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告别新闻业     
2007年秋天,我决定为自己15年的新闻从业经历划上一个句号。 把MSN的签名改为“8年夜班终于结束,倒时差适应中”。但事实上,我的内心并不轻松,也没有如释重负的解脱,毕竟,15年的青春记忆,不是一按ESG键便能完全退出的。就如同新的人生历程,也不是敲一下回车键就会自动另起一行。  相似文献   

2.
【主持人语】米歇尔·福柯是那种很难被定义的人。他自己也曾说:“我从来就不是一个弗洛伊德主义者,我从来就不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我从来就不是一个结构主义者。”或许,就像马克思说自己不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一样,福柯也从来就不是一个福柯主义者。  相似文献   

3.
每月初上,我就天天朝邮电所跑,打听陕西《新闻知识》寄来没有。前年,初学写稿,写了100多篇稿件,都石沉大海。单位同事给我编了个歇后语:“张记者,不简单,一年写稿百十篇,一分稿费没见到”.我也哀叹自己不是这块料。  相似文献   

4.
党报办客户端,不是把报纸内容搬上去就完事大吉了.客户端的传播方式与报纸截然不同,意味着内容要与报纸有很大差异.大众日报客户端“新锐大众”自2015年7月正式上线以来,我有幸参与客户端内容的采写和编辑工作.新媒体采访和编辑工作让我倍感新鲜,同时也对党报客户端的内容生产有了一点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5.
吕芃 《青年记者》2008,(7):46-47
我参加新闻工作的时间加起来刚好15年。我和新闻的关系可以分为我作为新闻受众的前15年和作为新闻工作者的后15年。既然没有资格夸耀“我如何做好了新闻”,那就老老实实地说说“新闻如何影响了我”。  相似文献   

6.
吕芃 《青年记者》2008,(10):46-47
我参加新闻工作的时间加起来刚好15年.我和新闻的关系可以分为我作为新闻受众的前15年和作为新闻工作者的后15年.既然没有资格夸耀.我如何做好了新闻",那就老老实实地说说"新闻如何影响了我".  相似文献   

7.
我36岁读研究生,1991年毕业后进了北京体育大学。我喜欢教学,也喜欢体育活动,很快就融入了新环境。过不多久,有年轻的体育老师问我:“你怎么跟搞体育的合得来?”我憋了半天答了一句:“体育也是哲学。”没想到他们立刻把我当成了自己人。“体育也是哲学”这句话在逻辑上是不通的,我却顽固地说了好多年,还自以为是独家发明。其实持此类说法的还有别人,俄罗斯总统普京便是一例。普京喜爱柔道。前两年,有记者问他对这项运动有何感想。他说,“柔道是哲学。”普京原来是千克格勃的,不是逻辑专家更不是哲学家。就连柔道也只足他的业余爱好。若要问他“柔道何以是哲学”,很难想象他会怎么  相似文献   

8.
随遇而安     
我当了一回右派,真是三生有幸,要不然我这一生就更加平淡了.我不是1957年打成右派的,是1958年"补课"补上的,因为本系统指标不够.划右派还要有"指标",这也有点奇怪,这指标不知是一个什么人所规定的.  相似文献   

9.
1983年,我开始写稿,一连发出30多篇,别说河南日报、省电台,就连河南农民报也没沾上边. 我心想,也许自己不是那块料,干脆不写了。自从县广播站编辑徐明法同志给我牵线订(?)《新闻爱好者》以来,我每月都能看到杂志上有不少通讯员下苦功写稿的动人事迹。比如在《通讯员园地》里刘志勇的秘诀和新闻敏感,总结了写稿要“腿勤”、“眼勤”、“嘴勤”、“脑勤”和“手勤”的体会.在他发表20篇  相似文献   

10.
随遇而安     
我当了一回右派,真是三生有幸,要不然我这一生就更加平淡了。我不是1957年打成右派的,是1958年“补课”补上的,因为本系统指标不够。划右派还要有“指标”,这也有点奇怪,这指标不知是一个什么人所规定的。  相似文献   

11.
悠悠8年情     
光阴荏苒,人生如梦。转眼间,我将要届入不惑之年,40年的岁月,在档案部门就渡过了8年时光,“如烟往事俱忘却”。想起来,前半生真正值得回味的,既不是那卿卿我我的花前月下,也不是那令人馋诞欲滴的美味餐厅,而是我与《贵州档案》8年之间往来及缔结的情缘。  相似文献   

12.
我的大学     
15年前,那时恢复高考才2年,教育界可以说是百废正举,人手缺乏。那年我高中毕业后就走上三尺杏坛,开始了教书生涯,于今也正好15个年头了。我先后教过初中、高中的语文和历史,也曾在我家乡宜昌市的广播电视大学和葛洲坝工程局广播电视大学讲过“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几广了课程,工作勉强尚称胜任。因此人们每每问我是在哪儿上的大学,  相似文献   

13.
2011年11月27日,江西龙虎山政府网发表声明称,网站受到非法入侵,此前网站上出现的粗暴留言回复不是正常回复内容,这些非正常回复竟用粗俗的字眼谩骂,甚至用了“给钱贿赂我,我就给你办”等字眼.  相似文献   

14.
做学生     
记得过去添写简历.有一栏叫"身份",我想在今天,大多数人都很难填写,因为这是一个多变的世界.职业多变,身份转换的很快。比如我,就经常问自己,我到底是什么?教了很多年书,我是老师吗,是,但又不是,因为和一直工作在教学一线的先生们相比,我不够专一,不算是一个尽全力的好老师.老师的特点之一应该是循循善诱,不厌其烦地将重复的内容按部就班地传达出去,可我太追求变化。在广告圈混迹多年,我是广告人吗?是,但又不是.因为我没有很系统地在一线从事广告策划,文案.媒介等实操工作,不够专心。做杂志做了很多年,我是媒体人吗?好像也不是,做中国国际广  相似文献   

15.
看到这个题目的读者都很惊奇:你不是在以前的文章里,曾经强调:“酒香也怕巷子深”吗?你不是提倡“好书更要营销”吗?没错.我确实一直这样认为.但是,最近遇到了两件事情,让我有了更深层、更全面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奥巴马老婆去买花,花店老板说:“你真幸运,嫁给了一位总统!”她微微一笑说:“我嫁给你,你也是总统!”这是怎样的一种自信!不是我嫁给谁我就幸福,而是我是谁,  相似文献   

17.
看电视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一则以喜,一则以愧.喜的是为小选手的优异表现感到高兴,为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发扬后继有人感到欣慰.愧的是相比这些13岁至15岁的孩子,我在汉字的认识和听写方面有着不小的差距,深感惭愧.不只是我,2014年4月25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科学家读别字不是小事》的杂谈,谈到学术研讨会上时常听到一些人说错别字,出现例如将殚精竭虑念成“蝉”精竭虑、将瞠目结舌念成“堂”目结舌等低级错误.这些年出版物中的编校差错不绝于耳,文字差错率居高不下,也反映了编辑和作者语言文字素养的欠缺.  相似文献   

18.
后现代不是一个新题目,但也不是一个过时的题目。面对后现代,我们总是有话可说,现在似乎是时候对后现代进行“后现代之后”的言说了。从20世纪80年代我就开始了有关后现代的思考和研究。1996年出版了《东方后现代》,该书于2002年修订再版。2006年我又出版了《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学研究》。在那段时期,后现代显然是一个学术热点和前沿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为文苦辛事     
写作不是一件轻松的事,起码没有党“麻雀”那么“潇洒”.这大约应了那句古话:成人不自在.曹雪芹为“红楼”一梦,呕心十载,孔尚任作《桃花扇》伤神15年.司马迁忍辱18年春秋著成《史记》,歌德为《浮士德》倾尽了60年心血.每读唐诗,最能感受到灿烂之中的艰辛.如贾岛之苦吟“二句三年得,一吟泪双流”一般的,不乏其人.比如刘驾:“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半夜倚  相似文献   

20.
声音     
《电子出版》2005,(10):1-1
“今天很多人说我有远见.1995年就发现互联网有商机.根本不是那么回事.我是瞎猫碰上死老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