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书架     
《当代学生》2012,(22):27
《冬牧场》作者:李娟出版社:新星出版社2010年冬天,李娟跟随一家熟识的哈萨克牧民深入阿勒泰南部的冬季牧场、沙漠,度过了一段艰辛的荒野生活。李娟是第一位描写哈萨克民族冬牧生活的汉族作家。在《冬牧场》中,她以饱含深情又不失节制的清新文字,呈现出阿勒泰最后一批"荒野主人"冬季转场时的独特生存景观。  相似文献   

2.
阿免 《中学生百科》2023,(25):27-28
<正>李娟的《记一忘三二》,我很快就翻完了。有时候并非因为书荒,甚至手头的那本书还夹着书签呢,突然就想翻一翻李娟的书。这本散文集,比起《我的阿勒泰》《冬牧场》,更琐碎也更日常,同时很好地保留了李娟独有的简练和生气。读着读着,你会因为那些鸡毛蒜皮的趣事而忍俊不禁,也会因为一些沉重的事而心里一沉。小时候受欺负的无助感,与母亲之间的无法理解和仇怨……她举重若轻地把这些夹在篇章之中,好像这就是生活的本质。  相似文献   

3.
<正>作者:李娟出版社:新星出版社出版年:2018-11每个人都处于时代的风浪下《冬牧场》是一部长篇纪实散文,讲述了李娟跟随新疆哈萨克牧民居麻一家深入冬牧场的经历。在渺无人烟的地窝子里,冬季草原的荒丘大雪里,没有便捷的网络和通讯设备,与现代文明相隔绝,仿佛身处地球最北的角落。  相似文献   

4.
《冬牧场》     
李娟,散文作家,诗人。1979年生于新疆。高中毕业后一度跟随家庭进入阿尔泰深山牧场,经营一家杂货店和裁缝铺,与逐水草而居的哈萨克牧民共同生活。1999年开始写作。出版有散文集《九篇雪》《我的阿勒泰》《阿勒泰的角落》《走夜路请放声歌唱》,在读者中产生巨大回响,被誉为文坛清新之风,来自阿勒泰的精灵吟唱。文坛清新之风,阿勒泰的精灵--是读者给予李娟的褒奖。《冬牧场》,则是李娟首部长篇纪实散文力作  相似文献   

5.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李娟”这个名字可能还比较陌生。然而,从《九篇雪》到《阿勒泰的角落》,从《羊道》系列到《冬牧场》,这个没有炒作、没有背景的女子行走在北疆草原,给文坛带来了一股清新的“阿勒泰”之风。她的作品,以一颗真诚纯净的心书写着自然和生命,勾勒出天山外哈萨克族聚居区的风情和文化,用一个平凡普通的女性视角展示了她的生活和北疆,在散文中构筑了一个行走的世界。而其作品中反映出来的民族文化描写和思考,则值得进行探究和解读。  相似文献   

6.
正李娟的书看着会上瘾,这两天晚上我都静静地躺在床上看《冬牧场》,跟随作者进入零下三四十度的冬天,住在阿勒泰南部沙漠中的某处地窝子里,吃羊粪烤出的馕,喝一遍又一遍的茶。早晨起来,把羊群从羊粪垒起的圈里赶进荒野,把大牛和小牛分开向相反的方向驱赶,以防止小牛在白天把母牛的奶喝光;在漫无人烟的荒野里走上几里路找到一片残雪,用麻  相似文献   

7.
《金牧场》是张承志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在当时,张承志是极其自信的。“《金牧场》一书超水平地,简直是奇迹般地出版,就象一支火把投进一堆干草,猛地在我心中轰然点燃了又一个白日梦。”五年之后,张承志生发了重写的愿望。“没准,我会重写一遍《金牧场》。那是一本被我写坏了的作品。写它时候我能力不够,环境躁乱,对世界看得太浅,一想起这本书我就又羞又怒。”这与前面的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金收场》在作者看来,是写坏了的作品。但创作本身的意义和价值,作者决不否认。我们既站在批评的立场上,又站在作家的立场上,看看到底…  相似文献   

8.
<正>一本《红楼》,我读了6年光阴。没有一本书能比得上《红楼梦》的细密隽永,也没有一本书能在平静的叙述中流露着砭骨的寒意。就像,我曾在博物馆中看到一匹宋代的绵纹绢,素雅清新,花纹在光与影的交织中流畅旋转,层层清晰中泛着历史的厚重。不错,这就是读《红楼梦》的感觉。读不透。从垂髫童稚到及笄之  相似文献   

9.
“实”指的是叙述、描写要具体、充实,避免说空话.一、用具体内容表现情境有这样一个作文题:《这本书深深地吸引了我》  相似文献   

10.
自从读了《山路上的脚印》这篇课文,我的心绪久久不能平静。文中主要讲李娟在失去亲生母亲后,两位邻居阿姨一直像亲生母亲一样关心她,照顾着她的故事。我感受最深的一处是李娟哭了,“那豆大的泪珠从明亮的大眼睛中落下来”。为什么李娟哭了呢?  相似文献   

11.
历史的见面     
正今天来的人都是对历史感兴趣的吧?这称得上是一次历史的见面了。我的这三本重新出版的书分别是《曹寅和康熙》,这是我的博士论文,45年了,生命力很强,1966年写的,这告诉大家要好好写毕业论文。第二本书是《胡若望的疑问》,讲了18世纪一个中国人在法国的生活。第三本书是关于一堆人了,叫做《改变中国》。历史是一个悲伤的学科早期,我的研究兴趣主要放在清朝。我曾经写过一本书《康熙自画像》,是对皇帝的一种探索,还有嘲讽、轻松的成分在。有人问我,凭什么有权给一个中国皇帝作自画像?其实,这不是有没有权利的问题。我看到了一些材料,对这个非常感兴趣,所以就从自己的视角描述了一个皇帝。  相似文献   

12.
很久以前,我是一个DJ。 那时候,我每一天都绞尽脑汁放好歌给别人听。在四月,江南的春天到来的时候,我不厌其烦地放张清芳的《花 雨夜》。歌里唱道:昨夜梦里,有个地方,红叶森林的牧场…… 嗯,那时,真的是四月,江南没有红叶森林的牧场,有的只是绿如烟的杨柳,细细地垂在古运河寂寞的两岸。  相似文献   

13.
任文与我认识和来往,算来已有11年了。在洛南教师进修学校,我教《小学语文教材教法》,他是我的学生;来信或见面常谈到他对我发表的著述、文章的看法,他是我热心的读者;1995年,他在商洛师专进修中文大专学历并在我主编的《商洛师专学报》上发表学术论文,他是我的作者;1997年冬,他出版自己的第一本书《小学作文技法指津》,嘱我写序,我成了他这本书的第一个读者。读了全书纲目和大部分小样,在惊喜之后,便不揣浅陋来为这本书写序。  相似文献   

14.
<正>今天是世界读书日。静下心来,想想自己有多久没有认真读过一本书了?2015年参加《我是歌手》第三季时,有一期我带了一本书上台,引起了网友的热议。那本书是我最喜欢的音乐人莱昂纳德·科恩的诗集《渴望之书》。其实在参加第一期节目录制时,我就在节目上推荐了莱昂纳德·科恩的传记《我是你的男人》  相似文献   

15.
换书     
<正>读三年级时的一个星期三,我们班的黄非带来了一本书,名叫《小学生之友》。因为这本书我没有看过,所以我决定一下课就去问他借。  相似文献   

16.
<正>《爱的教育》,作者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由夏丏尊先生翻译,丰子恺先生作插图和封面设计。夏丏尊先生在翻译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之间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二○一三年恰逢夏丏尊先生翻译《爱的教育》九十周年,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同志告诉我,要把这本书收入他们编的《汉译世界教育经典丛书》,这无疑是一个值得称道的选择。他们还说,因为夏先生是我的外公,希望我能为这本书写点什么。我想:早在《爱的教育》出版的时候,我的爷爷叶圣陶就写了一篇《〈爱的教育〉指导大概》,向小读者介绍  相似文献   

17.
家庭速写     
李娟对英语的学习具有浓厚的兴趣。我们第一次带她参加“阶梯快乐英语”的免费试听课时,就感觉相当不错,于是决定让她参加“You&ME阶梯快乐英语”的学习。后来证明,这是我们的明智选择。兴趣是英语学习的基础李娟在英语学习方面从来没有让我操过什么心,她对英语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每当我们为她订购的《阶梯希望双语》月刊一到,李娟连饭都顾不上吃,就开始认真地阅读起来,而且看几遍就  相似文献   

18.
作家声音     
正余华称文学源自叙述的力量上海文艺出版社日前推出余华最新杂文集《米兰讲座》,该书集结了他至今未曾出版的精彩随笔,包含其近年来对文学、生活和世界的洞见。余华在书中写道:"文学究竟是什么,我不知道,但是文学里有一种东西我是知道的,就是文学来自叙述,而叙述的力量是什么,我恰好知道一些,我就说说什么是叙述的力量。"余华举了西班牙作家哈维尔·马里亚斯的小说《如此苍白的心》中一个有关自杀的细节,还举了俄罗斯导演塔可夫斯基一本书中关于受伤的人的细节,以  相似文献   

19.
想起了母校     
1982年冬,当我编完生平第一本书《可凡专送》一书后,不禁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相似文献   

20.
只知道这本书名字的时候,我以为,这本书更适合女孩子读。可是,当我把它读完,眼泪静静地流出来的时候,我知道,这本书,适合每一个孩子读。上个周五,读书课上,我把这本书发给你们。那节课,你们非常安静地度过了40分钟。我其实也在观察你们的读书情况。有几个孩子,并没有很用心地去读,只是来回地翻书页。还有一个孩子,读了几页就放下,看另一本书去了。所以,当马上就要下课,当我知道有一个孩子说这本书一点儿都不好玩的时候,我很伤心。我知道,世界上没有非读不可的书。我也知道,多读有趣的书对你们来说多么重要,所以,《了不起的狐狸爸爸》《詹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