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训练高音的歌唱机能,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方法来完成,包括训练声带的灵巧性,以及呼吸、发声、共鸣等器官的协调平衡等,从而调动高音的歌唱机能。  相似文献   

2.
从心理学的角度对歌唱中的诸问题提出看法和建议。认为歌唱从本质上说,是生理机能与心理机能相互协调的一种运动,需要歌者合理科学的分配身体的各个器官,使之有机的结合。心理是歌唱的基石,声与情是歌唱的骨架,只有正确的把握好这些问题,才能完美的表现一部作品。  相似文献   

3.
歌唱心理与歌唱生理关系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歌唱是歌唱者心理意志与生理协调共同完成的情感表达过程。因此,在学习训练和艺术实践中,注意培养歌唱者的心理与生理相互协调,对提高声乐教育效果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歌唱是歌唱者心理意志与生理协调共同形成的情感表达过程大脑是人的心理活动器官,心理活动是大脑机能的表现,而歌唱全过程是通过大脑传导高级神经系统形成一系列的心理活动并激起正确的歌唱生理活动,从而形成完美的歌唱。声乐是人体科学范畴中的一门音响学科,也就是说在自己身体中改善一件乐器,建立一种良好的歌唱生理状态,从而发出音质优美的歌声,并最终为表…  相似文献   

4.
声乐教学中有许多关系都是对立统一的,运用辩证法的法则来指导、解释声乐训练中的一些问题,会使问题更加清晰、明朗化,从而使学生更能理解问题的实质,提高演唱技能。歌唱是一种运动,是发音器官及相应器官组织间相互配合的一种整体协调运动,这种运动可以说是人体各器官运动的总和。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可以把歌唱时运用的器官、机能看成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牵制与相互作用的运动系统。如果说它的整体是母系统的话,那么,各种器官则是子系统,这个系统在歌唱活动中需要进行有机的控制与协调,才能步调一致地进行歌唱活动,才能有效地发挥歌声的信息作用,提高演唱质量。  相似文献   

5.
歌唱技能的训练过程是由人体中参与歌唱的各个器官的协调配合来完成的。在其机能的运动过程中大脑通过视觉、听觉、感觉、情绪来控制歌唱,并分几个步骤完成。条件反射在歌唱技能训练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教师必须在教学中建立一套正确的信息指令,来指导学生进行练习,学生在正确的反馈信息以后,经过不断地练习,巩固正确的声音以取得进步。  相似文献   

6.
蔡薇 《教育探索》2000,(1):32-33
在声乐教学中,人们往往比较重视歌唱的各种技能技巧,而容易忽略另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学生的心理因素在教学中的作用和影响。歌唱虽然是由人体的发声器官、呼吸器官和共呜器官的协调合作来完成的,但所有这些运动都是受人的高级神经系统控制并将它们协调起来的,这种协调配合主要是通过大脑皮质对歌唱器官的控制来实现的。因此,歌唱时人的心理状态或心理素质对歌唱训练和学习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任何活动都是在心理调节下进行的,因此,心理活动直接关系到人的实践能力。在声乐教学中经常碰到这样两种学生,一种是在老师的启…  相似文献   

7.
在我们歌唱的表达中,往往是情之所至,有感而发。心理因素在我们歌唱的放松中起着一定的作用,与歌唱有关的器官的健康和生理功能的协调使我们声乐歌唱成功的物质基础,并不是一个器官的良好就能唱好,所以放松的掉部分器官的功能,使之协调去歌唱是至关重要的,本文注重阐释歌唱的放松作用。  相似文献   

8.
歌唱的本质是一种运动 ,它是生理机能和心理机能协调运动的结合。歌唱要有非常好的心理状态 ,让共鸣在稳定的状态下与声带协调运动 ,既要自如又要非常准确。要从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 ,激发学生的歌唱情绪入手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9.
歌唱训练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肌体各局部器官和组织间生理运动关系的磨合训练,而良好的歌唱发声技术必然体现为一种协调自然的肌体歌唱生理操作运动,体现为参与歌唱的肌体生理器官和肌肉组织间的一种相互合作、协同行动、精确运转的最佳状态。要整体协调平衡的运转,首先要明晰制约歌唱生理运动的诸多重要因素,从而理智高效的协调和平衡歌唱生理器官及相关组织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歌唱是由呼吸、发声共鸣、咬字、吐字共同参与协调动作的组合,是大脑对歌唱机能的有意识控制和潜意识控制。声乐艺术是人的艺术,歌唱的过程贯穿了人的思想、情感。从声音的高低、长短、强弱,到歌曲的风格、表现,处处离不开人的思想感  相似文献   

11.
张文丽 《考试周刊》2011,(73):35-36
歌唱是由人的呼吸、发声、共鸣、听觉等共同参与,受人的高级神经系统控制并协调的。这种整体的协调关系,主要通过大脑神经对歌唱器官的控制来实现,对歌唱者的演唱水平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应该引起歌唱者的足够重视。歌唱者在歌唱艺术活动中,自始至终贯穿着复杂的心理活动。  相似文献   

12.
歌唱的本质是一种运动,它是生理机能和心理机能协调运动的结合。歌唱要有非常好的心理状态,让共鸣在稳定的状态下与声带协调运动,既要自如又要非常准确。要从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歌唱情绪入手,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13.
系统自然观认为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以及相互作用的关系。歌唱表演体现着系统自然观的哲学思想,是很多系统的积极协调配合,共同完成的结果。在系统自然观视域下,歌唱表演者在神经系统的统一协调下,只有把呼吸系统、发声系统、语言系统、表情系统协调起来,才能共同服务于歌唱表演。  相似文献   

14.
声乐艺术是一门知识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学科。歌唱虽然是由人体的发声、呼吸等器官协调合作来完成的,但歌唱活动决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活动,而是人的大脑皮层运动中高级神经系统进行综合处理的复杂心理活动的过程。经常有这样的现象,有的学生平时上课练得都很好,一到考试演出时就大打折扣,不是忘词就是跑调,这就是非正常心理状态的表现。  相似文献   

15.
歌唱艺术是以人体的歌唱发声作为"乐器"而发出优美歌声的艺术。歌唱者既是"乐器",又是"乐器"的演奏者。所以,歌唱的训练就是面临着两项任务:制造"乐器"和"演奏"乐器。而制造和演奏这个"乐器"必须由呼吸器官、发声器官、共鸣器官进行有机的协调配合才能完成,而发声器官制造过程就是发声机能的活动过程。  相似文献   

16.
声乐是一门综合艺术,它是艺术性与技术性的高度统一。现如今的声乐艺术教育不仅注重在声乐技能的训练上,现在还更加重视心理学与演唱的相互结合。在声乐演唱过程中,演唱者的心理素质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演唱者的舞台实践结果。为了能够使演唱者对技法和情感的充分发挥,演唱者必须学会控制和调整歌唱状态,通过正确、全面地调动和支配自身的各种器官,把它作为一种"乐器"来完成全身的整体的歌唱,达到身体的各个部分协调一致,才会对歌唱产生积极的影响。本文从心理学在声乐中的合理运用角度出发,从心理活动对歌唱的影响、心理状态和生理状态、心理素质在歌唱中的调节三大方面展开,进行系统,科学的阐述。  相似文献   

17.
在声乐教学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一种现象:歌唱者由于难于摆脱周围环境和其他心理因素的负面影响,以致使歌唱者的审美情趣遭到破坏,不能将注意力聚集于要表现的作品上,因而影响其声乐技术的正常发挥,使音乐教学的课堂效果大打折扣。从专业的角度讲,这属于歌唱心理方面的问题。歌唱心理是在音乐理论研究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课题。歌唱是心理、生理诸方面协调形成的过程。大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心理活动是大脑机能的表现,歌唱的全过程是通过大脑传导这一高级神经系统而形成心理活动,将万种情感赋于歌唱之中的。很难相信,一个心理苍白、传感…  相似文献   

18.
赵群英 《丽水学院学报》2002,24(Z1):135-136
歌唱发声是人的大脑皮层运动中的高级神经活动.声乐技能教学的全部活动,就是启发学生通过思维活动去把握发声机能,为完成正确的歌唱发声而进行的运动.声乐教师所利用的各种教学方法,都包含着运用学生歌唱发声时思维活动的因素,可以说它是声乐教学法中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成功地运用自身的“人体乐器”,是演唱者进入声乐艺术之门的敲门砖。同时演唱者也不能忽视对自己歌唱心理素质的培养和磨炼。首先,思想应该永远走在歌唱的前面。在人体乐器中,起到领导和支配作用的是人的大脑,即思想指挥身体的歌唱器官进行协调配合来完成歌唱的任务。当歌手在琴房或排练厅练习时,应始终想象着自己是站在坐满2000人的大歌剧院里,自己所要做的是要把声音传达给最后一排的观众,要使自己的声音灌满整个剧场。在这种思想的引导下,歌手就会把无形的穿透力赋予自己的声音。  相似文献   

20.
歌唱发声是人类生理活动中具有一种较强技术性的一种机能.是身体各部位协调运作的结果,歌唱发声的基音来自于气息作用下的声带振动.声带的病变与歌唱发声不正确有着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