的女性形象更具典型性。从人物塑造看,《金瓶梅》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法主要有:通过日常生活细节的描写来刻画人物;写出人物性格的复杂性;描写室内陈设,陪衬或反衬人物性格。《红楼梦》对此一一借鉴,而且更为摇曳多姿,各臻其妙。从语言运用看,《金瓶梅》的语言风格对《红楼梦》有很大影响;《红楼梦》吸取《金瓶梅》优点,形成自己独有的语言特色,语言艺术超过《金瓶梅》。结论:《金瓶梅》对《红楼梦》影响巨大,《红楼梦》对《金瓶梅》继承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 《全瓶梅》在人物形象塑造上一反其问世之前的小说人物形象类型化的格局,塑造出一批生动丰满的个性化人物形象,从而使中国古典小说尤其是长篇小说发展到此呈现出一种崭新的面貌,为我国古典小说向高级阶段发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础。这是《金瓶梅》最重要的美学贡献之—,必须引起我们的注目。 中国古典小说,从萌芽时期的六朝志怪志人,经唐代传奇,发展到宋元话本,其人物形象的塑造,逐步由人物轮廓的片断叙述发展到人物性格上某个方面的鲜明丰富,并  相似文献   

6.
《金瓶梅》是我国古典长篇小说讽刺艺术中的一朵奇葩,作者通过西门庆家史的描写.反映了整个明代社会的黑暗现实。讽刺手法的大量运用是《金瓶梅》艺术成就的重要方面。作者善于运用对比的艺术手法,使用夸张以及选择富有特征性的细节来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人物的虚伪本质,以达到讽刺效果。  相似文献   

7.
老舍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与传统民间叙事文学联系最为紧密的作家之一,在人物塑造艺术方面,他的小说表现出与清代侠义公案小说所特有的文学趣味和艺术手法的密切联系。本文从通过事件表现人物、通过行为刻画人物、类型化的人物形象塑造这三个方面进行详细论述,以彰显老舍小说艺术创作的传统性特质。  相似文献   

8.
塑造人物性格是作家创作文学作品的主要手段。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优劣与否取决于创作手法的运用。《创业史》在人物性格塑造上成功地运用了对照理论,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形象各异的人物,形成了系列人物的对照系统,为我们呈现了一群真实、生动、丰富的人物形象,这在十七年小说创造中是绝无仅有的。  相似文献   

9.
《三国演义》的人物基本上属于类型化的典型,《红楼梦》的人物才是更为成功的个性化典型的创造,而((水浒传》的人物塑造可以说是正处于由类型化性格向个性化性格转变的途中,也可以说是类型性、类型化过渡、转化到性格化、个性化的中介性环节。从这一特定的视角切入进去,予以开掘与拓展,进而体认中国古代小说人物塑造的历史发展的脉络与轨迹。  相似文献   

10.
《金瓶梅词话》是明代中后期横空出世的一部"奇书",是中国世情小说发展史上的一座高峰。作品中市井人物所讲的笑话,一方面折射出了明代中后期的社会现实,另一方面也从一个侧面体现了《金瓶梅词话》作为世情小说的本色。同时,它在揭示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等方面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将明朱清初才子佳人小说与《金瓶梅》、《红楼梦》中的婢女形象加以比较,从婢女形象演变和人物性格塑造的角度,论述在婢女形象塑造方面,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是《金瓶梅》、《红楼梦》之间必要的过渡。  相似文献   

12.
《梼杌闲评》这部小说在中国古代小说中占有重要位置,其艺术成就是多方面的,本文仅对它的讽刺手法予以探讨,归纳出它的主要讽刺手法,指出讽刺手法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对后来的讽刺小说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  相似文献   

13.
宗教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宗教文化对中国古代小说,特别是明清小说的创作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本文从诸方面探讨了宗教对《金瓶梅》创作所起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因果报应观念对构架《金瓶梅》全书结构和塑造人物性格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三国演义》采用了外貌、语言、行动等古典小说习见的方法塑造人物形象,人物性格具有类型化的特点。“义”是个道德范畴,也是小说中人物性格的要素,把“义”和人物塑造的方法结合起来就能发现“义”对人物刻画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长篇世情小说《金瓶梅》的情节叙事当中,存在着大量的丧葬描写,包括众多的人物死亡、繁复的丧葬礼仪以及宏大的丧葬场面,这些丧葬描写贯穿小说情节发展的始终。《金瓶梅》所构建的人物死亡与丧葬不仅表述了一个丰富的外在世界,而且在《金瓶梅》的情节结构、人物塑造方面也具有突出的叙事功能。具体表现在丧葬描写贯穿全书情节发展的始终,体现为一种内在的叙事逻辑结构;《金瓶梅》宏大的丧葬场面也为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多样性和人物性格的丰富性提供了"典型环境"。  相似文献   

16.
《儒林外史》不仅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地位的中国讽刺小说名著,同时还是一部思想性和艺术性并进的杰出作品。《儒林外史》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掀掉了脸谱,代之以真实的细致的描写,揭示出人物的性格,刻画出了人物性格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这一点在作品中人物王玉辉的身上得  相似文献   

17.
就人物性格塑造而言,《金瓶梅》是独特的。其一,如果放入中国小说史的系统中来考察,《金瓶梅》是一道分水岭。在它之前的优秀古典小说人物性格塑造基本上是扁平的,而在它之后的优秀古典小说,人物性格塑造基本上是圆形的。其二,《金瓶梅》在小说史中的独特地位,决定了它自身人物性格塑造的复杂性,作品中众多的人物形象呈现出由扁平向圆形过渡的趋势。本文拟就《金瓶梅》的人物性格塑造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8.
有关《金瓶梅》之叙事艺术,学界研究颇为广泛深入,然对小说围绕翡翠轩与葡萄架这两个特定场景结撰叙事则殊少关注。兰陵笑笑生用翡翠轩衬李瓶儿之富丽,借葡萄架喻潘金莲之淫贱,以特定场景影写人物性格命运、布局小说间架结构,从而创造出明清家庭小说特有的场景书写模式。自《金瓶梅》后,以特定场景刻画人物、结构全书的方法被后世的世情小说借鉴和发展,《林兰香》将居所场景与人物品行相联,但着力稍显生硬,直至《红楼梦》方入至臻之境。  相似文献   

19.
《三国演义》人物塑造达到了类型化的高峰,人物性格具有"定形"的特点。通过对人物"义"的表现进行深入剖析,就会发现小说人物在"定形"的基础上还具有"变形"的特征,性格是矛盾和复杂的。  相似文献   

20.
钱钟书先生的《围城》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重要的讽刺小说,对当时中国的病态化的知识分子进行了深入剖析,用诙谐、机智、锐利的讽刺语言,刻画了方渐鸿、李梅亭等具有讽刺意味的人物形象。本文将结合《围城》的具体内容,分析《围城》对人物虚荣心态和崇洋媚外心理的讽刺刻画,以及讽刺语言的巧妙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